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展宏

啓二年正月初三,遼東總兵官蘇翎在連續兩日的婚宴)F始走出喜事,再次步入到遼事之中。這日的婚宴,賓客仍然沒有離去,自是仍然在觥籌交錯間談笑風生,不過蘇翎卻已不再酒席上作陪,而是在蘇府宅一間小廳裡擺了一桌,只召集了幾人,算是自家人議事。

人確實不多,趙毅成、胡顯成、胡德昌、馮伯靈四人,再加上一個何安東,還有蘇翎的新婚妻子陳芷雲,這日也一改羞澀之態,在席間作陪。儘管這不合規矩,但蘇翎所作不合規矩的事,可也不是一件兩件了,在座的可沒有一人會覺得奇怪。當然,這般模樣,自然是蘇翎有要事商議,雖然各人臉上都帶着笑容,卻沒有一句玩笑話冒出來。

酒,仍舊是要飲的,畢竟還在新年之中,不過,那美酒佳釀卻都換上了陳芷雲親手釀酒的果酒,這微甜而並不辣口的果酒,正適合在座的淺斟。這喝了幾杯,蘇翎一直沒有進入正題,似乎正在腹中醞釀。

過了片刻,蘇翎才擡眼掃視了一圈衆人,緩緩說道:“今日叫大家一起來,便是要商議一下,這步子,是否該再走快一些。”

這回倒是胡德昌首先開口,這自打胡世雲等幾名後輩進了商務局管事,似乎對胡家、傅家、嚴家都有某種促進,至少這一下算是徹底與蘇翎捆在了一起。這大明朝此時的商宦之家,要麼是謀官、要麼謀財,而一旦進入到胡家等三家這等財勢,考慮的,便是一個長久的問題。顯然胡世雲等人已經被蘇翎所重用,這便促使胡德昌等人做更多的思索。

胡德昌稍稍遲疑,說道:“將軍,這走得快不快,還得看我們到底要什麼。”

胡顯成也跟着說道:“大哥,眼下我們是多頭並行,這看着那邊都沾了些,不過,胡德昌說的對,這得定下一個目標,也纔好估算一些”

馮伯靈也接口說道:“是啊,將軍,我的水師也不能總當商船使用吧,我還等着出海呢。若是僅這麼用的話,到不必招募這麼多水師人手了。”

蘇翎笑了笑,說道:“我們的目的麼倒是很簡單。就是要保住遼東這塊土地,永遠都由我們掌控。不僅要徹底擊敗建奴,還要讓蒙古按我們的規矩行事。當然,最重要的,是讓朝廷承認這一點,不會等我們打敗了建奴之後,再將這一切都拿了回去。

“拿回去?”趙毅成不屑地說道:“不可能,不僅我們不會答應,就連大哥在遼陽整訓的那些官兵,怕也不會答應。這若是再調回去,這軍餉可就再不會有這麼多了。何況,大哥不是在遼陽也分了不少地、房子麼?除非他們都不想要了。”

胡顯成說道:“大哥。自打派出了那五百隊管事之後。這南四衛地大部分百姓。可都是因此受益地。這土地已經分出去了。若是朝廷再派官員進駐。可難說還能保得住不。這人心所向。不敢說全部遼東人都是如此。卻也能算大部分了。至於寬甸。千山堡。那就更不用說了。”

蘇翎緩緩說道:“我原打算在拖上幾年。這放着建奴殘喘。我們趁機打牢基石。不過。這眼看着建奴一天天地亂下去。遼東地商貿往來又日益增多。我倒想再走快一些。這遼東一年一季地收成。錯過了今年。便又只能再等一年了。這一年裡。還不知朝廷上會出現什麼變故。想必今年春耕時。朝廷必然要再次催促進兵。由此引發地。怕是要生出不少事情來。”

胡顯成說道:“大哥。我贊成再走快一些。反正有些事遲早要來。早點形成規矩。將事情都做成了。也好全力對付可能出現地問題。”

此話一出。各人紛紛點頭。蘇翎緩緩向衆人看去。目光所及之處。都是堅定地神情。

當看到趙毅成時。趙毅成便開口說道:“大哥。其實如今遼東這市面。已經有不少問題潛伏了。就算我們不動。旁人也要動地。趁着這會兒建奴地靶子還在。這早點動手收拾乾淨了。以後會省不少事情。大哥不是說我們要主動麼?不能等別人將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再想法子對付。”

蘇翎點點頭。說道:“那好。我們就定下來。這動手地日子。眼下便算開始了。”

蘇翎說完,再次打量了一圈,然後才接着說道:“這軍事上,去年大半年時間都在預備着,遼陽的整編、訓練,也初見成效,加上郝老六一部,完全能抵得住努爾哈赤的全力進攻。若是要趕上今年的春耕那瀋陽、開原、鐵嶺一帶的田地,我可不想再荒廢了。”

趙毅成低聲說道:“大哥,若趕春耕,那至少要二月初便要動手。”

蘇翎點點頭,問胡顯成:“軍需儲備的如何?”

