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子所賜

漢魏文魁sodu

去卑返回平陽,把是勳在自己面前吹噓曹軍如何厲害,幾乎一字不漏地全都複述給了呼廚泉聽。呼廚泉先是倒吸一口涼氣,然後卻又搖頭:“恐有諸多不實……曹軍厲害,難道袁軍不然?”

首先,從心理上來判斷,是勳是曹家班的要人,肯定會炫耀曹家兵勢,誇大、注水那是難免的,他總不會說:“其實曹軍不強,所以要來求你們匈奴幫忙。”其次,南匈奴屯駐在此,東、北都挨着幷州,而且當日受呂布的壓迫,還向袁家求過援軍來着,曹軍有多厲害,他是沒見着(是勳當年跟左谷蠡王打那一仗,去卑和呼廚泉都未曾親見,而偃師城下,也沒有正經較量過),袁軍有多厲害,那可有目共睹啊。所以呼廚泉定下心神來仔細一琢磨,估計袁、曹兩家頂多也就是平分秋色,現在還說不上誰佔有壓倒性的優勢。

去卑聽單于問起,急忙回覆道:“吾意亦如此。然而,是太守旋即又說二事……”

是勳跟去卑說的第一件事,是袁紹的野心。當年董卓廢少帝劉辯而立獻帝劉協,袁紹逃出雒陽,寄居關東以後,曾經想要擁戴幽州牧劉虞登基的,壓根兒也不想承認劉協的正統地位。所以後來劉協流躥到安邑,袁家班中也有人勸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沒有采納,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覺得劉協不算正牌天子。

而且,袁紹曾經私自刻過一方玉印,還在酒席宴間。悄悄地拿給曹操瞧。那分明是在試探曹操。我要是自立爲帝,你跟不跟?曹操當時冷笑兩聲,給糊弄過去了,袁紹一瞧支持者寥寥,也就沒敢真幹——據說就是因爲這件事兒,使得曹操看清了袁紹的真面目,從此再不肯跟他綁在同一根繩兒上。

所以是勳就說啦,你們當年衛護過天子。跟天子是有情分的,要是幫助曹家,前後的功勞累加起來,待得天下平定以後,天子就不可能不送你們返回草原去。但要是幫了袁紹,袁紹可能會另立天子,甚至自立爲帝,到時候從前的情分就俱化流水——沒有於扶羅時代的情分在,他憑什麼要承認呼廚泉是匈奴單于呢?

終究於扶羅纔是名正言順的羌渠單于的繼承人,要是跳過了於扶羅。呼廚泉就毫無繼位的正統性可言啊。

是勳跟去卑說的第二件事,是曹操一直在中原發展。還沒把手往北邊兒伸過,對草原的影響力有限,所以肯定要拉攏呼廚泉來安定草原。但是袁紹此刻已奄有幷州,高幹跟匈奴單于庭那些長老關係也都不錯,就算呼廚泉在袁、曹大戰中幫了他的忙,將來會不會過河拆橋呢?他爲什麼要爲了呼廚泉而得罪單于庭的長老們呢?

不僅如此,袁紹在攻陷易京以後,勢力一直延伸到幽州北部,先後遣使安撫鮮卑、烏桓等部,要是袁紹得了天下,將來統治草原的會是匈奴還是鮮卑、烏桓,那真是誰都不敢打保票啊!

聽到這些話,呼廚泉跟當日去卑的感受是一樣的,全都悚然一驚,不寒而慄。

是勳前一世也曾在網上跟人因爲各類問題而多番辯論,他深切地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在資訊不充分的前提下,任何事情正說反說,甚至擰着麻花兒說,貌似全都有理。高幹確實跟匈奴單于庭的長老們有所往來嗎?郭嘉沒有蒐集到相關情報,後世的史書上也無片言隻語提及,在是勳想來,這年月各勢力的地方控制力都很弱,高幹雖爲幷州刺史,也就牢牢捏着州內幾座中心城市而已,對於僻居西河美稷一隅的單于庭,真未必就有接觸。但這事兒,我說有就有了,呼廚泉你敢保證己方的情報就毫無疏漏?

那麼,袁紹真的遣使安撫過鮮卑、烏桓等族嗎?這倒確實在史書上記過一筆,但袁紹只是羈縻、利用他們而已,未必會允許他們坐大,更不可能讓他們取代了匈奴族的位置——終究匈奴單于受漢親封,位同親王,鮮卑等新近崛起的草原民族還沒有這個聲望和資格。可是話又說回來了,袁紹究竟是怎麼想的,呼廚泉可能知道嗎?還不是由得是勳說嘴?

