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就食玄菟

被遼東軍襲斷了後路、抄掠了糧道的消息,正是典韋遣人快馬傳報給是勳的,是勳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們是怎麼過來的?我的水師呢?我的艦隊呢?!”

然而他並沒有懷疑衛徇擅離職守。相比這年月的其他士大夫而言,是勳對商賈是報有一定好感的,但也正因如此,他便很少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那些商人——只是這回衛循等人的節操實在是突破下限了,完全出乎是勳的意料之外。

是勳只以爲是大海茫茫,自家的僱傭艦隊和遼東的運兵船隊偶爾錯過罷了。終究這年月的船隻體型普遍都小,又是中式的平底船,吃水很淺,從而可停靠、登陸的地點就很多——還沒啥重裝備,士兵就算泅水也能上岸了。因而想要徹底封鎖那段漫長的海岸線,難度還是相當大的。

不過敵軍既已登岸,那即便艦隊再搜尋回來,進而把敵方的運兵船全數擊沉,也終究於事無補了。爲今之計,還是要趕緊擊潰身後之敵,重新打通遼西走廊爲好。

實話說,幽州軍這些日子的糧秣壓力確實挺大,韓耀的“堅壁清野”之策多少也產生了一些效果——以他的智商,就根本不可能拿出完全對是勳有利無害,而又能徹底瞞騙過遼東羣臣的策略來。

古時候因爲道路狀況和交通工具的低劣,千里運糧以資前線,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雖有諸葛亮預先謀劃、是峻於後支應,終究不可能毫無缺口,而這些缺口的填補。就必須要因糧於敵了。這也是這年月軍隊紀律不可能太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內線作戰還則罷了,一旦外線作戰,就不可能毫無搶掠。即便是勳因爲仍存留着前一世的部分道德準則,對幽州軍的約束較嚴。不讓他們撒開歡兒地去搶掠百姓財物,但有規劃地搜搶存糧,畢竟還是避免不了的。

然而就在相關問題上,是勳又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撒開了遼東屬國烏丸部的籠頭,預先派遣閻柔去遊說蘇僕延相助。一方面調來了數百烏丸精騎,協同作戰,另方面也使蘇僕延率軍先發,去打擊遼東勢力。問題那蘇僕延確實是個老滑頭,他基本上只在遼東屬國境內轉悠。所到之處搶掠一空,至於遼水以東,僅派了幾支小隊從海口附近泅渡,去安市、汶縣境內武裝遊行了一回而已。蘇僕延的意思,你們要打隨便打,我可趁亂漁利,至於以我爲前鋒去跟遼東主力磕架——傻瓜纔會從命呢!

所以是勳在渡過大淩河以後,基本上就無法蒐集散谷啦。全得靠後方轉運。他在大遼水西岸停留了數日,積聚了糧草,然後渡過河去。卻又面臨着遼東方“堅壁清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惡計。偌大的遼隧城及其郊野,竟然連百石糧食都蒐集不到,這時候後方運路再一斷絕,幽州軍斷糧之日,眼見得爲時不遠啊!

諸葛亮就來稟報,說後方糧草若再不能運上來。僅軍中之糧,最多也就維持十天而已。是勳大驚。匆忙召聚部屬商議對策。

首先,大軍暫停。不再往襄平挺進,而暫且後退回遼隧——這是衆人的共識;其次,派遣兵馬前去疏通糧道,亦爲必應之策。但問題敵軍的數量究竟有多少?得派多少人去,才能保證短期內即獲全勝?

這年月偵察水平非常低下,全得靠眼睛瞧,而且也沒有望遠鏡,想要判斷一支兵馬的準確數量是樁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對方把兵馬全都拉在平原上,列陣排開,那麼有經驗的兵將一眼望過去,即可估摸個八九不離十。而倘若對方憑堅而守,或者分路而進,想要準確估算,就相對爲難了——這也正是遼東軍吃不準幽州軍的真正數量,結果被韓耀一句“不下十萬”就給矇騙了的緣由所在。

劉煦所部不過千餘人,但是佔據了幽州軍的一處堠堡,並且分部出來當道設寨,幽州軍的哨探遠遠望見以後,疾馳而歸陽樂向典韋稟報。既然是第一份情報,尚未經過反覆偵察、計算,那麼水分自然也就比較大啦。典韋向是勳的傳報是:敵軍在千人以上,或可近乎五千,未明也。

本着料敵從寬的原則,假設敵軍確有五千上下,並且皆爲精銳,那麼僅派一支別軍前往征討,恐怕很難在短期內竟其全功。故而部分幕僚表示,應該全軍轉向,退返遼西,或者最不濟也該把主力退至昌黎,斯可保萬全也。否則後方無法儘快打通糧道,前方的遼東軍主力再趁虛殺來,那就真的死無葬身之地了。

