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

楊士奇走的時候,滿城文武幾乎沒有幾個人去送行。倒是臨去之前,曹鼐倒是秘密拜訪恩師,具體說了什麼。

卻沒有人知道了。

楊士奇卸任華蓋殿大學士。由楊溥接任。

內閣的排名變成了。

楊溥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其次乃是胡濙謹身殿大學士。曹鼐文華殿大學士,王直武英殿大學士。馬愉文淵閣大學士。

楊溥推薦的新晉大學士乃是陳循。

之前說過,乃是永樂十三年狀元。而是江西人,卻是楊士奇的同鄉。

這也是楊溥爲安撫朝堂的決策。

首先陳循與楊士奇之間並不是很親近的,否則上一次楊士奇推出的人選,就不應該是曹鼐而是陳循了。

都是狀元,誰還比誰差了?而且陳循的資歷要比曹鼐還高。

不過,同樣是狀元因爲在不同的省份,卻待遇不大一樣,江西與浙江,福建都是科舉大省,很抱歉,多一個狀元人家不稀罕。

但是北地就不一樣了,一個狀元足以讓全省的士紳推爲翹楚了。

對於江西來說,大明開國以來,洪武年間科舉舉辦並不頻繁,中間還停辦了十幾年,但是到而今細細數來,江西有五六個狀元,最少有兩次,是江西人包攬前三甲。至於榜眼探花等,更是不用說了。

滿朝半江西這話,從來不是隨便說說。

所以陳循雖然爲狀元,但是他背後的政治資源反而不如馬愉與曹鼐,人家上有大學士支持,下有山東,直隸鄉黨。

縱然北地少文,但是畢竟一個省的體量還是在哪裡放着。

這也是爲什麼楊溥要推薦陳循入閣的原因,他總要安撫一下江西人。

再加上陳循才也堪用,畢竟能在這麼多人之中一舉奪魁,都是有本事的。

朱祁鎮也知道而今一番大動盪之後,正是要鎮之以靜的時候,所以也就沒有反駁。

只是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內閣的變動,並沒有因此終止。

胡濙向朱祁鎮乞骸骨了。

朱祁鎮大吃一驚,立即召見胡濙。卻見胡濙雖然安步當車,卻鶴髮童顏,一點沒有顯老,甚至讓人有一種懷疑,懷疑胡濙的頭髮是假的。

胡濙行禮過安坐之後,朱祁鎮立即問道:“先生是要棄朕而去嗎?”

胡濙說道:“老臣豈敢,只是老臣實在是年事已高,臣生於太祖洪武八年,而今六十有七,年老體衰,不堪重負,屍餐素位,恐誤國家大事。故而臣請陛下擇賢德之輩代臣。”

朱祁鎮聽胡濙這一番話,再看胡濙的相貌,總覺得有一點諷刺的意味。

如果去掉胡濙一頭白髮,說胡濙四五十歲的人都有。

朱祁鎮只知道胡濙好養生,而且很有成效,其實他並不知道,這位現在就告老的人,在歷史上經歷英宗年間一切風波。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歷史的正統皇帝與眼前這個老人,也不過是前後腳離開的人世。

胡濙足足活了八十九歲。更可怕的是,他爲大明朝廷效力了六十多年,不管是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還是奪門之變,其中收拾爛攤子的人中,都有胡濙。

胡濙決計不是不堪重負,而是看到朝廷政事的變化,不利於胡濙。所以胡濙纔想退一步海闊天空。

畢竟胡濙本身好養生,好道法。對名利不敢說不貪戀,但是卻足夠的理智。

他見楊溥掀翻楊士奇的種種手段,心中擔心,他是楊士奇下一個目標。

原因很簡單,胡濙在資歷,能力,潛勢力上,他自己也知道,他比不上楊士奇與楊榮,而今如果是楊榮當政。

胡濙不用多擔心。

但是楊溥卻不一樣了。

三楊之中,楊溥從來是小老弟。算是後起之秀,胡濙在永樂年間就是尚書級別的重臣,但是楊溥那時候還在翰林院讀書。

在內閣之中,張輔是決計不會插手文官這邊的事情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計。曹鼐,王直,馬愉,新進的陳循。都威脅不了楊溥,六部之中,也少有能威脅到楊溥的。

