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

這次規劃會議後,規模宏大的臺灣建設開發工作,終於全面開始了。

李嘯以優厚的待遇,從移民中招收了大批富餘勞力,多達3萬餘人。這3萬餘人,被李嘯分成兩批,一批2萬人,修建從臺北到高雄的水泥官道;另一批1萬餘人,則被派去增築擴建高雄城。

因爲這兩項工程是現在臺灣建設工作的重點所在,李嘯安排,拓殖團長丁佑專門負責修建水泥官道,而副團長馬華興,則專門負責高雄城的增築工作。

由於有大量的用料需求,彰化城外的水泥廠、磚廠、採石場、石灰廠等工廠不停擴建廠房,擴招工人,日夜不休加班加點生產建築用料。

這條堪稱臺灣標誌性建築的官道,被李嘯命名爲明光大道。

這個名字,是李嘯受前世那個赫赫有名的節目啓發,現在看來,這個名字卻是十分貼切。

按李嘯的規劃,這條水泥官道,修建的標準要有嚴格的要求。

首先,要先開挖地基,至少要達一尺半深,要去除地基上面的浮土與軟土,將路基修建在底下堅硬的岩石層上,才能保證明光大道修好後,不會輕易下陷,能夠長期使用。

挖好地基後,李嘯又要求,在上面先鋪上從採石場運來的的碎青石塊,先在地基上鋪一層,從而減少滲水,增強道路承載力,並可減少磚頭使用量。而道路的兩側,則有從採石場定製的青石條固定,從而防止邊緣的磚頭易破損。

鋪好青石板與青條後,接下來,便讓建築勞工們,在碎青石塊上用水泥與河砂製成的混凝土鋪覆,再於上面鋪設磚頭,並讓最上面的磚頭,與兩旁的青石條成同一水平面。

最後的工序,便是在磚頭與青石條上再鋪上一層厚實的混凝土,同時每隔個十來米便用木板隔斷混凝土層,從而保證路面不會因爲熱脹冷縮而輕易變形開裂。

其實李嘯的這個設計規劃,相當於達到了現代中國那連接城鄉的二級公路的標準。

李嘯要求這條水泥官道的最終建築效果,是寬闊平直,便於排水,不得有坑窪不平,平均寬度要達到三丈以上,哪怕因爲地勢原因不得不修段窄路,最窄處也要有兩丈以上的寬度,以保證那四輪大馬車,最少可以並排三列的間距,進行行駛運輸。

要想富,先修路,李嘯相信,能把這條貫通臺灣南北的明光大道修好後,整個臺灣的經濟發展,就可以真正踏上高速前進的快車道了。

李嘯在前世看過一些修路的資料,裡面記載過一條長3o公里的城鄉二級公路,若3oo人的施工隊,修好的時間是6個月。

只不過,明朝時代的修路,與現代的施工兩相對比,有劣勢也有優勢。

李嘯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是最高決斷者,可以讓下屬迅速執行自已的決定。而不象後世一樣,從立項,到審批,到實地考覈,到起動資金到位,到招標承建,到各種施工資格審查,到沿線原有建築拆遷,居民賠償與安置,到各類物料備齊等等,有一系列的名目要通過。故這些東西,李嘯基本可以統統不用考慮,這樣一來,李嘯開工的速度,比現代至少要提前近兩個月。

另一個優勢則是,現在的李嘯有豐富的人力,兩萬人的修路隊伍,堪稱明朝第一。這個數量,已達到了美國當年修建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大鐵路,所使用的華工人數的兩倍!

當然,與現代相比,李嘯最大的劣勢便是,他沒有現代化的施工設備,只能全憑人力與畜力。所以在個人施工效率上,遠不如現代社會。

李嘯在心裡計算了下,刨去那些繁瑣的準備,實際上那條3o公里的城鄉二級公路的修路時間只有4個月。平均每人每月修路里程爲o.o25公里,也就是25米的樣子。

那麼,在缺乏施工設備明朝,按4個人可抵一個現代修路工人的效率來計算,2萬人一個月可修125公里。按臺北至臺南全程約350公里的最長值路程來計算(現代臺北市到臺南市全程公路長度爲314公里,但因爲考慮到明朝沒有建造隧道的技術,以及爲了儘可能少的建橋樑而不得不繞路,故只能將路線拉長),這樣的話,要近3個月方可修好。

