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

見劉國能的問話聲色俱厲,那守將一臉驚惶,急急說道:“將軍,現在偃城之外,已有郝搖旗的兵馬一萬餘人,正從開封星夜馳援而來,現在他們已到許州,估計不日便可到達偃城。唉,只是沒想到,貴軍炮火如此厲害,我軍竟是一天都難以堅守,郝搖旗的兵馬若是早些到來……”

“夠了,不必多說了。”劉國能擺了擺手,打斷他的囉嗦話語,便命人先將一臉懊喪表情的守將,給先行帶下去。

這時,唐軍第七鎮鎮長曹變蛟縱馬過來,來到劉國能身旁,對他低語道:“劉鎮長,若是郝搖旗果然率兵前來,那我軍正好給他將計就計,就在這偃城城下,佈一個陷阱口袋,等他來鑽就是。只要能消滅掉郝搖旗的這部的援兵,那整個河南中部,只怕會一鼓而定呢。”

曹變蛟的這句話,說得劉國能連連點頭。

現在那郝搖旗尚在許州,自不會想到偃城會這麼快就被唐軍攻克,他們一定還會以爲,偃城就算是被唐軍重兵圍城,也一定要拖上一陣纔開始攻城,那麼,郝搖旗緊急派出援兵來入援偃城,自是十分正常而必要的舉動。

如果真能把郝搖旗這股入援兵力,給全部消滅於偃城城下,那無疑在接下來的攻掠整個河南中部的戰鬥裡,爲自已大大減少壓力。

更有可能的是,隨着重城偃城被迅速攻克,郝搖旗部被迅速消滅,其餘的河南中部州鎮,怕皆是心驚膽裂,將來傳檄而定,亦有可能。

想到這裡,劉國能心下頓是主意已定,他隨即心生一計,又把方纔帶下去的的那名守將給叫來,笑着問道:“對了,你既降我軍,也算微功一件,本將且記下了,將來論功行賞,也不會少了你的好處。對了,你是何姓名,本將先彰倒是忘了問呢。”

那守將聽他似有拉攏之意,頓是一臉喜不自勝,急急回道:“在下王光恩,字守宇,安定人。崇禎年間,俺與弟弟王光泰一同舉事,還得了個綽號花關索,也算勉強有點名氣。在崇禎後期,俺與弟弟同被高鬥樞大人招降爲官軍,駐過在山西一帶,後來,李自成進攻山西,俺弟戰死,手下兵馬更是逃了個七七八八,俺不得已,便降了他,隨後一直在李過手下做事,去年年底,安排駐守偃城……”

見王光恩一說就沒個完,劉國能不得不又打斷他的話:“好了,過去諸事,休要再提。本鎮且問你,從今之後,你可願爲本軍忠必效力嗎?”

聽到劉國能要讓自已這樣的敗軍之將,從此有機會爲唐軍效力,王光恩頓是喜不自勝,立即頭點得有如雞啄米:“卑職能爲貴軍效力,實是萬分榮幸。將軍但有任何安排,但請吩咐,在下定會爲貴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國能笑了笑,便沉聲道:“那你聽好了,本將有個任務交給你,那就是,派我軍丙營營長祖大弼與你同去,共誘郝搖旗的援兵到偃城城下。在敵軍援兵到達城下後,我軍再裡應外合,一齊殺出,把郝搖旗的援兵全部消滅。你聽明白了沒有?”

王光恩挺胸疊肚,立即大聲回道:“在下明白,全憑將軍安排!”

接下來,在劉國能安排下,全軍將士緊急打掃戰場,隨後便與城中降兵一齊行動,先把被炸的幾成廢墟的東面城牆,給緊急修復了一番。

完成這些工作後,劉國能便安排丙營營長祖大弼,帶領數百騎兵,穿着守軍的盔甲,打着守軍的旗幟,帶上王光恩及他的數名護衛,一道從偃城離開,前往北面的許州城,準備在這裡迎接將從這裡入援的郝搖旗敵軍援兵。

他們一夜疾趕,總算在天亮時分,來到許州城外。

很快,祖大弼派出使者,入城去向郝搖旗通稟消息。

“不好了,郝將軍!唐軍,唐軍快打到偃城來了!”很快,他手下親兵急急入帳,向剛剛起牀的郝搖旗稟報。

“哦?他們竟來得這麼快?”

