第30章 用武之地

一切安排妥當,曹操便率領大軍,凱旋許都。說也奇怪,臨到要走了,郭嘉的病勢突然大有起色,竟然能夠乘坐馬車,跟上行軍的隊伍。曹操挺高興,正好把郭奉孝帶回許都去,請華佗好好診治、調理;是勳卻不禁冒了點兒冷汗,心說幸虧我沒將實情全盤告知郭嘉……

但是誰都沒想到,這竟然只是迴光返照而已,大軍才入冀州界,郭嘉就又躺倒了。曹操竟然爲此停下大軍,四處延醫爲郭嘉治療,然而郭奉孝連續發了三天的高燒以後,終於一命嗚呼。曹操悲痛萬分,幾番哭倒在地——沒想到啊,來的時候奉孝是騎馬隨行的,回去的時候,竟然只能帶着他的遺體……

在繼續啓程返回許都的路上,曹操先後給荀彧、是勳、夏侯惇等未隨軍的重臣寫了十多封信,無一例外都花大篇幅抒發自己的哀痛心情,緬懷郭嘉昔日的功勞。他在給荀彧的信中說:“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那意思是說,你們都是我的同齡人,就郭嘉年紀最輕,我原本想等天下平定以後,就把身後之事(輔佐繼承人的重任)託付給他,沒想到他竟然比咱都掛得早啊。

當然啦,給是勳的信中不會這麼說,因爲是勳雖然跟曹操同輩,年紀卻小了將近一半——是勳本年虛歲纔剛三十,要是論起真實年齡來,其實才二十八——郭嘉在他面前都是大哥哥了。曹操總不能說:“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今既夭折。則能輔吾子者,唯宏輔也夫!”人已經死了,可以公開說我將來打算讓他輔佐兒子,人還在呢,這話就不能提前說,否則對是勳、對自己,乃至對曹家,都不是好事兒。

數日後大軍返回許都。五官中郎將曹昂率百官郊迎。隨即曹操入覲漢帝,請賞有功之臣,因錄前功,給郭嘉增邑八百戶,定諡號爲“貞”,還允許其子郭奕嗣爵。

幽州既平,朝野上下無不歡暢——親漢的,認爲這代表了朝廷的權威又有所恢復;親曹的,認爲主公的霸業已然成型;小老百姓啥都不明白,就只想着天下行將一統。大家夥兒或許能夠過上太平日子了吧。當然也有極少數人並不高興,一是與袁家有親的。二是深忌曹操擅權的,還有就是——是家人。

曹淼、管巳、甘氏三女原本期盼着大軍凱旋,夫君也能返回到自己身邊,沒想到曹操竟然把是勳給留在幽州了。管巳、甘氏無可奈何,只能暗中思念垂淚,曹淼卻特意跑去曹操府上,通過丁夫人和曹昂向曹操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曹淼最不滿的,是見不到丈夫,自然自己無可能再次懷孕、生育,眼瞧着那管氏所出的是復都能打醬油了,自家膝下卻還是隻有女兒——嫡子不出,這正室的身份就不牢靠啊。

曹淼是在建安二年生下了女兒是雪,然後建安六年夏再次懷孕,誰想隔年竟然又生了一個女兒。是勳給女兒琢磨名字,想到是雪既然是“雨”字頭,那二女兒不妨同偏旁吧,起什麼名字好呢?“”“露”、“霧”,都顯得那麼脆弱,似乎日一出、風一吹就散了,想來想去,最後定名爲“是雲”。

——以後爲了行文的方便,咱們不用繁體,直接寫作“是雲”。

是勳在給女兒起好名字之後,就不禁想起了那位同名的大將——趙雲趙子龍今在蜀中跟着劉備,未知狀況如何?未知他的前途,又會有怎樣的改變呢?

劉備是在前年進入蜀地的,當年秋季即遣龐統等進兵南中,但雖說地方豪強大多不滿劉璋的統治,在法正等人的謀劃下紛紛臣服,終究那地區林密道曲,民族問題也很複雜,龐統打打停停,直到去年下半年才終於把益州南部基本平定下來。

隨即劉備就北上攻打劉璋,劉璋被迫以鄭度爲使,跟趙韙聯兵以敵劉備,而劉備又北聯漢中張魯,請張魯進兵三巴,以撓趙韙之後。這四家瞬間殺成了一鍋粥,其間曹操也曾兩次遣使去調解,但收效有限——好,天使來了,咱們且休戰幾天;啥,天使走了,那咱繼續打吧……

拉回來說,曹淼牽着一個,抱着一個,帶着倆閨女去找堂嫂丁氏夫人和堂侄曹昂,請求把是勳調回中央來做官。丁氏夫人轉臉跟曹操提起來,曹操卻板着面孔:“國家大事,汝婦人何由置喙?”完了略微舒展一下面部肌肉,解釋說:“宏輔正當青春,不在外州立功,而久居吾側,恐有害其前程也。”小妹子不是想他嗎?我允許她去尋夫,不就完了?

