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梁州(2)

永和三年,三月末,明王至漢中。自沮中移屯民六萬於上庸、漢中。夏,漢故鎮東將軍鄧定,將軍隗文等皆舉兵反,衆各萬餘。四月,丁巳,鄧定、隗文等入據成都,徵虜將軍楊謙棄涪城,退保德陽。

--引言摘述

曾華到漢中就任梁州刺史之後,先表張壽爲折衝將軍,領晉壽太守;甘芮爲寧遠將軍,領上庸太守;馮越爲材官將軍,領巴郡太守;樑定爲巴西郡太守,另一名隨軍西征的屯田老部屬劉努被表爲涪陵郡太守,加上以揚威將軍領漢中太守的毛穆之,曾華總算把自家半畝地的六郡官職給安排好了。

六萬屯民絕大部分都跟了過來,被分在上庸和漢中等地。他們都是心甘情願跟着過來的,而且臨走之前還從襄陽、江陵“領了一筆補助”。爲這事,範汪被回師的桓溫給一頓好訓。

非常瞭解曾華和屯民的桓溫一聽就知道這裡面有貓膩,曾華對這六萬屯民控制有多嚴,桓溫是非常清楚的,怎麼可能讓一個謠言傳得這麼離譜,還帶來這麼嚴重的影響。最後看看結果,六萬屯民聚集在新城郡,一擡腳就到了曾華的地盤,重回他的“懷抱”,動作之快,配合之默契,搞得好像早就商量好的一樣。

這個曾敘平呀,真的如劉真長和車武子所說,謀定而後動,一切早就在他的策劃之中了,難怪他西征前就跟自己打賭討要梁州刺史之職。看來這西征最大的收益者不是自己,而是這位新任的鎮北將軍和梁州刺史,其餘的人都是陪太子讀書。

不但桓溫在議論曾華,在建康也有兩人在議論他。

劉惔護桓溫的西征表到了建康之後,也不打算回荊襄了,就在建康居住下來。沒幾日,劉惔遷丹陽尹(治建康,管轄丹陽郡。由於東晉首都、揚州治所都在丹陽郡轄下的建康,所以丹陽尹差不多跟現在的北京市長相同。)。

接到西征的詳細戰報,劉惔又驚又喜,連忙來找老東家會稽王司馬昱商談。

“王爺,屬下嘗言道,溫不可使居形勝之地,其位號常宜抑之。而今其西征功成,恐其勢更盛,朝廷更難節制。”施禮對坐過後,劉惔首先開口說道。

會稽王司馬昱明白了劉惔的來意,聞言不由沉默許久,最後長嘆一聲道:“孤後悔呀!當初應該聽你良言,自鎮上流,以你爲軍司輔之。就是以你鎮守荊襄也好過今日之勢。”看來他已經看到了桓溫那咄咄逼人的權勢了。

“王爺,天無絕人之路。”劉惔卻轉而欣喜道。

司馬昱奇怪了,有什麼喜事?雖然桓溫西征成功,朝廷又重得益、樑、寧(現雲南)三州,兼有前蜀、吳兩國之地,實力大增。重新北伐,收復故國的可能性又多了幾分。但是上游的桓溫勢力也水漲船高,已經有當年王敦以上游之勢凌踐朝廷皇室的苗頭了,這纔是現在最岌岌可危的,如此說來,西征大勝又有什麼好喜的呢?

看到司馬昱疑惑的模樣,劉惔微微一笑,接着問道:“王爺,你看這戰報上通篇都是誰的名字?”

司馬昱聽完之後,連忙拿起席上的戰報,又匆匆地重看了一遍,這次他看出問題來了。

“這個曾敘平真是一員猛將呀!從江州直入成都,真是所向披靡呀!難怪你先前如此器重推舉他。”司馬昱感嘆道。

劉惔搖搖頭說:“王爺,你對敘平不甚瞭解,可能偏認其是武夫猛將一人。但是此子一入朝,由我接之,故而深知其人。其爲典農中郎將,六萬屯民俯首帖耳,衣食無憂,病患不愁。編練長水軍,半年即成虎賁,短短數月,讓人刮目相看。最想不到的是其在西征大放異彩,如此的知兵善謀。李漢雖然已經國衰兵弱,但是曾敘平卻如此摧枯拉朽地破軍滅國,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呀!”

