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天命何在

這年月的人們大多相信靈魂具備相當的獨立性,即人的思想、記憶和本我意識並不會隨着生命的終結甚至r體的腐朽而徹底消亡。www/xshuotxt/com儒家禮敬先祖,其實與上古的靈魂不滅、先靈永存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孔子本着相對嚴謹的治學態度,並不明言而已。但是隨着後漢讖緯之學的風行,再加佛教思想的傳入,靈魂不滅甚至輪迴的說法逐漸甚囂塵上,所以到了南朝,範縝要特意去寫一篇神滅論來加以反駁。

故而是勳說“寄魂”,是復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這年月相關“離魂”、“招魂”乃至“寄魂”的傳說本來就滿坑滿谷,九州風傳。

但對於是勳所言“千年後人,寄魂此世”,是復便搞不明白了。這年月人們普遍的時間觀念都是單向的、連續的、均勻的,當然僅就人世而論,若涉及傳說中的神仙,則時間流逝並不均勻的傳說也不在少。南朝任昉述異記中,即記有“爛柯”的故事:

“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爛盡,既歸,無復時人。”

就是說一個叫王質的人進山伐木,看見神仙下棋,並且吃了一枚仙丹,結果他感覺只是極短的時間,轉過頭去一瞧,自己所攜帶斧子的木柄全都爛光了。出山以後,發現認識的人也全都死絕——其實已經很多年過去啦!

魏晉玄學產生之後,這類傳說絕不在少,而在這曹魏黃初年間,玄學纔剛萌芽,學界有其,類似傳說並不普遍,卻也不至於使一位讀過書的貴介公子瞠目結舌,徹底莫明所以。

但這隻涉及到了時間的均勻性。或者也可能歪曲了連續性,但不涉及單向性。要是對是復說,有千年前人魂寄千年之後,他當即便能領悟。但要說千年後人魂寄千年之前……這時間也是可逆的嗎?子云:“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水向低處流,難道可以逆向嗎?

然而後世人若評論起來,或許是宏輔纔是“談空說玄”的祖師爺吧,因爲他時常在詩文中摻雜進一些後世的宇宙觀、時空理念。時人多目爲寓言、譬喻也,卻也可能因此而推導出一條通向玄學甚至宗教的途徑。對於老爹的物理初言,十句話裡是復看不懂九句話,抑且毫無興趣,但對於那些踏空說玄,日夕常有接觸——說白了,是復很難破除時間的單向性思維,但並非完全不能接受,經過是勳的教育和潛移默化,他的思想還是相對比較開放的。

況且是勳張嘴先說:“將有語汝。毋以爲荒誕也。”然後是:“大道渺茫,人所莫測。”打過預防針了,這世界上什麼詭奇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你別當我是臨終前的胡言亂語啊。所以是復愣了一下,便即回答說:“兒未嘗信,然阿爺若雲有,當有。”

是勳自嘲似地微微一笑,換了個角度去談問題:“若汝在此世,魂寄於春秋之時,又如何?c董子、鄭子之說。乃可與聖人談儒矣;以孫、吳未著之學,乃可與曹劌論戰矣;誦離s之章,則楚之文,亦盡在汝……”

是復聞言。若有所思,沉吟不語。

“吾生於樂浪偏狹之地,家非世代宦門,幼無宿儒之教,一旦履足中原,知大勢、識人心。文則超邁當代,經可紹繼絕學,乃至造火藥、印書籍,遂輔先帝以成一統。吾豈天生聖人耶?吾實生而知之矣!”

是勳說到這裡,是復終究是聰明孩子,立刻就明白了老爹所言究竟何意,不禁瞪大雙眼,愣愣地盯着是勳。是勳趁機再給他最後一棒,以開竅要:“或有云吾非是氏子,實樂浪土著,李代桃僵者也。汝亦嘗聞,頗恨小人造謠,壞吾清譽,然吾實告汝:此言真也,吾非士人,乃朝鮮郊外一貧夷耳!本無所學,而知天下事。”

臨終之前,我把實話都跟你說了,因爲你是我親兒子——兒啊,你聽得明白老爹說的話嗎?