是勳亦覺得此言有理,然而一旦全軍退返,即便能夠很快重新打通運路,一來一回也得耽擱半個多月的時間,這期間所消耗的糧草,所耗損的兵力和士氣,將使得幽州軍很難捲土重來——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直接打通後路,順便打道回府。這使他心有不甘,萬分地不情願。

諸葛亮及時站出來爲是勳解圍,分析說:“吾料敵必不足五千也,且非精銳。因何而知之?遼東勝兵不過四萬,銳卒十之一也,若盡起之以抄掠我後,則當面之敵乃不足慮——公孫氏安敢爲此?”

公孫家的地盤不小,但短期內能夠集結起來的兵馬數量有限——況且柳毅在樂浪,還未必願意趕回來救援——咱們往多裡說,也就四萬人馬吧,超過一半隻是戰鬥力有限的輔兵,剩下那兩萬,真正精銳也不過四五千罷了,他們真敢全都拿出來抄咱的後路?就不怕襄平空虛,被咱們趁機直搗腹心嗎?

郭淮贊同諸葛亮的見解,但同時認爲己方除非拿出近半數的兵馬來,纔有希望在短時間內打通運路。而且大軍若不後退,一旦戰事不能如願,稍有拖延,軍中糧盡,那可如何是好?

閻柔沉吟少頃,突然提出:“何不北上玄菟?”

玄菟郡位於遼東郡正北方,原本疆域很廣,戶口也繁,不在遼東之下,後因屢次受到鮮卑、高句麗、夫餘等外族侵擾,土地日蹙,人口也直線下降,最終變成了遼東的附屬。不過根據桓帝朝的統計,戶僅一千五百,人口亦尚有四萬之多——估計很多都是奴婢和附庸,故此達到了四十人/每戶的恐怖數字——遼東的堅壁清野之計是面對當面之敵的,未必就能一直實施到玄菟去,所以閻柔說了,咱們可以嘗試着溯大遼水而上,去玄菟郡內搜糧啊。

是勳一琢磨,此計亦有理也。首先,遼東和玄菟西部是相連通的平原地形,沒有險關要塞,在遼東軍退守首山和襄平的時候,幽州軍幾可在這平原上縱橫無阻。其次,日後司馬懿不就是繞過遼隧,經北方而指襄平的嗎?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具體行軍路線,但估計就應該在遼東、玄菟兩郡的邊界線上,甚至更往北通過了玄菟境域——也說明這條路可以走啊。

既然不甘心後撤,那麼也便只有聽取閻柔的建議啦。

於是是勳便留郭淮鎮守遼隧,自己親率主力,沿着大遼水東岸而北,直指玄菟郡遼陽縣。遼陽這時候也已經收到了堅壁清野的命令,但縣令自以爲幽州軍尚遠,更不可能開到自己這兒來,故此一直拖延,這回驟聞敵訊,驚得棄城而走。於是是勳輕易地便攻取了遼陽城,然後進城一瞧——這地方真窮啊,盡搜府庫,並周邊散民之食,也不過夠麾下大軍多吃兩三天而已。不行,我還得繼續往北去!

暫且放下是勳率軍殺入玄菟不提,且說平郭長劉煦所部千餘人,在襲擊了幽州軍一處堠堡以後,很快便陸續截獲了兩支從肥如方向前來的運輸隊,不但補充了所需糧秣,還繳獲了不少武器裝備,士氣也因此而大振。只可惜所部半數都是原本平郭縣和下屬各鄉的役兵而已,紀律性太差,忙着搶掠物資,未能將押糧隊全殲,跑回去十數人,匆忙一站接一站向後方告警,此後便再沒有運糧隊再主動撞上來了。

既然無法繼續守株待兔,便有部屬提出,不如我等繼續向東或者向西,去攻打幽州軍別的堠堡,以爭取更大的勝利,奪取更多的物資吧。好在劉煦爲人謹慎,還沒有被輕易得來的勝利衝昏頭腦,當下呵斥衆人,說你們還指望咱們這支偏師徹底掌控遼西走廊嗎?別做夢了呀!最多五天,陽樂或者肥如便會派來討伐的兵馬,倘若人少,咱們憑着堡寨而守,還能支撐一段時間,倘若人多,直接上船返回遼東去算了。

於是分派兵馬,當道掘壕,並且砍伐周邊樹木,建起鹿砦。相信只要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即便幽州軍全師而返,也能夠憑寨防住對方數輪進攻,甚至予敵以極大殺傷的。那麼自己就此而解了遼東之危,恩主陽儀必定大加賞賜,自己邁向遼東上層的通道也便可就此打開了。

