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進學(三)

前面就是長安鳳章門了,是西城西三門的正門。”高大的城樓說道。

尹慎倚在寬敞的車窗上,探出自己的頭,順着顧原的指點向前看去。一座蜿蜒雄偉的城出現在尹慎的眼前,略一目測,這城牆應該超過十二米(北府制,江左制大約五丈)高,底部是花白色的石頭壘砌而成,上面卻是整齊的青磚,密密麻麻的渾然一體。城牆上有女牆和跺牆,相隔數百米便有一個高聳的哨樓。

尹慎仔細一看,他發現橫在自己眼前的這條城牆並不是一條圓滑的曲線,而是曲曲折折,佈滿了有規則突出的棱角,就好像在城垣前加了許多三角形一樣。

顧原指着那些棱角突出說道:“不要小看了這些棱角,軍機參謀署推演計算過,同樣的兵力和器械,攻打有這些棱角的城池要比一般的城池多付出五成的代價,尹舉人,你知道這其中的玄機嗎?”

尹慎搖搖頭,這牽涉比較深的軍事建築知識,只有從過軍,打過仗,然後又受過專門教育的人才會明白,顯然顧原是這種人,而尹慎卻不是。

“你進學後會明白的。”顧原笑了笑便不解釋了。

走近城門,尹慎就越發地覺得這城牆高聳入雲,越發地雄偉,一種龍盤虎踞的宏偉氣勢迎面撲來。

尹慎發現車的速度慢了下來,往前一看,發現巨大的城門通道被用木製鹿角給分成兩邊。左邊應該全是從城中出來地車輛和行人,速度比較快;右邊卻全是準備進城的車輛和行人,也分成兩路,只是速度變得緩慢,排成了兩條長龍。

雖然進城的車輛變成了一條長龍,但是前進的速度並沒有停止下來,而只是緩緩地繼續前進,不一會尹慎所乘的車便越過護城河橋。來到城門前了。這時一位侍衛軍士走到了車窗前說道:“諸位。請出示證件。”

顧原招呼一聲。將四人的行貼和尹慎趕緊拿出來的行貼疊在一起,遞了出去。軍士略略一看,很快就遞還回來,手一揮道:“趕緊走吧。”說罷,便走向下一輛馬車。

馬車駛進門洞,尹慎覺得光線一暗,這才發現這座城門到底有多大。就是並排過四輛馬車也沒有問題。兩扇巨大的木製城門靠在門洞地兩邊牆壁上,上面包着地一層鐵皮泛出青灰色,顯得更加堅固和厚實。可以想象得出,一旦這兩扇門發揮作用,嚴實地關閉上後,要想撞破它該是一件多麼困難地事情。

出了門洞,尹慎覺得眼前一亮,第一印象以爲自己入了長安。但是仔細一看。才發現如果做爲一個完整城池的話又太小了。尹慎環視了一下,發現周圍都是高聳的城牆,圍着一個空地。城牆上閃爍着刀槍的寒光。應該是一隊隊的侍衛軍士在巡邏。尹慎再往前一看,前面還有一道門,這才猛然想起,這裡應該只是鳳章門的甕城。只是這甕城太大了,遠遠超過他在姑臧城所見的,這甕城包圍地空地估計能容納千人,都趕得上一座小城了。

很快,馬車駛出甕城的城門,尹慎這才發現自己的視野真正地變得空曠,只是太空曠了。

平坦的地勢上種滿了樹木,遠處幾條水渠在蜿蜒中閃着水光,不高的丘陵在水渠兩邊起伏着,而樹木中,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樓臺閣宇,空中時不時地飛過幾只黃雀白鷺,一派清逸祥和的氣氛,看到如此情景尹慎還以爲自己來到了哪一戶侯府王宮的後花園。

不過大道兩邊出現的閣樓店鋪卻讓尹慎打消了這個念頭。

馳過靠城牆地一片空地,大道兩邊終於不止是行人了,還出現了房屋店鋪。這些臨街地店鋪顯得典雅素正,沒有太多的商賈氣息,與周圍的氣氛環境非常融洽。而掛出來迎風晃動地招牌上寫着“三味書屋”等字,更多的是直接寫着“某某工科書店”,“某某醫科書店”,也有掛着如“墨瀚軒”等招牌,表示自己是賣古玩字畫的店鋪,此外還有賣筆墨硯紙、賣琴具樂器、賣衣服鞋帽等店鋪,多是跟治學和日常生活有關聯的,文墨氣息濃厚,就是其中幾家飯店酒樓的名字也取得古樸文雅。而這裡來來往往的行人也都顯得溫文爾雅,渲染上了這裡的書卷氣息。

