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北援錦州

李嘯與沈志祥痛飲到夜晚,兩人皆是大醉。隨後,沈志祥一幫人進入李嘯安排的館驛休息,而李嘯自已,則被侍女踉蹌着扶回郡主朱媺姵房中。

“夫君,怎麼喝得這般醉態。”

在侍女們幫李嘯脫去外衣後,朱媺姵輕聲嗔怪着,小心地將四仰八叉在牀上歪躺着的李嘯,扶正在枕頭上。

醉意朦朧的李嘯微睜開眼,感覺頭疼得厲害,在穩了穩心神後,見到未施鉛華只着內衣的朱媺姵,正幫自已擺正姿勢。聞着她身上芬芳誘人的體香,李嘯心頭,泛起一種溫暖的感覺。

“姵兒,今天高興,多喝了幾杯,卻不妨事。”李嘯微笑道。

“唉,以後儘量少喝點吧,看看你這一身酒氣薰人的樣子。”朱媺姵微嗔着說道,伸出纖蔥玉手,在李嘯額頭輕輕一點。

李嘯輕輕捉住她潔白細膩的手,輕聲卻鄭重地說道:“姵兒,過個兩天,爲夫便要率軍北去錦州抗擊韃子,你卻要好好照顧自已。”

“放心吧,妾身自會好好照顧自已。倒是夫君你,出征在外,卻需萬事小心。”朱媺姵臉上泛起心疼與關切之色。

李嘯微笑着,趁勢將朱媺姵攬入懷中。誰知朱媺姵纖腰一擰,卻從李嘯懷裡輕輕掙了出來。

“聽說,你喜歡的那位姑娘,也在錦州?”

背對着李嘯的朱媺姵,輕聲細語的一句話,卻讓李嘯猛一激凌,酒意頓時去了大半,那正欲把她重新攬入懷中的雙手,亦僵在了空中。

紅燭搖搖,房間之中,頓時一陣寂靜。

“原來,姵兒你都知道了。”

李嘯緩緩垂下手,輕輕地嘆了一聲。

明亮的燭光跳動着,輝映着他英俊沉思的臉孔上,茫然無措的表情。

“唉,我又不是傻子,你與那位姑娘的過往,赤鳳城中盡人皆知,些須言語傳入我耳中,亦何足奇?”朱媺姵背對着李嘯,斜斜地坐在牀沿。

李嘯心頭,忽然五味雜陳,他似有千言萬語想對朱媺姵說出來,只不過,話到嘴邊,卻只化成了唉的一聲輕嘆。

“夫君,以妾之見,不如,你把她納了吧。”

朱媺姵轉過身來,臉上雖努力帶着微笑,只不過,李嘯還是看得到,她笑容背後的落寞與無奈。

李嘯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地把她摟入懷中,一邊輕輕地摩挲她的脊背。

“聽說這個姑娘,亦是大戶人家出身,卻不嫌夫君你出身低微,執意從錦州跟着你來到山東,原本與你說定了要成親的,卻因爲皇上賜婚之故,讓你們不得不兩處分別,妾身每念及此,心下甚是不安。”

朱媺姵話語低低,眼中卻漸有淚光閃爍。

“唉,過去之事,莫要提了。姵兒你別想太多了。”李嘯柔聲安慰她。

“不,妾身說的是真的,不是在與夫君開玩笑。”朱媺姵一臉鄭重的表情:“與其讓夫君這般時時牽掛,默默承受與相愛之人分別之痛苦,不如你去把這位姑娘娶過來,妾身之心,也就安然了。”

李嘯凝視着她美麗的眼睛,許久,才喃喃說道:“只是這樣的話,豈不是會對姵兒你所虧欠。”

朱媺姵臉上的笑容帶着一絲苦澀,她淡淡地說道:“我大明朝,男人本來就是可以三妻四妾的,夫君只不過多納了一位姑娘,妾身作爲大婦,又如何會多作計較。只要夫君心裡一直有妾身,妾身就很高興,很滿足了。”

聽了朱媺姵這般體貼溫暖的話語,李嘯心中,既感且愧,他長嘆一聲,將她抱得更緊。

“姵兒,你這般賢惠大度,李嘯慚愧無地。你放心吧,我李嘯,以後不管納什麼女人,姵兒永遠在我李嘯心中,有不可代替之地位。”