司馬昱聽完劉惔對曾華的稱讚,仔細一思量,不由點頭贊同。不過就算是這曾華再怎麼能打仗,也只是爲朝廷添一名將而已,而且他是桓溫一手提攜,更是其心腹愛將,恐怕這位曾華越能打仗就越讓人擔心。

劉惔繼續說道:“桓元子少有大志,素有雄才,曾經對我言道,他能敬佩的人不多,畏懼的人更少。但是依我看來,西征之後,他應該發現他最畏懼的人出現了。”

司馬昱一聽,立即精神就來了,桓溫還有怕的人,是誰呀?老子立刻重金把他挖過來。

“真長說的是誰?”

“就是這位曾敘平!”

劉惔一說出來,頓時把司馬昱嚇愣住了,怎麼可能是他呢?他不是桓溫的心腹愛將嗎?

劉惔說道:“桓元子恐怕已經知道曾敘平文治武略遠勝與他了,而且他也早就知道其志向高遠,不在他之下。”

司馬昱聽完之後不由地更加鬱悶了,一個志向高遠的桓溫已經讓他的一顆心提在了半空中,再來一個志向更加高遠的曾華還讓不讓人活了?不對,劉真長說這話的意思是什麼?難道另有玄機?司馬昱隱隱覺得問題所在了,但是一時半會卻無法尋到,不由恭聲問道:“還請真長明言。”

劉惔含笑言道:“王爺你想,桓溫佔據荊襄,虎視建康,但是現在他的背後卻多了一個曾敘平。以前曾敘平再怎麼着也只是典農中郎將。現在他被表爲梁州刺史,以他的手段,這樑、益二州恐怕要盡入其手,勢力將不可小視。如果桓元子敢有異動,你說他對身後據有雄兵的曾敘平是怕還是不怕?”

司馬昱有點領悟了:“你的意思是......?”

劉惔撫須道:“桓元子暫且不知曾敘平對朝廷的忠誠是否大於對他的提攜之情,但是他至少知道曾敘平不會讓他一人獨掌權柄,把持朝野。”

“你的意思……”司馬昱被唬得話都說不圓囫了。

“當年桓元子和庾稚恭(庾翼)何等親密,但是後來元子接替荊襄,出手對庾稚恭的後人卻是毫不留情。一山豈能容二虎,這點我知,元子知,曾敘平也知。”

司馬昱終於明白了,的確如此,一個素有野心的人怎麼會容忍另一個有野心的人獨掌權勢呢?

“但是桓元子爲什麼還要表曾敘平爲梁州刺史呢?”司馬昱還是有些問題沒搞明白。

“現在的桓元子和曾敘平還需要互相依持。桓元子需要有人在外呼應,有曾敘平在梁州爲臂助,朝廷敢擅動桓元子嗎?而有桓元子在荊襄,朝廷對梁州也是鞭長莫及。更何況,桓元子還需要曾敘平助其北伐。桓元子又在搏,搏其一旦北伐成功,收復河洛,到那時其權勢名聲如日中天,無人敢爭,再將曾敘平論功行賞調離他職,實者奪其兵權實職,就順理成章了。”

看來劉惔對自己的老友桓溫認識極深,對他的“深謀遠慮”看的一清二楚。

司馬昱聽完之後,終於全明白了,不由大喜道:“真長真是高人呀!如此說來我們要好好利用這位曾敘平了!”

“對!”劉惔斬釘截鐵地答道,“我們要大力扶植曾敘平,讓他順利地佔據益、樑兩州,牽制荊襄的桓元子。曾敘平爲了不讓元子染指益、樑,必定要倚靠朝廷,而且其有荊襄相隔,就算有什麼異動也不會影響到豫、揚諸州。”

司馬昱不由大讚道:“真長果然好計策,上游有兩虎相持,我們就可以以此爲均衡,安保無憂了。”

司馬昱對於劉惔的計策是萬分的贊同,所以曾華拜鎮北將軍、領梁州刺史的封賞很快就被通過,比桓溫的封賞通過都還要順利。而且司馬昱聽從劉惔的勸告,等曾華再立“新功”就順勢給他加一個假節,都督樑、益諸軍事,直接把他和桓溫分割開。

但是司馬昱卻對劉惔的另一個建議猶豫萬分,委決不定。劉惔還是沒有忘記自己身兼媒人之職,勸司馬昱爲了拉攏曾華,可從宗室諸王中選一位公主尚之。但是司馬昱卻遲遲不願回覆,因爲他看不上曾華,覺得這位曾敘平純粹只是一介武夫濁官,連桓溫都遠不如,根本算不上清流名士。

曾華可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議論自己這個新貴,也沒有工夫去管,因爲他現在很忙,真的很忙!

