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金礦 擴軍

招遠縣令鄧雲功猜得沒錯,此時的李嘯,正在端坐在雞頭崖的議事廳中,一臉喜悅地聽監撫司副司長管毅,報告這次剿匪作戰的成果。

“李大人,本次作戰,我軍戰死6人,受傷10人,共斬殺包括匪首刀疤頭在內的的匪徒196人,俘獲526人,繳獲黃金530餘兩,銀子總計3萬6千餘兩,糧食5萬3千餘石,綢緞綾羅700多匹,另繳獲刀槍劍盾之類武器無算。”

李嘯微微一笑,對管毅說道:“很好,看來我軍此戰,收穫甚大,就如前例,給諸位有功將士下發賞賜與撫卹吧。”

管毅點頭應諾,然後又壓低聲音笑着對李嘯說道:“大人,方纔在下帶人去割那些俘虜耳朵之際,有一名看似小頭目一般的匪賊,連忙向我軍大聲磕頭求饒,說有一件重大機密事件要向我軍稟報,以求我軍放過他,不要割掉他的耳朵。”

“哦,此人所說何事?”

“他說,這金翅嶺中,有一個剛剛發現還未來得及開採的天然金礦!”管毅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是麼,快快帶上來,待本官親自審問。”

很快,一名面帶血污,衣衫被撕爛,用繩子倒揹着手綁得緊緊的匪賊,被押到李嘯面前。

“跪下!”一名軍士怒喝一聲,隨即在其膝彎處猛踢一腳,這匪徒一聲哀嚎,撲通跪地。

李嘯揮揮手,示意旁人退下,房間中,只留下李嘯與管毅二人。

“你叫什麼名字?”李嘯和顏悅色地問道。

“稟大人,在下賤名馬棠,登州人氏,曾在棲霞縣北曲山金礦當礦頭,後因登州叛軍作亂,北曲山金礦被叛軍一把火燒光,在下家小亦盡被叛軍所殺。小人倉皇東逃,後經這金翅嶺時,

因走投無路,方不得已入山爲匪,賴以活命。”馬棠急急地爲自已簡介了一番。

“哦,這樣啊,看來馬棠你也是個苦命人出身啊。本官可以對你過往諸事,既往不咎,只是你說,這金翅嶺中,藏有金礦,可是屬實?”李嘯平靜問道。

李嘯對馬棠的這番自我簡介,並不感興趣,畢竟這些時過境遷又可隨意編造的東西,想要覈查真僞幾不可能。李嘯現在最想了解的,便是這金翅嶺金礦之事。

“大人,小人所說,絕無虛言,小人自去年來到金翅嶺,平時閒時,便四處查看這金翅嶺地形地貌,後發現,在金翅嶺後部,有藏量極豐的沙金礦,如果能開採,小人敢保證,一年產金萬兩,當不在話下。”

“此話當真?”

“絕無虛言,若大人不信,到時產不出金子,小人這顆不值錢的腦袋,任大人拿去!”馬棠說完,伏地連連磕頭。

“那便怪了,你爲何不對那匪首刀疤頭早些說明此事?”一旁的管毅插話過來。

“稟大人,刀疤頭爲人甚是苟厲,屬下犯錯,必是嚴懲。小的之所以不立刻上報,是怕情況不明,萬一弄錯沒有金礦,刀疤頭必不會輕饒了小人。直到前一個月,小人經反覆檢驗調查,確定當地確有金礦,並取了樣品後,才向其通報此事。那刀疤頭知道當地有金礦,亦是大喜,隨後將在下提拔爲小頭目,讓在下籌畫這金礦開採工作,並決定要從招遠縣搶些村民來作礦工,誰在這金礦尚在籌備之中,大人你們便攻下這金翅嶺。。。。。。”馬棠言語囁嚅,說到這句話時,他聲間變得很低,一邊小心地看着李嘯的臉色。

