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

第九十九章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

朱祁鎮看着眼前幾乎將他埋了的奏摺。

第一時間判斷出來,他批不完。

但是這些奏摺,他又不能不看。因爲大部分都是彈劾楊士奇的,楊士奇今天已經告病了,內閣由楊溥領導。朱祁鎮總不能將這些奏摺轉給楊溥去批閱吧。

抱歉,楊溥也是一等一的聰明人。

且不說,他有沒有權力做決斷,單單是爲了避嫌。他是決計不會沾手的。

朱祁鎮也不看,他只是讓人分類,將所有奏摺列出條陳來,將每一個下面彈劾數量,再加上罪名做一個彙總。

很多人彈劾都是重複的。

於是乎在朱祁鎮手中,就有這樣一個表,似乎六部內閣,除卻胡濙之外,都揹着彈章,或許是因爲胡濙資格老,再加上常年除卻一些大禮儀的主持之外,就不做什麼事情,也不與人爭執,自然不會妨礙誰。

如果真按照上面的人看,朱祁鎮重用的大臣們,都是一些十惡不赦之輩。

朱祁鎮自然知道,這是楊士奇的手筆,楊士奇知道自己的罪名是洗不乾淨的,乾脆將水攪渾了。

王振這個時候小心翼翼過來,說道:“陛下,該上早朝了。”

朱祁鎮一揮手,說道:“免了。”

此刻的朱祁鎮有一種失控的感覺,不是感覺,而是已經失控了。

朱祁鎮爲什麼即便是楊士奇在很多事情上違逆他的意思,他依舊不拿下楊士奇,就是因爲穩定楊士奇,就是穩定朝堂。

一直以來,是他說服了楊士奇,用楊士奇去壓下面的朝臣。

但是而今楊士奇權威受損,壓制不住朝堂,朱祁鎮也對朝堂失去了控制,或者說,朱祁鎮從來沒有控制得了朝堂。

唯一讓朱祁鎮慶幸的是,五軍都督府,勳貴們,一個個老老實實的閉門謝客,不參與進去。

朱祁鎮想來什麼,說道:“馬順到了沒有?”

王振說道:“就在外面。”

朱祁鎮說道:“召他進來。”

馬順小心翼翼的進來,說道:“拜見陛下。”

朱祁鎮說道:“查清楚了沒有?”

馬順說道:“臣無能,請陛下責罰。”

朱祁鎮昨天就好好訓斥了一頓馬順,並令馬順去調查,這楊溥到底在背後做了什麼。

但是朱祁鎮一行以來,不允許被大臣發現,在面對大臣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這個年代,朱祁鎮這個兩個要求,簡直是自相矛盾。

朱祁鎮其實也有預料,說道:“算了,不要查了,那幾位公侯那邊,有人登門嗎?”

朱祁鎮所言的公侯自然是軍方實權人物,英國公,成國公,還有新晉的軍中巨頭保定侯孟瑛。

馬順說道:“雲貴總督王驥拜會了保定侯。不知道說了什麼。”

朱祁鎮閉上眼睛想了想,說道:“你親自去傳話給王驥,讓他馬上立即出京,不得逗留。”

馬順說道:“是。”

朱祁鎮心中暗道:“楊士奇保不住了。”

楊士奇縱子行兇,知法犯法,之前朱祁鎮可以假裝不知道,但是而今經過劉球彈劾,幾乎是天下皆知。

這本身就很敗壞朝廷的威信了,如果朝廷還不做懲處。如果取信於天下。

這僅僅是一個原因。

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卻是楊士奇失去了對朝堂掌控能力。

朱祁鎮之所以如此依賴楊士奇,並非朱祁鎮對楊士奇感情多深,而是楊士奇足夠鎮壓朝廷上上下下,能理順上下,不因爲朝廷之中的種種作爲,影響朱祁鎮做正事。

而今的情況看來,已經是羣情洶洶了。

即便朱祁鎮花費大力氣,將楊士奇保下來。

楊士奇還是大明的定海神針嗎?

如果楊士奇不能穩定朝堂,反而成爲朝廷的不安定因素,朱祁鎮要之何用?

不過,朱祁鎮心中還在猶豫。

朱祁鎮很清楚眼前最大的事情是什麼?不是楊士奇縱子行兇。

楊士奇的兒子,縱然再厲害不過殺幾家人而已,但是今日如果大旱再起,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所以,楊士奇本身並不重要。

重要是朝廷必須儘快的恢復到正常情況,以即將來臨的天災。

這纔是頭等大事。

朱祁鎮懷疑楊溥也是想到了這一點,這這個時候發難。

“這簡直就是逼宮。”朱祁鎮心中暗道。

要將這一件事情快速平定下來,最好的辦法,罷免楊士奇,讓別人代替楊士奇的位置,但是有資歷,有能力,可以代替楊士奇坐鎮內閣的人是誰?

