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和談背後的博弈

布木布泰這句話問完,整個朝堂之間頓是一片安靜,連掉根針都聽得到。

所有的臣僚,都在豎着耳朵,聽代善怎麼回覆。

“稟太后,這是老臣仔細考慮,才最終得出之結論,決非一時的輕言浪語。“代善沒有擡頭,話語叨叨:”太后,鎮遠堡的唐軍,力挫我5萬大軍,給予我大清沉重打擊。此番戰敗,我大清在唐軍面前,可謂裡子與面子皆是輸光,這般巨大恥辱,實是可嘆之至!想來天命汗時,我大清何嘗有過……“

”老親王,你所說的這些,與定要派肅親王前去與唐軍談判,又有甚關係?“

見代善象得了老年癡呆一樣,嘮嘮叨叨扯東扯西,布木布泰甚是厭煩,不得不打斷他囉嗦的話語。

代善聽得出布木布泰話語中的不滿,他苦澀一笑,又說道:”太后,請恕老臣直言,之所以本王認爲,這番和談定要派豪格前去,是因爲,豪格先前在與多爾袞內鬥之際,曾與唐軍有過密切聯繫,故派其去談判,可謂輕車熟路。而且,我大清內部重新和睦,消彌紛爭之後,豪格也未與唐軍撕破臉面,算是和平分手。故派其前去,因其彼此仍有信任基礎,老臣相信,豪格能在短時間內達成和平協議。“

代善這番話說完,原本一衆只想看熱鬧的羣臣,竟然有也許多人開始贊同。

鄭親王濟爾哈朗首先站出來:”太后,臣亦附議禮親王之策,現在我大清,山河破敗,百廢待興,與唐軍儘快達成協議,爭取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比什麼都要重要,也比什麼都急切。現在我大清,真的再也經不起折騰了啊。“

隨後,有大學士高鴻中,刑部侍郎朱喇瑪等人,也紛紛站出來,表態支持代善之議。

見朝堂中,一時間竟被代善這一番話給徹底攪渾,豪格心下暗樂,只是在表面上,他卻還不得不裝出一副無動於衷平靜如常的樣子。

而布木布泰與多爾袞二人,此時此刻,對代善這個攪局者,可謂恨得直咬牙。

哼!若派豪格這廝前去,這不等於給了豪格明目張膽地拿國家利益,去結交唐軍的機會麼?這不等於送給了豪格一個大大提升自身威望,並讓朝中羣臣向其轉向的大好時機麼?

退一萬來步,就算是要出賣大清利益,向唐軍換取和平,也只能由多爾袞派人前去,這樣的好事,絕不能落在這對順治皇帝福臨威脅最大的豪格身上。

只不過,表面文章還是要做的,布木布泰深吸了口氣,緩緩道:”禮親王,你的建議,哀家已然明瞭,你先退下吧。“

”嗻。“

見自已一番衷心之話,布木布泰卻完全不加置否,代善頗爲失望。碰了個軟釘子的他,悻悻而退。

”左攝政王。“

“臣在。“豪格急急出班。

“左攝政王,禮親王向哀家推舉你前去與唐軍談判,那你意見,卻是如何?“晶瑩珠簾中,有聲音淡淡傳出。

豪格微微一笑,拱手致禮,卻故作謙遜道:“稟太后,本王何德何能,能讓禮親王這般高看,着實慚愧得緊。這與唐軍談判之事,關係重大,牽繫國本,本王深慮自已德行淺薄,能力有限,只怕難擔重任,有負聖恩哪。”

豪格這番故作謙虛的話語說完,布木布泰心裡輕鬆了許多。她暗暗想到,豪格這傢伙,倒還頗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已僅僅是想過走個過場。這樣一來,有他這番表態,自已接下來就好說話多了。

當然,該說的禮節套話,還是一定要說完的。

“肅親王,你也是國家的胈肱重臣,何必這般自謙,若你願意去與唐軍談的話……”

“太后,微臣之材,打仗征伐,尚可一用,若要在談判桌上鼓弄脣舌,見機使詐,實非本王所長。本王確是不足以擔此大任,還望太后另擇賢良而任之。”豪格的話語,十分謙卑而自然。

布木布泰見他這般上道,心裡竟有些莫名歡喜。她沉吟了一下,便輕聲道:“既如此,哀家也勉強,肅親王你暫且退下吧。”

“嗻。“

豪格退下後,布木布泰環視了一圈陷入沉默的朝廷,輕嘆一聲道:”唉,與唐軍和談之事,關係重大,時間急切,實在是如箭在弦,不得不發了。既然各位再無更好的人選推出,那哀家就只能來個親自點將了。“