李嘯心下暗笑,這刀疤頭還真是個倒黴鬼,好不容易發現的金礦,半分黃金未得,便全部落入老子手中,這也算是天意吧。

“馬棠,這樣吧,本官任命你爲這金翅嶺金礦之探挖負責人,負責當地金礦開採工作,由我赤鳳衛工業司派出人員協助於你,另外,現在這五百多名被割去雙耳的匪徒,皆作爲你手下礦工使用。”李嘯清晰地下令道。

“多謝大人賞拔,在下向大人保證,定會盡快將這金礦建好產金。”見自已逃過了被割去雙耳的懲罰,還被任命爲金礦負責人的馬棠,一臉喜不自勝的神情,又向李嘯連連磕頭。

李嘯滿意地點點頭:“很好,你好好做,將來本官還會更加重用你。不過,這金翅嶺內有金礦一事,屬於我軍機密,在正式投產之前,不得對任何人說,明白嗎?”

“小人明白,這等機密事項,小人絕對不會對任何人說,手下的礦工,也會對他們嚴加看管牢牢約束。”馬棠急急說道。

李嘯臉露微笑,他知道,這金礦真的開採起來,想絕對保密是不可能的。只是,在開採前,卻絕對沒必要大肆張揚,從而給自已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下發賞賜與撫卹後,李嘯率軍返回赤鳳衛。

他只留了下了一隊一百人的槍兵,看守這些即將成爲礦工的俘虜,又留下了2萬石糧食,以備到時駐守的軍兵與礦工們吃用,便押着大批繳獲的金銀與糧食,凱旋而歸。

馬棠也被李嘯帶回,準備到時讓他先與工業司人員,詳細說明金翅嶺的金礦開採情況,從而和工業司派出的監管人員一起,從錢糧司領取金礦開採費用,並籌備要購買哪些挖掘設備。

李嘯全軍經過招遠縣時,招遠縣令鄧雲功及全城百姓一齊出城迎接。

一個鼓鼓囊囊血糊糊麻袋丟在鄧雲功腳邊。

鄧雲功正欲發問,一旁的小校甲立刻大聲說道:“大人,沒看出來麼,這些就是那匪首刀疤頭的首級,和那些匪徒的耳朵啊!”

鄧雲功頓時一臉燦爛的笑容,他掂須讚道:“李大人真真智勇雙全之士,爲我招遠縣除了如此巨害,本縣令代全城百姓謝過大人!”

鄧雲功隨即令人將刀疤頭那顆猙獰的首級,從麻袋中取出,掛在城門正上方,那一麻袋耳朵,也被掛在刀疤頭首級的一旁。

此時,全城百姓轟動,人們擁擠着踮起腳往城門上頭看,彷彿那刀疤頭的首級,一麻袋耳朵是前所未見寶貝一般。還有不少被土匪禍害的百姓,指着刀疤頭的首級,痛哭唾罵不已。

“各位鄉親,各位父老,李嘯現在已全滅金翅嶺匪部,以後,這招遠縣,就是太平天下了。”李嘯一臉笑容地向百姓們大聲喝喊說道。

他的話語剛落,百姓中立刻又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

讓李嘯沒想到的是,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帶着一衆百姓,齊刷刷地在李嘯馬前跪下。老者話氣顫巍巍地說道:“大人若離去,我等只恐匪徒復據金翅嶺作亂,求大人常駐我招遠縣,以爲我百姓依仗與屏護矣。”

“求大人常駐招遠縣。”跪地的百姓異口同聲喊道。

後面有更多的百姓跪下,求李嘯常駐招遠縣的喊聲更是響徹雲霄。

鄧雲功一臉尷尬,雖說他已將金翅嶺劃於李嘯管理,卻未曾想到李嘯的軍隊如此得民心。他心下暗忖,看來自已當日答應劃予金翅嶺給李嘯,實乃明智之舉。

李嘯急忙下馬扶起老者,他一臉真摯地說道:“老丈放心,我李嘯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從現在開始,金翅嶺之處,有我軍長期駐紮,再不會有匪徒佔據,各位皆可安居樂業,不必復憂。”

