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方雲動

bookmark

樑王劉武手捧淮南王劉安命特使送來的密函,臉上沒有絲毫表情。

淮南國的國都壽春,居於樑國南方不過數百里之遙,與周亞夫轄下的沛郡和實際掌控的楚國到樑國的距離相當。只要淮南王肯出兵,騎兵可朝發夕至,步卒也可在數日內趕到。兩國兵力相加,周亞夫手上的兵力倒也不足爲懼。

說起淮南國,可以算得上造反專業戶。

高祖朝,劉邦封項羽降將英布爲淮南王,首置淮南王國。呂后誅殺了淮陰侯韓信,樑王彭越後,英布內心恐懼,隨即起兵造反。英布造反失敗後,獲罪伏誅,高祖又改封皇子劉長爲淮南王。

誰知才安生了沒幾年,到了文帝朝,劉長也是陰謀叛亂,事發被拘,謫徙嚴道邛郵,途中不食死。文帝索性將淮南國一分爲三:淮南、衡山、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三個兒子,長子劉安繼任淮南王,定都壽春。

如今,淮南王劉安又致函樑王劉武,攛掇他起兵造反,甚至替他聯繫了自己的三弟,衡山王劉賜。只待樑王劉武舉旗造反,兩人自當出兵響應。

“淮南王此意,濟北王可曾知曉?”

樑王沉默良久,對淮南王的信使雷被問道。

雷被思索片刻,躬身答道:“回稟樑王,我家大王從未提及此事,想來濟北王是未曾知曉的。”

兩人所提及的濟北王,乃是劉安的二弟劉勃。

劉勃當初被文帝賜爲廬江王,因吳楚七國之亂,劉勃堅守無二心,甚至出兵協助朝廷討伐叛軍。叛亂平定後,劉勃入朝覲見,漢帝劉啓以其勞苦功高,忠心可彰顯,而地處南方的廬江國“卑溼”,遂徙劉勃王於濟北,封爲濟北王,以褒獎他的功績。

濟北國都博縣,位於泰山南麓,居於沛郡東北也只有區區數百里。

若是按照後世的幾何構型,濟北國——樑國——淮南國就是個等腰三角形,沛郡和楚國就恰好處在等腰三角形的重心位置。

若是能說服濟北王劉勃一同出兵,三面夾擊之下,周亞夫便如甕中之鱉,毫無輾轉騰挪的空間。

樑王劍眉微皺,對於淮南王的顧慮,他也隱隱猜到幾分。畢竟劉勃歷來與劉安,劉賜兩個兄弟不對盤,反倒是對朝廷一向死忠。若是冒然派人勸說,萬一被他捅到天子耳中,反會壞了大事。

樑王擺擺手道:“你且先隨內侍下去歇息,但寡人細細思量,再行回覆。”

雷被趕忙躬身應諾,隨宮裡的內侍一同退出書房。行出很遠後,他方纔長舒一口氣。適才書房內沉悶的氣氛讓他緊張不已,生恐樑王看完密函後,會勃然大怒,命人將他處死。

雷被本爲江湖遊俠,劍藝精湛,素有“淮南第一劍客”之稱。後被淮南王劉安招入門下,與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晉昌並稱爲淮南王府上的“八公”,乃是劉安招募的數千門客中,最具才華的八個人之一。

饒是如此豪俠,適才面對不怒自威的樑王劉武,卻是冷汗直流,背上被浸溼了老大一塊衣裳。其實這也是因爲他入樑王宮,無法佩劍的緣故。身爲劍客,離了寶劍,毫無防身之物,總有些心緒不寧。

後世所謂的手中無劍,心中有劍,那純粹是瞎扯淡。

“兩位卿家以爲如何?”

