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戰陣

在朝廷升賞的嘉獎令來時,李嘯全軍,正在演練戰陣配合。

槍兵與盾兵能密切有效地配合作戰,正是李嘯所設定的戰陣的精髓。

這樣的一體式戰陣中,並不太依賴個人的武勇,而是整個團隊的密切協作,相互配合。

就說這90人的戰兵陣列,如果訓練好了,哪怕是面對最精銳的韃虜白擺牙喇兵,也會全然無懼。畢竟單個敵兵就算再能打,武藝再高,面對幾十條同時兇猛刺來的長槍,前面又有密集的尖刺盾牌結牆隔阻,這些被動挨打還無法有效還手的敵軍,除了最終落敗而逃外,還能有什麼辦法麼?

這就是槍盾戰陣的優勢所在。

戰陣演練到極致,則是千人如一,萬人如一,用集體的力量高效有序地殺敵作戰。

這也是李嘯對戰陣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這一天上午,在不歸墩外,李嘯舉行了槍盾戰陣的配合練習。

很快,這場吸引了全墩人員目光,激動人心的槍盾戰陣配合演練開始了。

如果能從天下俯看下去,可以看到這樣的練兵情景。

演練場邊上,有個臨時搭建的指揮台,臺上一面巨大的紅底飛虎嘯日旗迎風飄揚,極有氣勢。這面繡着斑斕猛虎撲向一輪紅日的紅色軍旗,的便是李嘯親自設計的李嘯軍旗幟。

此時,由李嘯親自擔任金鼓手,而贊畫吳亮則揮舞旗幟進行指揮。

由莫長榮率領的盾兵,和段時棨率領的兩隊槍兵,成三列縱隊進入演練場地,然後,按往日訓練要求,盾兵前,槍兵後,迅速地擺成三條筆直的直線。

爲了更好地管理槍盾兵,李嘯將槍兵隊長段時棨提拔了一格,升爲哨長,手下的槍兵們,則分爲了槍兵甲隊和槍兵乙隊。

然後,由莫長榮與段時棨兩人推薦,李嘯選定了以下人選爲槍盾兵的領導。

盾兵隊長莫長榮,副隊長鮑昭。

槍兵哨長段時棨,兼甲隊隊長,甲隊副隊長羅正。

槍兵乙隊隊長姜尊,副隊長黃保。

這個羅正,讓李嘯印象深刻。

此人當日,原本因爲身體偏瘦,沒有被選爲戰兵,而是作爲預備兵。後來因爲戰兵古遠裝病,被全家逐出墩去,這才讓羅正填上了古遠的位置。

沒想到羅正極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在訓練中極其刻苦,刺殺成績非常優秀,讓槍兵哨長段時棨刮目相看,然後親自提出讓他擔任槍兵甲隊副隊長。

李嘯讓盾兵隊長莫長榮站在盾兵隊伍的最右側,而盾兵副隊鮑昭則在站盾兵隊伍的中央。

同樣,槍兵哨長段時棨站在槍兵甲隊的最右側,而槍兵副隊羅正站在槍兵甲隊隊的中間位置。後面的槍兵乙隊,亦是如是站立。

指揮台處隆隆地鼓聲響起,贊畫吳亮,高舉那面巨大的紅底飛虎嘯日旗,凜然前指,隊伍最右側的盾兵隊長莫長榮見到,立刻大聲呼喝:“盾兵前進!”

他剛喊完,站在盾兵隊伍中央的盾兵副隊長鮑昭同樣大聲呼喝:“盾兵前進!”,副隊也要這樣喊的目的,是保證左側的十四名盾兵同樣能聽清指令。副隊喊完,三十名神情凝重身穿鴛鴦戰襖排成一條筆直直線的盾兵,立刻手中緊持大盾,左右盾牌互相併排連接,讓大盾密密地排成一條筆直卻幾不透風的牆壁,然後隨着戰鼓聲穩穩而統一的邁步前進。

盾兵向前行進後,槍兵隊伍最右側的槍兵哨長段時棨立刻呼喝道:“槍兵前進!”

隨之,槍兵隊伍中間的副隊羅正也同樣呼喝道:“槍兵前進!”

