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七巧你這是要收拾誰呢?”杜若這時候正好回來,見劉七巧正坐在那邊自言自語的,只笑着上前問道。

“你說我要收拾誰?”劉七巧眨眨眼睛,站起來看着杜若,上回舊病復發掉的肉還沒長回來,杜若這會兒還是略顯清瘦:“我自然是要收拾孩子他爹了,寶貝兒,你說對不對?”

杜若臉上浮起笑意,只上前扶着劉七巧又坐下道:“收拾孩子他爹,我舉雙手贊成,要是收拾寶貝兒,那我可是一萬個也不答應的。”

劉七巧噗嗤笑了起來道:“慈父多敗兒,你看着吧,少不得以後他騎到你頭上去。”

杜若依舊是笑着,只拍了拍劉七巧的手道:“我剛從你家回來,八順的童生過了。”

“真的?八順真的考過了?”上個月在劉七巧的堅持下,劉老二也答應搬出了王府,住進了富康路上杜家的宅子。劉老爺子知道劉八順要考童生,怕妨礙了孫子唸書,一直都沒肯搬出來,直到劉八順考完了試,劉老二纔派人把劉老爺和沈阿婆兩人一起接了出來小住一段日子。

劉七巧因爲大肚子,不宜搬遷,所以劉家搬家的事情,她從頭到尾沒操心,倒是老王二在軍營裡請了兩天的假,幫老劉家給搬好了家。如今兩戶人家的大門不過才隔開一百米的距離,可惜王老四常年在軍營裡頭,家裡也沒人,倒是劉老爺出來之後,聽說王老四要娶媳婦,讓他好好的把家裡收拾一下,該粉刷的地方粉刷粉刷,該換新的地方就換新的,不然這些事情,總不能等着新媳婦進門了再辦。

王老四哪裡有空管這些事情,於是候着臉皮,把這些事情全交代給了劉老爺,自己還往軍營裡頭去了。

“我一早就看出來八順是個讀書的料子,等在王府跟着趙先生在念幾年,送去玉山書院讀幾年,到時候肯定能考上進士的。”杜若在讀書方面算是個天才了,他雖然最後沒往科舉方面去,可是對這一門學問,卻一點兒也不陌生,只笑道:“看來,以後我要多多捧着點我這位小舅爺了。”

劉七巧只笑道:“你少來了,七八十歲的童生我也不是沒見過,八順這次不過就是運氣好而已,學問這東西,還是要看基礎,我倒是覺得,也不用着急讓他考秀才,先踏踏實實的念幾年書,把心氣給調的沉穩些纔好呢,你看看姜家表弟和芸哥兒,他們哪個走出去跟八順那樣的,那都是讓你一眼看不內涵的人。”

“八順年紀還小呢,若真是向你說的那樣,難免你就不嫌棄他老成了,其實我覺得八順就挺好的,讀書人未必都要有讀書人的樣子,我就喜歡包公子那種的。”杜若喝了一口茶,繼續道:“說起來還有件事情沒告訴你,也是喜事,包公子去安徽上任去了,宣城那邊的縣太爺喪母丁憂,包公子上了摺子自請去那邊接任,皇上已經準了,過幾日就要出發了,這下朱姑娘也不用千里迢迢的再趕回京城來了。”

劉七巧只點點頭,想起朱姑娘一家走的時候,她並未親自去送,心裡多少有些遺憾。等下次再見,也不知道那孩子有多大了。劉七巧只嘆了一口氣,略略擡頭看了一眼杜若,再沒有別的話。杜芸前一陣子去過一次金陵,帶回了方巧兒的消息。那方巧兒也是運氣,大概是年輕漂亮的緣故,居然進了趙王府當奶孃,說起來奶的那孩子,還是劉七巧在金陵親自接生的那個姑娘。

劉七巧知道方巧兒有了着落,心裡也總算落下了一塊大石頭。只盼着方巧兒這次能學乖一些,再不要做什麼糊塗事情,趙王府那種地方,只怕不是她那一些小心思,就可以玩轉的起來的。

劉七巧淡淡的嘆了一口氣,又問杜若道:“上回我聽說洪少爺又來了一回家裡頭,老爺和洪家的生意到底談得怎麼樣了?我如今雖然大着肚子,可這腦子還夠用呢,不如你說出來我聽聽。”

杜若只搖頭笑道:“我就知道你閒不住,要打聽這事情,老爺已經答應了洪家入股了,只是老爺說,這事情他不清楚,要等着你生下這一胎之後,再好好跟你商量。洪少爺倒是也不着急,只說等着我們呢。”

