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英勇就義



仁仟被五花大綁押回塔區,驚動了鎮上的土豪劣紳,他們圍在敵營長身邊七嘴八舌向他訴苦,“長官,把這個紅黨交給我們吧,他帶領窮人到處奪糧分田還開大會鬥爭我們,和我們有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哪!他理應我們來處置!”他們想把仁千弄到手裡親手報仇雪恨。

“不行!我們在執行上鋒的命令,要親自審問共黨!”敵營長口氣很大,他認爲地主那些雞毛蒜皮的事與軍隊無關,國民黨部隊爲了消滅共產黨,要逼供被捕的共產黨員說出組織的秘密,敵營長和土豪劣紳站在各自的立場沒想到一塊去。土豪劣紳也不知他在執行上面的啥命令,只好眼看着仁仟被國民黨部隊關押。

在國民黨設立的審訊室裡,前面幾天被捕的同志均遭到國民黨打手的輪番毒打,仁仟也被嚴刑拷打,敵人並不知道他是地下黨員。“快說!你來塔區幹什麼?你們的人在哪裡?不說就扒了你的皮!”敵人在審訊室裡聲嘶力竭的嚎叫。

仁仟蔑視敵人的獸行,“我爲革命生!爲革命死!看你們又能奈我何?”敵人將他打得皮開肉綻,仁仟遍體淋傷昏死過去。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始終嚴守黨的機密絕不吐露一個字,敵人不能從他口裡得到任何情報,怕夜長夢多,準備在第二天將他和一批在押的共產黨員集體殺害。

一九三○年六月十九日下午,落日西沉,殘陽如血。

落日的餘輝映灑在仁仟身上,他的眼睛依然是那麼明亮。如血的殘陽映紅了半邊天,彷彿要留下血色的眷戀。

國民黨士兵將仁仟一行人五花大綁,他的臉上血淤浮腫,褂子早已被撕成碎片,敞胸露懷傷痕累累,國民黨兵爲了防止他們逃跑,在每個人手臂上都穿着鐵絲。在仁仟身後還有一串被鐵絲穿進手臂的共產黨員,他們被押解到塔耳崗陳家大屋也就是在朱家嘴與詹家寨之間一里地的大河灘。

敵人將刑場選在這裡是爲了圖省事,殺完人往河裡一扔了事。

爲了殺一儆百,敵兵把鄉親們趕到河邊圍觀,當看清走在最前面的人竟是仁仟,鄉親們睜大眼睛差點叫出聲,他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又怎麼被敵人抓住?鄉親們把一連串的疑問都寫在臉上。

仁仟面帶微笑一步步艱難的走向

河灘,望着家鄉的父老鄉親和山山水水,他眼裡充滿無限地眷戀和熱愛。

“再見了!父老鄉親們!永別了!共產黨人是殺不完的!”他鎮定自如喊口號,臉上依然掛着微笑。

“嗚嗚......”鄉親們不知向他說什麼好,哭成一片。見仁仟和十幾名共產黨員落在了敵人手上,鄉親們痛恨地瞪着劊子手,恨不得衝上去解救仁仟和十幾名共產黨員,可是面對敵人的屠刀和一杆杆長槍,手無寸鐵的鄉親們只能忍氣吞聲目睹這一切罪行。

敵連長在河灘指着被推到前面的仁仟高喊道:“把這個共黨分子給我斬囉!”赤膊上陣的儈子手舉起屠刀上前就要砍。

仁仟挺直胸膛,昂首高呼:“打倒土豪列紳!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 !” 懷着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他在就義前夕面不改色高呼口號,他慶幸自己臨走前還能爲黨工作,爲解放家鄉盡一份力。

一羣土豪劣紳咬牙切齒涌上前來,不等儈子手動手,他們用手中早已備好的石頭將仁仟活活砸死。

劊子手舉起大刀砍下仁仟的頭顱,劊子手雙手沾滿鮮血,仁仟面帶微笑從容的走了,他走得無怨無悔。他在家鄉的熱土上英勇就義,臨死也沒有暴露地下黨員的身份。

和他一起就義的還有十幾位同志,儈子手將他們的頭顱逐一砍下示衆,鮮血太熱,劊子手的屠刀砍了幾個人有些鈍了,後面被殺的人要連砍幾下才能砍掉腦袋,一旁監督的士兵也把頭扭向一邊不敢再看下去。

屍首分離,河灘上到處是鮮血,慘不忍睹。鄉親們隨着人頭落地時僵住了,真是可怕的屠殺,太慘忍了!好一陣纔回過神來,人們嚇得四下亂跑,河灘上到處是受到驚嚇逃跑的鄉親。

“媽的,人還沒殺完呢,不準離開!再跑就開槍啦!”敵軍官舉槍威脅,國民黨士兵將槍栓拉得咔咔直響,在場的婦儒老幼嚇得魂飛魄散沒命的奪路而逃,呼哮的子彈在空中響起。

敵人還不罷休,又將仁仟等同志的屍骨扔進河裡,敵連長派兵把守河旁,不準鄉親們收屍。當晚突降暴雨引起山洪暴發,洪水涌入河中。次日,他們的屍骨被大水沖走,再也沒有找到。

十幾位烈士的親屬第二

天冒着大雨沿河追尋,竟連一塊骨頭也沒能撿到。

水火無情,人生短暫,革命者的鋼強意志永存!