他的話語剛落,一臉嚴肅身着棉甲的三十名槍兵同樣排成一條筆直的直線,統一靠右側斜向上持握長槍,保持離盾兵隊伍兩步的距離,整齊有序地緊隨着前面盾兵的步伐而前進。

槍兵甲隊前行了一步開外後,身着鴛鴦戰襖的槍兵乙隊兩名隊長也先後高喊口號,指揮隊伍,排成筆直的直線,與甲隊保持了一步之遙,向前整齊前進。

指揮台上的戰鼓更加激烈了,飛虎旗幟交叉揮舞,盾兵隊長莫長榮大喝:“立盾!”盾兵副隊鮑昭同樣大喝道:“立盾!”他的話音剛落,便聽得“砰”地一聲重響,卻是三十面蒙鐵厚盾同時落放於地的聲音。

莫長榮的聲音又猛地暴起:“蹲下!抵住!”在盾兵副隊鮑昭同樣說完此話後,三十名盾兵同時下蹲,並將盾牌擺成傾斜狀,然後用肩膀牢牢抵住大盾傾斜的上端,從而,做好了完整的戰陣防護。

在盾兵們做下蹲動作時,後面的槍兵隊長段時棨大喝道:“槍兵準備!”,槍兵副隊羅正同樣喊完此話,三十名排成筆直一排的槍兵上前一步,保持離盾兵一步的距離,同時,手中長槍橫握,那閃着瘮人寒芒的三棱精鋼槍頭齊齊越過前面的大盾頂端,擺成一條筆直而肅殺的死亡之刺。

後面的槍兵乙隊則在甲隊之後,保持一步之遙站立,按李嘯要求,若甲隊有槍兵受傷或死亡,乙隊人員隨時填充上去。

在前面的盾兵擺成了一條沉默而堅實的鋼鐵防線後,後面的槍兵陣列基本上都被盾牌掩護至胸口位置,隨着槍兵隊長段時棨的暴喝:“槍兵攻擊!”,副隊羅正立刻同聲呼喝“槍兵攻擊!”,三十名甲隊槍兵立刻身形微側,屈腰盤身,手中平握槍身,隨後疾急向前一步,長槍舉於盾牌上部,開始迅速而猛烈地進行早已熟悉的攻擊敵兵頭、頸、胸刺殺動作。

最後,指揮台上鳴金之聲大起,飛虎旗垂直後指。槍兵哨長段時棨大喝:“槍兵後撤!”。

乙隊槍兵隊長姜尊同進喝喊,隨後兩隊槍兵們收槍轉身,又恢復統一靠右側斜向上持握長槍的狀態,然後小跑後退。

看到後面兩隊槍兵收槍轉身,盾兵隊長莫長榮大喝道:“盾兵後撤!”盾兵副隊鮑昭同樣重複喊完,盾兵們一同起身,然後持盾轉身,小跑後退。

最後,盾兵與槍兵排成與入場時同樣的三列縱隊,退出演練的空地上。

一次完整的槍盾配合演練就此完成。

下場的戰兵隊伍,迎來了全墩其他觀看人員的熱烈歡呼。

放下擂鼓棰的李嘯,臉上卻只有微微的笑容。

這次槍盾戰陣配合演練,雖然大體還行,但不足的細節之處還是有許多,距離李嘯心中理想化的狀態甚遠。

這個熟練度的問題,只能在每日的強化訓練中加以彌補。李嘯相信,儘管戰兵的熟練程度還有待提高,戰陣配合也還有諸多疏漏之處,但只要能持之以恆的練上一段時間,李嘯精心設定的槍盾戰陣絕對會越來越配合默契,也將擁有越來越大的威力與殺敵效率。

有一點李嘯堅信,他手下的這隻小小的軍隊,如果每天這般刻苦訓練下去,假以時日,一定會成爲遠超其他明軍的精銳之師。

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四十章 祖寬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二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
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品青鋒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七百零九章 哭廟與廷對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面圍擊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七百七十六章 脅迫歸降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一百四十九章 鐵龍城之戰(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三百零九章 初到彰化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六百五十三章 攘外還是安內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二百零五章 購買臺灣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姓家奴吳三桂第五百六十一章 喪權辱國的盟約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六百六十章 復縣之困第一百二十五章 勁敵第六百七十二章 堅壁清野第九百四十七章 拉薩城破 兒子自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五百章 兵發海參崴第一百七十章 皇太極之夢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四十章 祖寬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四百九十三章 遼西大潰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後金之亂(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效仿曹魏第二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奮發的夢想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八十四章 巡撫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七十八章 背叛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六百二十九章 復有何路可走第八百八十二章 爲了大清,忍辱求生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六百章 攻心誘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明日帝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六百七十章 前軍盡覆第九百五十五章 嘎木戰死 餘部歸降第四百六十三章 全省百姓我都要了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琉球求援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六百六十三章 突劫法場第四百一十九章 征伐蘇祿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二百二十二章 特來取爾狗命第六百四十章 一招疏漏,後患無窮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一百八十八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坤興公主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七百五十三章 覆軍投降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鄭芝龍戰死,鄭成功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