費郎指着外面對尹慎說道:“從那條路走進去是魯班學院,由原長安治部學院改名而成,專授治水土木;這邊走進去是華佗學院,就是原長安醫科學院,專授醫治護理。”

“這條路是通往長安農科學院,那裡專授農事,漁牧耕種都有涉及。你可不要小看這些,這其中可有大學問,做的好可以讓百姓豐收增產,牛羊肥美。農科學院後面有一片地方,被叫做農科所,據說裡面全是北府商旅和探子從天下各地採取來的農物種子和禽畜良種,專門研究提產增量;那邊是長安商科學院,專授貿易學問,不過比不上長安大學的經濟學院,那纔是真正治學經國濟民的地方;還有那裡,對,從那條路直走就是張衡學院,這所學院可不得了,專授天文地理,什麼氣候星象,山河地理,沒有他們不知道的。”

聽到這裡,尹慎不由眉頭一皺,心裡不由一驚。自古以來,天文地理都是比較神秘的學科,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因爲它牽涉到天下氣運,風水地理,但是大將軍卻把它賦予了另外的意義和內容,最後變成一門專門研究地形地貌和氣候星象的學科,的確讓人吃驚。以前他只是偶爾聽說過這麼一個機構,還以爲跟以前的太史監沒有什麼區別,想不到居然是一所學院。

“那裡是墨子學院,由長安工學院改名而成。專事良工機造,與咸陽工學院齊名。不過它更重軍械製造和城堡營造,主學改良兵器,發明軍械,還有就是壘城砌寨,就比如說你剛纔看到的那些棱形城堡,就是這裡地一個學士提出來的。這學院中有一個

,等閒人士無法靠近。專門研究象我北府軍中威名牀弩、伸臂弩等軍械。”看來顧原對這裡比較熟悉。所以他接過費郎的話。介紹起這個地方。

這時,一陣清風從遠處的人工湖泊吹了過來,帶着一股樹木花草的芳香,還混合着一種不知從哪裡飄來的疑似書墨香味的氣息,頓時讓車內地人更加心曠神怡起來。

費郎先閉着眼睛陶醉了一番,然後拍着窗框嘆息道:“以前我總是自豪自己是益州大學畢業地,後來來了這西城。我真是悔啊,當初要是能不顧家中挽留,執意來長安進學,我也是這些學院其中一所地學子,時不時能回母校遊學一番,倒也不枉此生了。”

其他人也不由地跟着一陣嘆息,卻都是差不多的心事。

看到衆人如此,尹慎終於明白了。從縣學到郡學。爲什麼所有的老師都會喋喋不休向自己灌輸着一個觀念,長安是進學的聖地!自己只是這麼匆匆覽了不到三分之一,心中已經抑制不住對這裡的傾慕了。

尹慎很快發現一個問題。這裡除了水渠池塘,林園樓臺之外,只有數目不算多的人在這裡行走着,顯得異常的僻遠幽靜,難道這裡就是被來過此地地同鄉們讚歎爲天下第一繁盛的長安嗎?

尹慎說出自己的疑問,顧原等人不由放聲大笑起來,笑得尹慎都不好意思了。

“這裡只是長安的西城。”顧原細細地解釋起來,“長安由五座城池聯結合並而成,這五城各有城牆和護城河,北城是前漢遺留的長安城,現在已經是官員、顯貴和勳臣們居住的地方。不少有錢的大商賈和名士們也在那裡治有住所,各地遷來的豪強世家也大多居住在那裡。那裡依靠渭水,有明渠、曲渠、安渠貫穿其中,飛月池、靜月海、流花湖、昆明湖盪漾其間,更有桃丘、離園、芙蓉曲等景色優美之處,地確是居家地絕佳所在。”

“東城是百姓們居住所在,有甘泉渠、東昌渠、安平渠、飛馬渠貫穿其中,還有望月海、池兩個人工湖泊。東城被街道和水渠分成五十六坊,人口集中。而且除了民家住所外,還有六大教坊,裡面有酒肆、戲院和樂營,所謂秦樓楚館,最是是風流所在。”

說到這裡顧原笑得有點曖昧道:“要是尹舉人感念我們一路辛苦爲你做嚮導,可以在教坊宴請我們一晚,我們不勝感激。”

衆人聞言不由大笑起來。

尹慎臉變得有些紅了,忙拱手道:“那是一定,還請諸位一定要賞臉。”