但是胡濙卻是一個。

想讓胡濙向楊溥低頭,胡濙自己的驕傲,他是決計不想的。他又不想與楊溥鬥個你死我活的,索性致仕,寄情山水之下,也算是一大樂事。

其實胡濙很早就有這個傾向了。

在三楊當政的時候,胡濙一直把持着禮部。但也僅僅如此而已,不關禮部的事情,胡濙一概不管。

朱祁鎮心中對此也有猜測,正因爲如此,朱祁鎮才更不能讓胡濙走了。

對於內閣成爲楊溥一言堂,朱祁鎮也是有足夠的警惕的。胡濙這個老臣,畢竟是太宗皇帝留下來的臣子,宣宗皇帝所選的託孤重臣。即便不想管事,但是對大明忠心卻是可表日月的。

這樣老臣在內閣之中,真有什麼事情,或者楊溥有什麼意外,足夠作爲替手。鎮得住場子。

所以,朱祁鎮連忙說道:“先生那裡的話,先生養生之道,朕早就羨慕已久了。正想朝夕請教。先生如果覺得公務繁忙,禮部的事情可以多找幾個人分憂,先生只需每日進宮傳授朕養生之道即可。”

說實話,禮部就是一個清水衙門,除卻今年下半年要辦的各地鄉試,明年上半年的會試之外,就沒有什麼大事了。

胡濙本身就很閒的。

胡濙又堅持了幾次,但是朱祁鎮說什麼也不會讓胡濙還鄉的。胡濙這才說道:“陛下有意,老臣不敢不從,只是養生之道,卻是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少年戒之在色,陛下已得其中三味,只需持之以恆就行了。”

朱祁鎮聽了,只覺得胡濙這個老不修的在諷刺他。

他本心不想這麼早與錢氏同牀,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少年夫妻,正是食骨知髓的時候。

朱祁鎮唯一能堅持的,僅僅是有錢氏一個女人而已。

卻不知道胡濙所言,其實並不是諷刺。

宮中所有的宮女,可以說都任朱祁鎮採摘。朱祁鎮只要有意,不用動手,只要動動眼神,就有女人脫光光躺在他牀上。

朱祁鎮還能保持不亂性,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甚至宣宗皇帝駕崩,很多人都暗地裡說,是宣宗在女色上太過了。

比起宣宗,朱祁鎮簡直是苦行僧了。

朱祁鎮好生安撫了胡濙,不去說了。只是他送走了胡濙之後,心中才若有所悟,暗地:“胡濙這一次乞骸骨,是給我看的,還是給楊溥看的。”

他越琢磨,越覺得自己被胡濙給套路了。

胡濙不想向楊溥低頭,但是又不想與楊溥爭鬥,自然要向楊溥釋放一些信號了。口中說什麼,並不重要。

政治家的話,能信得過纔怪。

這種主動請辭的話。楊溥知道了會怎麼想?

甚至楊溥想不想胡濙請辭?

朱祁鎮想了半天,估計楊溥是不想的。

因爲朱祁鎮固然不想讓楊溥在內閣獨大,楊溥又是一個聰明人,他也不會在內閣獨大,因爲他在內閣權勢太盛的話,他在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上也待不長了。

所以,他不想將胡濙逼走,畢竟逼走了胡濙,未必能弄來自己的人。

朱祁鎮心中暗道:“都是老狐狸。”

如此他也放心了。

之前的內閣,乃是三楊,張輔,胡濙分爲三派,而今的內閣卻是,楊溥,馬愉,陳循一派,胡濙一派,曹鼐一派,王直一派,張輔自然是旁觀者。而曹鼐與王直兩派有聯合的跡象。

朱祁鎮心中暗道:“如此一來,內閣裡面暫時穩定下來了,穩定下來也好做事。”

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二百章 馬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
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十九章 毛裡孩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二十七章 巡城三第二百章 馬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十九章 不準贖刑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五章 瓦刺與西域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八十九章 開海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四章 新任內閣班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三十八章 楊溥請辭第一百零一章 圍城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有馳道可解憂第一百三十七章 龍城飛將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二百四十九章 殺俘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二十六章 其言也善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一十六章 巡邊的準備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八十九章 太皇太后的考驗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學的意義第一百四十二章 挫扁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東陽的手段第四十三章 海西經營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四十八章 南洋衛第一百一十 章 議麓川第十三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一百七十一章 喜寧第七十六章 佛山鐵業第四十四章 也先的算計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二十六章 換講官之意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三十八章 家事國事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巡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六十一章 郭登到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慶都公主駙馬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七十五章 推行青貯法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同城下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二百零一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五章 首勝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撫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二十七章 鴨綠江畔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四十七章 孔家南宗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壽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