李嘯的話語剛完,朱媺姵兩顆晶亮的珠淚滴落下來,濺在李嘯手上。

她把頭靠在李嘯胸前,象一隻受傷的小貓般,輕聲嗚咽道:“夫君,莫要愧疚,妾身當日成婚時便與你說過,今後的日子,便要與你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若是我二人之間,尚有種種芥蒂與款曲,豈非有負前言。”

“知我者,姵兒也。”

李嘯呢喃說道,愈發緊緊地把她摟在懷裡,深深地吻了她一下。

一名侍女悄悄過來,幫他們熄了燈燭,只有明亮恬淡的月光,從窗外無聲灑入,有如一首靜謐的夜曲。

。。。。。。

二天後,李嘯集齊兩萬石糧食,親自率領赤鳳總兵馬,登上沈志祥的東江鎮船隻,向錦州方向出發。

他在臨行前安排,這段出征時間內,暫由陳子龍負責赤鳳衛一切事務,赤鳳城總管許秀清等一衆官員,皆聽陳子龍之令行事。

東江鎮副總兵沈志祥,此次前來赤鳳衛,總要帶了五艘船隻,其中兩艘一號福船滿載着從赤鳳衛中運回的鐵器,徑直駛回皮島,另三艘船隻,則帶着李嘯軍赤鳳總兵馬,於長山廟島附近折向東北,往錦州駛去。

李嘯此次出征,利在突襲,故一切以快速機動爲要。而因爲火炮搬運不便,他並未帶上火炮部隊,只是把60架投石機和魯密銃手帶上,當然,還帶上了大批的震天雷。

見到那些盔甲整齊,武器嶄新的李嘯軍兵,無論是出發還上坐船,都是嚴整有序,有如機器一般聽從指揮,沈志祥與一衆東江鎮軍兵,皆是暗地佩服。

一衆東江鎮軍兵私下議論時,無不滿是羨慕與稱讚。

“瞧見沒,看看人家赤鳳衛的軍兵,這軍容,這氣勢,比咱們東江鎮,那可是強上甚多!”

“咳,強將手下無弱兵嘛,聽說那李指揮使,北擊韃子,南殺流寇,端的是一條英雄好漢!他手下的軍兵,自然也是個頂個的強。”

“就是,你看這赤鳳衛的軍兵,盔甲鮮明,武器鋒銳,又這般嚴整有序,說是咱們大明第一等的強軍,亦不爲過。”

“可不是,這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看看這朝氣蓬勃的赤鳳衛,看看這憑河扼海的赤鳳雄城,再看看咱們這混吃等死的東江鎮,如何不讓人愧得慌。”

“要是,要是這李大人,能來管管咱們東江鎮就好了。。。。。。”

“噓,小聲點,要讓沈副總或王副將聽到,定要好好抽你小子一頓,誰讓你嘴上沒個把門的。”

東江鎮的軍兵在私下談論時,率隊出征的赤鳳總副總長李定國,卻是滿心的感慨。

他身着李嘯親賜給他的,原先李嘯一直自已穿着的白擺牙喇盔甲,肩系一襲鮮紅的的織花披風,強勁的海風吹拂過來,披風有如旗幟般迎風而舞,獵獵作響。

傲立船頭的他,注視着蔚藍天空下,那一望無際波濤涌動的浩淼大海,看着潔白的海鷗圍繞着船隻四下翻飛,剛剛過了十八歲生日不久的李定國,頓覺身心舒曠,思緒飛揚。

幾個月前,自已還是跟着義父,對那些明朝州縣大加擄掠,現在,自已卻又成了大明官軍的一名將領,要爲明朝去抗擊韃子,這身份轉變的迅速,讓李定國頗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這段時間以來,李定國最爲感慨的,便是他發現這李嘯軍,與以往所遇到的任何一支明軍都不一樣。

李嘯的建軍模式與實際管理,可以說,完全超出了李定國對軍隊的一貫認知。

這支軍隊中,有掌管軍兵生活、戰績考覈及晉升的獨特機構監撫司,有每天大量的洗腦式口號教育,有軍令如山完全服從指揮的刻苦訓練,有兵卒每天讀書識字的文化教育,有將領只負責訓練與作戰的新穎治軍模式.。。。。。。樁樁件件,無不給李定國留了下深刻的印象。