當然,再加上因物料不及時而誤工,與修建拱形橋樑之類要多花時間外,具體的建成時間,很可能還要多花上二個來月。李嘯算定,最遲在半年之內,整條道路就可全部完工了。

接下來,李嘯又對高雄城的增築工作作了要求。那就是,整個高雄城外城,要與彰化城一樣,各類護城河、城牆防禦措施等等要一應俱全。高雄外城要開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每門城門都要都不惜成本,設計成暗藏千斤墜的方式,四面城牆上,象甕城、城樓、角樓,炮位、女牆、雉堞之類,皆要全部修建齊全。整個外城四周皆要挖有護城濠,正好利用北邊的曾文溪進行填充,使其環城而過。

另外爲了確保這座東南亞第一重城的堅固程度與防禦強度,李嘯要求,內層的夯土要與荷蘭人的做法一樣,全部使用糖水糯米蚵殼灰砂搗和黏之,使得夯土的強度大大增加,然後再於外面復包青磚,讓這外城城牆,足以抵禦任何普通炮火轟擊。

最後李嘯再對高雄城的城牆作了一番要求,那就是這長達二十四里的四面城牆,均要設計爲城牆入土部分深度近1丈,地表以上的城高爲6丈(20米),城牆馬道寬2丈(6米半)的樣式,從而大大加強城牆的堅實程度與實際防禦力。

李嘯之所以不怕花錢,也要建造這樣耗資靡巨的堅固外城,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希望,這修好的高雄城,能象古羅馬詩人底得修斯在詩中所說的那樣:“啊,這座七丘山上的羅馬城,是如此的高峻雄偉,以至迦太基人在看到它的進候,便喪失了進攻的勇氣。”

李嘯確信,有這樣堅固宏闊的巨城,除了能充分彰顯天朝的氣度與威儀外,也會讓世界各國的商人,對臺灣的未來發展更具信心,更加樂於長期定居與貿易。

李嘯計算了一下,以先前建造那周長十六裡的登州城爲參考,在現在有萬餘建築勞工,又有充足物料供應的情況下,那建好這周長二十四里的高雄城,應該也就半年多時間足夠了。

而至於這兩項工作所要花費的錢財,李嘯絲毫不擔心,因爲有從荷蘭人手中繳獲的數萬兩金子和一千三百多萬兩銀子,再加上先前臺灣通過商貿所獲得的鉅額利潤,卻是足以支付這兩項重大工程的各類開支了。

聽了李嘯的計劃與安排後,丁佑與馬華興二人,立刻開始分頭實施,明光大道鋪設與高雄外城增築這兩項現在臺灣最爲重大也最爲重要的工程任務。

在看着整個臺灣島變成一個繁忙的大工地之時,李嘯與一衆官員皆是十分欣悅,每個人都能在心中感覺到,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奮發昂揚的嶄新時代,已經被這位文武雙全足智多謀的李大人,悄悄拉開了帷幕。

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十章 門第第六十章 劫持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一百章 到達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六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
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臣,救駕來遲第二百二十四章 進京面聖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龍擊炮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五百七十二章 弒帝栽贓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九十五章 徵調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七百七十三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十章 門第第六十章 劫持第八百四十九章 炸碎象陣,進逼木邦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四百八十四章 兵圍興京第一百章 到達第六百八十四章 天坑地陷第七百二十四章 三十萬兩開拔銀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入侵彰化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八百九十一章 獻出陝甘,西域圖存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五百八十四章 強攻耀州第五百八十六章 殺主求降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七百三十四章 背後的更大危險第二百八十三章 和議談妥第六百零七章 安可不動心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四百六十八章 海參崴堡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四百七十九章 術士的復仇第五百一十四章 奇襲成功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路明珠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五百三十二章 虎嘯海東第二百八十章 一針見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刀兵相向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鎮邊城所第九百二十一章 俄軍覆滅,全力攻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征服緬甸 移民桂王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八十四章 九皋山之戰(二)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一百一十九章 首級交易(下)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可望投降第六十六章 獨特優惠第八百九十九章 登極稱帝,建立大唐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七百六十九章 給滿清打個棺材釘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九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零四章 全面攻堡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二百四十二章 土著歸化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六百八十九章 冥頑不靈的下場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一百八十三章 九皋山之戰(一)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六章 選擇第四百五十二章 血腥奪城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