胡顯成答道:“十一月時便都齊了,至少能頂三月所需。”

“嗯,夠了。”蘇翎說道:“這一仗打下來,用不着三個月。”

胡顯成忽然像是想起什麼,問道:“大哥,這若是提早動手,那廣寧一帶怎麼辦?以往我們設想的,可就辦不到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以往我們是從緩處想,讓建奴去擠一下廣寧。不過,這有得必有失,如此便再另想辦法了。到時候,說不定蒙古也能用一下。這是後話了,此時不多說。”

話音落下,各人頓時都在思索着各自一攤子事情,這接下來可就要更忙一些。

蘇翎緩緩說道:“這軍事上便不多說了。明日我便走一趟牛毛寨,回來便定下具體日子。”

胡德昌想了想,說道:“軍需、賞賜一應物品都已備妥了。隨時都能出發。”

“好。”蘇翎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趁這今天都在,咱們一個個地說,還是老規矩,定下的事,各自去辦,要快。”

“是。”衆人一齊答道。

蘇翎端起酒杯,喝了口果酒,順便看了眼陳芷雲,見她一雙眼正目不轉睛地望着自

微微一笑,開口說道:“那五百個村屯,今年的糧稅T[何?”

胡顯成答道:“不好。最多隻收了三成。除了那些窮苦百姓今年本就沒有收成之外,那些大戶的糧稅基本上都扛着不交。我們本來也處置了一些,但畢竟太多,幾乎每個村屯都有,便暫時放了放。”

“這些人,”蘇翎皺着眉頭說道:“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還真當這是往日的遼東。我們就先拿他們開刀。這民事,也當軍事來辦。”

“大哥,”胡顯成說道:“你說吧,怎麼辦。”

蘇翎沒有立即說話,在心中反覆想了想,說道:“我來之前,袁大人還急着要先設個縣制,試一試。我倒是答應了,不過,此時便不必再試,全面鋪開。”

胡顯成想了想,說道:“大哥,這要很多人手纔夠。我們一直尋不到足夠的人手。若是二月便要出征,這人手更缺。”

蘇翎搖搖頭,說道:“這回用不到你們多少。人手就從你們下屬中選派,先將架子搭起來再說。我就不信,這南四衛裡的人,就沒有跟着我們走的。”

“有,還不少呢。”胡顯成說道,“就連那些大戶,也有主動找上門的。只是我們一直不敢大用而已。這派出去的管事,都是由寬甸、千山堡裡面抽調。若是放寬一些,倒是能解決一部分。”

蘇翎想了想,說道:“這過細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總之還是按以往一樣,分到誰的名下,誰便全都擔起來,別怕出錯,只管去做便是。這次我們搭建好了,日後再收拾也容易一些。重要的是,要將遼東以往的那些弊處,全都改掉。只要大多數人都能得到好處,我們便就不愁沒有根基。”

胡顯成問道:“大哥,怎麼分,你說吧,我們一項一項的說便是。”

“好。”蘇翎說道:“這變動倒是不大,但要做的卻是更多。”

“先說我吧。”胡顯成說道。

“嗯,”蘇翎點點頭,說道:“你依舊掌管民事部分。這第一,先將府縣的架子搭起來,如何設置,你們自己去商議,左右原來衛所的樣子還在,可以參照。記住,原來的那些官職,可不必參照過多,我們要做一套屬於我們自己的模子出來。”

胡顯成想了想,說道:“主官可以由我們的人選派,再招募些熟悉民事的人幫手,應該可以初步建立起來。”

蘇翎說道:“就說這個縣官,眼下是初設,事情也不必太多,主要是戶籍清查、糧稅徵收、訴訟判決三項。眼下你的新兵大營裡還有多少人?”