“阿爺……”是復不知道該作何等反應纔好,要按後世的話來說:此刻他心中有一萬匹草泥馬洶涌奔過……

是勳點一點頭,心說兒啊,你肯定還不相信,但你已經明白了——“此世若無我,汝以爲將如何耶?先帝挾滅袁之勝,南取荊襄,而爲劉備、孫權聯兵阻於赤壁,自茲再不得過江矣。孫權在揚,劉備入蜀,與吾魏鼎足而三,割裂天下。先帝未嘗踐極,子修早夭,傳位子桓,子桓乃得漢禪。遂傳其子叡,叡傳其子芳,芳後則髦——非時君也,亦子桓之孫——髦後則奐。逮四十年後,始得滅蜀,再三十年而滅吳,然復統者非魏也,其名爲晉……”

是復是徹底說不出話來了,只好由得老爹預言未來之事,越聽越是詭奇,越聽越不敢相信。是勳也知道不可能一口氣往兒子腦袋裡塞太多東西,所以只說到了“五胡亂華”——“晉有諸王相爭,匈奴、鮮卑等乃趁勢而盛,及羌、羯、狄等皆入於中國,城邑譭棄、村落屠盡,實古來未有之大難也!故吾之所爲,如一天下、建制度、收是魏,無他,專爲避此禍耳。”

誰想到是勳的心思完全不在什麼“五胡亂華”、“古來未有之大難”上,卻突兀地問了一句:“晉者何姓?”

是勳不禁輕嘆一聲,心說當“五胡亂華”還沒有發生之前,真是誰都想不到這所謂的“大難”究竟有多麼可怕啊,估計在兒子心裡,也就漢初匈奴侵擾沿邊各郡,頂多周代犬戎入鎬京而已,所以他並不怎麼在意,卻着急想知道究竟誰會代魏而興。

好吧,你既然想知道,那我就給你講講——“汝以爲,吾安得而重孔明、仲達,而必致之門下耶?孔明實執蜀政,自比管、樂,而後人幾敬爲蕭、張;至於仲達……實受魏二世之重,父子監三世之政。前仲達生次子,汝爲我備禮而賀,今六歲乎?七歲乎?此兒之子,實取禪於魏……”

於是跟是復詳細地講述了原時空中漢魏之際歷史的走向,是復聽得驚駭莫名,並且全神貫注,幾乎連眼睛都不帶眨的。是啊,歷史的荒誕,入人耳中,往往比說書還精彩哪,誰能相信周公瑾能以寡弱之卒,於赤壁大破北軍?誰能相信以蜀、吳偏僻之地,而能力抗曹魏數十年之久?

他這一通述說,一直講到天黑,曹淼數次三番在門外請問啥時候吃晚飯,都被是勳給轟走了,派甘玉出馬,同樣鎩羽而歸。最終只得請來管巳,跟門外雙手c腰,先罵兒子:“汝父才蘇,即不與食,汝豈堪爲人子耶?!是何語而必揹人?”

是覆沒辦法,只好朝老爹撲閃撲閃眼睛,倒吊一下眉毛,以示哀懇。是勳先告誡他:“汝爲吾子,故將死時必以實情告汝,天知地知,汝知我知,即汝母亦不可與言。慎之,慎之!”是復說爹你放心,我明白的,您的話我將來只傳兒子——如果有兒子的話——絕不會再告訴第三個人知道。

心裡挺高興,老爹沒讓我把這事兒將來告訴郯弟,那是明確要以我爲繼承人啦。理論上也當如此,郯弟雖爲嫡母所養,其實還是庶子,不可能讓我代管家業,將來再交到他手上——除非我沒兒子,又死得早——如今他還年幼,老爹自然只能託付我啦。可是老爹真的快要死了嗎?我還希望你能夠多蹦躂幾年,再爲我開開路哪!

就聽老爹又說:“若吾真不諱,書齋西牆下有鐵篋,匙在東牆架後,其中文字,汝可自觀。”近年來親朋多故,是勳也不禁感傷,人到中年,過一天就少一天啦,不定哪天就會閉眼,所以把後世之事,拉拉雜雜地寫了不少,全都藏在那鐵筪之中。他也曾經吩咐過曹淼,說我要是突然死了,汝等不得開啓那鐵篋,使與我陪葬可也。曹淼當時只當玩笑,還大聲啐道:“夫君尚健,何得雲此!”

