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戰結束

1918年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在西線最後的掙扎,自從美國帶着他的上百萬士兵和無數的戰爭物資走上了法國大陸之後,德國人對於戰勝的希望就一天小於一天。

在西線,德國軍隊不僅無力向前推進,而且正在承受着越來越強烈的反擊,在投入了70多個師,2500多門火炮,打算從西線的右翼突破英軍的繁防禦的第二次索姆河戰役失敗之後,德軍在西線已經處於了守勢,按照魯登道夫的話說:防守是換不來勝利與和平的。

除了西線失利之外,同盟國軍隊在馬其頓、土耳其和意大利方面都陷入了被動,騰出手來的英軍在這幾條戰線上很快就收復了失地,並且成功的逼迫土耳其退出了戰爭。

在海上,隨着護航制度的行程和美國提供的大量護航船隻的加入,使得德國潛艇面對大型有護航的船隊無從下口;而在協約國的艦艇大部分裝上了無線電定位系統和水聲探測裝置之後,德國潛艇就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從一個獵殺者逐漸變成了被獵殺者。

到1918年1月,德國總有134艘潛艇參戰,但到了9月份,共有73艘潛艇被擊沉,而建造出來的潛艇只有58艘。而德國公海艦隊,在1918年基本處於沉寂狀態,在英吉利海峽和北海上,兩條由2萬多顆水雷組成的防線,配合英國艦隊,把這支德國主力艦隊,牢牢的封死在家門口,徹底成了一支存在艦隊。

在空中,飛機已經由開戰之初的大型玩具變成了一種能夠給與對方強大殺傷的主力武器。通過了美國的幫助,在1918年,英法美等國的作戰飛機加起來,是德奧兩國的3倍還多,並且英國還研製出了晝間轟炸機德哈維蘭式和夜間重型轟炸機漢德利-佩奇,它能夠攜帶700多公斤炸彈飛行8小時。英國人用這兩種飛機,在德國人的工業區和通信中心上扔下了500多噸炸彈。

眼看着德軍在海陸空三方面都陷入了被動,魯登道夫將軍向興登堡提出應該同協約國議和,別且在10月份,由剛剛登上德國首相一職的馬克思.巴登親王,按照由美國總統威爾遜在18年初提出的“十四點”意見(即公開外交、公海自由、裁減軍備等)向美國提出停戰請求。

不過停戰不是能在一瞬間執行的,就在雙方互換照會,討價還價的時候,西線的協約國軍隊已經突破了興登堡防線,北側的比利時軍隊也攻陷了布魯日和根特,英軍控制了鐵路樞紐莫伯日,加拿大軍隊也進駐了蒙斯。德國全線敗退,後勤補給也由於多條鐵路被切斷而無法送上前線。

被協約國軍隊向一把鉗子一樣夾住的德國,已經沒有了向協約國討價還價的資本,魯登道夫在10月27日,由於反對德國無條件投降而辭職。

此時,保加利亞、土耳其、奧匈帝國都已經退出了戰爭,而德國公海艦隊的水平暴動,也開始向全國蔓延。11月9日,社會主義者弗雷德里希.艾伯特當選了首相,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於第二天,離開了德國,前往荷蘭避難。

1918年11月11日上午5時,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節火車廂內,德國代表團簽訂了失敗的停戰協定。就這樣,持續了5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火緩慢的熄滅了,士兵們從瑞士到大海一線的戰壕和散兵坑中爬出來,以各自的方式慶祝勝利或者失敗。

在這場持續了5年,牽扯了幾十個國家參戰的曠世大戰中,雖然死傷了近3000萬人,損失了1700億美元,但是,這場戰爭推動了當時的軍事科技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程度,並且在戰爭中還涌現出來了很多的傳奇人物,我們下面只講一個,他叫保羅.埃米爾.馮.萊託.福爾貝克。

聽到這個名字,大家就應該知道,他百分百是個德國人,而且還是個德國貴族,因爲他的名字中間,帶着一個“馮”字,這是德國貴族特有的,也是隻能貴族纔有的姓,由於他的姓名太長了,我們簡稱他爲萊託-福爾貝克吧。