胡顯成答道:“這幾月進進出出的,還有一萬左右。”

“好,這就差不多了。”蘇翎說道:“這一萬人都派出去,均分到縣。這回動作大,阻力也大,凡是抗命不尊的,一律發送到海西、東海去屯田。這回一定要使出雷霆手段,一舉奠實了。”

“是。”胡顯成答道。

蘇翎望着衆人,說道:“你們也都知道,大明朝的貪官腐吏一向是靠百姓發財的,這回要從根子上完全杜絕掉。官員的俸祿,你們好生參照一下,這不怕花銀子,花多少我們都能賺回來,但一定要讓這些官員死了貪贓枉法這條心。”

“是。”胡顯成點點頭,答道。

蘇翎想了想,再次說道:“這遼東設府立縣,也不會有多少官員,我們目前有十多萬人馬,這點官員還是養的起。只要他們認真做事,光是這俸銀,便足以算做大戶人家。這一點務必要好生商議。另外,這獎懲制度,也要一起做出來。”

胡顯成對這個問題反覆想了想,然後才點頭應到:“這個只有逐步補充了,先定下一些條款倒是可以,只是不能周全。”

蘇翎點點頭,說道:“這搭架子,便是名義上的府縣,暗地裡仍然是軍管。那一萬兵馬都調出去,暫時充當吏役使用,等我收拾了建奴,再回頭調整。”

蘇翎面對胡德昌,說道:“老胡,這商事還得由你總掌。以後不僅這軍費要充足,這官員俸祿也是要保證的。你這邊可是關鍵之處啊。”

胡德昌點點頭,說道:“將軍,我們幾個老骨頭,定會盡力而爲。這鎮江堡一帶的商事,商稅等等,已經試過了,我們也算是有了經驗,只管推行到全遼東便是。只是人手問題,別的倒是問題不大。”

蘇翎說道:“你是商人出身,如何既能讓商人發財賺銀子,又能從商稅中保證我們所用的銀子需求,想必你該能想出法子來。我不妨給你們透個底,日後這大部分的費用,都將由商稅裡出來。這如何提高,可要看你們的本事了。”

胡德昌一聽,面露難色,說道:“將軍,這恐怕難以做到。就我所知,整個大明朝的商稅,也沒有多少,若是靠這個養活兵馬、官員,恐怕”

蘇翎一笑,說道:“這不是眼下便要做的事,但這是個目標。如今這糧稅我們只收糧,這保證了糧食,便是根基穩了。這其餘的徭役,我們可都沒有派,也不徵銀,而且還要拿銀子出來僱人,這對百姓來說,可是賺銀子的好事。這百姓們手裡有了銀子,便要看你們這些商人如何去賺了,如此一來,商人便自然會多了,商人一多,商稅也便愈多。這便是我的想法。當然,這具體如何去做,就看你們商議的結果了。”

胡德昌仔細想了想,說道:“將軍說的道理是有的,只是,真要做到這一步,怕是要十年?”

胡德昌說的十年,怕是也沒有底氣。

蘇翎笑道:“眼下不是還有你們三家的生意在麼?這仍然是主要來源,既然有底子,還怕什麼十年?”

胡德昌一笑,說道:“也是,我們暫時倒不愁這個。”

蘇翎再次說道:“如今只是在遼東的一般還不到。你們想想,我們現在將遼東的商路擴展到什麼地步了?以往的遼東可曾有過?只要看清方向

有做不到的。”

胡德昌立即說道:“我們都相信將軍說的。不會錯的。”

蘇翎笑着搖搖頭,說道:“我只給一個方向,如何去走,全都靠你們去做,這新遼東,可是我們大家一起做出來的。”

如此將衆人拉在一起的話語,自然使得衆心歸一,一股熱乎勁兒可是都出來了。

蘇翎說道:“這收取商稅的人手,也按軍制設置。等一切走上正軌,再來調整。如今你與傅升、嚴壽也都幹了一陣子了,這如何變出銀子的手段,想必也該有所體會了吧?”

胡德昌笑了笑,說道:“這還得謝謝將軍給我們這個機會,不然,我們還在爲自家那點生意忙乎呢,這真是站在山上,可就望得更遠啊。”

蘇翎掃視了一圈,說道:“民事上要讓百姓休生養息,除了地裡的糧食,能有機會賺銀子花。而商隊,便是一部大水車,源源不斷的將銀子抽出來。你們主要的事情,便是如何將銀子都留在遼東。目前我們主要用的是人蔘、山貨,若是還能找出替代的商貨,那便更好了。這樣,大明朝關內的銀子,便都會向我們這裡涌來,你們說,我們還會愁麼?”

