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第一心腹于謙

第七十五章第一心腹于謙

朱祁鎮說要自己走,但是那裡真讓朱祁鎮自己走。

別的不說,一旦朱祁鎮失足落水,他們都逃不了一死。

不過,朱祁鎮既然這樣說了,朱祁鎮身邊簇擁的數百人,也就少了不少。

只剩下石璟,王振,于謙跟着。

阮安很自覺帶着人勘察地勢,選擇從什麼地方開始挖渠引水,平整土地了。

畢竟距離春耕也沒有幾日了。

朱祁鎮走在湖邊,忽然見一塊大石頭,突兀的深入湖中,好像是一個烏龜的頭一般。朱祁鎮走了上去,忽然說道:“石璟,王大伴,你們守在岸邊。朕與於先生有話說。”

石璟不做他想,立即離開。王振卻深深的看了于謙一眼,似乎將於謙列入不可得罪的人選之中。

兩個人站在遠處,能看的見朱祁鎮與于謙的身影,卻聽不清楚。

王振有些急,問石璟道:“你說小爺,會與於大人說些什麼?”

石璟一臉無所謂說道:“不知道,不過王公公,陛下就是陛下,可不是小爺。”

王振聽了,看着石璟好像什麼也沒有說的樣子,心中也明白,宮中太監稱呼太子爲小爺,皇帝爲皇爺。

而今別人都不會稱朱祁鎮爲小爺。唯有王振有時候會這樣叫。

王振正在默默反思,朱祁鎮與于謙的談話,也入正題了。

朱祁鎮問于謙,說道:“於先生,你覺得楊閣老與仁宗皇帝如何?”

于謙說道:“君臣相得一段佳話。”

朱祁鎮說道:“仁宗皇帝在潛邸之時,將天下人才盡收囊中。只可惜天不假年。太皇太后,常常以仁宗皇帝爲念,教育朕要與三位閣老和睦。”

“君臣相得。”

“只是朕不是仁宗皇帝。”

于謙聽了,心中一緊。

在朱祁鎮身邊不過一日,于謙已經不敢將朱祁鎮當做小孩子來看了。縱容看起來皇帝而如今沒有大權。

大權在太皇太后那邊。

但是皇帝畢竟是皇帝,天然對整個朝廷有極大的支配能力。

在於謙看來,皇帝而今雖然看起來很成熟,但其實並不懂怎麼運用這種權力而已,否則太皇太后不可能限制住他的。

一旦皇帝對楊士奇等人有想法,縱容他們一時間沒有事情,將來也會有事情。于謙立即說道:“洪熙以來,仁宗潛邸重臣對天下社稷是有功的。楊閣老對陛下也是忠心耿耿的。”

朱祁鎮一聽於謙如此說,頓時一笑,說道:“於先生,你爲朕是昏君不成,三位閣老乃是大明的定海神針。朕豈能對三位閣老,有他念。”

“只是楊閣老他們都老了。”

“又能扶持朕走多少年啊?”

“朕想要的不是楊閣老,而是楊閣老一般,與宮中親如家人,又能治平天下的大臣。楊閣老與仁宗父皇,未必不是君臣假話,但朕不想令父祖專美於前,父祖有洪宣老臣,朕也必然有正統宰相。”

“於先生就是朕的宰相。”

于謙聽了跪倒在地,說道:“臣萬死不敢當此,太祖有令不可重立宰相。”

朱祁鎮連忙將於謙攙扶起來,說道:“於先生何須如此,時勢不同,今非昔比,而今天下之勢,於先生比我清楚,不知道有多少事情,要做,別的不說,單單是衛所之事,就令朕夜不能寐。”

“如果不加以振作,距離北虜兵臨北京城下,還有多少年?”

于謙說道:“即便如此,臣也不敢擔此重任。”

朱祁鎮說道:“先生何須如此,猛將發於行伍,宰相起於郡縣。先生出仕以來,所任之處,治下清平,百姓愛戴,難道先生只愛一地百姓,而不愛天下百姓嗎?況且,朕尚年幼,親政尚有些年頭,朕許的不過是將來之事。難道先生連當仁不讓之心,都沒有嗎?”