李嘯語畢,全城百姓頓時又是歡聲雷動。

一片軍民同樂的氣氛中,招遠縣令鄧雲功,隨即安排牛酒盛宴,爲李嘯全軍慶功。

是日,李嘯接受鄧雲功等招遠縣官員、全城各位百姓代表,屬下將士的輪番敬酒,大醉回營。

李嘯在招遠縣休息了一夜,次日方率兵返回赤鳳衛。

車磷磷,馬蕭蕭,李嘯軍一路軍歌嘹亮,隊伍的前頭,猛虎嘯日軍旗與大明日月旗獵獵招展,交相輝映着朝升的太陽。

返回赤鳳衛的路上,李嘯一臉燦爛的笑容。

金翅嶺順利拿下,又發現了一個藏量極豐的金礦,讓李嘯心下歡喜無限。

現在,李嘯軍中產業,除了傳統的糧食生產外,所有擁的諸如鋼鐵、羊毛紡織、鹽業、蠶桑,金礦等,這些能帶來豐存利潤的工業項目,纔是李嘯軍今後發展的基石所在。

李嘯粗算了一下,這些產業都是都正常化運作後,一年至少一百多萬兩銀子的利潤,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那時候,李嘯軍將再不會爲錢糧二字犯愁了。

心下歡喜的李嘯,很快又在想,這些目標尚是遠景,現在那宣府鎮那2萬餘人的流民,已被自已下令帶到赤鳳衛來,那要怎麼安排他們呢?

李嘯想到的方法中,第一步,便是擴軍。

亂世之中,兵馬爲先。

現在流寇與韃子在一天天壯大,大明帝國卻在一天天走向深淵,在這樣危機重重的環境下,如果相關沒有足夠的兵力加以保護,李嘯相信,自已辛苦得來的一切,隨時都可能化爲流水。

故李嘯返回赤鳳衛後,便召集手下主要將領,商討擴軍事宜。

聽聞李嘯擴軍的想法,田威、安和尚等人,皆是一臉喜色,紛紛表示完全擁護李嘯的做法。

這些粗漢的想法很簡單,有了更多的兵馬,才能打更大的陣仗,自已也能獲得更大的功名與利益。

李嘯並不打算讓現有的甲乙丙三總兵馬全部擴充,這需要的資金與裝備投入可太大了。在李嘯軍尚未獲得充足的資金和利潤的情況下,這是根本不現實的。

李嘯的規劃是,先把甲總兵馬,擴充爲赤鳳總。

這一營兵馬,再下設甲乙丙三哨兵馬,這樣的話,以每哨5隊盾兵,10隊槍兵來算,那一營人馬總共有15隊盾兵,30隊槍兵,另外再配備擴充到300人的下轄三隊的橫行哨,以及擴充爲200人的玄虎重騎和200人的飛鷂子輕騎,另外再配上500人的輔兵隊伍。

火器部隊因現在尚是緊缺資源,李嘯讓火器總頭趙傑單獨編制,以靈活配給各處軍隊。

這樣一來,按槍兵與盾兵每隊102人的編制,現在赤鳳營各兵種人數加起來,總共有5790人,比原先的部隊人數擴充了近三倍!