曾華到了漢中之後,東邊的六萬屯民還在上庸遷移,南邊車胤率領的三萬多第一批遷民正在漢中南一路安置,而第二批四萬多人在毛穆之的率領下,剛過涪城,估計還得一個月才能到漢中。這十五萬餘人是沒有辦法參加今年的春耕了,幸好曾華從成都刮來的底子還比較厚實,足夠二十來萬人吃個一年的,加上六萬屯民去年大豐收,又不用交賦稅,還領了筆“補助”,所以手裡的糧食還富足的很,曾華倒不用很擔心。

根據曾華和衆人商量好的,原屯民將被安置到比較富庶的南鄭、成固和安康幾個縣,原蜀軍軍士的家眷和藺、謝兩族以及原郫縣作亂豪族的部曲將被安置在晉壽、漢中兩郡交接的幾個縣,工匠的家眷將被安置在漢中沔陽等縣。

幸虧漢中、上庸諸郡處於南北勢力的交接處,歷經戰亂,當地的豪族世家不是被強制遷走,就是自己跑路了,所以無主的荒地多的是,區區十幾萬人口,輕輕鬆鬆就消化掉了。

在安置遷民的一、兩個月中,曾華和梁州各級官員最重要的就是統計戶籍,丈量土地。最先得出的人口數據讓曾華嚇了一跳。

漢中郡領四縣,戶八千七百八十六,人口二萬三百三十四;上庸郡領八縣(包括屬於魏興郡的西城),戶九千四百四十八,人口三萬六百五十三;晉壽郡領四縣,戶五千三十四,人口三萬一千九百七十六;巴西郡領九縣,戶一萬二千,人口六萬三千三百四十六;巴郡領九縣,戶一萬二千,人口五萬三千一百八十三;涪陵郡領五縣,戶四千二百,人口二萬七千五百九十七。

戶籍人口不過二十一餘萬,比自己從各處“騙來、捲來”的遷民多不了多少。老看人家古代動不動就是大軍數十萬,看看現在,自己的人口總數湊一塊都比不上。尤其是漢中郡,以前可是有近兩萬戶,十來萬人,現在一半都到不了,這還都是以前成漢將漢中人口盡遷益州後遺留下來,再彙集數十年南逃的流民纔有這個數。

曾華現在清楚自家的底細了,自己轄內總人口不過三十六萬,連太平時期的冀州或司州一個郡國的總人口都比不上,這還是靠自己從荊襄和益州卷挾了近一半的人口來,要不然真不知有多慘。

到了五月左右,各地的丈量統計和安置都完成的差不多了,曾華準備在各郡縣實行均田制。

按照曾華新政策大綱的規定,百姓初生爲黃,4歲至15歲爲小,男子16歲至20歲爲中,21歲至59歲爲丁,60歲以上爲老。每年一造計賬,兩年一丈量,三年一造戶籍。

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授糧田八十畝,雜田二十畝。糧田用於種稻麥糧食,雜田用於種棉麻。糧田和雜田按土塙肥瘠定爲上、上中、中、中下、下共五等,而每年按收成分大豐、豐、平、歉、災五級。土地每人滿十六歲時授一次,允許買賣。

賦稅以田地爲基礎,大豐滿徵、豐徵九成、平徵八成、歉徵五成,災年則免賦稅,再按土地等級每年每十畝糧田納糧若干;雜田每十畝納絹(或綾、絁)若干,綿若干。

再行市易關稅制,全梁州統一關稅,按不同的商品在交易的時候一次性徵收不等的交易稅,其餘時候可自由在梁州境內通行,不必再納稅賦。而鹽、鐵、銅實行官府專管買賣。

設立工匠場,按分冶煉場、鑄造場、鍛造場、工械場、木工場等若干,按專長分工匠於各場,按技藝高低分工匠有一至十級,按等級每月領糧絹月薪,再統計每月加工製作多少工件再領津貼。更設豐厚獎金數等,獎勵發明創新和功績卓著的工匠。