杜若想了想,只開口道:“其實七巧,你想做的這件事情,我私下裡也想了很久,越想也越發覺得可行,前陣子,我聽夥計說,又有兩個難產死的小媳婦,我前幾日把我們家杜家那十幾個穩婆都叫了過來,讓她們說了說從去年五月到現在一共接生的人數,以及母子平安的數量,還有死了孩子的、死了產婦的,以及母子都沒保住的數量。發現十個裡面至少有一個母子都保不住,有一個是死了產婦的,還有一個是死了孩子的,而那些能活下來的孩子,如今還活着的,也不過就十分之八九,所以一個孩子,能長大成人,當真是很不容易。”

劉七巧倒是不知道杜若私下裡已經做了這麼多的功課,只笑道:“不錯啊,知道調察研究了。”

杜若只謙遜一笑,接着道:“由此可見,只生一個孩子,風險還是很大的,所以娘子,我們還得多生幾個規避風險纔是。”

劉七巧聞言,只瞪了杜若一眼道:“這頭一個還沒出來呢,你就想着後頭的了?感情你做這些調查,就是爲了我再給你生一個?”劉七巧笑了笑,站起來大腹便便的來回踱了幾步路,轉身對杜若道:“也不是不能多生,那以後我若是再懷上了,我們就分牀睡吧,如今肚子越來越大,兩人擠一張牀,怪難受的。”

杜若聽劉七巧這麼說,只急忙道:“那還是休息幾年再說吧,來日方長,娘子。”

劉七巧只笑道:“相公,你能這麼想,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兩人用過了晚膳,杜老爺那邊派人把杜若請了過去,劉七巧一人在房中也沒什麼事情,就想起前幾日趙氏說要給杜老太太祝壽的事情了。今年是杜老太太六十大壽,按照道理是要大辦的,可後頭幾個月接着三位姑娘的大事,都湊在一起倒是沒什麼意思,杜老太太便囑咐了趙氏,這壽辰的事情一定要從簡,只請幾個走的近的親戚過來玩一玩,不必大肆鋪張。

劉七巧想了想,換了一件衣裳往如意居那邊去,杜太太也才用過晚膳,正在房裡抱着榮哥兒玩耍,見劉七巧來了,只急忙讓奶媽抱着榮哥兒過去,上前親自扶着劉七巧道:“這怎麼天黑了還過了,如今日子也快到了,要當心纔好呢!”

劉七巧被杜太太扶着坐下,只笑道:“越是日子快到了,越是要多走動纔好生養,太太不用擔心,丫鬟們前頭都打着燈呢,亮堂着呢。”

杜太太忙請了丫鬟去沏茶,只坐下來問劉七巧道:“說吧,大晚上的過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也沒什麼大事,就是今兒大郎回來說,我家弟弟考上了童生了,我也來給太太報個喜,讓太太高興高興。”丫鬟送了茶上來,劉七巧淺淺的啜了一口,又道:“還有就是老太太的壽辰,雖說這次只是小辦一下,可六十歲畢竟是大壽辰,我還沒想好,要給老太太送什麼禮呢!”

“不過就隨常的禮就好了,老太太她呀什麼都不缺,你若是趕着那幾天生一個大胖小子出來,只怕連那份禮也都可以免了,只等着自己收禮吧。”杜太太只打趣道。

“那可不行,太太又說笑了,其實我心裡倒是想了幾樣,讓太太給我挑一挑也就是了。”劉七巧想了想,繼續道:“老太太那邊,自然是不缺好東西的,平常我們也沒少得她的賞賜,所以我想着,那些古玩奇珍什麼的,倒是可以免了,上回我去水月庵的時候,大長公主送了我一副歲寒三友的畫幅,我看着挺好的,想用來借花獻佛呢!”

杜太太只點了點頭,應道:“大長公主那兒,可沒有差的東西,你這幅畫拿出來,也差不多了,別的東西倒是也不必再補了,一家人送的東西不在於貴重,不過就是一個心意罷了。”杜太太低頭吃了一口茶,繼續道:“至於大郎,往年老太太生辰,大郎都會爲老太太做一個藥枕,今年我已經吩咐紅藤繡好了枕套了,你來了,我就交給你帶回去罷了。”

劉七巧見杜太太想的這樣周到,越發覺得自己不好意思了,按說如今她和杜若已經成婚,這些事情都是他們自己房裡的事情了,可每次都還是要麻煩杜太太操心。

“娘,這些事情你以後就交給我吧,若是我想不起來,你就讓丫鬟來跟我說,我和大郎如今都已經成婚了,老是這樣麻煩娘,實在是不好意思,娘如今還帶忙着帶榮哥兒,還要操心大郎的事情,我越發過意不去了。”

“傻孩子,你現在還懷着身孕呢,有的事情是想不到的,等你有了孩子,習慣了爲孩子操心,到時候只怕不用我提醒,你自己都能想到,我不過就是習慣了而已。”杜太太只溫婉的看着劉七巧,笑着道:“快回去吧,時候不早了,我也不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