于謙說道:“臣願爲陛下效死。”

于謙心中感動之餘,心中也明白,而今的局面,他即便是不想皇帝鐵桿都不行了。說出去誰也不會信的。

朱祁鎮終於將於謙攙扶起來說道:“不瞞於先生,順天知府這個官,還是朕向太皇太后請來的。”

“朕雖然年幼,但也知道,不可養在深宮之中,不知道世間疾苦,只有做親民官,才知道百姓之疾苦所在。”

“朕希望於先生,代朕牧民,將北京百姓疾苦都傳到朕的耳朵之中。”

于謙說道:“臣初入順天,就聽說陛下以煤代柴之舉,京師百姓大爲感激,陛下愛民之心,上感蒼天,只是臣以爲大明最急之事,並非此事。”

“開國七十年來,民力已蘇,百姓安泰,大明最急之事,乃是兩宮和睦,家和萬事興。天家和睦,乃天下之幸。”

朱祁鎮知道于謙所說的兩宮,並非慈寧宮與坤寧宮,而是慈寧宮與乾清宮。

朱祁鎮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說兩宮之間,從來和睦。這話朱祁鎮說不口。自從當日之後,朱祁鎮一心想做的與之前一樣,卻做不到。

有時間最親近的人,才能傷害你。

朱祁鎮也是如此。

他在太皇太后身邊的時候,有時候都忘記了太皇太后這個名頭,真將太皇太后當做奶奶了。

但是就當他對太皇太后敞開心扉的時候,卻被太皇太后給了重重一擊。

特別是太皇太后說要廢掉他的時候,。朱祁鎮是真傷心了。

之後,即便是想親近太皇太后,心中也會猛地想到這一件事情。凡是要說話的,非要過上幾遍才說出口。

這樣的態度,太皇太后豈能感受不出來。

故而朱祁鎮與太皇太后之間的隔閡也就漸漸產生了。每日朱祁鎮雖然還會去太皇太后那邊請安,但也僅僅限於請安了。

只是進去一盞茶的工夫,說幾句沒有營養的話,就退了出來。

朱祁鎮內心之中,也明白與太皇太后的關係冷淡,並不是一件好事,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在內心深處。朱祁鎮都覺得不對。

但是他又不知道該怎麼親近。

讓朱祁鎮放棄他內心的政治理念,是萬萬不行的。敷衍太皇太后,他也敷衍不到位。

于謙見朱祁鎮一時間語塞,就知道他說道要害之處了,說道:“陛下,祖孫之間,難道有什麼深仇大恨不成?莫非陛下還忌憚襄王之事。”

朱祁鎮說道:“非是如此,襄王之事,早已做罷。只是太皇太后不願意朕效太宗皇帝之行,清淨漠北。”

于謙聽了,輕輕一笑說道:“陛下,可想現在就出兵嗎?”

朱祁鎮說道:“怎麼可能?而今的衛所,如何能打仗?”

于謙說道:“陛下就爲了將來之事,尚未發生的事情,就與太皇太后疏遠?”

朱祁鎮嘆了一口氣,說道:“朕已經認錯了。”

很多人都以爲有什麼只需口頭認錯了,別人就必須原諒了。而且於謙聽了朱祁鎮的話音,就知道朱祁鎮所謂的認錯,其實也很沒有誠意。

于謙說道:“以陛下看,太皇太后真不願意,我大明清淨漠北嗎?我大明從太祖開始,與蒙古就是世仇。太皇太后怎麼可能不願意,清淨漠北,令天下太平。”

“她所以不許,不過是擔心陛下做不到,而惹得天下騷動而已。”

“陛下只需循序漸進,向太皇太后證明這一件。太皇太后難道會不支持嗎?”

“如果陛下有意,臣願意求見太皇太后,爲太皇太后解開心結。”

朱祁鎮聽於謙的話,心中覺得也有道理。只是他並不覺得能夠成功,只是試一試也無妨。他說道:“如此就拜託於先生了。”

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四十章 輿情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
第七十四章 郭登的判斷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三章 孟瑛vs沐昂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入京城已憂心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二百零六章 分散突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五十八章 大寧第三十四章 交趾戰況始末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問天春秋幾何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首輔曹鼐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風俗第一百零七章 射柳二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八十三章 說客張文第一百六十一章 王直鎮守南京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零四章 桂西餘聲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三十三章 另外一扇門第六十七章 銀幣銅錢兩級體系第三十二章 天下大蝗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五十三章 福建亂局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六章 聖心如淵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後第八十六章 江南土地黑幕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五十七章 朝鮮大清洗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的于謙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二十章 兵部戶部之爭第八十九章 御前會議之餘音第八十三章 武進惲家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四十章 瓦刺使團第七十五章 白沙書院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七十二章 嫁公主的難題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三十二章 跨過鴨綠江第九十六章 殘破京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四十章 輿情第八十八章 錢婉兒的一天第一百六十六章 戰略決議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七十六章 安南vs占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轉折點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五十章 糧倉案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國玉璽第十一章 海西都司第一百三十一章 朱祁鎮的試探第二百零七章 明軍步騎vs瓦刺騎兵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三十九章 石破天驚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八十六章 大婚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