這次進長安參加聯考,所需的趕路、住宿的費用都由涼州地各大商社、工場贊助所出,郡裡的鄉紳和族人也捐了一筆錢,加上尹慎家中還算殷富,他父親也給了一筆錢防身,所以尹慎算了算,自己還有些餘錢去請這四位。再說了這四位都是前途無量的五品官員,要不是自己有緣,就是想巴結都沒有機會。

尹慎雖然只有十八歲,但是也跟着同學在姑臧去過兩次教坊,這是當時的風氣所致,算不上道德瑕疵。尹慎因此知道,北府只設官妓,嚴禁私妓。教坊中的官妓歌姬有一部分出自罪人家屬。當年大將軍設北府,行新政,反對的世家豪強有不少,他們的妻女有一部分被賣於各家爲姬妾,還有一部分就轉入教坊,專門訓練,充任官妓。此外如叛國、謀逆、貪墨、瀆職等罪犯,他們的妻女也有可能被賣入教坊;還有一部分是高句麗、百濟、新羅等國的王室貴族妻女,也有一部分被賣入教坊。據說這長安教坊裡還有一些西域、大宛、波斯等異族女子,最是絕色。

不過北府規定,逼迫北府百姓的良家女子爲妓,無論是誘拐、強迫或是欺騙,只有一個下場-絞刑,其妻女被賣爲官妓。而丈夫或者夫家敢賣妻女爲妓者,也是一個死字了結。很多亡國的王室貴族女子都願意選擇嫁與一位北府普通男子。那怕他長得又老又醜。因爲只要北府男子娶了她並在民政曹備案,那麼她就能享受到北府良家女子地待遇和權利了。

談笑中,馬車沿着筆直的大道繼續向東行,這時,費郎指着窗外說道:“尹舉人,那裡就是雍州大學了。”

尹慎精神一振,連忙看去,只見樹木之間。幾座高大宏偉的樓臺半掩其中。所及的範圍要比剛纔幾所學院寬廣許多。真不愧是與長安大學齊名的北府最高國學。

看了幾眼,尹慎便轉過頭來,繼續聽費郎介紹長安五城,反正已經到了長安,改日定要來這裡細細遊覽一番,不急在這一時。

“南城是集市所在,也被稱爲南市。那裡有長源渠、飛躍渠、白馬渠、順風渠貫穿其中。並且設有六個集市,分區分物品經營。那裡商賈雲集,店鋪林立,西到沙州,東到青州,北到河州,南到交州,。山珍海寶。無不齊全。這天南地北的商賈真是多如牛毛,甚至連波斯、大宛、天竺的商人都比比皆是。那裡還設有十五座倉庫,專門提供給商賈們屯放貨物的。還有二十六座大糧倉,專門用來儲備糧食。南城除了兩座城門,還有一座水門,叫朝天門。朝天門緊靠通渠,並設有一處水運碼頭。通渠西連渭水上游,東接灞水和渭水下游,剛好在長安城南繞了一圈。渠寬三十米,深兩米,可通百噸舟船。那裡舟船密集,西可直通扶風秦州,東可直下河洛青州。”

“啊,有這麼厲害嗎?”尹慎有些不可想象。

“正是如此,前年咸陽工場發明了一種車輪船,能日行百里,轉運更是快捷。我見過此船,這船渾圓碩長,船側兩邊置水車明輪六到十個,船伕在艙中踏轉車輪,鼓水疾行,無論逆順。”那位一直沉默不語,準備就任平原郡守地官員接口補充道。

尹慎不由地又震撼了一把,這也許就是北府爲什麼富強地原因吧。

“西城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地地方,這裡有除了院校學所,就是教授學士們所住的地方,所以顯得格外幽靜。我們剛纔已經過了慧渠和樑渠,還有陽湖、鑑湖和鏡湖,前面還要過陳渠和愚湖。”費郎指着前面說道。

馬車在大道緩緩地跑着,過了一刻多鐘,依然沒有跑出雍州大學的範圍。

尹慎突然問道:“請問,佛學院在哪個位置?”