所以是勳一番滿嘴跑舌頭的胡編,就把去卑和呼廚泉全給嚇到了。他們真怕袁家會過於傾向單于庭,直接抹殺掉於扶羅自稱單于的正當性,倘若於扶羅都不正當,遑論呼廚泉呢?遑論可能繼承呼廚泉之位的去卑呢?並且他們也害怕袁紹真的扶持鮮卑、烏桓等部與匈奴抗衡——往回推幾百年,那都是我族的奴隸,如今竟要躍居我族之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呼廚泉沉吟了好半晌,才猶猶豫豫地問去卑:“如此說來,袁氏不可從耶?”去卑說我想了很久,覺得袁、曹兩家勢均力敵,真打起來誰勝誰負亦未可知,雖說按照是太守所言,跟着袁家咱們沒前途,可萬一要是袁家贏了呢?“吾實難決斷,還請單于定奪。”

呼廚泉心說叔父你比我閱歷要豐富,經驗要老道,連你都拿不定主意,那我不就更抓瞎啦?忍不住摘下皮帽來撓了撓後腦,皺眉問道:“然則我若助曹,是太守有何所求?”他想讓咱們做些什麼,先說出來聽聽吧。

去卑說是太守不肯明言,一定要見了單于當面才肯講,就我的判斷——“其意有二。其一,使我釋漢人奴婢,復漢家官吏,使其全一郡之守牧;其二,使我相從以犯幷州。”

呼廚泉微微撇了撇嘴:“彼若齎百萬石糧來贖時,漢奴也罷,四縣也罷,皆可與之,若空手索要,如何能與?至於袁、曹相爭,我等不可作壁上觀也,若欲苟且,必爲勝者所惡——然亦絕不可輕動。”

去卑心說你這不是廢話嘛,說了跟沒說一樣——“不如單于先見過是太守,詢其所需,再下決斷?”

呼廚泉決定見見是勳,便命去卑去請他前來。當年匈奴入據之時,四縣的官吏全都棄城而逃,因此呼廚泉便大模大樣地佔據了平陽縣衙,光在後院兒立一金頂大帳,以示不忘其本——他基本上就沒進去住過,屋子比帳篷終究要寬敞和舒服多啦。此際,他便在平陽縣正堂接見是勳。

是勳雖然實職爲河東郡守,但腦袋上還頂着個“侍中”的虛銜哪,中二千石便可目之爲亞卿,呼廚泉亦不敢傲然上踞,而是起身繞到書案前面,站着等是勳進來。當然啦,他的禮數也便到此爲止了,不可能再邁前一步,匈奴單于位比諸侯王,必得等着是勳主動上前,先向自己施禮。

等候時間倒是不長,便聽門口親衛用漢話高呼道:“侍中、關內侯,領河東郡守、監河東軍事是勳拜謁單于!”匈奴兵當然記不清這一長串兒漢家頭銜,是臨時照着是勳所遞上的名刺唸的——幸虧這衛兵還識得幾個字。

隨即去卑就帶着兩個人進來了。其一白麪短鬚,戴二樑冠,着赭紅袍服,腰佩紫綬,肯定便是那位是太守了,另一位是郡府屬吏服色,手捧一匣,估計乃是勳的從人——其實便是張既張德容。

呼廚泉昂然而立,等着是勳過來行禮。果然就見是勳雙手在胸前併攏,疾趨而前,可是來到單于面前的時候卻並沒有就此止步,反而繼續往前走,直至擦肩而過。呼廚泉忍不住就一皺眉頭,轉過身來,便見是勳步子越邁越大,直接就繞到書案後面去了。

呼廚泉心說你這是要做啥了?我是單于,你怎敢不站到我身前,卻跑去我身後?難道倒要我先給你行禮不成麼?此人竟然如此囂張、無禮!不禁一股熊熊怒火油然而生,當即就想厲聲斥喝。

可是是勳沒給他這個機會,三兩步繞到案後,穩穩立定,注目呼廚泉。他就等着呼廚泉罵自己呢,一瞧呼廚泉把嘴給張開來了,聽着對方喉嚨裡開始發聲兒了,突然搶先開口,大聲說道:“天子有所賜!”

