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



雪越下越大,疲憊的小戰士都熟睡了,雙腳被大雪埋住也沒有感覺。

“起來起來!快起來!”炎林好不容易纔睡着,不知被誰給一把拎起來,他坐在雪地上迷迷糊糊睜眼一看,連排幹部都站在面前,不知出了什麼事。

他想站起來,可是腿腳動不了,低頭一看,雙腳被埋在雪裡。放在身上的油紙傘遮住了飄來的大雪,傘上堆積着一團白雪。油紙傘遮不到腿腳的部分被雪埋住,三排長和幾個人一邊幫他敲打冰雪,一邊在腳邊的雪上燒稻草,雪化開纔算幫他把腳拔出來。

連長一行人把每個排的班長都拉起來,連長讓他們趕快把戰士們都拉起來。有些班長喊不醒,連長喊道:“天都發亮了,還不起來!師部通知馬上叫醒大家,再睡下去會被凍死!”

班長都搞慌了,顧不得拉人,他們一邊喊叫一邊用腳去踢睡覺的小戰士,終於把大家都踢醒,戰士們睡得迷迷糊糊,很不情願的醒來。

狗蛋被炎林連推帶踢好一會兒才醒過來,他的兩腿凍在冰雪裡拔不出來,再看看其它戰士也是這個情況,雙腳被大雪覆蓋了。

炎林顧不過來,他急得大喊道:“排長快來,他們的腳都凍住啦,我一個人弄不了!”各班的班長都在叫喊,學兵連亂成一鍋粥。

“連長、指導員,不好啦!這邊出事了!他們都、都凍死了......”喊叫的是一排戰士,他的聲音帶着哭腔,連長指導員一直擔心的事到底還是發生了。

他們向一排趕去,留下幾個排長指導小戰士們自救。“快點火!把隨身帶的稻草放在雪上燒,雪化了雙腳就能拔出來。”排長們指揮起來,九班戰士在正副排長和炎林的幫助下化開雪拔出雙腳。

“快把凍僵的戰士抱住,用身體給他們取暖!”三排長一邊說一邊行動,一些小戰士的腳已凍麻木了,黨團員主動把凍僵的小戰士緊緊抱住。

當連長指導員趕過去,那邊的情況讓人觸目驚心,一個班的小戰士舉

着油紙傘蹲在雪地上一動不動,傘上堆滿積雪,旁邊圍着一排的小戰士在哭喊。指導員搖晃每一個小戰士,才發現他們弱小的身體已僵硬,油紙傘上的積雪堆成了小山尖,就象是一顆剛長出不久的小松塔。

在場的戰士哭了,大家喊叫着他們的名字,連裡的戰士都趕來。炎林驚呆了,他們是被活活凍死的!小戰士哭喊着撲過去想掰開他們僵硬的手腳,卻已經掰不開了。

紅三十團的連隊從後面上來,他們立在“小松塔”前落淚嘆息。團長一拍大腿蹲在地上捂住臉無聲的掉淚,團政委立在“小松塔”前驚的說不出話。

師長聽說後也趕過來,他摘下軍帽和學兵連一起向犧牲在大巴山的小戰士默哀致敬,大雪飄在頭上,才一會功夫戰士們就被雪花撒了一頭白,師長見狀立刻說道:“趕快戴上軍帽!不要再凍感冒了!”

這時候紅十師部隊正在集合,指戰員聽說學兵連有一個班小戰士被凍死,趕來一看都落淚了。再一看學兵連小戰士凍得面色發紫,單薄的身體在雪地裡顯得更加弱小。指戰員慷慨解囊,你遞來一塊破氈子,我送去一頂舊棉帽,這是出發前老鄉送給他們爬雪山禦寒的。紅十師戰友無私的支援給學兵連。

小戰士一步三回頭,大巴山上多了九座小雪包,他們一路西征闖過來,兩次翻過秦嶺多座大山,沒想到......

難怪老鄉們說,冬天的大巴山連鷹都飛不過去。

這一夜,擡上去的重傷員也有被凍死的,頭夜部隊一直在爬山活動了手腳,第二夜在冰天雪地裡睡覺,體弱的戰士沒能跨過那道坎。

指導員帶頭唱起歌,一羣小戰士流淚跟着唱道:“同志們,快拿起刀槍!我們是工農武裝。要打倒帝國主義反動派,要創造人民的新世界。敵人在發抖了,勇敢地向前衝!我們是無敵的紅軍,拼熱血頭顱,把革命完成,這是我們神聖的戰爭!”

上山的七十里,一大半路程是在雪地中爬行,山上的七十里,戰士

們走羊腸小道,攀越斷壁懸崖。下山還有七十里,先來到一條死路上,腳下是二十多米深的坎子。

連長讓戰士都解下綁腿接成一條繩,拽着繩從雪崖上滑下去,一次只能下一個,還沒等學兵連戰士下完,後面的連隊也跟上來。

班長張紅軍已犧牲,連長宣佈炎林接替班長職務。

下山的路基本是連滑帶摔滾下山的,在白雪茫茫的大巴山上,頑強的紅軍部隊高舉紅旗奮勇向前,勢不可擋!