曹操也是趁機向是勳表示,我對卿一無疑也,讓你把家眷都帶在身邊,怎麼樣,夠意思吧?

然而因爲是雲尚幼,曹淼還真不好帶着閨女跑去遙遠的幽州和丈夫團聚,想來想去,最後先把甘氏派過去了。丈夫身邊,總需要女人服侍,而管氏——算了吧,那丫頭哪兒會服侍人?況且她已經有一個兒子了呀,若不小心再生一個,那可如何得了!

按照是勳的請求,甘氏是和關靖一同啓程的,於路無話,即抵幽州郡治薊縣。是勳挺高興甘氏過來,但更高興關靖肯離開許都,前來相助,聞訊匆忙迎出府外。他拉着關靖的手,連聲說:“先生故地重遊,感想若何?今袁氏滅矣,而公孫將軍尚在,先生亦在,乃足慰藉否?”

關靖原本跟着公孫瓚,是在幽州居住過的,他對幽州的情況應當比較瞭解,所以是勳急於請他前來襄助。然而在此之前,主從二人再加上一個諸葛亮,先躲進內室去並頭分析朝局。關靖只寥寥數語,是勳當即就明白了。爲什麼“汝潁派”會一改初衷。願意讓他居於外州。並且手握一定的兵權。

簡單來說,原因有二,一是是勳已經明確表態加入“譙沛派”了,則“汝潁派”“挽救”他的方針徹底失敗,那還不如干脆示好於是勳,希望可以彌合之前所產生的裂隙。第二個原因更重要,據關靖所說,曹操平定幽州的消息纔剛傳到許都。董昭等人就開始大肆串聯,說丞相功比天高,應當上尊號爲“相國”,賜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一如蕭何故事。以荀彧爲首的“汝潁派”當然表示反對,雙方反覆爭辯,勝負難分,因而就希望能夠把“譙沛派”的干將是勳留在外地,別回來摻和。

否則的話,就是宏輔那張嘴。要是到處一遊說,誰知道會把局勢向何方引導啊!

是勳聞言。暗中冷笑,心說董公仁你還真是心急啊。在原本的歷史上,就是董昭等人一步步把曹操拱上了權臣之位,先是廢三公而設丞相,以曹操爲丞相,一統外朝,繼而賜贊拜不名等,第三步封魏公、設魏國、加九錫,第四步晉升爲魏王……

然後第五步,當然就是要從魏國國王搖身一變做魏朝皇帝啦,只是曹操猶猶豫豫的,始終沒能邁出那最後一步去,把這個“重任”留給了兒子曹丕。

是勳還大致記得,賜曹操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應該是赤壁之後好幾年的事兒,如今因爲形勢發展太快,北方已然基本平定,所以董公仁也便加快了拱擡曹操的步伐,竟然提前了將近十年就開始動作了。荀彧等人當然不肯幹啦,不過麼,目前也只有是勳可以拍胸脯打保票——大勢所趨,文若你壓根兒就攔不住。

是勳跟關靖和諸葛亮密談,道出了他鎮守幽州的主要方針:“吾欲定平也。”我要擊敗公孫勢力,把平州給徹底拿下來。關靖問他爲何如此心急,是勳沉吟半晌,最終還是隻能說一半話,存一半話。

因爲他不可能告訴關靖,說自己知道公孫度命不久矣,也不可能說根據原本的歷史,劉備此人梟雄之姿,若得一州之地則如龍入大海,不可複製。但他之所以着急着要奪取平州,卻是因應這兩點預見而拿定的方略。

首先,就象他跟曹操說的,要是公孫度一病不起,則遼東必然會陷入新舊交替的混亂狀況,趁機進取,勝算很大;若等公孫康坐穩了位子,內部穩定下來,再想攻打平州,就不那麼容易了。其次,曹操返回許都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必然要南下以徵劉表、孫權,但是贏面究竟有多大?恐怕如今在曹操陣營當中,沒有人比是勳更加擔憂的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劉表憂死,曹操幾乎是瞬間就奪取了整個荊州,但隨即劉備、孫權聯兵,於赤壁大破曹操,接着孫權出合肥加以牽制,周瑜經過苦戰奪取江陵,穩固住了防線。如今劉表尚在,不比劉琮無膽,劉備雖然不在荊州,卻入了益州,假以時日,必敗劉璋。劉表未必肯與孫權聯合,但時勢所迫,就算生死大仇在面對強敵的時候,都可能握手言歡,這再加上一個劉備,沿江而守,曹軍的勝算真的不大啊,即便取勝,恐怕也必曠日持久。

等到了那個時候,曹操必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南線,即便是勳揮師殺入遼東,他都未必有精神頭遣將過來援助。難道還真的讓公孫家一傳傳三代,直到數十年後還能雄踞海東,給中原政權摻亂嗎?