在官制上,曾華準備將梁州治下分郡、縣、鄉三級,設郡守、縣令、鄉正三級行政官員,掌地方治理,主要工作是勸農賑貧,討猾除奸,修路整渠,興養立教等行政事務。

設郡都尉、縣尉兩級軍事官員,掌握當地民兵的日常訓練及管理,協助靖理地方治安以及協助從民兵中招募地方守備軍隊。

設三十二名提刑巡視官,掌依律斷事、振揚風紀、澄清吏治,主要工作是勘察刑名、接訟斷案、監察巡防等司法工作。

而官員不另授田地,只按品級每月發糧、絹以爲俸祿。

在教育方面,準備設郡學、縣學、鄉學,凡百姓家中六歲小兒都可免費入鄉學,十二歲可考入縣學,十六歲可考入郡學,滿十八歲之後可參加大考,入讀梁州高學。按照曾華的設想,只有從梁州高學中出來的人才可以入文官職,開始做官。

曾華開始在漢中將士官營改設爲武備預備學堂,招收鄉學讀完者或軍功者子弟或軍中陣亡遺孤,十六歲合格者或入軍中任見習士官,或考入由教導營改設的武備學堂,就讀四年後入軍中任軍官。

不過在這之前,曾華進行的是軍制改革,因爲他知道軍隊是他所有權力的基礎,所以還在蘊量新政的時候軍改就開始了。

軍改最主要的是以長水軍、預備長水軍和增招的原屯丁爲基礎,以士官營和教導營出來的士官和軍官爲骨幹,將原蜀軍精銳、藺謝兩族青壯共計兩萬五千人混編在一起,先訓練一段時間,再擇優共編爲三個軍,另選兩千精銳被編爲左右護軍營,以爲曾華的親軍。

每軍的架構也做了調整,還是以十人爲一什,三什爲一哨,三哨加旗手、號手計百餘人爲一隊,三隊三百餘人爲一屯,三屯連旗衛隊等計千餘人爲一營,三營加一隊陌刀手隊等爲一廂,左右兩廂六千人爲一軍,也叫做一軍團。各級主官依次爲什長、哨長、隊長、屯長、營統領、左右廂都統領和軍團長。而每隊依例開始設書記官,掌軍法、軍功記錄和士氣軍心。

如此算下來,還餘下五千餘人,全部被打發到地方守備部隊去了。

地方守備部隊的編制,曾華基本上是按照唐朝的府兵制來做的。暫時設六個折衝府,置六名折衝校尉統領。每府下轄一千名由各地民兵選拔而來的府兵,編制如營,下面的編制跟正規廂軍一樣。折衝府和廂軍一樣直接受鎮北將軍府管轄,地方無權調度。

柳畋表爲宣威將軍領第一軍團長,駐沔陽,張渠被表爲武毅將軍領第二軍團長,駐成固,徐當爲武烈將軍領第三軍團,駐西城,均實行軍屯。

地方實行府兵和民兵制後,各地各戶青壯每年在農閒的時候必須參加一段時間的民兵訓練,自備武器。而民兵中優秀者按照比例被選拔出來,成爲府兵。折衝府一般都是駐紮在郡城附近,一般都是服役五年,服役期間沒有月餉,自備兵器,由朝廷供給日常糧食,但是在其服役期間對他的家裡是免除一切賦稅的。從府兵退役後,照舊參加每年的民兵,但是一旦有戰事,折府奉令徵集,就必須重新參加府兵。

曾華的軍制改革核心就是要讓自己牢牢抓住正規軍和地方軍隊的兵權,爲接着進行的“新政制度”打好基礎。所以,在曾華握緊槍桿子之後,立即開始施行已經策劃好細節的新政改革了。

對軍制做了一點修改!

