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兩次暴動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農村土地革命運動正在掀起,革命的火焰到處燃燒,這把熊熊大火也燒到了仁仟的家鄉塔耳崗。

一九二七年初, 中共黃陂縣委書記陳金臺等革命黨人再次來到塔耳崗發動羣衆鬧革命。在共產黨的啓蒙下,仁仟看到了希望。共產黨帶領窮苦人造反,推翻萬惡的舊世界。他確信當年的“洪秀全”又回來了。

仁仟懷着滿腔熱血,投身到轟轟烈烈地農民運動中,他把理想乃至生命全部奉獻給偉大的農民革命運動。

仁仟毅然參加了塔耳崗農民赤衛隊,這裡一下子有了好幾支農民武裝組織,老區人民對革命的嚮往是堅決的,他們有了當家做主人的感覺。

黃陂縣委書記陳金臺在給農民羣衆做動員報告,土壩子響起熱烈的口號聲,“打倒土豪劣紳!”“一切權力歸農會!”一人高呼,萬人響應。

在共產黨領導下,農民打土壕、分田地,革命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在陳金臺的鼓勵下,仁仟多次參加鎮壓土豪劣紳的公審大會,帶領窮苦老百姓控訴惡霸地主的滔天罪行,動員羣衆對惡霸地主進行鬥爭。

夏天,從塔區過來幾個人。好象有重要的話要說,他們看看以廟爲家的仁仟和他走出屋外,幾個人盤腿坐在廟子旁的樹林裡小聲交談着。

到中午了,母親將一鍋剛做好的稀糊野菜湯和幾個紅薯交給承先,“快給你爸端去吧!小心別燙着!”

“爸!你們先吃飯吧!”承先把飯送過去,看見父親和一個人舉起右手說話,看起來有些奇怪,父親讓他趕快離開。

一直到下午那幾個人才走,仁仟走進家門後表情凝重,“從今以後,我就是黨的人了!”儘管他平靜的說着,但仍看得出內心很激動。

“爸爸,你是黨的人了?你要離開我們嗎?”小承先似懂非懂,貼在父親身邊天真的發問。

“不會的,我就在家鄉鬧革命!承先,這事你不可說出去,對外一定要保密。”仁仟微笑着撫弄兒子短短的頭髮。

承先的奶奶聽到這話緊張起來,她掂着小腳不安的在屋裡來回走動,爲什麼共產黨掌權了還要保密?三歲的弟弟承凱正在發燒,母親將他抱起來輕輕搖晃着,仁仟接過孩子抱在懷裡向承先的奶奶解釋了幾句。

二七年十一月黃麻起義那天晚上,黃陂河口的農民自衛軍隊長徐海東率領河口及塔耳崗農民自衛隊員前去增援,仁仟和塔耳崗赤衛隊員聞知後舉着火把大刀和長矛從塔爾崗翻山而下,趕到黃安縣城助戰。

來到黃安縣城,仁仟放眼望去,從鄰縣四面八方趕去助戰的革命武裝和農民羣衆起碼有上萬人之多。縣城羣衆也擠在農民武裝隊伍後面舉着火把高聲喊口號,吶喊聲把城樓上國民黨部隊的囂張氣焰淹沒。

戰鬥持續到凌晨,以黃麻兩縣農民自衛軍爲骨幹的農民武裝有上千人攻上城樓,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

仁仟和塔耳崗赤衛隊員還是來晚了,黃安縣城人山人海,根本無法向前挪動腳步,他們只好隨着洪流般的農民大軍一起吶喊助陣。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麼大的行動,羣情沸騰的場面頗爲壯觀,他感慨萬千,大聲對身邊的鍋子兄弟說,“想

不到人民羣衆的力量如此強大,照這樣下去,革命成功大有希望!”

“可不是嗎?哥,今天沒有白來呀!”鍋子被擠得滿頭大汗,加上情緒一激動,全身都溼透了。再看看一旁的赤衛隊員基本都是這個情況,擠不進去也插不上手,可是這麼多的羣衆站在一起吶喊,這種力量是不可小視的。

紅旗在黃安縣城高高飄揚,羣衆陣陣歡呼,久久不願離去,這是一個不眠之夜。仁仟的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飛躍,老區羣衆受苦最深,覺悟也很高,該出力時連命都能搭上。

清晨回家後,仁仟抑制不住興奮地心情給家人講起這場轟轟烈烈的農民武裝起義,特別是那些感人的場面。承先把眼睛瞪得溜溜圓,聽到精彩處他跳起來一個勁埋怨,“爸,你怎麼不帶我去?我也要起義!”