雙眼惺鬆的郝搖旗一臉驚訝:“咱們一路疾趕,纔在這許州稍微歇息了一下,唐軍就趕來了?他們到底到哪了?那,那現在偃城狀況如何了?”

“稟,稟將軍,唐軍勢大,兵力衆多,我軍項城與商水等縣已然棄守,其全部兵力撤至偃城,偃城守將王光恩業已派出哨騎前來,欲請將軍去緊急救援呢。”

聽到親兵這些話,郝搖旗臉色瞬間慘白,額頭竟亦有冷汗滲出。

唐軍已拿下項城與商水,如果偃城有失,那整個河南中部門戶完全洞開,再無險可守,唐軍將會橫掃整個河南中部,而自已這部入援兵馬,亦是徹底成了甕中之鱉了。

“那哨騎可曾稟報,現在唐軍總共有多少兵馬?”郝搖旗急急追問一句。

“劉將軍,據哨騎說,唐軍約有六七萬人。”

聽了管家報出這個數字,郝搖旗眉頭緊鎖,心下卻在緊張盤算。

如果唐軍六七萬餘兵馬,那麼,他們倉促之間,想要攻打已有近萬名守軍的偃城,必是不易。

而若是自已的一萬兵馬能及時前去救援的話,當可大大加強城池的守備力量,讓唐軍再無力攻打。而且,就算唐軍精銳,自已不足以將唐軍趕走的話,亦足以與唐軍抗衡堅守下去。最終讓唐軍師老兵疲,從而只能無奈撤走了事。

想到這裡,郝搖旗再不猶豫,立即下令道:“既如此,偃城情況緊急,令全軍作好準備,立即前往救援”

“得令!”

不多時,郝搖旗全身披掛,點起一軍兵,緊急前往偃城而去。

爲了保證速度,趕在唐軍圍城前到達偃城,郝搖旗的三萬軍兵,皆未攜帶重型武器,全軍輕甲簡裝,快速前行。

大軍剛過出許州,才至大隱水處,正好碰到王光恩帶着祖大弼等人來到岸邊。

見到是王光恩親自前來迎接,郝搖旗不覺十分吃驚。

他縱馬上前,急急喝問道:“王光恩,你身爲守城主將,如何擅自棄城離守?難道,你是想單獨帶着這數百號騎兵逃跑嗎?”

王光恩臉上擠出僵硬的笑容,他長嘆一聲道:“將軍,在下見你們援兵遲遲不到,擔心哨騎在路上出了意外,實在是心急如焚。這才親率騎兵趕往許州,準備親自去向你說明情況。希望能趕在唐軍圍城前,讓援兵儘快到達。我還真沒想到,將軍您竟不辭勞苦,親自統兵來救,倒是讓在下感激涕零呢。”

王光恩這番話,說得後面一直低頭押送他的唐軍第六鎮丙營營長祖大弼,心下暗笑不已,卻又強自忍住。

郝搖旗冷冷地掃了他一眼,便回道:“偃城乃是中部門戶,地勢十分緊要,萬一有失,豈非壞了大事。故本將接到稟報之後,再也等待不及,親自率兵來救,以解偃城之危也。”

王光恩連連點頭,急道:“既如此,那在下在前面帶路,就請將軍跟我立即趕往偃城。”