”伏惟太后聖裁。“朝堂中羣臣一齊迴應。

”右攝政王。“

聽到布木布泰這聲呼喚,多爾袞知道,自已的情人演戲到現在,終於還要找到自已來做最終的決定。

“臣在。”多爾袞邁出朝堂,拱手致禮。

“右攝政王,哀家命你主管與唐軍談判之事,你可派出使臣,去與唐軍談判,至於你自已,是否要親自出馬,哀家不作太多幹涉,你儘可便宜行事。此事要儘快去辦,並且要儘快辦好,這與唐軍達成協議之事,望右攝政王多加努力了。”

“是,本王盡會竭心盡力,絕不負太后所託。”

多爾袞一語應承之後,此事終告一段落。

在隨後,朝堂衆臣又議了一些雜七雜八之事後,宣佈散堂。

豪格邁着輕快步伐,一臉輕鬆神色地回到自家府邸,隨即派人卻把索尼喚至客廳。

“索尼,果然不出你所料呀,太后果然是安排了多爾袞派人去和唐軍談判。”豪格冷笑道:“本王倒要好好看看,多爾袞這廝,在我等做了周密準備的情況下,還能與唐軍談出個甚子醜寅卯來!”

索尼微笑呷了口茶,亦是一臉歡喜之色:“肅親王,現在唐軍密探郝澤仁處,奴才已與其談好,讓他向李嘯稟報我等的真實意圖。讓平遼王李嘯做好準備,儘量與多爾袞談崩,到此朝廷迫不得已,只能讓咱們去與唐軍談判,到時候,嘿嘿……。想來我們這般深意,相信李嘯這般精明能幹之人,定會明白的。”

“甚好!那我等就先好好看看,多爾袞這廝,會如何表演,又會如何出醜吧。”豪格忍不住大笑起來。

就在豪格與索尼兩人歡喜聚議的當天晚上,右攝政王多爾袞,連夜來到了布木布泰的寢宮,衍慶宮中。

令他沒想到的是,布木布泰這個向來對他百依百順的女人,這個生恐沒有對他巴結到位的女人,今天竟然對他頗爲冷淡。既沒有出來迎接,也沒有笑臉相迎。

當多爾袞步入宮門時,布木布泰正站在雕花格窗前,專注又木然地,眺望窗外的如水月色,樹影婆娑。

她看得十分專注,一雙眸子幽若深潭,而對於進來的多爾袞所傳來的沉重的腳步聲,彷彿充耳不聞。

見情人今天這般態度,多爾袞不覺一怔,他緩步來到她身邊,從後面輕輕攬住她的腰肢。

“怎麼了寶貝,今天怎麼對我這般冷淡。”

多爾袞柔聲細語,布木布泰卻是雙眼一紅,眼中有淚光泛起,她嚶地一聲,扭過身來,有如少女一般一把摟住多爾袞健壯的肩膀。她把頭倚靠在多爾袞肩頭,兩行清淚從眼眶中悄然而落。

“大玉兒,你今天怎麼了……”

“多爾袞,這番與唐軍談判,極爲重大,事關我大清國本啊!我們孃兒倆,萬萬拜託你一定要談好,斷不可再出任何差錯。要是你再與先前西征鎮遠堡一般,那可就……”

布木布泰一語未完,卻被多爾袞溫柔地捧起頭,一把吻住了她的小嘴。

兩人擁吻一番後,多爾袞直視着她美麗的眼眸,微微一笑,緩緩道:“放心吧,此番前去談判,我會慎重派人,並交待好談判事項,絕不會有甚差錯的。”

布木布泰凝視着情郎英俊的面孔,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多爾袞,今天那代善,在朝堂上力推豪格前去談判,這卻是何故?是他老糊塗了,還是他與你有什麼過節?”

多爾袞苦笑一聲,嘆道:“代善與本王,皆是天命汗子孫,彼此談不上什麼交情,卻也沒什麼私人過節。當時,代善在朝堂上這樣幫豪格說話,確是大大出乎我之所料,本王心下確是十分惱怒。但現在回想起來,代善之所以這樣做,卻是多有出於公心之故。”

“哦?”

“因爲本王新敗,而豪格又向來主張與唐軍和談,那禮親王代善,爲了大清能早日擺脫與唐軍爲敵作戰的狀態,早日開始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也讓了早日平息戰火,不至於讓戰爭進一步蔓延,以致損失其財富與權勢。這纔想着,希望由豪格出面,去儘快談妥與唐軍的和平協議。他這番心思,本王自是十分明白。“

“只是,那你覺得,真的由豪格去談的話,會好些麼?“

“怎麼可能!這與唐軍的和平協議,哪有會象代善他所想的這麼好談。本王可以料定,這樣的談判,不可能迅速達成協議,雙方扯皮爭執乃是必然,總要爭執談論一段時間,這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派出曾與唐軍合作結盟的豪格前去,依本王看來,其效果也未必見得有多好。”

“何以見得?”