“好啊!兒子,現在你還小,爸爸以後一定帶你去!”仁仟從黃麻起義看到了希望,他預感到這樣的起義以後會越來越多。

奶奶在一旁急了,用眼睛瞪住兒子仁千,“不行!我不准你帶他去!千萬不能把你的性格傳染給我孫子,他要是學野了,我上哪找去?”

“奶奶,看您說的,別人能去我爲啥去不得?又不是去幹壞事!”小承先對奶奶嘻嘻笑着,他本來在地主家放牛晚上就睡在地主的牛棚裡,自從父親參加農民赤衛隊就不讓他去地主放牛,每晚能在家裡睡上安穩覺了。

一個月後黃安失守,這裡又被國民黨軍隊佔領。

鄂東軍七十二名戰士突圍後轉移到黃陂木蘭山一帶打游擊,由吳光浩等人領導的鄂東軍在木蘭山改編爲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並在這一帶建立革命根據地。

這裡是承先的家鄉,距木蘭山僅有幾裡地的塔耳崗農民武裝組織在革命形勢的影響下,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老區的羣衆也踊躍參加革命隊伍。

二八年的二、三月塔耳崗地區來了國民黨部隊,工農革命軍撤走了,留下徐海東爲代表的農民自衛隊、赤衛軍、游擊隊等地方武裝堅持在本地與敵人鬥爭。

一九二九年二月,仁仟參加第二次農民起義時已是鄉蘇維埃政府武裝委員,鄉蘇維埃政府主席興奮的拍拍他的肩膀,“老弟,這回你們要大顯身手了!省委指示我們搞靜山廟暴動!這次是武裝起義,要在我們塔區成立暴動指揮部,還要求全縣的農民武裝聲援我們!”

“太好啦!在自己的家鄉參加武裝起義是一件有特別意義的大事情!說吧,上級我們要怎麼做?”

“省委要求動員全縣所有農民武裝支援塔區靜山廟暴動,動員所有的老百姓拿起叉矛刀槍!塔區暴動指揮部領導我們有組織有計劃的幹!摧毀瓦解紅槍會、綠槍會等反動武裝組織!”鍋子聽了這話一蹦老高,在仁仟身邊笑的合不攏嘴。

“哦?這次的規模很大啊!和上次在黃安舉行的黃麻起義也有一比嘛!”想到那次黃麻起義人頭攢動的場面,仁仟不由的內心激動起來。

“有一點不同,黃麻起義有周邊各縣的支援,這次是靠我縣自身的力量,我們有能力有把握一定會把這次暴動搞得轟轟烈烈!不過也要注意保密,你下去摸摸情況,既要發動羣衆又不能走露風聲...

...”既要發動羣衆又不能走露風聲,聽起來有點難度。

“好!我馬上去辦!”仁仟說幹就幹,他和鍋子兄弟商量該怎樣着手在發動羣衆的同時又不走露風聲。鍋子兄弟是和他從小穿一條連襠褲的好友,他的點子多,那顆聰明的腦袋瓜充滿無窮的智慧,仁仟特別欣賞他。

他們最先是挑選苦大仇深的老百姓,並讓他們把家中能使用的“武器”準備好,再由他們分頭走門串戶去動員,在家鄉的土地上,星星之火已蓄勢燃燒。窮苦人很團結,在這特殊時期他們懂得珍惜,一切都在秘密進行中。

塔區近百個村莊小鎮蓄勢待發!工農紅軍準備好了,農民武裝準備好了,受苦至深的農民羣衆也準備好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仁仟,我們的行動定於......”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對仁仟輕聲耳語,還不宜過早透露暴動時間。

二月,中共黃陂縣委將塔耳崗地區原農民自衛軍改編爲赤衛軍第三十六團,成立了塔耳崗區起義指揮部,由縣委書記陳金臺主要領導這次起義鬥爭。

靜山廟暴動由陳金臺擔任指揮長,焦恆田擔任副指揮長。

起義指揮部指揮設在塔耳崗靜山廟,陳金臺指揮長在這裡做了總動員:“同志們!農民朋友們!勞苦工農要翻身,就要起來鬧革命!要拿起刀槍勇敢的和敵人做鬥爭......”