四位官員對視一笑,向西南方向遙指道:“佛學院原本是建在城南的遵善寺裡,後來南城擴建,必須要佔用那裡的地方,於是大將軍做主,將遵善寺和學院遷到西城的西南處,就在華佗學院後面。自從沙州遷來許多大和尚,運來許多佛典書籍後,現在的佛學院和遵善寺是更加興旺了。江左很多名士都到這裡來禮佛習經。”

尹慎聽到這裡,不再多問了,只是低低地說了聲:“多謝!”他知道,自從聖教已經在北府佔據強勢之後,大將軍反而給佛教和道教開始“鬆綁”,這不是一時“慈悲爲懷”,而是一種強大地自信,因爲大將軍知道,就是讓你佛道兩教放開手腳折騰,你們也難以成事,因爲大勢已去了。現在的遵善寺和長安佛學院的確在天下更加聞名,因爲這裡集中了原中原和西域的大批高僧,正源源不斷地將佛經、典籍和原西域王室藏書翻譯過來,成了北府瞭解天竺、西域、大宛、貴霜甚至波斯等異域文明的翻譯中心。但是北府轄下的百姓,信佛的越來越少了。

默然了一會,費郎指着前面說道:“這裡已經是長安大學的法學院和經濟學院。”

尹慎一聽到長安大學,立即精神一振,立即從剛纔地思緒中回過神來了。

“法學院和經濟學院?”

“是地,長安大學的法學院是專出檢察官和司法判官的地方,經濟學院原是長安大學商科學院改名過來地。大將軍以經國濟民之學的緣故,將其改名爲經濟學院,並搬遷到這裡。這裡除了專出大商賈,就是專出官員,尹舉人可以試一試報考這裡。”費郎笑着說道,“不過你可要想清楚,這裡可是貴族和富商子弟夢寐以求的進學之所,競爭激烈呀!“

“專出官員的地方?”尹慎有點不明白了,經濟學院專出大商賈這不難理解,怎麼還專出官員呢?

“你讀過《國民財富論》嗎?”費郎反問道。

看到尹慎點點頭承認便繼續說道:“大將軍曾經說道,經濟學就是研究財富產生、增長和分配的學問。商賈追究的是自己的財富,而官員追究的卻是地方和國家的財富。你明白了嗎?”

尹慎低頭想了想,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過了一會,尹慎指着外面說出了自己的另一疑問:“長安大學只有這兩個學院嗎?”

顧原笑着回答道:“長安大學最先設立的是人文學院和理工學院,全在內城裡。如法學院、經濟學院、長安農科學院、華佗學院都是從其人文學院分出來,魯班學院、張衡學院、墨子學院都是從其理工學院分出來的,正因爲如此長安大學纔會被稱爲北府第一國學。”

“長安大學人文學院分國史科,專門治學前古歷史;國文科,專門治學詩詞歌賦;哲學科,專門治學先賢學說,如老子、孔子、孟子等。理工學院的理工一詞是大將軍取‘格物窮理,工善器利”之意而得,分算科,治學數學、幾何等學問;物理科,治格物致知等學問;良造科,治冶煉製造等學問。除此之外長安大學最出名還有它的圖書館,裡面有藏書數百萬冊,唯一能與之媲美的只有大將軍府府下的大圖書館了。”

這時,費郎指着前面出現的又一道城牆說道:“那裡就是內城,長安大學的主區就在那城牆後面。東、西、南、北四城就像四朵花瓣一樣圍繞這內城,最後組成了大長安城。”

馬車很快就穿過了內城的城門,直接駛入內城。這時,尹慎覺得眼前頓時變得繁華起來,來往的行人也變得更多起來,街道兩邊的房屋樓臺也修得更高大雄偉。

“那裡就是長安大學的主區。”費指着北邊說道。

尹慎舉目望去,看到那裡也是綠樹成林,不過房屋更加多一些,一排排屹立在林園之中,其中有一棟高樓在湖泊水渠環繞之中,應該是費郎所說的長安大學圖書館。

“南邊是長安神學院。”費郎指着南邊說道。

尹慎轉頭看過去,覺得那裡也是幽遠僻靜,只是顯得有些肅穆而已。

這時,顧原遠處的一處高地說道:“那就是大將軍的府邸。”

尹慎連忙擡頭看去,那座高地正在內城中央,長安城中無數的建築物都圍繞其中,那就是傳說中長安風水第一的龍首原,只是原上似乎什麼東西也沒有。

“十幾年了,大將軍一直想修的府邸,現在卻還是地基一片。”顧原的語氣變得非常地深沉,其餘三人的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什麼?大將軍的府邸修了十幾年還沒有修起來?”尹慎覺得這有點不可思議。

“是的,大將軍現在還是居住在前石趙安樂王府舊居里。”費郎嘶啞着嗓子說道。

“爲什麼?”

