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

大街爲數不多的行人,紛紛駐足,然後被吸引過來,漢民族圍觀的傳統,此時幫了他們大忙。!

不一會兒,已經有七八名男女,圍着他們轉悠,一邊詢問着什麼,一名大娘道:“把肥皂說得天花亂墜,你敢不敢給衣服沾爛泥,再用肥皂洗淨?”

“咋不敢?”男子似乎被激怒了,他從口袋掏出一塊灰色紗布,向面前的衆人揚了揚,然後放到有殘雪的地面,用腳在面一通亂踩,“你們看好了!”

衆人都是嬉笑,地面的積雪雖未消融,但用腳踩在泥地,紗布還是沾不少泥土,特別是剿踩在面,留下許多泥跡。

那男子用手揉了揉,讓泥土充分鑽進布縫裡,又向衆人展開示意,隨後向面盆一丟,對靠近面盆的男子道:“這肥皂的功效,現在看你的了!”

“好嘞!”靠近面盆的男子答應一聲,隨即從懷掏出一個紙包,剝開外面的牛皮紙,裡面露出一塊淡黃色的“方磚”,足有拳頭大小,“諸位,看好了,這是我們所說的肥皂!”

他先是將紗布用清水潤溼,然後將肥皂在紗布抹了一遍,放下肥皂,用力搓揉起來。

紗布頓時冒出無數的泡沫,皁角葉快了不少,泡沫也更濃。

圍觀的衆人嘖嘖稱,原先還不不太相信的那位大娘,更是將腦袋湊過來,想要看個究竟。

“別急,一會好!”男子又搓揉片刻,方纔將紗布放入清水,又是一番搓揉,清水立即呈現泥灰色,表面還有厚厚的一層水沫。

他將紗布擰乾,遞給急不可耐的大娘,“看看,紗布還有泥土嗎?”

大娘接過紗布,將正反兩面仔仔細細看了,不覺露出尷尬的笑,“咦,還真洗淨了,”又向面盆看了一眼,“原來泥土果真落到木盆,這肥皂……還真的好使……”

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有人故意玩笑道:“剛纔那是浮土,如果是衣服領子的污垢,也能清洗嗎?”

“當然能清洗,哪會有肥皂專洗浮土的?”男子掃了眼左右,恰好看到一個年輕的婦人,拎着一籃白菜,也不知是剛剛買的,還是預備去集市出售,他故意移開目光,不看那婦人,“不要說普通衣物的污垢,是女人的褻衣褻褲,也能完全洗淨,不信誰拿來試試……”

衆人明知他是調侃那婦人,頓時一陣大笑,那婦人羞紅着臉面,白了男子一眼,急急離開人羣,消失在衆人的視線。

圍觀的百姓實在太多,堵塞了整個東門大街,行人別說光顧店鋪,連通行都是極爲不便,對面店鋪的小二,便擠過來抗議,“我說你們這些人真是,好意借給你們掃帚,沒想到你們卻是得寸進尺,竟然堵塞道路,還讓不讓人做生意?”

“小二哥休要作惱,”領頭的男子擠過去,衝着小二一拱手,“實在抱歉得很,”又從懷掏出半塊肥皂,遞了過去,“這半塊肥皂,權當是賠罪,一會人散了,我們立即走!”

小二看着面前的那半塊又黃又膩的方塊,道:“這是你們所說的肥皂?真能洗掉衣服的污垢嗎?”

“一定能,你不妨試試,若是有半分虛言,你砸了我的招牌,”領頭的漢子嘿嘿一笑,“小二哥,你可是第一個拿到肥皂的人……”

小二得了東西手軟,也順坡下驢子,“我去試試看!”竟一溜煙回去了。

而圍着方凳看熱鬧的人,卻是越集越多,有些人本不打算早市,是聽了鄰居的話,特意過來看個究竟的。

只可惜,方桌邊的幾名男子,有一個原則:只送不賣!

任憑出多少錢,人家是不鬆口,若是排了隊等候,倒是可以送一小塊。

一連三日,東門大街都是非常熱鬧,內有貪小便宜專門排隊領取肥仔的大爺大娘,有的一家人齊陣,爲了得到一塊菸斗大小的肥皂。

整個西寧城內,“肥皂”兩字,傳得沸沸揚揚,不僅大姑娘小媳婦,至六七十歲的老翁,下至七八歲的頑童,都知道西寧城內出了新的物事。

但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肥皂是如何來到西寧的,生產它的東家又是誰。

十月十四日,也是肥皂在東門大街展出的最後一日,湯若望來到天命都督府。

湯若望求見李自成,自然不是爲了肥皂的事。

李自成更是心知肚明,他聽說湯若望來訪,立即在衙的書房召見了他。

湯若望先是行過禮,然後從身掏出一疊白砂紙,“大都督,這是我這幾日,整理出來的技術,大都督且看看,能不能生產出產品。”

李自成接過白砂紙,隨意放到面前的方桌,“湯先生,這些技術,一時半會也看不完,你先口說,裡面究竟有哪些技術!”