一句話,當場就把呼廚泉的咒罵給硬生生憋了回去——呼廚泉猛地閉嘴,差點沒讓自己的唾沫給噎着。他沒有辦法,只好一咬牙關,躬下身來,深深地一揖。

是勳欣賞着對方那股又忿恨、又委屈、又驚愕、又無奈的神情,肚子裡真是樂開了花——這便是下馬威了,不怕待會兒你不被我牽着鼻子走——但在表情上卻毫無顯露,只是面沉似水地略一擡手。張既趕緊疾步趨前,將手捧的木匣交給是勳,然後便在是勳身側,退後半步站定——等於連他也一起受了單于的禮。

是勳雙手捧着木匣,朝前一遞:“天子有所賜,匈奴單于拜接。”呼廚泉沒有辦法,只好跪下了,心說你故意的吧?你自己沒手啊,天子賜物還讓別人幫忙捧着,我還以爲是你打算送給我的禮物……你這要是自己捧着匣子進來,我肯定不會誤會,也不至於先是忿恨,然後滿嘴的污言穢語硬生生自己給吞了……

雙手接過木匣,打開來一瞧,立刻所有的不滿、羞惱全都拋去了九霄雲外——“啊呀,這、這是……”(未完待續。。)

第21章 異獸逞兇第28章 零陵先賢第5章 小人挑唆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5章 命盡園桑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章 兩面三刀第2章 水力磨坊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9章 擅出奇兵第6章 華夷之辨第2章 夏侯仲父第14章 黑心煤窯第16章 混世魔王第6章 督郵行縣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2章 覆巢之下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8章 天命何在第9章 溳水之戰第26章 我天子使第7章 婦人之言第2章 朋友無隱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7章 立長立賢第8章 頭風復發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9章 黃巾渠帥第9章 溳水之戰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4章 汝爲中行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6章 甄氏佳婦第8章 破局關鍵第34章 踏破鐵靴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5章 新野之宴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7章 柱節立門第29章 不智不信第9章 積毀銷骨第25章 修仁之戰第36章 遣使赴倭第7章 婦人之言第27章 誰執棋先第3章 四方貴半第6章 仿如濮陽第18章 扣舷獨嘯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4章 首山之戰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章 疏於職貢第8章 奇峰突起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4章 偃師御胡第29章 銅雀臺上第5章 府中密議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章 重振幽州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0章 謀劃江東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7章 搖脣鼓舌第6章 督郵行縣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1章 捕風捉影第6章 此鬍匪也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4章 李代桃僵第3章 曹洪之怒第29章 不智不信第9章 請救無辜第30章 南風驟起第7章 寄身豪門第26章 文姬歸漢第17章 立長立賢第9章 請救無辜第6章 仿如濮陽第14章 敗得甚好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9章 太公封齊
第21章 異獸逞兇第28章 零陵先賢第5章 小人挑唆第24章 軍功酬爵第31章 曹氏麟兒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5章 烽煙四起第35章 命盡園桑第28章 陣前殺將第1章 兩面三刀第2章 水力磨坊第14章 三不可立第18章 行獵遇賊第11章 科考之弊第19章 擅出奇兵第6章 華夷之辨第2章 夏侯仲父第14章 黑心煤窯第16章 混世魔王第6章 督郵行縣第24章 軍功酬爵第12章 覆巢之下第29章 難爲田橫第24章 風傳虛證第26章 取而代之第28章 天命何在第9章 溳水之戰第26章 我天子使第7章 婦人之言第2章 朋友無隱第19章 黃巾渠帥第17章 立長立賢第8章 頭風復發第11章 叔勉之心第19章 黃巾渠帥第9章 溳水之戰第23章 烏帽子親第24章 汝爲中行第16章 會稽顯姓第11章 叔勉之心第26章 甄氏佳婦第8章 破局關鍵第34章 踏破鐵靴第34章 階級鬥爭第25章 異度所遣第32章 使王蜀中第30章 用武之地第29章 屯田小吏第28章 馮翊遺珠第15章 新野之宴第31章 玩弄人心第27章 柱節立門第29章 不智不信第9章 積毀銷骨第25章 修仁之戰第36章 遣使赴倭第7章 婦人之言第27章 誰執棋先第3章 四方貴半第6章 仿如濮陽第18章 扣舷獨嘯第22章 收服荊南第24章 首山之戰第22章 太白蒼蒼第2章 疏於職貢第8章 奇峰突起第14章 敝帚自珍第24章 偃師御胡第29章 銅雀臺上第5章 府中密議第26章 老成謀國第2章 重振幽州第28章 真書僞書第30章 命中魔星第12章 黃鬚大奇第26章 心喪三年第20章 謀劃江東第23章 一身是膽第16章 孰輕孰重第16章 陽平之戰第17章 搖脣鼓舌第6章 督郵行縣第11章 作育英才第29章 裸身而來第11章 捕風捉影第6章 此鬍匪也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4章 李代桃僵第3章 曹洪之怒第29章 不智不信第9章 請救無辜第30章 南風驟起第7章 寄身豪門第26章 文姬歸漢第17章 立長立賢第9章 請救無辜第6章 仿如濮陽第14章 敗得甚好第31章 曾母投杼第29章 太公封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