第16章 塘溝之戰(2)第21章 接降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37章 楊初的女婿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79章 開府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163章 第一次西征(二)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220章 波悉山第18章 笮橋大戰(1)第70章 宜陽(一)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39章 吐谷渾第63章 餘波(三)第56章 關中(二)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97章 九月鷹飛第268章 泰西封風雲(一)第79章 開府第175章 冀州風雲(三)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225章 華夏必勝(五)第247章 誰家之天下(四)第62 餘波(二)第185章 王者歸來(一)第10章 誓師西征第23章 梁州(1)第90章 清泉驛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80章 紛亂的永和七年第111章 初戰拓拔(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99章 遠方的客人(中)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34章 長安的冬天(三)第275章 - 聖主之劍(三)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50章 初出關中(三)第280章 - 三皇會議(一)第60章 關中(六)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117 回家過年第197章 閒談(一)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71章 - 內沙布爾城(一)第54章 石苞第62 餘波(二)第7章 江陵來的傳令官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259章 哥特人(四)第133章 長安的冬天(二)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275章 - 聖主之劍(三)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270章 華夏十年第141章 慕容恪(三)第126章 萬馬度陰山(五)第139章 慕容恪(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96章 渤海道(二)第54章 石苞第164章 第一次西征(三)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273章 - 聖主之劍(一)第53章 初出關中(六)第117 回家過年第120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三)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一)第23章 梁州(1)第190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二)第76章 建康(一)第245章 誰家之天下(二)第63章 餘波(三)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186章 王者歸來(二)第230章 戰爭還是和平?(五)第72章 周第29章 仇池(1)第29章 仇池(1)第171章 延城決戰(三)第30章 仇池(2)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95章 姚襄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41章 江左風雲(二)第8章 曾氏兵法
第16章 塘溝之戰(2)第21章 接降第130章 懊悔的人們(一)第257章 哥特人(二)第37章 楊初的女婿第144章 永和十年(三)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79章 開府第115章 初戰拓跋(五)第163章 第一次西征(二)第108章 十萬胡塵一戰空第152章 涼州戰事(四)第220章 波悉山第18章 笮橋大戰(1)第70章 宜陽(一)第177章 冀州風雲(五)第39章 吐谷渾第63章 餘波(三)第56章 關中(二)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195章 渤海道(一)第97章 九月鷹飛第268章 泰西封風雲(一)第79章 開府第175章 冀州風雲(三)第274章 - 聖主之劍(二)第143章 永和十年(二)第225章 華夏必勝(五)第247章 誰家之天下(四)第62 餘波(二)第185章 王者歸來(一)第10章 誓師西征第23章 梁州(1)第90章 清泉驛第127章 萬馬度陰山(六)第174章 冀州風雲(二)第80章 紛亂的永和七年第111章 初戰拓拔(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99章 遠方的客人(中)第101章 木根山之戰(上)第134章 長安的冬天(三)第275章 - 聖主之劍(三)第157章 遙遠的西域(一)第50章 初出關中(三)第280章 - 三皇會議(一)第60章 關中(六)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117 回家過年第197章 閒談(一)第191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三)第271章 - 內沙布爾城(一)第54章 石苞第62 餘波(二)第7章 江陵來的傳令官第166章 第一次西征(五)第259章 哥特人(四)第133章 長安的冬天(二)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214章 西征前夕第275章 - 聖主之劍(三)第192章 旌旗招招皆向北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270章 華夏十年第141章 慕容恪(三)第126章 萬馬度陰山(五)第139章 慕容恪(一)第98章 遠方的客人(上)第196章 渤海道(二)第54章 石苞第164章 第一次西征(三)第49章 初出關中(二)第183章 王猛出關(一)第273章 - 聖主之劍(一)第53章 初出關中(六)第117 回家過年第120章 北府的戰爭機器(三)第233章 江左窮,桓溫窘(一)第23章 梁州(1)第190章 旌旗招招皆向東(二)第76章 建康(一)第245章 誰家之天下(二)第63章 餘波(三)第207章 天災人禍(一)第210章 太和西征案(二)第186章 王者歸來(二)第230章 戰爭還是和平?(五)第72章 周第29章 仇池(1)第29章 仇池(1)第171章 延城決戰(三)第30章 仇池(2)第161章 我們要西征(三)第155章 永和十二年(二)第95章 姚襄第181章 燕周之戰(二)第15章 塘溝之戰(1)第241章 江左風雲(二)第8章 曾氏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