“遼東平,則東北再無憂矣,且可破句麗、迫鮮卑,復前漢疆土。古來奇功,不在安內,而在攘外,如衛、霍、馬、竇,斯可名垂青史矣。”某些話他是真不好跟關靖和諸葛亮明言,只好用動聽的詞句來遮掩自己的隱瞞。關靖聽了這話,沒什麼特別的表示,小年青諸葛亮倒不禁熱血沸騰,豪氣頓生。

是勳手扶几案,注目窗外,心說這廣袤的幽州大地,真的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嗎?

(總戎掃瀚海卷十四終)(未完待續。。)

ps:??存稿又空了……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進度有些緩慢,被迫請假一天,明兒個讓我好好構思下一卷,以期加快寫作進度。咱們後天再恢復更新吧。

第17章 州郡罷兵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2章 小枝槊頭第34章 丞相司直第9章 察考諸子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8章 蓋章生效第9章 周平王事第9章 先實關中第6章 督郵行縣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2章 太阿倒持第36章 蜮蚓豈龍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1章 朔州互市第31章 不可遽廢第32章 古之惡來第7章 吾青州人第17章 忠良被難第9章 積毀銷骨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2章 養虎貽患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8章 超願棄父第3章 遼東來書第8章 木蘭何人第5章 渭水鯉膾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3章 深肖乃父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3章 兩道併發第6章 寧我負人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8章 扣舷獨嘯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1章 觀其決斷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8章 我能興鄭第17章 州郡罷兵第6章 一時俱反第3章 益州可入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2章 呂布來矣第6章 建安石經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8章 無禮冒犯第7章 魏亦有亡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7章 忠良被難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章 沛國曹氏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8章 內外兼修第16章 奮死報國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5章 名王爲質第18章 說文切韻第22章 爭戰渭北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章 夾袋中人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3章 殺夫獻妻第1章 禍起蕭牆第17章 外禦其侮第28章 懸危之計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5章 又聞噩耗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0章 不可得乎第6章 建安石經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0章 翻供之謎第6章 並無雅骨第1章 官渡鏖兵第1章 夾袋中人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章 天命天姓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1章 料事如神第13章 曹魏五京第9章 建藩封國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婦誦夫錄第5章 漢家道微
第17章 州郡罷兵第14章 無奈竊國第19章 血戰赤阪第13章 從情從禮第22章 小枝槊頭第34章 丞相司直第9章 察考諸子第17章 僭越王章第18章 蓋章生效第9章 周平王事第9章 先實關中第6章 督郵行縣第14章 再作馮婦第32章 太阿倒持第36章 蜮蚓豈龍第22章 小枝槊頭第15章 英雄時勢第21章 朔州互市第31章 不可遽廢第32章 古之惡來第7章 吾青州人第17章 忠良被難第9章 積毀銷骨第34章 踏破鐵靴第22章 養虎貽患第10章 臨陣手談第18章 延之日升第28章 超願棄父第3章 遼東來書第8章 木蘭何人第5章 渭水鯉膾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1章 成都驚變第13章 深肖乃父第26章 釣橋無益第20章 是郎才盡第23章 兩道併發第6章 寧我負人第28章 長阪坡前第28章 無禮冒犯第18章 扣舷獨嘯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1章 觀其決斷第32章 殿上失儀第18章 我能興鄭第17章 州郡罷兵第6章 一時俱反第3章 益州可入第10章 身陷囹圄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1章 苦肉之計第12章 呂布來矣第6章 建安石經第26章 何必三策第28章 無禮冒犯第7章 魏亦有亡第16章 廊下故人第10章 海隅神威第17章 忠良被難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5章 嘴炮無雙第2章 沛國曹氏第33章 謀取涼州第28章 內外兼修第16章 奮死報國第14章 客已滿矣第25章 名王爲質第18章 說文切韻第22章 爭戰渭北第10章 平定上郡第1章 夾袋中人第31章 請教後進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3章 殺夫獻妻第1章 禍起蕭牆第17章 外禦其侮第28章 懸危之計第37章 心大志廣第25章 又聞噩耗第37章 項莊舞劍第23章 一身是膽第20章 不可得乎第6章 建安石經第30章 有害令名第30章 用武之地第10章 翻供之謎第6章 並無雅骨第1章 官渡鏖兵第1章 夾袋中人第31章 曾母投杼第3章 天命天姓第22章 禍其始此第11章 料事如神第13章 曹魏五京第9章 建藩封國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婦誦夫錄第5章 漢家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