聽到蘇翎這個說法,衆人一齊笑了起來。

蘇翎望着胡德昌,說道:“這商與工,原是分開的,這還得你們來管。眼下仍然是保證軍需、農耕所用。如何?能夠保持麼?”

胡德昌點點頭,說道:“可以。”

蘇翎笑了笑,說道:“這還有一事,也與你們有關。”

說完,蘇翎看向馮伯靈,說道:“這開春以後,你的水師要全力完成一件事。”

“將軍,說吧。”馮伯靈似乎早就等着了。

蘇翎說道:“這件事便是:打通與日本之間的航線。”

馮伯靈一笑,說道:“將軍,這不難。我的水師裡,可已經招募到去過日本的水手。只能開春新船下水,我們便可以試一試。”

胡德昌卻插言道:“將軍,是要往日本販貨?”

“對。”蘇翎說道:“馮大哥,你的水師打通航線之後,順便在朝鮮沿岸設立幾處水寨,以供日後船隊補給之用。”

馮伯靈想了想,說道:“那朝鮮方面呢?”

“我去交涉,你只管先做。若是有人阻攔,便擊沉它。”蘇翎說道。

“好。”馮伯靈笑道:“我的水師戰船,可好久沒開過炮了。”

蘇翎笑道:“這回可不是小打小鬧了。馮大哥,你的水師在今年的目標,便是要控制住往日本的海上航線。沒我們的允許,一條船也不許通過。”

馮伯靈一聽,忙說道:“那這點船可不夠啊。”

蘇翎說道:“放心,這船會慢慢增多的。眼下先往日本走一趟再說。那些船場研製的海船我已看過了,只等開春便開工,只要第一條船下水適用,便會有上百條船給你的水師。”

“好,”馮伯靈笑道:“有上百條船,我便可以做做海上大將軍了。”

蘇翎說道:“過幾日,新鑄造的火炮便能試炮了,到時候你去看看,若是能適合海上用的,便就大批做出來。這事可是完全交給你了。你要有與日本開戰的準備。當然,我們也不是去打仗的,而是以做生意爲主。但沒有武力,可就什麼話都不頂用。”

“是。”馮伯靈說道:“這個我明白。”

趙毅成笑道:“大哥,你這是讓我們也學那西洋人的做法?”

蘇翎笑道:“道理差不多。不過,這在海上,便是武力說了算,沒別的講的。”

胡德昌說道:“將軍,這控制海上商路,可不容易啊,光是朝鮮這邊,便有上千裡的海岸,如何能控制的住?”

蘇翎說道:“這是我說的海上的目標。馮大哥,只等海路打通,你便着手先控制住朝鮮的海岸,然後再向遠洋行進,這急不得的。但你要時刻記住目標是什麼。”

胡德昌想了想,說道:“這若是控制了朝鮮的水道,鎮江堡可就是唯一的通商口岸了。

將軍,若是如此,這來遼東的客商,可是會越來越多,我們便不必擔心遼東用不了了。”

蘇翎點點頭,說道:“我今日算是將今後幾年的打算都說了,這只是起個頭,具體還能發揮什麼樣的用處,你們只管大膽的去想。馮大哥的水師也閒了一年了,今年可要好好用一用。船有了,炮有了,這能不能打得贏,就看馮大哥了的。”

“堅船利炮,”馮伯靈說的性質頗高,說道:“我就不信還有人擋得住。”

蘇翎笑了笑,說道:“馮大哥做先鋒,老胡便要隨後跟上,這遼東的銀子來源,可要看你們之間的合作了。”

“是。”胡德昌與馮伯靈一齊答道。

蘇翎看了眼陳芷雲,想了想,接着說道:“我原定是開春便派人去趟南邊,也還是走海路過去。算是試一下航線,今後我們要從遼東直達江浙一帶。這條船,馮大哥也要擔負起來。”

“好。”馮伯靈答道:“這半年多裡,我也招募到不少好水手。銀子也花了不少了。也該用用了。只要船場的新船的確管用,水手是不缺的。”

蘇翎看向陳芷雲,笑着問道:“這陳若疏想去,你說人讓不讓他走這一趟?”

陳芷雲看着蘇翎,笑了笑,說道:“我原是擔心海上風浪,不過大哥做主便是。”

蘇翎說道:“主要是陳若疏還是太小,不然我倒真想讓他走這一趟,少年人多見識見識,以後纔會有大用。”

趙毅成說道:“要不然我去吧?”