郝搖旗不加多疑,立即帶領這一萬兵馬,在王光恩的帶領下,急急朝偃城方向奔行而去。

一萬兵馬緊趕慢行,終於在快到黃昏之際,來到了偃城城外。

望着遠處那輪廓模糊的城池,望着那上面依然高高飄揚的順軍軍旗,奔行顛顛跑出一身臭汗,全身又酸又痛的郝搖旗,終於長吁了一口氣。

好麼,總算順利趕到了,看來唐軍在攻佔項城與商水後,尚未趕到偃城圍城,這下自已倒是可以從容佈防了。

這時王光恩湊過來,一臉恭順地說道:“郝將軍,且讓我等先行入城,爲將軍打開城門。迎接將軍入城後,然後再好生安頓全軍將士。”

對於王光恩的話語,郝搖旗再無任何疑慮,他點了點頭,示意王光恩等人先行離開,隨後自已便大咧咧地帶着一萬兵馬,徑自來到了偃城城外。

到達城下後,郝搖旗正不耐煩地等待着王光恩再度出城迎接,這時,忽聽到城頭一陣喀喇響動,他擡頭望去,眼前出現的一切,讓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他驚愕地看到,城頭的順軍軍旗,被迅速地替換爲紅底黑字的李字軍旗,以及許多面繡着出林猛虎的唐軍軍旗。

這一瞬間,郝搖旗的大腦幾乎短路。

不過,他迅速地便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可惡,原來這王光恩,早已獻城而降,卻依然將計就計,就來使詐圖賺自已,這個卑鄙至極的傢伙!

他隨即近乎本能地四下張望了一下,看到了更令他吃驚的景象。

他能看到,在那目光盡頭的城外樹影中,竟是旗幡隱隱,甚至可隱約看到刀槍盔甲反射的點點光芒。

郝搖旗的心,瞬間沉入冰湖之底。

可恨啊!自已一心來援,卻萬萬沒想到,王光恩部的軍兵,竟然早就獻城而降,到了現在又精心編織好了陷阱,就等自已不明就裡的踏入其中,從而一網打盡。

想到這裡,郝搖旗內心的憤恨怨怒,簡直無以復加。

“王光恩!你這忘恩負義的狗雜種!唐軍給了你什麼好處,竟讓你這般背主忘恩,如今竟還來圖賺我!”

郝搖旗渾身發抖,衝着城頭厲聲大喝。

郝搖旗厲聲罵完,從東門城頭,閃現出王光恩與唐軍主將劉國能的身影。

“郝搖旗,你叫什麼叫!你且睜開狗眼看清楚了,在本將旁邊的,乃是唐軍第六鎮長劉國能將軍,你若識時務,立即下馬受降,可免一死。如若不然,我軍必將揮師疾攻,將爾等頑抗之輩,全部消滅在這偃城縣城之下!”王光恩叉腰回罵,滿是狐假虎威的作派。

他一說完,旁邊的劉國能亦發話道:“郝搖旗,現在你部兵馬,皆已落入我軍包圍之中,若你尚識時務,儘早投降,方爲保命之道。我軍念你投降之舉,定會加以優撫,爾等非但可以保命,各人家屬財貨亦皆可得以保全。如若頑抗到底,則必將身死名滅,手下軍兵亦是要橫罹血光之災。何去何從,望你三思而斷。”

劉國能這般話語,郝搖旗根本聽不進去。

他只見到,王光恩在劉國能身旁這般小人得志般的作派,已是氣得雙眼發紅,再不及多想,立即厲聲回道:“王光恩!你這背主家奴,還好意思說出恁樣話語!哼,你們以爲,我軍只會乖乖地束手待斃麼?告訴你,本將現在就立即率兵返回,你等卻是莫奈我何!”