這樣近六千人的一總兵馬,如果拉出去,也可堪與中等規模的敵軍一戰了。

而這次擴軍,就把這2萬餘名流民一下子消化了近四分之一,接下來,其他工業項目再吸收剩餘的流民人力,壓力會減少很多。

李嘯隨後任命人事安排。

赤鳳總總長爲原甲總總長田威,副總長爲原橫行隊隊長安和尚。

安和尚從原橫行隊隊長躍升到副總長,跨了足足好幾階。見到李嘯這般信重自已,安和尚撫着那顆鋥亮的禿頭大笑,在衆人羨慕的眼光中,一臉洋洋得意的表情。

安和尚心下甚是得意:哼,你們有什麼好羨慕的,老子每次作戰,哪次不是奮勇在前,堪爲全軍榜樣,況且老子與李指揮使交情最老,早在李大人還是一名金州鄉下獵戶時便與他相熟,他不提拔老子這樣的老資格,難道還提拔你們這樣後來者不成。

而原來的橫行隊副隊長武壯,則被提升爲橫行哨哨長。

武壯得到任命後,心中十分激動,他站起身來,大聲向李嘯說了句表示感激與效忠的話語,方慨然入坐。

按下來,甲哨乙哨丙哨三哨人員,皆被任命了哨長與副哨長。

其中的甲哨哨長,則是原槍兵一隊隊長羅正。這個頂替那個名叫古遠的逃兵的羅正,好不容易纔從一名輔兵成爲了一名槍兵,極爲珍惜這個結果的他,次次作戰皆十分奮勇,現在終於成了單獨一哨的哨長,成功上演了一個吊.絲逆襲的典型劇目。

這就是李嘯軍晉升鐵的原則,以戰功與表現,作爲晉升的最關鍵的評定。李嘯相信,只有這樣公平實在的晉升原則,才能更好地激勵士卒,讓他們看到出人頭地的希望。

玄虎重騎與飛鷂子輕騎,也皆由隊升哨,其中玄虎重騎哨長,便是原隊長鮑昭,飛鷂子輕騎哨長,則是原副隊長龍昱。

李嘯決定,在現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原鐵龍城乙總與原金湯城丙總,依然保持原有編制。

鐵龍城王義守的乙總,被李嘯改名爲鐵龍總,依然和現在一樣,爲5隊盾兵、10隊槍兵、60人的玄虎重騎,60人飛鷂子輕騎。

金湯城段時棨的丙總,李嘯想了許久,給它命名了個更加剽悍的名字,金狼總,李嘯希望該總軍兵,能如同一隻西北的猛狼一般,爲自已牢牢把持那片宣府北路的土地。當然,金狼總也與鐵龍總一樣保持原有編制。

說起來,李嘯現在擴兵後的三總兵馬加起來,已有近一萬人,已遠超一個指揮使所能擁有的兵力。要知道在山東等地,一個指揮使加上下面的千戶所與百戶所的兵力,一般只有兩三千人。

幕僚陳子龍一直沒說話,他眼神複雜地看着面色平靜的李嘯向部下宣佈擴軍計劃,心下十分感慨。

這個李指揮使,真是雄心勃勃之人啊。

也許,在上官與同僚看來,這個李嘯,用野心勃勃來形容,更加合適。

李嘯瞥見陳子龍正凝視着自已,向他回了一個淡淡的微笑。

陳先生,我知道你的心思。

我李嘯現的行爲,看起來,該是多麼的張揚跋扈,也許在你眼裡,我與那個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大肆擴充兵馬的總兵官左良玉,很相象了。

不過,有一點,本官與他不同,那就是左良玉尚有朝廷軍餉可拿,而本官到現在,各地兵馬,全部想盡辦法自籌軍餉,沒拿過朝廷一分錢。

況且,左良玉對朝廷陽奉陰違,養寇自重,而我李嘯,從遼東,到山東,到宣府,北征韃子,南戰流賊,對大明朝廷與皇帝,忠心耿耿,盡心報效。

我所求爲何?

有誰能知我心?