樑王望向從屏風後緩緩行出的公孫詭和羊勝,眯着眼睛問道。

羊勝陰惻惻的笑道:“大王可儘速回覆淮南王,讓他派使者前去遊說濟北王,便能試出淮南王的決心。即便是無功而返,也能將淮南王的退路完全封死。”

公孫詭連忙擺手,反對道:“若是濟北王上報朝廷,再出兵和周亞夫彙集一處,則我樑國危矣。”

“謀逆本就是行險之事,再說膠西王劉閼於業已致函大王,言明要爲其母慄姬復仇,誅殺皇后王娡和太子劉徹。有密函在手,劉閼於還能脫了干係不成?”

羊勝不以爲然,緩緩解釋道:“膠西國度高密城,恰好毗鄰濟北國之東。一旦大王起事,膠西王即便想要出兵,也要借道濟北,方能與我軍夾擊周亞夫。如此看來,濟北國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開,倒不如搏上一搏。即便不遂人意,頂多就讓膠西王強攻博縣便是。”

樑王沉吟片刻,頜首認同道:“羊卿言之有理,派人說服濟北王,成之則喜,敗亦無憂。即便劉勃不識時務,只需膠西王出兵牽制住他,淮南,衡山兩國之兵,足以抗衡周亞夫。寡人便可率樑國精兵,進逼函谷關。即便不能破關而入,也可將中原之地盡數攬入囊中,與朝廷形成東西割據之勢。”

羊勝和公孫詭眼見道樑王心意已決,自是喜形於色。

羊勝稍稍平復下狂喜,復又進諫道:“如今樑國兵強馬壯,大王聲威正隆,想來各地諸侯必定羣起響應。只是謀逆之名於大義有虧,需尋思個名頭纔是。”

樑王聞言一愣,覺得確有幾分道理,忙追問道:“羊卿言之有理,不知有何妙計?”

“臨江王劉榮前些年被冊立爲太子,當了整整四年的儲君。他本身並無絲毫過錯,卻是一朝被廢,朝中羣臣本就存着不少非議。況且太尉竇嬰當初便曾任劉榮的太子太傅,而周亞夫當初也是竭力反對陛下廢掉劉榮的儲君之位,方纔失寵,賦閒在家年餘,重新起用後,權勢也是大不如前。”

羊勝捋着鬍鬚,幽幽的繼續說道:“若是大王要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莫過於將髒水潑到皇后王娡和太子劉徹的身上,要求陛下復立廢太子劉榮。如此一來,不但師出有名,說不定還有意外之喜。畢竟對於儲君之位的歸屬,朝廷的羣臣未必都是鐵板一塊,恐怕連周亞夫都存着幾分私心吧?”

“妙!實在妙不可言!”

樑王聽罷,不由拍案叫絕,大喜道:“羊卿實乃管仲之才,堪比我朝開國良相蕭何。”

不得不說,羊勝的主意實在陰狠,而且直指要害。

無論誰被立爲太子之後,在太子的周圍總有一些大臣在積極地支持他。這些大臣圍繞在太子的身邊,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太子一旦登基了,他們就成了擁立太子登基的有功之臣,有擁立之功,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這樣一羣人,對於登基的太子來說,自然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對於廢掉的太子來說,廢太子和他周圍的人就成了皇帝心中的心頭大患。因爲這些人隨時可以把廢太子擡出來,和新太子抗衡。

位高權重的竇嬰和周亞夫當初便是廢太子劉榮最堅決的擁護者,如今自然會被天子顧忌和排斥,甚至數次起了殺心。

“大王謬讚了,臣只求能輔大王成千古偉業,雖死無憾矣。”

羊勝得了樑王誇讚,心中暗自得意,卻沒有顯露出來,而是深深躬身道。

公孫詭見狀,也急忙上前幾步,一揖到地,表忠心道:“臣也是如此心思,願爲大王先鋒,披荊斬棘,肝腦塗地!”

“好!好!好!”

樑王緩緩上前將兩人扶起,朗聲笑道:“有兩位賢卿相助,本王何愁大業不成?!”