他話語一落,劉國能冷冷一笑,他再不多話,右手高高舉起,示意旁邊的號令兵,立即打出旗語號令。

連綿的號角聲,幾乎在此時同時響起。

偃城縣城四門洞開,大批甲冑俱全威風凜凜的唐軍士兵,有如洶涌的潮水一般,從城門中傾泄而出。

與此同時,那些潛藏在城外小樹林中的唐軍部隊,業已分別從左右兩側,快步奔出。

更有多達數千名的唐軍騎兵,呼嘯着從樹林中鑽出,馬蹄動地煙塵滾滾,徑自兜到郝搖旗後陣之處,將他們的撤退之路徹底截斷。

至此,在短短的時間內,郝搖旗這三萬名輕裝部隊,被唐軍四下包圍,陷入了再不可逃的口袋陣中,形如甕中之鱉。

見到自已在轉瞬之間陷入四面楚歌的絕境,郝搖旗又急又怒,他立即下令,全軍整隊,向後突圍。

一場激烈的戰鬥,瞬間爆發。

就在敵軍在亂糟糟整隊之際,從三面圍來的唐軍步兵,正以整齊有序的軍陣,向他們快速壓近。

三面圍來的唐軍戰陣,幾乎都排成的陣型,皆是是一個寬度幾乎與流寇相等的一字長蛇陣,數千名盾兵一字排開,那鑲着兩排銳利尖利的大盾,有如一道臨時築立的鋼鐵之牆。

而在盾兵之後,則是密密麻麻的槍兵,他們在這盾兵築成的鋼鐵牆上,在每面盾牌的上方,都擱有一根寒光閃爍的4米精鋼長槍,有如蓄勢待發的毒龍,陰狠地對準對面離自已越來越近的獵物。

唐軍槍兵足有三層,可以確保有足夠的兵力填補損失,整個陣形十分嚴整,充滿了凜凜殺氣。

這兩鎮合圍的唐軍兵力是如此之多,一時間,讓郝搖旗有種徹底絕望之感。

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
第七百九十二章 脣亡齒寒,入援莫氏第五百零五章 血肉搏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準你自盡第六百七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一百零三章 分派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順建國第二百五十章 目標,江華島第六百二十七章 加封唐王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圍殲耿仲明第四百零二章 擴軍平南鎮第五百三十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爾袞的彷徨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化屠殺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三十四章 雛形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順結盟,再謀大西第三百九十四章 合圍兗州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五百三十五章 被逼攤牌第三百五十七章 唐軍之威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緣何效死第三百九十七章 削爵罰銀第九百四十一章 長子戰死 兔死狐悲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五百零六章 海陸聯合作戰第九百零五章 危急關頭 援兵終至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三十章 鹽鹼地也是寶第二百六十二章 政治與愛情第八百五十六章 押桂王一家上城頭第五百八十一章 肅殺之夜第六百三十章 南遷不了了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何封賞第九百零九章 風沙遮道,山谷阻擊第三百一十四章 致命的誘餌第七百一十六章 借爾頭顱一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進京陳情第五十九章 尾隨第三百六十章 唐明議和第六十八章 面試第四十三章 殺機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惜代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一百八十一章 挺進開封第四百六十章 魯密銃三段擊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八百一十八章 搏命阻敵第八百一十章 驚天一炸,烈焰焚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鐵龍城之戰(六)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清亡矣第九百一十八章 葉爾羌滅亡,兵進準噶爾第八百七十五章 雨夜血戰第五十八章 南撤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生之敵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五百零二章 沉着應對第八百五十三章 木邦城破,殘軍歸降第七百一十八章 敘州爭奪戰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九十四章 改造第三百八十三章 濟南危急第七百三十九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八百七十六章 末日遼陽第八百八十三章 喪權辱國的苟活協議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勝守城第四十七章 崇禎第一百零六章 吞狼(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襲指揮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條建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全城活埋第一百八十章 戰和之爭第八百二十一章 誘殲郝搖旗第八百二十九章 御駕親征,以援孤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第六百九十一章 劉良佐的選擇第一百零七章 憂思第五百四十章 兩頭押注第三百章 籠絡曹變蛟第八百零九章 炸藥包上的城池第七十三章 回堡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面見緬王第七百一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八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東攻復州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七百八十五章 桂王,萬不可棄城啊!第八百四十四章 米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