“因爲李嘯這廝極其精明,自有考量,斷不會爲了以往所謂的交情,去自降要求,卻最終損失自已的切身利益。對於這一點,本王自是看得通透。”多爾袞眼中閃出精光,冷笑一聲道:“你以爲,豪格今天在朝堂上所說的這番謙詞,真的是他這麼謙虛麼?纔不是呢。他是在等着我多爾袞去和唐軍談判不成功,從而讓本王出醜,讓本王威望進一步下挫後,最終朝廷在無奈之際,卻不得不低三下四地請他去和唐軍談判。這樣一來,他既可明目張膽地爲自已撈足威望,又可在與唐軍的談判中,爲自已大量謀取私利,更可到時假借唐軍的勢力,讓朝中羣臣認爲他有堅強靠山,從而紛紛倒戈,並愈發擁戴於他。豪格這般伎倆,本王已是洞若觀火,只不過,不願加以當場戳穿罷了。”

布木布泰哦了一聲,柳眉暗蹙,一聲不吭。

多爾袞說到這裡,臉上卻愈見狠色:“哼,他豪格還真以爲,本王真的無法把這場談判談下來麼,真的只能乖乖地到時由朝廷來請他去與唐軍談判麼?這個算盤,他未免打得太精明瞭些!本王倒偏要好好給他看看,讓他睜大狗眼,好好看看,本王將會怎樣與唐軍達成協議!本王將會怎樣給大清帶來真正的和平!本王定會讓他好好看清楚,這大清天下,還是我多爾袞真正說了算!他豪格想來與本王平起平坐,實是癡心妄想!“

多爾袞說完這番話,兀自冷笑連連,他完全沒有注意到,他懷中那名女子,正悄悄地,向他瞥來複雜而冰冷的眼神。

多爾袞從衍慶宮中回來後,立即開始着手安排,去和唐軍談判的合適人選。

最終,他經過一夜仔細思慮,決定選擇了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分別作爲正使與副使,去與唐軍談判。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爲,這二人,皆是他深信得過的手下老臣。兩個皆是智謀出衆,行事敏銳之謀士,在唐軍的談判中,一定能巧妙地爲大清謀得更多利益,減少更多損失。

而且,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這二人皆是漢人,萬一所談成的內容,讓朝廷上下皆不滿意的話,自已還可利用這二人是漢人的身份,當成擋箭牌,給順手推出去,爲自已擋住輿論攻擊。

范文程與寧完我二人,準備妥當之後,多爾袞又反覆叮囑了一番注意事項,纔派出一隊護衛,護送他們二人,前去海城與平遼王李嘯進行談判。

而就在多爾袞派出使者,從盛京出發前往海城時,坐鎮於海城的平遼王李嘯,已然收到了盛京城中的唐軍密探頭目郝澤仁,向他秘密送來的緊急信息。

讀完這張小小的綢布字條,平遼王李嘯的臉上,卻浮起一絲不爲人察覺的微笑。

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十章 門第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二十章 突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一百章 到達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六十章 劫持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四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四章 歸途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
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一百四十三章 兵進廬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九百五十章 北門失守,退守內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四百三十七章 高傑來投第七百五十七章 如何收拾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六百三十六章 合宮自盡第五百二十七章 癡呆皇帝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曠野決戰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五百四十五章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一百零四章 韃子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誰知我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生離死別第七百二十八章 九江城破 東南崩缺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七百六十七章 明悼宗第一百七十七章 海島規劃第五十五章 奪財第七百三十八章 甕中之鱉再難脫逃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十章 門第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三章 女子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六十章 謀取濟州島第二十章 突襲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臺灣的家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拼死一搏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準軍齊至,膠着大戰第一百章 到達第一百七十八章 收爲侍女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五百五十三章 迷茫的鄭親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此人竟敢自稱監國第七百四十五章 上中下三條應對之策第八百六十七章 全軍圍殲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七百七十章 先滅三國,再來圖你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新的漢族第三百二十四章 臺灣大開發第六十章 劫持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二百一十五章 震天雷之威第四百二十五章 神機弩第八百一十七章 不活剮豪格,難消我恨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城頭激辨第三百七十九章 柿子要挑軟的捏第五百五十四章 豪格返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三百二十五章 標誌性工程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妻之請第六百一十一章 不打怎麼談第八百四十八章 巨象衝陣,何人可敵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三百四十七章 定居與歸化第四章 歸途第三百五十章 清軍報復第二百零三章 財源滾滾第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進揚州第四章 歸途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百零八章 拓殖臺灣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一十六章 下輩子做你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