在家鄉的土地上參加起義,農民兄弟們既興奮又激動,他們身背大刀、手持長矛利器,同全縣上萬名赤衛隊員站在廟外的坡坎田邊等待,滿山遍野的紅旗迎風飄揚。

仁仟第二次參加萬人大起義,自以爲有了一些經驗,他和赤衛隊員站到前面,生怕落在後面趕不上戰鬥,不過這次他可是多慮了。

好兄弟鍋子手裡的武器是一杆長茅,腰上還彆着一把砍柴刀,他和仁仟一樣激動,指着鮮豔的紅旗對仁仟說道:“好哥哥,這場面太大了,我鍋子真是不枉來到人間這一遭啊!哈哈哈......”黑暗中人們舉着的火把照在臉上,個個都是一張大紅臉。

“好日子在後面呢!你看着吧!”仁仟充滿信心,拍拍他的肩膀。

“好啊,這一天我等了很久!”鍋子兩眼放光彩,他是個風趣快活的人。

“出發!”黑暗中一顆信號彈騰空而起,陳金臺指揮長舉槍一聲號令,萬衆一心向前進。

只看這場面就非同一般,幾百名紅旗手威風凜凜走在最前面,幾百面紅旗迎風飄揚,場面十分壯觀,更加鼓舞鬥志。

赤衛隊員如同滾滾洪流緊跟在紅旗後面,且看他們的“兵器”五花八門,有老套捅子和獵槍,有大刀和長矛,有斧頭和鐮刀,還有人扛着鋤頭把子來了,人們把各種農具和利器全都用上了。

“嘿!嘿嘿!嘿嘿......”農民武裝氣勢如虹,一路上吶喊着衝向敵人老巢,龐大的隊伍沿途摧毀反動武裝組織和民團若干。所到之處必揪出首惡開倉分糧分浮財,農民分到了救命的糧食,羣衆歡心鼓舞。

塔耳崗地區的農民武裝在工農紅軍第十一軍和全縣人民的支援下,在靜山廟前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暴動起義,一舉搗毀塔區多處的反動勢力。

(本章完)

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四節 草地.雪山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一節 兩次暴動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二節 始料未及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第一節 歡迎會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七節 西行歲月(中)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九節 悟仙山下的戰鬥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九節 收容隊第五節 激戰漢中(上)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陰差陽錯第三節 前線途中遭肅反第五節 五龍臺戰鬥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三節 第一次戰鬥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一節 改編進行時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三節 前線途中遭肅反第四節 草地.雪山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八節 西行歲月(下)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四節 捨身炸碉堡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四節 敵情複雜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七節 縱身跳崖第四節 心連心第一節 進駐洪口場第一節 小丫環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四節 心連心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八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 (下)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三節 紅四軍醫院(三)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二節 七七○團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六節 紅孩子第七節 阻擊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
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四節 草地.雪山第四節 紅四軍醫院(四)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一節 兩次暴動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二節 始料未及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三節 悲壯的西路軍第五節 爲劉鄧大軍籌冬衣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第一節 歡迎會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七節 西行歲月(中)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九節 悟仙山下的戰鬥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九節 收容隊第五節 激戰漢中(上)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陰差陽錯第三節 前線途中遭肅反第五節 五龍臺戰鬥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三節 第一次戰鬥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一節 改編進行時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三節 前線途中遭肅反第四節 草地.雪山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八節 西行歲月(下)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七節 革命尚未成功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四節 捨身炸碉堡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一節 趕盡殺絕第四節 敵情複雜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七節 縱身跳崖第四節 心連心第一節 進駐洪口場第一節 小丫環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九節 尋找主力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四節 心連心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二節 秀才改名第一節 紅四軍醫院(一)第八節 潢光戰役及麻城之戰 (下)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一節 光榮而艱鉅的使命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三節 紅四軍醫院(三)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二節 七七○團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六節 紅孩子第七節 阻擊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