這天承先和兒童團的小夥伴從山中溜回村裡,他們悄悄在地裡幫助紅軍家屬蒿秧草,隔壁家的遠房二嬸孃嚇得臉色慘白,她神情慌張地跑來報信,“承先快跑!地主殺了你爹!還說要斬草除根!”

承先聽了遠房二嬸孃的話頓時臉色大變,他不顧一切向前衝去,他要去報仇!

兒童團員和遠房二嬸孃死死將他拉住,“你要去送死嗎?還不快走!你要是死了怎麼對得起你爹?誰來給他報仇?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快逃命吧!”

“是啊!承先,二嬸孃說得對,以後還要爲你爹報仇!”一羣兒童團員生拉活扯把大聲哭喊的承先拽走。

一九三○年六月十九日,朱仁仟在家鄉的土地上英勇就義,時年三十八歲。

根椐荊楚明珠__木蘭湖網報導的黃陂縣塔耳崗地區革命鬥爭簡史,塔耳崗鄉史志記載:

塔耳崗鄉是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早期有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發動羣衆,指導革命實踐。陳金臺、焦恆田、陳賓侯、方連伢等 一大批革命先烈爲這裡創建紅色政權,擴大根據地浴血奮戰,獻出了生命。

這裡的人民羣衆勇於爲革命前赴後繼作出貢獻,承擔犧牲。據統計,僅在二戰時期參加黨政工作和參加游擊隊、特務隊、赤衛軍、紅軍的共達一萬多人,其中參加紅軍的有四千多人。

爲革命犧牲的烈士有一千三百八十多人,他們當中多數是黨政幹部、赤衛軍、游擊隊、特務隊和紅軍的同志。此外有九至十歲的童子團員,有的正是青春時期的婦女同志,有的是爲掩護革命或因子女參加革命受到株連的老人。

還有的是在當時“左”的路線干擾下被錯殺的好同志,全家爲革命犧牲已經絕戶的有二百九十三戶;先後被敵人燒燬的房屋共達數百間,抓去變賣的家屬婦女一百多人,搶去的耕牛百餘頭,搶去的牲豬頭數無法統計。我軍政人員轉移後留下隱蔽的傷員和革命同志的後代,不少羣衆在白色恐怖時期冒着危險把他們當作親人掩護起來......

(本章完)

第四節 還債第五節 五龍臺戰鬥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四節 心連心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二節 緊急營救.再起風波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一節 歡迎會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四節 填糞坑第一節 叛逆第一節 緊急行動第二節 翻越秦嶺(上)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二節 被捕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二節 夜渡漢江(下)第三節 激戰進行時(上)第二節 被捕第九節 漫川關前的決定第七節 八路軍過年國軍湊熱鬧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四節 敵情複雜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二節 緊急營救.再起風波第五節 放牛娃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四節 奪槍第三節 站崗放哨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五節 勸降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四節 捨身炸碉堡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一節 調入紅十一師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二節 緊急營救.再起風波第一節 陰差陽錯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二節 爲民除害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四節 回家探親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一節 調入紅十一師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二節 仁仟的家庭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十節 衝過漫川關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楔子
第四節 還債第五節 五龍臺戰鬥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六節 英雄無悔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七節 再越秦嶺第四節 心連心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二節 緊急營救.再起風波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三節 行軍趕路忙第十節 回到主力第一節 看護班長第一節 歡迎會第一節 肩負使命第四節 填糞坑第一節 叛逆第一節 緊急行動第二節 翻越秦嶺(上)第三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二)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二節 被捕第一節 死亡威脅第二節 夜渡漢江(下)第三節 激戰進行時(上)第二節 被捕第九節 漫川關前的決定第七節 八路軍過年國軍湊熱鬧第八節 出手相救第三節 窮苦家庭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三節 有趣的皮涼鞋(下)第一節 跳出包圍圈第四節 敵情複雜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六節 別開生面的自主經營第四節 婦女獨立團.馬玉蓮第二節 緊急營救.再起風波第五節 放牛娃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四節 奪槍第三節 站崗放哨第二節 小云參軍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五節 勸降第二節 一支幹部武工隊第三節 翻越秦嶺(中)第三節 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第一節 延安緊急電報第七節 消失的戰友第四節 捨身炸碉堡第四節 護送青年幹部隊 (三)第一節 調入紅十一師第一節 保存革命火種第三節 結婚進行時第二節 緊急營救.再起風波第一節 陰差陽錯第六節 夜上大巴山第五節 斬草除根第一節 夜渡漢江(上)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二節 爲民除害第六節 任重道遠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一節 考驗意志第三節 克敵制勝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四節 回家探親第七節 中原軍區第三節 承先的叔伯哥哥第一節 冒死搶奪軍裝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三節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六節 五龍臺下的轎子第十節 再別根椐地第二節 衝過平漢鐵路第三節 壯士斷腕第一節 不速之客第一節 調入紅十一師第二節 紅四軍醫院(二)第三節 護送司令員開會第二節 仁仟的家庭第三節 揀回一條命第十節 衝過漫川關第二節 各顯身手第五節 揮刀上陣第二節 入朝參觀團第三節 長征路上的女兵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