“如果大將軍府修好了,這西城卻沒有辦法修成現在這個樣子了。”顧原悠悠地說道。

尹慎一下子明白了,天下人都知道大將軍富甲天下,他每年掙得如金山銀海,但是他的府邸卻從十幾年前開始設計,一直到現在還只是打好地基,這是因爲他每年都把掙得的錢大部分拿去開設學校,修築西城去了。上行下效,也許只有大將軍才帶得出像眼前的這四位一般的北府文武官員來。

馬車很快來到了三臺廣場,尹慎跟着四人下了車,在一邊感嘆廣場的空曠,一邊跟着往尚書行省所在的閣臺走去。

第184章 王猛出關(二)第30章 仇池(2)第198章 閒談(二)第11章 夜渡長江第41章 葉延和楊初的結局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76章 - 伊斯法罕(一)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6章 車胤第104章 木根山之戰(完)第33章 武都(1)第70章 宜陽(一)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4章 受封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56章 關中(二)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55章 關中(一)第116章 風雪夜歸人第179章 狼孟亭第79章 開府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53章 初出關中(六)第234章 遙遠的戰事第60章 關中(六)第198章 閒談(二)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6章 車胤第271章 - 內沙布爾城(一)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38章 宕昌城(全)第40章 幕克川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3章 襄陽第81章 野利循(一)第213章 碎葉川之戰(三)第125章 萬馬度陰山(四)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104章 木根山之戰(完)第255章 大憲章第184章 王猛出關(二)第203章 進學(一)第63章 餘波(三)第171章 延城決戰(三)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224章 華夏必勝(四)第29章 仇池(1)第114章 初戰拓跋(四)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81章 野利循(一)第151章 涼州戰事(二)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6章 車胤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55章 關中(一)第39章 吐谷渾第116章 風雪夜歸人第64章 永和五年的冬天第240章 江左風雲(一)第204章 進學(二)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18章 笮橋大戰(1)第33章 武都(1)第145章 永和十年(四)第229章 戰爭還是和平?(四)第145章 永和十年(四)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9章 仇池(1)第239章 談笑東瀛(二)第180章 燕周之戰(一)第170章 延城決戰(二)第36章 飛羽軍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237章 青州(二)第32章 仇池(4)第4章 受封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119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二)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211章 碎葉川之戰(一)第89章 王師北伐(二)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202章 大理寺和樞密院第29章 仇池(1)第46章 聖教(上)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15章 侯洛祈的選擇(一)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33章 長安的冬天(二)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65章 討胡令
第184章 王猛出關(二)第30章 仇池(2)第198章 閒談(二)第11章 夜渡長江第41章 葉延和楊初的結局第109章 有話好好說第276章 - 伊斯法罕(一)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178章 朔州都督第6章 車胤第104章 木根山之戰(完)第33章 武都(1)第70章 宜陽(一)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4章 受封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56章 關中(二)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55章 關中(一)第116章 風雪夜歸人第179章 狼孟亭第79章 開府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53章 初出關中(六)第234章 遙遠的戰事第60章 關中(六)第198章 閒談(二)第226章 戰爭還是和平?(一)第6章 車胤第271章 - 內沙布爾城(一)第265章 南海攻略(三)第38章 宕昌城(全)第40章 幕克川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3章 襄陽第81章 野利循(一)第213章 碎葉川之戰(三)第125章 萬馬度陰山(四)第160章 我們要西征(二)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258章 哥特人(三)第104章 木根山之戰(完)第255章 大憲章第184章 王猛出關(二)第203章 進學(一)第63章 餘波(三)第171章 延城決戰(三)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149章 涼州戰事(一)第224章 華夏必勝(四)第29章 仇池(1)第114章 初戰拓跋(四)第13章 夜襲江州(2)第81章 野利循(一)第151章 涼州戰事(二)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6章 車胤第188章 劉家兄弟第153章 涼州戰事(五)第55章 關中(一)第39章 吐谷渾第116章 風雪夜歸人第64章 永和五年的冬天第240章 江左風雲(一)第204章 進學(二)第102章 木根山之戰(中)第18章 笮橋大戰(1)第33章 武都(1)第145章 永和十年(四)第229章 戰爭還是和平?(四)第145章 永和十年(四)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9章 仇池(1)第239章 談笑東瀛(二)第180章 燕周之戰(一)第170章 延城決戰(二)第36章 飛羽軍第158章 遙遠的西域(二)第237章 青州(二)第32章 仇池(4)第4章 受封第272章 - 內沙布爾城(二)第154章 永和十二年(一)第119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二)第222章 華夏必勝(二)第211章 碎葉川之戰(一)第89章 王師北伐(二)第146章 永和十年(五)第202章 大理寺和樞密院第29章 仇池(1)第46章 聖教(上)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15章 侯洛祈的選擇(一)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33章 長安的冬天(二)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65章 討胡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