福爾貝克先生,不,應該叫總督大人,他是德屬東非殖民地的總督。他出生於1870年3月20日,出生地是薩爾路易,他的家庭是一個古老的普魯士軍事世家,他的祖先在七年戰爭和反抗拿破崙的戰爭中,都曾經參加過戰鬥,並且表現得很符合貴族要求,而他的父親是普魯士陸軍上將。

生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而又頗具軍事傳統的家族中,福爾貝克註定就是一個從軍的命。1899年,他畢業於軍事學院,成爲了一名炮兵軍官。隨後,他被調往總參謀部任職,並且還前往中國,參加了鎮壓義和團的戰鬥。

1904年到1908年,福爾貝克又參加了在德屬西南非鎮壓當地人反抗的戰爭,並且獲得了豐富山地遊記作戰的經驗。

1914年,已經是中校的福爾貝克被任命爲德屬東非(今坦桑尼亞)的殖民部隊司令官,管轄12個營,大概4000人。這支部隊中,只有少數的德國軍官和預備役軍官和一些歐洲志願兵,武器裝備也非常落後。不過,福爾貝克中校對這些當地黑人和對待德國士兵一樣的訓練,而且在平時也對他們像對待白人一樣,使得他獲得了當地黑人的尊敬。

一戰爆發之後,福爾貝克被任命爲德屬東非的總督,他的兵力也擴大到了15000人左右。在1914年到德國投降後的11天時間裡,這位東非總督帶領他的15000多人,在非洲牽扯了英國、比利時、葡萄牙聯軍30多萬人,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他從來沒有打過一次真正的敗仗,使得協約國爲此多花費了700萬英鎊,並且還損失了近7萬名士兵。

在得知德國已經簽署了投降協議之後,這位德屬東非總督在停戰之後的11天,在阿伯康,向英國軍隊投降,並且執意留在了非洲,專門負責德籍士兵的回國工作。

1935年,94歲的福爾貝克在漢堡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後人對他的評價是:他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或者說可能在任何時期都是極具天賦的游擊戰指導者之一。他是一位純粹的職業軍官,極爲靈活和機智,經常使正規和保守的英軍對手驚慌失措。他長期對抗多於自己20倍左右的敵軍,去僅僅因爲戰爭正式結束而投降。

他從未在戰場上被征服過,他和壓倒性的優勢敵人作戰,獲得了他的戰士,無論黑人和白人的一致熱愛,而且還贏得了他的敵人的尊敬和欽佩。

戰爭總算是結束了,但是戰爭所造成的影響卻不是一紙停戰協議就可以消除的。

爲了逼迫德國儘快簽訂能讓協約國滿意的合約,英國軍隊直接逼近了科隆,美國軍隊佔領了科布倫茨,法國人則進駐到了美因茨。

德國的潛艇部隊都已經投降,除了被禁錮的就是被鑿沉,而公海艦隊這次終於挪了一個窩,11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8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都無可奈何的停泊在斯卡帕灣的英國海軍大炮之下。

第19章 藍飄帶獎第61章 佈網(二)第92章 杉杉健太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8章 中立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5章 機羣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7章 情報工作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105章 博弈(二)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9章 飛機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77章 拉燈彈第44章 革命(二)第50章 聖迭戈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2章 巴頓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2章 談判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4章 德奧統一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8章 空襲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57章 B-17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6章 戰爭擴大第36章 蘇德宣戰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章 難題第2章 醞釀第149章 大搜捕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149章 大搜捕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78章 撒達母炮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25章 菊凋零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7章 北歐亂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37章 有點緊張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4章 皇帝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81章 深入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4章 活話劇(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36章 賭贏了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23章 世界輿論第30章 合作社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21章 夜戰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71章 戰略轟炸
第19章 藍飄帶獎第61章 佈網(二)第92章 杉杉健太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8章 中立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5章 機羣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7章 情報工作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105章 博弈(二)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9章 飛機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77章 拉燈彈第44章 革命(二)第50章 聖迭戈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3章 羅莎莉亞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2章 巴頓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2章 談判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4章 德奧統一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8章 空襲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57章 B-17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6章 戰爭擴大第36章 蘇德宣戰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章 難題第2章 醞釀第149章 大搜捕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149章 大搜捕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78章 撒達母炮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25章 菊凋零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7章 北歐亂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37章 有點緊張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4章 皇帝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81章 深入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4章 活話劇(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36章 賭贏了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23章 世界輿論第30章 合作社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21章 夜戰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71章 戰略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