不過,經過開始的不適應後,到現在,李定國越來越發覺,李嘯這樣的軍隊管理方式,有其獨到的優越之處。

首先,通過李嘯一手控制的監撫司文官人員,達到對將領進行分權的目的,使得將領對士兵再無擅自威福的賞罰之權,從而大大減輕了將領對士兵的控制程度,以免年深歲久後,軍兵成爲將領的私兵,從而使得將來的李嘯軍不論如何擴軍,這些拿着豐厚薪資,受傷與戰死皆有優厚撫卹的李嘯軍軍兵,卻只會效忠李嘯一人。統兵將領若有異心,除了有監撫司官員與安全司暗探暗中監督外,其手下軍兵也會難於聽命。從而大幅度降低了軍隊叛變的可能性,避免了內訌與分裂的巨大危險。

其次,這些李嘯軍軍兵,由於每天大量地高強度地背誦爲李嘯效忠的思想,以及那些爲國爲民戰死後,能上天堂享樂投生富貴之家之類的洗腦口號,使軍兵儘可能地減免了對於受傷與死亡的恐懼,從而使軍兵們在戰場上能更加不畏生死地奮勇殺敵。

再次,因爲對普通士兵亦有基本的文化學習,使得這些原先基本都是文盲的軍兵,在文化程度上得到了大幅提高,從而能更好地體會將領意圖,更徹底地貫徹具體戰術,兵員素質遠勝那些只會隨着自家將領一窩蜂砍人的他處明軍。

最後,李嘯軍這樣細節化,專業化的軍隊管理模式,其實卻也大大減輕了將領的工作量,使得他們得以從繁雜的軍兵生活管理中脫身出來,更能心無旁鶩地專注與訓練與指揮作戰,從而更好地發揮將領的領導與指揮才能。

這幾下月下來,李定國有種眼界大開的感覺,他在心下,亦對這個年紀輕輕的赤鳳衛指揮使李嘯,是越來越佩服,越來越欣賞。

李定國感覺,與他那個義父張獻忠原始簡陋的治軍手段相比,李嘯的的軍隊管理模式,實在是比張獻忠高出了許多層階。

李定國確信,這位李指揮使,將來一定還會前途遠大,自已能跟了他,卻是難得之機緣。

他亦堅信,只要自已緊緊跟隨李嘯,盡心爲他效力,盡力發揮自已的指揮作戰才能,那麼自已的前程,也會定然與李嘯一同水漲船高。

一個大浪涌過,鹹腥潮溼的氣息迎面而來,船身微微搖晃,李定國卻如同雕刻像般筆直站立,只不過,他那剛毅嚴肅的臉上,卻忽地泛起了淡淡的微笑。

南風送暖,船去如飛,一路上也無任何海盜,敢來騷擾東江鎮的水師船隻,故行程相當順利。五天後,在五月十八號這天,一個夕陽西斜的黃昏,李嘯全軍,順利到達錦州海岸邊。

全軍在小淩河入海口左岸下船,隨後便沿着海邊,安營紮寨。

李嘯軍可以從容在海岸成功登陸,說到底,關鍵還是在於後金軍對海岸防備的輕視與疏忽。

因爲在金軍印象中,每一次襲擾遼西,明軍基本皆爲從陸上增援,還從未有過一次,有外地明軍成功從海岸上增援的經歷。故這一次,金軍主將多鐸,在習慣性的輕視心理作用下,同樣對遼西一帶的海邊不加戒備,卻沒想到,現在卻讓李嘯悄悄地鑽了個空子。

“賢弟,那我東江軍兵就此返回,我留二羽信鴿給你,若貴軍凱旋,可綁信於鴿腿放回,我收信後,自會率軍前來接貴軍返程。”沈志祥將一隻裝着兩隻信鴿的鴿籠遞給李嘯,一邊親切地拍了拍李嘯的肩膀。