兩天後,紅十師翻過大巴山來到通江縣的兩河口,戰士們在擁擠的小鎮上跳着、笑着大聲歡呼,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兩個團戰士擁抱在一起,都搶着揮舞紅旗抒發心中最熱烈的感情。

紅旗下,學兵連小戰士也變得搶手,紅軍戰士把小戰士舉起來往空中拋着,每個人臉上都漾溢着勝利的喜悅。

“哈哈哈,我們翻過雪山啦!”戰士們大喊大叫,紅軍在艱苦的條件下吃沒吃的,喝沒喝的,沒有堅定的信念是堅持不下來。

“我們勝利啦!”山清水秀的兩河口歡騰了,歡笑聲在山谷裡迴盪。

“我們拿下通、南、巴就不用走了,在這裡安營紮寨,建立根椐地!”師政委說的消息太鼓舞人心了,建立根椐地是紅軍的當務之急。紅四方面軍主力自從被迫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一路打過來,每日風餐露宿,飽受了離開根椐地之苦。

炎林參軍半年多部隊從沒有安頓過,他們太需要大休整。當晚,紅十師在兩河口休息,這一覺睡得真踏實。

“要是有碗稀飯喝就好了!”一天兩根玉米棒子把學兵連戰士給餓的夠嗆,紅十師從老鄉手裡買到一些糧食,戰士們吃了一頓雜糧稀飯。

紅四方面軍歷盡艱辛,一路衝破敵軍的圍追堵截,又在八百里秦川奇蹟般突出重圍,險中取勝。

從鄂豫皖西征的大別山兒女走過千山萬水,歷經無數惡戰,轉戰三千里,取得了西征以來階段性的勝利......

(本章完)

第八節 嚴懲叛徒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六節 翻雪山.過藏區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一節 進駐洪口場第五節 全軍大練兵第九節 收容隊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二節 少年先鋒隊童子團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六節 翻雪山.過藏區第五節 二野、四野大聯歡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一節 叛逆第二節 有趣的皮涼鞋(上)第四節 刺刀見紅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五節 放牛娃第二節 始料未及第三節 逃兵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三節 英勇就義第四節 動員參軍第三節 紅四軍的紅小鬼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三節 紅四軍的紅小鬼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三節 七七○團鎮原部隊第五節 忙碌的童子團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四節 三八五旅宣傳隊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四節 重返河口第二節 少年先鋒隊童子團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四節 重返河口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五節 放牛娃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一節 緊急行動第三節 前線途中遭肅反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二節 七七○團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四節 報案的糧販第二節 從延安出發第七節 縱身跳崖第五節 忙碌的童子團第二節 夜渡漢江(下)第二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一)第二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一)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進駐大鳳川第四節 義無反顧第七節 西行歲月(中)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歡迎會第九節 收容隊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五節 揮刀上陣
第八節 嚴懲叛徒第四節 救命的小紙條第六節 翻雪山.過藏區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一節 進駐洪口場第五節 全軍大練兵第九節 收容隊第一節 初過草地第二節 少年先鋒隊童子團第一節 親人的期盼第六節 翻雪山.過藏區第五節 二野、四野大聯歡第六節 深入虎穴第一節 叛逆第二節 有趣的皮涼鞋(上)第四節 刺刀見紅第五節 一次偵察失誤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五節 果斷撤離第五節 放牛娃第二節 始料未及第三節 逃兵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八節 保衛根據地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三節 英勇就義第四節 動員參軍第三節 紅四軍的紅小鬼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一節 十八軍五十三師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三節 紅四軍的紅小鬼第八節 又少了一個班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三節 七七○團鎮原部隊第五節 忙碌的童子團第二節 虎口脫險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四節 三八五旅宣傳隊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四節 肅反的陰影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四節 重返河口第二節 少年先鋒隊童子團第一節 西安告急.援西軍第二節 女兵護理班第二節 迫在眉睫第四節 重返河口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五節 放牛娃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一節 秘密武裝交通員第四節 激戰進行時(下)第一節 三八五旅教導隊第一節 緊急行動第三節 前線途中遭肅反第二節 生命誠可貴第二節 七七○團第三節 豫西獨立支隊遊擊大隊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四節 報案的糧販第二節 從延安出發第七節 縱身跳崖第五節 忙碌的童子團第二節 夜渡漢江(下)第二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一)第二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一)第四節 還債第一節 進駐大鳳川第四節 義無反顧第七節 西行歲月(中)第二節 戰鬥中負傷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五節 血戰百丈關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一節 一場風波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五節 英明決策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歡迎會第九節 收容隊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五節 揮刀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