這個問題,也許,我自已也回答不清楚。只不過,興復我神州華夏這條艱難道路,哪怕再難,我李嘯,也會努力走下去。

李嘯從思索中回過神來,隨後又與衆人一齊擬定了軍中各級人員的薪酬標準,跟原先相比,各人薪資均有所上漲。

其中總長每月20兩,副總長每月17兩。

哨長,火器總頭,水師總頭每月15兩,副哨長,火器副總頭,水師副總頭每月12兩。

隊長每月10兩,副隊長每月8兩。

甲長每月6兩,副甲長每月4兩。

士兵待遇則爲,騎兵與橫行軍士,每人每月爲2.5兩,步兵、水師、火器部隊則爲1.5兩,輔兵爲0.8兩。

這個方案,得到了一衆將領的一致認同。

要讓手下將士忠心效力,提高薪水待遇,保證軍人地位與社會尊崇度,其實是一個強軍的必備手法。

相比其他衛所那些毫無尊嚴形同乞丐的衛所軍,李嘯的赤鳳衛,可是說是全國衛所中,軍人待遇最好,也最有社會地位的軍隊了。

有良好的物質待遇作支撐,有刻苦動真格的日常訓練,加上高強度的洗腦效忠手段,以及賞罰嚴明的軍規制度,李嘯手下的軍隊,想不成爲明軍中的精銳都難。

“田威,安和尚,現在新加入的軍兵有這麼多,你們要好生訓練,力求儘快讓這大批加入的新兵,成爲我軍的合格戰兵。”安排完畢的李嘯,站起身來,目光深沉地對二人說道:“明年,赤鳳總兵馬,將要負擔起更大的作戰任務了。”

田威與安和尚一同抱拳,大聲答道:“請李指揮使放心,我等一定盡心盡力,爲大人打造一支合格能戰的精銳強軍!”

(多謝看得到天池山兄弟的月票,多謝支持)

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十九章 北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十九章 北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
第二百五十六章 生擒阿巴泰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七百六十章 說動鄭芝龍第八百三十六章 橫掃西南,進逼成都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九十一章 條件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圍頓解第四百四十七章 改制與擴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強攻九江第五十三章 一箭雙鵰第四百九十章 頭號敵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二十二章 總兵第八百一十九章 序曲結束,正戲開始第八百五十七章 襲殺暴君,獻城投降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六百二十章 何人可去和談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第一百二十章 帝心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六百一十二章 私心暗鬥第二百零二章 眼見爲實第七百三十六章 前後皆潰第三百零五章 以進爲退第六百四十七章 喋血雄關第十九章 北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捕魚與曬鹽第七十九章 鴻門宴第三百四十二章 擴軍五營第九百一十二章 唐軍突至,準軍大潰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五百一十一章 百戰不歸第四百三十九章 夫人不在買賣在第八百四十五章 僥倖回國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回回潰滅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八百三十一章 無處可逃,不如歸降第八百一十一章 轟降黃骨島,迎敵孔廷訓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六百三十一章 板蕩識忠臣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開封解圍第三百四十一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三十六章 付子之託第九百三十七章 夜襲遇挫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二百四十章 司令被俘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調兵,北求援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二百五十八章 威壓性談判第二百六十六章 赤鳳伯第七百三十二章 殘軍立潰第九百零八章 兵進喀什 準噶爾入援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流賊席捲明境第三百一十七章 秘密潛入第八百一十四章 東取莊河,西攻岫巖第四十八章 戰陣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城破,圍攻皇宮第七十一章 突困第五百一十二章 危局突變第八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徹底潰敗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五十四章 反賊、奸臣、還是奴才?第五百七十一章 兄弟相殘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二百七十三章 勳章制度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撤,北撤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呂宋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九百零二章 四面齊突,全力攻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陷和樂城第十九章 北行第五百二十四章 重創皇太極第六百八十三章 風沙攻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虎踞(二)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八百五十一章 木邦城破,拼死一搏第七百三十一章 搏一把再說第六百三十二章 大清要與流寇結盟第四百五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九百零三章 血火鏖戰 膠着廝殺第一百零一章 鎮壓第四百四十八章 與熊共舞第五百七十章 無毒不丈夫第七百一十三章 效哭清廷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