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擴充

“稟千戶,我二人這段日子,走遍了登州、萊州、黃縣、招遠四地,共找得合格流民戰兵1260人,家屬2300多人,總算把千戶大人的任務完成了!他孃的,這下有了這麼多戰兵,我軍實力,又要大大增強了。”大冷的天氣裡,田威滿是砂塵的臉上,卻沁出一層細汗,他話語之中,透出明顯的喜悅與自豪。

“大人,這山東之地,與我們當初在錦州時,卻是不同。這裡的流民居無定所,有時能碰得一處流民成百上千,有時又半天難尋一人,實是不易尋找。我等找了這些天,方得把這些流民找齊。另外現在天氣極冷,這些流民,老弱大部已是凍餓而死,故人數較少。”王義守同樣一臉笑容,在一旁補充說道。

李嘯臉帶微笑,拍了拍兩人肩膀,說道:“二位辛苦,且帶這些流民下去休息吃飯,讓他們好好休息兩天,恢復些氣力,我等再共同商議一下將來之計劃。”

二人領命而去。李嘯心想,幸虧自已已將草板屋修了幾百座,倒是可以讓這些流民幾戶一間地安排住下,讓他們均得以安頓下來。

流民安頓後的第二天,前往萊州、登州等地,販賣毛皮人蔘東珠等財貨的陳猴子與侯道二人,也開着二號福船回來了。

“稟大人,這幾天,我等去了登州與萊州兩地,已將船上財貨販盡,共販得財貨十二萬七千兩銀子!”陳猴子一臉喜色,手中恭敬遞過來一張帳單,請李嘯過目。

李嘯看了帳單,心下估算了一下,倒也差不多就是此數,於是,他誇獎了二人幾句,便安排吳亮等人,將這些販貨所得金銀一併入庫。

錢財入庫後,吳亮悄悄地向李嘯報告了庫中金銀積儲數額,據初步統計,共有黃金一萬四千兩,銀子二十六萬兩。

李嘯聞言,心下極爲欣喜。

現在的李嘯全軍,有了這筆鉅款,終於再不會如當初在錦州那般,在錢財上的備受制約了。

只不過,李嘯還是打算一步步走,畢竟,現在的他除了這筆錢財,再無任何經濟來源,凡事還是小心規劃纔是正確的做法。

當天晚上,李嘯召集吳亮,田威,王義守,莫長榮,陳猴子,段時棨,趙傑七人,共同商議李嘯軍的擴軍規劃。

進入李嘯軍最核心的圈子,火器總頭趙傑,心下十分激動,暗暗發誓要將李嘯交待下來之事做到最好。

最終,衆人議定,李嘯軍規劃如下:

首先優先補充騎兵,李嘯軍經上次海岸一戰後,原本有騎兵48人,後接納守備王道奇的家丁騎兵12人,現有共有騎兵60人,李嘯決定,利用現有的70多匹空置戰馬,從這1260人的流兵戰兵中,補充70個懂騎術者進去,將整個騎兵隊擴充爲130人,其中重甲玄虎騎擴充爲70人,輕騎飛鷂子擴充爲60人。

接下來擴充步兵,李嘯規劃,從現在開始,槍盾兵中,最小的單位爲甲,設正副甲長二人,包括正副甲長在內,每甲人數爲20人。

每五甲爲一隊,加上正副隊長,每隊人數均爲122人。

李嘯決定,共組成盾兵3隊,槍兵6隊。現有槍盾兵總數爲78人,故要再補充入1020人。新組建的部隊,正副隊長與甲長之類,全部從原先的槍盾兵中挑選,然後,將現有的槍盾兵拆散入各隊,通過老兵帶新兵的方式,讓全隊更快掌握戰鬥技能與陣戰要領。

李嘯隨後安排,這3隊盾兵,合爲一哨。盾兵哨長爲莫長榮,副哨長爲原盾兵副隊長鮑昭。

而6隊槍兵,也合爲一哨,槍兵哨長爲段時棨,副哨長爲原乙隊隊長姜尊。

步兵安排完後,接下來,李嘯再挑出150人補充進入火器部隊,由火器總頭趙傑具體安排。

這樣一來,1260名流民戰兵,只剩下20人還未安排。

李嘯最後決定,因現在堡內總人口大大增加,爲加強管理,將這20人列爲輔兵,平時就在堡中巡邏維持治安。

至於水師,李嘯暫時沒什麼具體規劃,讓福船暫時拋錨在龍口灣中。只是他要求,全船數十名水手,全部上岸,和那些新兵一樣,由總頭陳猴子和副總頭侯道率領,接受最基本的軍事訓練。