只可惜塹壕才成,營寨未全,僅僅三日以後,便有哨探來報,說有敵來襲。劉煦匆忙登上堠頂,手搭涼篷而望——時正辰末,太陽才從東方升起不久,耀眼的光芒閃爍下,只見東北方向數百騎蜂擁而至。劉煦不禁咂舌道:“來得好快,此必陽樂留守兵馬也!”(未完待續)

ps:電腦基本裝完,文件還是亂糟糟的,整理得頭大,所以抽點時間碼了一章,算是給讀者朋友們拜個早年了……農曆年底前是不是還有更,我也說不準……

第9章 先實關中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8章 無禮冒犯第4章 五經注我第38章 須三萬金第22章 飛將奄至第32章 使王蜀中第9章 隔壁老王第5章 霹靂高車第1章 天無形質第34章 震主之威第9章 積毀銷骨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7章 莒縣奇案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章 飛龜舞蛇第1章 苴鉏去之第30章 養疾自重第13章 曹魏五京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章 隆中之對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6章 孰輕孰重第5章 遠之則怨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8章 先發制人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2章 雷震行刺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1章 觀其決斷第5章 朝鮮新冢第19章 擅出奇兵第35章 定遠之功第20章 射戟小支第7章 比干直諫第27章 恐其有詐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9章 朕懼是卿第32章 古之惡來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3章 幼平奮威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章 水力磨坊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7章 披髮叫天第9章 明察秋毫第29章 銅雀臺上第9章 見性成佛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2章 客座教授第27章 澄清吏治第5章 再見梟雄第6章 督郵行縣第7章 圓周幾何第30章 繫鈴解鈴第5章 觀卿者心第8章 驃姚之業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8章 背主求榮第8章 謀策定亂第27章 盡屠公孫第8章 驃姚之業第12章 天命在魏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6章 故主歸來第10章 不忠不義第7章 圓周幾何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2章 鄉野土產第5章 府中密議第38章 須三萬金第4章 吾當染指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5章 黃鬚封侯第3章 破此五賊第13章 會溫氏園第2章 朋友無隱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9章 銅雀臺上第5章 朝鮮新冢第5章 雪中偶遇
第9章 先實關中第14章 再作馮婦第28章 無禮冒犯第4章 五經注我第38章 須三萬金第22章 飛將奄至第32章 使王蜀中第9章 隔壁老王第5章 霹靂高車第1章 天無形質第34章 震主之威第9章 積毀銷骨第36章 封侯之賞第20章 欲效定遠第19章 天子之威第17章 莒縣奇案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2章 養虎貽患第2章 飛龜舞蛇第1章 苴鉏去之第30章 養疾自重第13章 曹魏五京第32章 曳尾泥塗第27章 賢卻未賢第17章 巫山雲雨第2章 隆中之對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6章 孰輕孰重第5章 遠之則怨第14章 未之聞也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0章 不可得乎第18章 先發制人第10章 不合邏輯第22章 雷震行刺第36章 何言德行第11章 觀其決斷第5章 朝鮮新冢第19章 擅出奇兵第35章 定遠之功第20章 射戟小支第7章 比干直諫第27章 恐其有詐第19章 覆蓋攻擊第25章 遷胡入幽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9章 關中之戰第19章 朕懼是卿第32章 古之惡來第28章 懸危之計第10章 窮途之謀第23章 幼平奮威第29章 白兔遇犬第2章 水力磨坊第14章 李代桃僵第16章 飛來乾醋第17章 披髮叫天第9章 明察秋毫第29章 銅雀臺上第9章 見性成佛第17章 吾何有私第22章 客座教授第27章 澄清吏治第5章 再見梟雄第6章 督郵行縣第7章 圓周幾何第30章 繫鈴解鈴第5章 觀卿者心第8章 驃姚之業第22章 雷震行刺第18章 背主求榮第8章 謀策定亂第27章 盡屠公孫第8章 驃姚之業第12章 天命在魏第32章 唯纔是舉第27章 一朝出門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1章 老馬戀棧第16章 故主歸來第10章 不忠不義第7章 圓周幾何第33章 賢良孝廉第29章 殆天授也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4章 倭使入覲第12章 鄉野土產第5章 府中密議第38章 須三萬金第4章 吾當染指第14章 龍旗九旒第15章 黃鬚封侯第3章 破此五賊第13章 會溫氏園第2章 朋友無隱第31章 以竹爲炮第29章 銅雀臺上第5章 朝鮮新冢第5章 雪中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