朱祁鎮只有一個選擇。

朱祁鎮想來想去,說道:“擺駕,去慈寧宮。”

太皇太后即便不幹政,但是在這樣的大事之上,朱祁鎮也必須問一問太皇太后的意見。

朱祁鎮到了慈寧宮,卻見太皇太后正在與錢婉兒說些什麼。

朱祁鎮看上去,她們兩人相處還是很融洽的。

太皇太后見朱祁鎮來了,就將錢婉兒打發走了。錢婉兒也很有分寸,向朱祁鎮行了一禮,眉目之間,好像是一汪春水,輕輕一瞥,低頭就走了。

朱祁鎮有些慚愧。

不得不承認,十五歲的少年,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身體衝動。他即便很節制了。也讓他們兩人感情走向升溫。

太皇太后不知道看見他們兩人小情愫,也許看見,當做沒有看見,等錢婉兒走了之後,輕輕一嘆,說道:“我也沒有想到,他們兩個人居然走到這一步,還是楊榮死的太早了。”

前朝的事情,鬧得這麼大。太皇太后又不是聾子瞎子,又你怎麼不知道啊。

朱祁鎮輕輕一嘆,說道:“如果楊榮在,他們兩人斷不會如此。”

楊士奇,楊榮,楊溥,他們三人彼此合作之餘,也是互相牽制的。誰也輕易不會動手,但是楊榮一去,必有爭執。

再加上朱祁鎮很多地方表現出了對楊士奇的不滿意。

今日的局面,可以說是必然。

朱祁鎮想明白這一點,其實有些後悔。

只是這後悔之意,一閃而過,因爲後悔從來沒有用。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太皇太后說道:“我兒準備怎麼處置?”

朱祁鎮說道:“孫兒茫然無措,還請娘娘指點迷津。”

太皇太后說道:“你也就是不愛說實話,如果你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你昨天就過來了,你現在來,分明心中有了主意,卻擔心我不答應。”

朱祁鎮頓時覺得太皇太后的目光,能洞徹他的五腑六髒一般,說道:“娘娘英明。”

太皇太后說道:“少拍馬屁,說吧,你準備怎麼辦?”

朱祁鎮說道:“具體怎麼辦,朕還沒有想好,只是而今春旱加劇,很可能爆發蝗災,如此緊要關頭,朕萬萬不能容忍朝局混亂下去的。”

“只能快刀斬亂麻。”

太皇太后口中喃喃的道:“快刀斬亂麻?誰是快刀,誰是亂麻?”說話之間,看了朱祁鎮一眼,這個答案太皇太后不用朱祁鎮說,她自己也能猜出來幾分,說道:“你想怎麼做,有一件事情,你要答應我。”

朱祁鎮說道:“娘娘請講。”

太皇太后說道:“將相不辱,楊士奇爲我加效力數十年,功勞累累,乃是功勳老臣,我不管你怎麼做,萬萬不可讓楊士奇沒有好結果。”

太皇太后輕輕嘆了一口氣,說道:“我也不是爲了楊士奇求情,而是如果楊士奇沒有好結果,天下誰願意爲我家所用?這一點,你要細細思量。”

朱祁鎮心中頓時好像落下一塊大石頭,有太皇太后這一句話,朱祁鎮就有底氣了。說道:“楊先生本無大錯。”

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八十章 西寧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序章 我, 朱祁鎮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
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部尚書的人選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十八章 瓦刺內亂的可能第九十六章 鎮守雲貴方略第一百八十七章 兵疲將驕第九十七章 對大藤峽的決斷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七十一章 也先吐血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二百二十六章 屠城之後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一百三十七章 蒸汽機的窘境第一百二十三章 地震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亨第一百章 定風波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勝衛之戰第五十二章 負擔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一百章 楊溥奏對第二十四章 於公堤第五十一章 彈劾曹吉祥第八十章 西寧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煙塵第五十四章 水利學堂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朝廷風雲變第四十八章 新任衍聖公第一百四十九章 昆圖的法會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七十三章 三道關大捷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五十一章 曬鹽法的進展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九章 內閣增補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家異類朱祁鎮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零八章 時間差第一章 瑞雪兆豐年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六十章 失意的楊榮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九十章 貓兒莊之戰第四十七章 開海方案第一百二十三章 黃河危局第四章 太后第一百一十八章 馬文升在天津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四十章 薪火相傳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序章 我, 朱祁鎮第四十九章 貢品第一百零九章 諒山之戰之構想第九十五章 開海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七十七章 占城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破釜沉舟第七十七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二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四十四章 孔弘緒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施禮生死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十章 王直入閣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