蘇翎搖搖頭,說道:“我倒是想讓你去,可你能走得開麼?”

趙毅成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這哨探之事,一旦打起來,可是關鍵,趙毅成又怎能離開?

第16章 嚴寒將至第61章 再聚雄兵第6章 破金大陣第45章 鎮江新城第77章 外圍殺戮第74章 相見之宴第30章 蒙古騎兵第19章 英雄美人第9章 莽撞之餘第1章 遼事再變第32章 何去何從第55章 再起波瀾第5章 上行下效第53章 將軍幕僚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1章 顧此失彼第68章 瓜熟蒂落第5章 漫長之夜第73章 襲擾規模第14章 遼東經略第51章 異域奇事第8章 千山書坊第55章 再起波瀾第36章 孤注一擲第51章 提督遼東第5章 漫長之夜第46章 心存高遠第31章 攻守同進第1章 天災人禍第21章 撫軍心第18章 兌現軍功第83章 一勞永逸第2章 兵部題稿第81章 合圍瀋陽第53章 將軍幕僚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0章 部族戰爭第83章 一勞永逸第13章 如箭在弦第93章 遷居移民第6章 破金大陣第24章 築江城第27章 分而擊之第89章 殺光慶功第51章 異域奇事第84章 以火剝皮第9章 以血授職第6章 海濱遇匪第6章 破金大陣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1章 遙相呼應第57章 女真國策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1章 撫軍心第18章 兌現軍功第4章 東西教派第11章 撥雲見日第30章 蒙古騎兵第18章 振武染血第11章 故人相見第4章 軍政之分第53章 將軍幕僚第7章 六月風過第10章 此長彼消第93章 遷居移民第85章 用心險惡第25章 以商爲引第46章 心存高遠第23章 興京易主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章 牛錄商人第13章 強行監軍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4章 戰線前哨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9章 遼東畫卷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9章 峽谷藏兵第18章 千山浴血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4章 世家大戶第86章 相互屠殺第89章 殺光慶功第3章 武裝辦案第9章 未來基石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4章 戰線前哨第62章 事本尋常第58章 變通之道第13章 鐵壁消融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0章 逃亡官兵第73章 先走一步第29章 風雲隱現
第16章 嚴寒將至第61章 再聚雄兵第6章 破金大陣第45章 鎮江新城第77章 外圍殺戮第74章 相見之宴第30章 蒙古騎兵第19章 英雄美人第9章 莽撞之餘第1章 遼事再變第32章 何去何從第55章 再起波瀾第5章 上行下效第53章 將軍幕僚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6章 各有所專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5章 小勝暗襲第11章 顧此失彼第68章 瓜熟蒂落第5章 漫長之夜第73章 襲擾規模第14章 遼東經略第51章 異域奇事第8章 千山書坊第55章 再起波瀾第36章 孤注一擲第51章 提督遼東第5章 漫長之夜第46章 心存高遠第31章 攻守同進第1章 天災人禍第21章 撫軍心第18章 兌現軍功第83章 一勞永逸第2章 兵部題稿第81章 合圍瀋陽第53章 將軍幕僚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0章 部族戰爭第83章 一勞永逸第13章 如箭在弦第93章 遷居移民第6章 破金大陣第24章 築江城第27章 分而擊之第89章 殺光慶功第51章 異域奇事第84章 以火剝皮第9章 以血授職第6章 海濱遇匪第6章 破金大陣第34章 銀莊遍佈第21章 遙相呼應第57章 女真國策第35章 太平新城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1章 撫軍心第18章 兌現軍功第4章 東西教派第11章 撥雲見日第30章 蒙古騎兵第18章 振武染血第11章 故人相見第4章 軍政之分第53章 將軍幕僚第7章 六月風過第10章 此長彼消第93章 遷居移民第85章 用心險惡第25章 以商爲引第46章 心存高遠第23章 興京易主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7章 十萬知府第1章 牛錄商人第13章 強行監軍第20章 阿哈諸申第14章 戰線前哨第43章 七虎獵熊第29章 遼東畫卷第70章 去舊迎新第37章 酒肆客棧第19章 峽谷藏兵第18章 千山浴血第64章 依計漸進第24章 世家大戶第86章 相互屠殺第89章 殺光慶功第3章 武裝辦案第9章 未來基石第15章 堅城瀋陽第14章 戰線前哨第62章 事本尋常第58章 變通之道第13章 鐵壁消融第74章 雙喜臨門第50章 逃亡官兵第73章 先走一步第29章 風雲隱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