是夜,三人促膝長談,直至夜深月明,尤未盡興。樑王遂留兩人同榻而眠,將羊勝和公孫詭兩個好基友感動得涕淚橫流,激動不已。

翌日,雷被帶着數名樑王親衛,輕騎出睢陽,朝壽春疾馳而去。隨後,幾隊秘密的使臣隊伍,身負樑王密匣,從睢陽城出發,向各地諸侯國縱馬狂奔。尤其是前往臨江國都城江陵的龐大騎營,盡是樑王帳中親衛鐵騎,一人雙馬,快若奔雷。

江陵城,臨江王宮。

劉榮此時來回打量着桌案上的兩份詔令,面色彷徨而畏懼。

其中一份,便是徵民戍邊的詔令,令臨江國入冬前徵募二十五萬百姓前往朔方四郡戍邊屯田。另一份,則是劉榮被控坐侵廟堧垣爲宮,劉啓徵召他入朝覲見。

自漢帝劉啓登基後,在各個諸侯國和各個郡的郡府所在地盡皆設立兩種廟,一者爲漢高祖劉邦的廟,一者爲漢文帝劉恆的廟,盡皆稱爲祖廟。祖廟之中,築有廟宇,圍以高牆。廟的周圍還有一些屬於廟宇的地方,另用稍矮的圍牆把它圍起來。

臨江王劉榮在擴建他的宮殿時,便是破壞了祖廟的圍牆,侵佔了祖廟的地方。當然,侵佔的不是祖廟的內院,而是祖廟外面那個小圍牆圍的那塊地。

侵佔祖廟,自然算是違法。然而此事卻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全憑心證。畢竟只是破壞了外圍矮牆,而沒有真正的侵佔到內牆內的廟宇之地。

劉榮只是個弱冠少年,生性又較爲懦弱。即便當了幾年太子,又在臨江國當了兩年多的諸侯王,如今面對劉啓詔令中的嚴厲斥責和要求他儘速入朝的敕令,仍是驚慌失措,無所適從。

而從長安城疾馳數千裡,前來頒佈天子詔令的使臣,吩咐隨行的諸多侍衛將臨江國的羣臣盡數阻擋在王宮正殿之外。自己則面無表情的注視着臨江王劉榮,眼中盡是凜凜寒光。

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
第六百五十章 交辦太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築路實踐第五百六十四章 無線通訊第八十五章 瘋狂認購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六十二章 蹛林雲中 第五百七十八章 賭賽開局第三十九章 皇子抉擇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五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七十八章 猶太祭祀第一百一十四章 生機勃勃第七百九十七章 歸家省親第二百九十一章 長秋基金第九十五章 意外重逢 第九十一章 匈奴撤軍第七十一章 所謂伊人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一百五十九章 樑王請罪第五十五章 草原馬賊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線出擊 第四百五十一章 鳴炮賀壽第五百六十一章 馳道路軌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四百四十四章 軍事預算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五百七十四章 勞工權益第四百三十二章 夙願得償第六百六十九章 滌綸衣料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萌白羆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佯攻敵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初雪過後第三百五十六章 諸事底定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四百六十九章 金銀票律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三十八章 長沙王妃 第二百四十章 朝鮮作妖第三百六十五章 離京出狩第七百六十一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八十二章 安息貴女第七百五十一章 直男劉沐第三百一十七章 增加受衆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煽動仇恨第二百二十八章 梟雄殞沒第九十三章 無奈秦立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纏綿第一百七十三章 酒宴議政第八十一章 羽林出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擊鹽商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戰驟起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欲親征第五百七十七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泄密之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登基爲帝第十章 天上人間第六百八十八章 牽馬歸府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逆差第五百八十章 或爲帥才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皇訓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齊山婚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對馬清倭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將亡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六百四十三章 帝皇心術剛結束工作回飯店,凌晨才能更新,大家勿等第七百一十章 小遺席間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爲拘束第四百零四章 皇后臨盆第五百零八章 沐王出巡第五百七十一章 漢使竇蟠第五百八十六章 馳道驛站第七百七十五章 尋獲玉米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導輿論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五百四十六章 化工安全第三百六十章 雷管現世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兩國王儲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七百八十四章 未來婆家第六百三十八章 國之重器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在擴編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發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