所有的軍兵皆安排完後,衆人皆覺心下輕鬆,對將來卻更是滿懷憧憬。

只有吳亮提出來,現在擴充這麼多軍兵,要補充的盔甲與武器,卻是個大問題。

李嘯也想到這一點。

因現在的鐵匠張銅柱及幾個鐵匠,纔剛剛在草棚中立起鐵匠鋪子,李嘯無法指望他們能快速產出多少盔甲與武器。故他決定,讓吳亮與王義守二人,這段時間,再去登萊各地的鐵匠鋪中,定做馬匹披甲,長槍,大盾,騎刀,騎槍之類必需的軍用物件。

而軍兵自身所披之盔甲,則將倉庫中剩餘的二十幾副盔甲下發盡後,暫不補充,還是優先讓各地鐵匠製出武器來要緊。

軍議至深夜方散,李嘯能明顯感覺到,在這擴軍安排的軍議之後,各人看自已的眼神,又多了一些充滿敬意的神色。

接下來的日子,軍兵們由各名將領帶隊,在野外清理出大塊的平地,然後分軍種進行訓練。

工匠與家屬們幾千人,則在熱火朝天的氣氛中挖地基放青石,衆人熱情高漲,鋤鎬齊飛,處處都是人聲喧譁塵土飛揚。

高強度的勞作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這就需要多吃葷腥以補充消耗,否則身體支持不了,容易尿血。

李嘯現有了資金支持,他下令,讓全體工匠與家屬,與戰兵們一樣,每人每餐保證管飽有肉,以儘可能地讓每個工匠與家屬都有充沛體力做事。就連陳麻子現在草草搭起的醫館,也熬了不少暖身湯、健體湯送到工地上,讓建堡的各名人員做事更有動力。

將近2500人的建築隊伍,又均肯下力做事,故建築的進度加快了極多,僅僅只過一週,整個赤鳳堡的城堡地基就已挖好,並鋪填好了大塊長條狀的青石。

接下來,開始用開挖地基時挖出的黃土,以及從野外採挖的黃土地,夯土爲基,修建設內城牆。

夯築過程中,挖土,和泥,脫坯,曬乾,同樣需要大批人手。

在常大利安排下,大批挑着簸箕、籮筐的男丁與健婦,沿着堡牆邊來回運土擔泥,老漢與老婦們則篩沙調泥,工匠們則在撒灰定線,夯築堡牆,場面一片忙碌熱火朝天。

“李大人,按大明軍制,夯築土牆之標準,是要十五步之外,箭射不入方可。但若要達此標準,需以漿汁調合黃泥,方可使用。”

常大利這番話語,讓李嘯不覺一愣。

“啥,漿汁調合?”

見千戶李嘯愣住,常大利忙解釋道,現在大明之內,修建城牆之時,是用黃土漿、河砂、泥灰、糯米漿混合成一定比例製成混合土築城,如此夯築的堡牆,纔會經久堅固,難以隳壞。如果更講究些,還需要在八陽八陰的位置,分別澆入童子尿與狗尿。明朝人相信,如此作法後,可以趨吉避邪,調合陰陽,方得使城池久固,祥和安瑞。

李嘯忽然想起前世看過王小波的書,好象是《萬壽寺》,其中也寫道,在唐朝的大城或是皇宮建築之內,工匠們夯築堡牆,除了加入大量的糯米汁外,甚至還要加入大量的黃糖、蛋清、紅豆、童子糞尿等物製成粘合劑,這所費的錢更是不計其數,也虧得唐朝皇帝有錢,才捨得這般大手筆。