曹淼端了粥進來,親手喂是勳吃了。是復也趁機填了點兒東西,然後重歸榻前,再聽老爹講故事。曹淼說你爹才醒,讓他好好休息一晚吧,有什麼話明天再談不成嗎?是勳心說就怕我一暝之下,便即不起……趁着精神頭還足,該說的話……估計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還是能講多少就儘量多講些吧。

於是再次把老婆們都轟出去,關上屋門,只留是復一人傾聽。將近午夜時分,終於把三國鼎立、司馬篡魏等事兒大面上都說完啦,隨即重提“五胡亂華”事,也說了說世族腐朽——“乃知汝父之政,實有以也,非盲目而造。”

是復從一開始的驚駭、迷茫,幾個時辰的課聽下來,此際神情卻變得極其亢奮,跪在榻邊,連雙腿麻木了都似乎毫無查覺,只是雙手扶着榻沿,雙目大睜,低聲道:“兒知之矣!此殆天不欲中國亂,故降阿爺,以紓禍患。前以爲天命在魏,今乃知天命在阿爺也!”

是勳不禁一皺眉頭,心說小混蛋你究竟都聽明白了些什麼呀?!未完待續。

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5章 新野之宴第5章 驅散病患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5章 魯難未已第8章 欲加之罪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9章 訓詁之師第3章 深入西域第6章 嫌隙已生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7章 心大志廣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1章 社會進步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章 託孤之重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3章 木秀於林第6章 奢而不侈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章 謀士之責第19章 黃巾渠帥第8章 跨境追捕第26章 同滅吳寇第25章 誰堪伯仲第29章 駐馬浿陽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謀刺之謎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3章 一身是膽第31章 逃出生天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6章 良宵聞變第26章 君權相權第6章 奢而不侈第6章 樂浪故人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5章 生而異象第4章 吾當染指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5章 初步較量第6章 皆不可用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6章 罵死荀彧第8章 公達三策第9章 文和詭謀第2章 窮山逐鹿第21章 慮勝慮敗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9章 卿之無學第8章 願爲雲敞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5章 爲公宣揚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4章 取質三韓第5章 王中國死第8章 選士之策第31章 爾虞我詐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5章 擾會驚吳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2章 軍泛馬訾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9章 朕懼是卿第4章 漁陽豪強第15章 新野之宴第33章 長矛如林第31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少年怪誕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5章 擾會驚吳第5章 刺奸密奏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1章 奉耶挾耶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0章 良馬爲贖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6章 公仁僞書第1章 如有勳在
第32章 曳尾泥塗第15章 新野之宴第5章 驅散病患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8章 不徵而徵第24章 要當磔也第35章 魯難未已第8章 欲加之罪第17章 禍福所依第10章 得無患乎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6章 我主不見第19章 訓詁之師第3章 深入西域第6章 嫌隙已生第20章 郭氏假子第23章 吾舅同然第17章 命促早終第37章 心大志廣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1章 社會進步第20章 大科學院第1章 託孤之重第20章 亥豬巳蛇第13章 木秀於林第6章 奢而不侈第11章 不聞惡聲第27章 孟堅識淺第21章 海上仙山第15章 擾會驚吳第2章 謀士之責第19章 黃巾渠帥第8章 跨境追捕第26章 同滅吳寇第25章 誰堪伯仲第29章 駐馬浿陽第23章 吾舅同然第30章 南風驟起第18章 謀刺之謎第38章 謀國謀身第24章 壯士斷腕第23章 一身是膽第31章 逃出生天第30章 大破魏賊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6章 良宵聞變第26章 君權相權第6章 奢而不侈第6章 樂浪故人第26章 君權相權第15章 生而異象第4章 吾當染指第16章 城下轒轀第25章 初步較量第6章 皆不可用第28章 便有如何第15章 君不宜擇第27章 遂鄉認親第16章 矢在弦上第26章 罵死荀彧第8章 公達三策第9章 文和詭謀第2章 窮山逐鹿第21章 慮勝慮敗第19章 覆蓋攻擊第17章 大戰序幕第19章 卿之無學第8章 願爲雲敞第15章 新野之宴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5章 爲公宣揚第37章 千年展布第24章 取質三韓第5章 王中國死第8章 選士之策第31章 爾虞我詐第35章 魯難未已第15章 擾會驚吳第31章 不可遽廢第19章 嶺南烽煙第19章 東出盧龍第22章 軍泛馬訾第14章 蘭臺藏書第24章 婦人衣冠第19章 朕懼是卿第4章 漁陽豪強第15章 新野之宴第33章 長矛如林第31章 爾虞我詐第30章 少年怪誕第13章 郊祀天地第15章 擾會驚吳第5章 刺奸密奏第21章 意外重逢第21章 奉耶挾耶第12章 汝之不慧第20章 良馬爲贖第三章 食蕢之思第26章 公仁僞書第1章 如有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