“皮鞋、葡萄酒、羊毛衣、棉麻地毯、自鳴鐘,”湯若望頓了一頓,又道:“可能還有一些技術,但我一時想不起,無法及時完善……”

李自成點點頭,心卻在盤算,用這些技術生產出的產品,在大明究竟有沒有銷路。

皮鞋、羊毛衣倒是不錯,西寧、隴右都屬於北地,氣候相對寒冷,正好能用得,葡萄酒、自鳴鐘應該屬於高檔奢侈品,主要市場還在朝廷那一邊,還有這棉麻地毯,也只有達官貴人才有閒錢購買。

李自成原本還指望,將來工廠生產出商品,主要用於本地銷售,現在看來,還是太急了,在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之前,西寧本地的商戶,無法以大規模生產的方式降價,而本地的百姓,也沒有足夠的的購買力。

商人與百姓,和自己一樣,都是缺錢。

李自成苦笑道:“這些技術,暫時留下吧,我抽空看看,能不能將產品生產出來。”

他當然不會自己辦廠子生產,這些技術,還是賣給西寧的商人爲好。

湯若望見李自成興致不高,以爲自己整理的這幾項技術,李自成看不眼,遂遲疑着道:“大都督,我在西安的時候,聽說當地有一個人,叫王徵,倒是掌握了不少技。”

“王徵?”李自成思索片刻,卻是沒有影響,明末科技大才,他知道一個徐光啓,“這個王徵,是什麼人?湯先生怎會知道他?”

“王徵乃西安府涇陽人,天啓年間的進士,爲官不太得意,但於科學一道,頗有研究,”湯若望道:“他於天啓七年編著《遠西器圖說》,據說不僅翻譯了歐洲傳教士們的實用技術,自身亦有不少創新,可惜,我卻不曾見過……”

“科學的成?”李自成不知不覺那他和徐光啓對,“此人徐光啓如何?”

“在大明朝廷內,向有‘南徐北王’之稱謂,應該與徐光啓齊名。”

“齊名?”李自成立時來了興趣,能與徐光啓齊名的人,科技水平定然不差,而且還有自己的科技著作,難怪在仕途無長進,不過,他隱隱有一種擔憂,“王徵既然是朝廷的官員,應該不會來西寧的……”

湯若望卻是神采奕奕,道:“大都督,此人亦是神的兒女,早先爲了學習科學技術,一向與傳教士相交,早洗禮奉教。”

“洗禮奉教?”李自成大喜,如果王徵洗禮奉教,可以看出他對科學的興趣,而自己不但是天主教的教皇,又在西寧創造了許多新的物事,不知道這些能否吸引他,遂道:“王徵現在何處?”

“這個……我實在不知,當日我在西安的時候,他在外地做官,他的事情,一直在朝廷和傳教人員廣爲流傳,”湯若望的藍眼珠左右晃動,“可惜,我只是在天氣年間見過他一次。”

“既然是西安府涇陽縣人,應該可以查到他的下落,”李自成道:“湯先生有什麼辦法,能讓王徵來到西寧嗎?”

湯若望思索片刻,道:“王徵雖是翻譯了不少著作,又有不少獨創,但他的科學成,一直不能爲世人說折服,”頓了一頓,又道:“大明的仕林,一向將科學斥之爲‘技淫巧’,王徵在仕途並不得志……”

“我明白了!”李自成略一思索,心已有了主意。

湯若望這次帶來的實用技術,乃是李自成意料之的事,但他向李自成推薦的王徵,則是意外的收穫。

如果能找到王徵,並讓他心甘情願來到西寧,則是一個多贏的局面。

對王徵來說,他一輩子的心血,大部分可以在他的有生之年,得以見諸於世,也算沒有白費,或許此奠定他在華夏科學史的地位;

對李自成來說,王徵的到來,可以帶來一批先進的技術,這些都是本時代的技術,很容易轉化爲工業產品。

更爲重要的是,王徵還是進士身份,一旦加入天命都督府,象徵意義更大。

與梅之煥兵敗被俘、身不由己加入天命都督府不同,李自成不會綁架王徵,來不來西寧,完全取決於西寧的吸引力。

送走湯若望後,李自成立即飛鴿傳書在陝西的王安平,讓他尋找王徵的下落。

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191章 流民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965章 竇美儀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437章 山地炮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358章 通航稅第89章 生路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72章 開刀第206章 煩勞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22章 西寧府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63章 三角古城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782章 二夫人第459章 剪羊毛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472章 莫須有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72章 血性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258章 話語權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1章 寧夏驛站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88章 格殺勿論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748章 禮樂司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709章 商洛山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58章 巴燕峽谷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278章 新思路第851章 勸降第1075章 爲了你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715章 千戶官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639章 蹭腥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009章 二選一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
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875章 封閉城門第191章 流民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267章 西寧軍示弱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965章 竇美儀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437章 山地炮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358章 通航稅第89章 生路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72章 開刀第206章 煩勞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122章 西寧府第1276章 呂宋立省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63章 三角古城第309章 東征隴右(十五)第868章 田園風光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782章 二夫人第459章 剪羊毛第1203章 男耕女牧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472章 莫須有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72章 血性第961章 後宮的瘋狂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258章 話語權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686章 漢化川南第1章 寧夏驛站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88章 格殺勿論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748章 禮樂司第37章 彎道加速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709章 商洛山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733章 兵部尚書第891章 最後一次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58章 巴燕峽谷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618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278章 新思路第851章 勸降第1075章 爲了你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715章 千戶官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639章 蹭腥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1009章 二選一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314章 最香的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