“那就多謝尊兄,小弟就此與尊兄別過。”李嘯接下鴿籠,向沈志祥拱手致謝。

“李賢弟,戰場廝殺,刀劍無情,還望多加小心。”沈志祥一臉鄭重與關切的神色。

“沈兄放心,請尊兄敬候我軍大捷之消息吧。”李嘯微笑說道,臉上卻是滿滿的堅毅之色。

不多時,李嘯軍立營已畢,李嘯領着一衆護衛騎兵,策馬登上一座小山坡,佇目遙望,遠處模糊的錦州城,有如一個黑色的暗影,在越來越深的夜色中,默然矗立。

環繞着錦州城的外圍,有星星點點的火光的閃爍,遠遠看去,有如繁星點點,李嘯知道,那些都是圍城的韃子軍兵。

見得韃子尚在圍城,李嘯卻頓覺心下一陣放鬆。

自已還算來得及時,這一衆韃子尚未攻下錦州,那錦州城中的祖婉兒,當是無恙。

李嘯極想趁夜色昏黑,率軍猛衝過去,殺韃子一個措手不及。要知道這樣沒有月色的昏沉夜晚,在現代戰爭中,是突襲的最佳時機。只是他知道,這個想法很好,卻無法辦到。

由於古人多有夜盲症,故在夜裡作戰難度極大。除非極有必要,一般古代軍隊皆不在夜中作戰。

象三國演義中,那些動不動就夜間襲營摸寨的套路,其實大部分是後人所臆想出來的。

李嘯返回駐地後,幾名外派出去的輕騎,向他稟報說,由於夜色昏沉,看不清圍城軍兵究竟有多少,故未能獲得多少有價值的情報。

這些情況,早在李嘯預料之中。

他揮手讓哨探騎兵退下,然後對身邊軍士下令。

“傳我軍令,全軍今夜好好休息,明日天亮,便按計劃與敵交戰,一定要讓韃子們,好好嚐嚐我軍的厲害!”朦朧夜色下,李嘯那目光銳利的雙眼,有如暗夜中的寶石,閃閃發亮。

(多謝悅凍窩芯兄弟打賞,ch辰兄弟月票,感謝支持)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六十章 劫持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十章 門第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二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十九章 北行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八十六章 桂王西逃,兵迫永昌第六十章 劫持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開眼界第四百六十一章 唐軍如虎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洋島陰雲第八十五章 贖買第六百九十九章 罵暈史可法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三百零二章 兩全其美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二百五十二章 登島攻擊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九章 收降的藝術第七百七十七章 不殺此獠,何以立威第四十章 祖寬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保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二十九章 雄心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軟了第七十二章 終勝第一百九十章 陣斬馬超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五百五十章 陰溝翻船第七百五十一章 擲殺阿巴泰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奸難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中華牌捲菸第八百二十七章 當道歸降,齊攻閬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如不和談,大清危矣第八百八十四章 放棄京城,全力西逃第六百八十章 清順合兵金湯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盛京報喪第五百八十三章 冒雪攻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五百零一章 猝不及防第二百一十一章 迎頭痛擊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六百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的口袋陣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五十七章 報仇第六百零五章 和談初議第三百零八章 復仇西班牙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留守與決別第六章 選擇第六百一十四章 交鋒初挫第二百六十九章 謀逆弒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強擄陳圓圓第五百九十七章 地獄之騎第十章 門第第八百七十章 勸降不成,重炮齊轟第五百九十六章 孤軍險境第三百五十五章 唐國公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六百零二章 獻堡歸降第五百五十八章 據京城以自守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六十六章 外滿疆界劃定第六百六十二章 雷霆救援第七百二十章 隔江遠射第三百九十九章 失控的李嘯第三百五十一章 雪域鏖殺第四百八十章 兵進赫圖阿拉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四十四章 那曲城破 生死一線第六百八十五章 減兵圍城第六百一十三章 西征鎮遠堡第二百二十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三十五章 活剮多爾袞第二百七十章 以毒攻毒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七百零六章 平定江南如卷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二百零七章 協議達成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二章 伏擊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三百九十章 混亂攻殺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四十四章 暗計第八百八十五章 收復京師 返都北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第九百四十九章 撞門攀梯 齊攻拉薩第二百五十九章 朝清停戰協議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十三章 中屯所第八百二十二章 三面夾擊,一鼓而滅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經敵人,將來盟友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軍入援準噶爾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十九章 北行第三百零三章 夜刺李嘯第九百四十二章 強攻那曲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名將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