李嘯心下喟嘆,這古代的建築,真的是精華與糟粕相混,讓後世來的自已,倒開了一番眼界。

現在常大利所提的要求,黃土、河砂好說,想到要用去大批的糯米,李嘯就忍不住一陣陣心痛。糯米啊,可比普通大米貴多了,全堡人員都捨不得吃,卻沒想到卻要砌入到這堡牆中。

李嘯暗想,這也是古人的無奈,畢竟他們制不出水泥,當然也不可能製出現代社會常用的混凝土,這般做法,雖頗費錢財,但建築效果還是不錯的,強度與硬度與後世相差無幾。

李嘯沒辦法,他前世也不是讀硅酸鹽工程的,當然造不出水泥來,只能以後提出思路,讓工匠自已摸索研製了。

李嘯最終同意了常大利的要求,只是對他強調了一點,一定要保證質量,確保所修的城牆結實耐用。

常大利拍着胸脯向李嘯作了保證。

與此同時,常大利安排,從黃縣、登州、萊州等地,大批地購入青磚,至少要運五十萬塊以上,以確保城池建築所用。

這些天來,隨着李嘯全軍在這裡大興土木建造赤鳳堡,他的名氣也開始廣爲傳揚。在夯土築牆一週之後,就有商人前來,提出要在赤鳳堡修建商鋪,開設店面。

李嘯爽快地同意了他們的要求。

不過,這些商人還未來得及高興,李嘯又提出,他們只能在堡外半里處的官道兩邊,修建商鋪,自請工匠,費用自理。與此同時,還要拿着自己的戶貼向赤鳳堡吳亮等人,申請市籍開業保證書,登記批准後,方纔取得在堡外居住開店的權利。此外,以後還要交納一定的租稅,才准許在城外建立商店,從事商業販賣等經營業務。

不能在堡內開店,又還要交稅,商人們自是頗不樂意,一行人經一番商量,一齊湊錢送禮給李嘯,希望這位千戶官能通融一下,讓他們在堡內修建商鋪並減免商稅。

李嘯一口回絕了他們。

然後,李嘯義正辭嚴地對他們說道:“各位,你們願意來我赤鳳堡開設商鋪,李某自是歡迎。只是,本官對諸位均不瞭解,我赤鳳堡亦是初建,爲保證安全,嚴防盜賊細作,纔不得不得不行此下策。待各位在堡外經營幾個月至半年後,經查覈確是合法正派的商人,本官便會給你們發執照,介時,各位方可入我赤鳳堡開設商鋪。”

對於明末的商人,李嘯一向是滿懷戒心。歷史上,九邊各鎮許多商人,其實都是後金軍的細作,就算不是細作,也經常向他們通風報信,提供情報,當年的遼東鐵嶺,開原,撫順,廣寧等地陷落,就是因爲這些明爲商人暗爲細作的混蛋,與後金裡應外合騙開城門,方讓這些原本可堅固久守的大明城池瞬間陷落。

商人們交頭接耳了一陣,各人臉上雖是不樂,但還是勉強同意了李嘯的觀點。

一名商人突然問道:“聽聞李大人打算對商鋪收稅,卻不知道大人所定之稅是多少?”

“開店頭一月,免稅,後三個月,每月收月銷售額的十分之一稅款。三個月後,每店收稅爲銷售額八分之一,自此永爲定例,再不加稅。”李嘯微笑回答道。

“大人吶!”李嘯方說完,這名商人顫聲高叫起來:“您要憑戶貼擔保登記,小的無活可說,只是,這商稅訂得實在頗重了些,整個大明朝內,都怕沒有地方會收這樣重的商稅啊!”

(多謝影孑冷風,546740789打賞,多謝支持)

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十章 門第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十九章 北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六十章 劫持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三十章 規劃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八章 船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
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四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四百三十一章 賊氛大熾第三十二章 拜訪第十章 門第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義之辨第一百五十四章 報捷天聽第八百六十九章 活剝人皮 進逼遼陽第四百三十六章 各有安排第八百四十章 緬甸暴亂,莽白篡位第六百七十五章 陣殺劉芳亮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四百六十七章 公主的秘事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退靜海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八百六十一章 南北齊攻 全面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皇帝復原第二百三十九章 紅龍計劃第七十七章 用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剝皮揎草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手擲雷第八百九十二章 西北定,攻東南第六百零九章 順治登基第十九章 北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擴軍雄心第六百一十八章 撼山易,撼唐軍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面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殺戮機器第八百六十六章 激戰二順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攻克旅順第四百一十六章 遲來的正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一百七十六章 皮島談判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五百三十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七百七十五章 降,守,還是逃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九百二十六章 合謀共反第六十章 劫持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一百六十九章 佳人本該配英雄第三十章 規劃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六百三十九章 負屍脫城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四百三十三章 秦良玉投李嘯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八百七十二章 分兵作戰,往擊多鐸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第三百一十二章 收復臺北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六百九十八章 唐王勸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以俘虜換和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妥善安排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不生於帝王家第九百零七章 大獲全勝,兵進吐魯番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使清廷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四百三十章 文官選拔第八百三十九章 南下和談,層層加碼第四百二十四章 失落的遠征第六百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反攻第二十三章 診治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德王府慘滅第八百一十六章 岫巖城破,正面對決第五百五十六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得兩縣第二百九十四章 逆我者亡第六十二章 赤鳳堡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六百三十四章 流寇勸封第一百三十一章 土地改良第八章 船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虛封其爵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乎碾壓的火炮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四百七十八章 龍脈傳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驚險奪城第二百一十七章 無間道第四十九章 千戶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歸降,圍攻大順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