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

半個月之前,孫策遇刺身亡的消息傳到虎林,在此領兵鎮守的周瑜聞訊大驚,立即率兵趕回吳郡奔喪。尚未入城,便得知劉琮發兵東進,大軍已至夏口。周瑜因孫策之死心中悲慼,無暇顧慮,但對於劉琮這種趁人之危的做法很是憤怒。

吳縣城外,孫權一襲白衣立在道旁。身後是張昭、程普、董襲等文臣武將,在此一同等候迎接周瑜。

孫權今年只有十九歲,但身材高大,方頤大口,上身長大而下半身卻較短,異於常人。此時他低着頭不知在想些什麼,不過面容悲慼,似乎還在爲兄長的早逝而傷懷。自那天夜裡孫策身死,孫權便哭號數日,無心治事,後被張昭斷喝:“孝廉,現在是哭的時候嗎?”之後孫權又被張昭使人換了衣裳,扶着他上馬巡視各軍、這才稍稍穩定軍心。

然而張昭率領僚屬上表朝廷舉薦孫權,卻遲遲未能等來朝廷的冊封。不知道是因爲曹操在官渡與袁紹相持,無暇顧及,還是曹操另有所謀。想到此處,孫權的眼角便有些抽動。

他這個猜測其實距離真相併不遠。曹操聞孫策死,欲因喪伐之,侍御史張紘聽說之後,急忙跑去勸諫:“乘人之喪,既非古義,若其不克,成仇棄好,不如因而厚之。”曹操聽了之後,遲疑不決,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劉琮自背後突襲,若是能將禍水東引,自己便在與袁紹的戰爭中多了幾分安全,不至於變成兩線作戰。既然劉、孫已成死敵,那就讓他們相互爭鬥,彼此削弱,權衡再三之後,曹操便將冊封孫權之事拖延下來。爲此,曹操又將張紘任命爲會稽東部都尉,讓他去幫助孫權。

“來了!周郎到了!”迎候的隊伍中有人低聲說道,語氣中滿是欣喜。

孫權聽了,強忍着沒有回頭,而是擡起頭向道路前方眺望,果然見數十騎士策馬疾馳,看旗號正是“建威中郎將周”。孫權閃至道中,那數十騎轉瞬及至,在孫權身前十幾步外,勒住戰馬,戰馬“恢恢”嘶鳴,馬背上的騎士已翻身下馬,大步向孫權走來。

“將軍!”周瑜滿面征塵,英挺俊美的面容上神情悲愴,眼中含淚對孫權躬身行禮,孫權急忙上前扶住周瑜的雙臂,因周瑜稱呼自己爲將軍,心中感到踏實不少。

周瑜直起身環目四顧,與張昭等人各自行禮,見到程普時,雙方皆有些不太自然。他二人素有嫌隙,只是如今卻不得不壓抑情緒。入城之後,周瑜便先往烏程侯府祭拜孫策,孫權等人一同陪他前往。路上週瑜見行人指指點點,暗中交頭接耳,不知所言何事,心中頗感疑惑。看他們的眼神,似乎是在議論孫權。

也許是因爲孫權年輕,不足以服衆吧?心情沉重的周瑜並沒有多想,此時他滿腦子都是孫策的音容笑貌,他只比孫策小一個月,誰能想到孫策正值壯年,會突然身故呢?難道真的是天妒英傑嗎?

靈堂之上週瑜淚如雨下,他與孫策乃是總角之交,用後世的話說,那就是死黨發小的關係。當初孫策攻破皖城,得到橋公兩個女兒,皆國色天姿。孫策自娶大喬,周瑜娶了小喬。孫策對周瑜說:“橋公之女,雖經戰亂流離之苦,但得我們二人作女婿,也足可慶幸了。”斯言在耳而人已遠逝,唯有大喬一身孝服懷抱襁褓中的嬰兒,在堂上守靈。

“嗚呼!伯符!吾來之也晚矣!英靈不遠,聞吾贊之……”周瑜痛哭失聲,哽咽難言,待將自己所作的祭文吟誦完畢,已是聲帶沙啞,目呲欲裂。聞者無不爲之動容,大喬早已哭的梨花帶雨,引得懷中嬰兒,亦大放悲聲。一時間靈堂上哭聲震天,令人揪心般的難受。

猛然間一陣冷森森的陰風穿堂而過,靈前燃着的數只兒臂粗細的白燭,隨着這陣陰風竟漸次熄滅,只見白幡飄動,素紗飛揚,爐鼎中的青色煙霧似聚還散。

“伯符,汝歸來否?”周瑜大張雙臂,仰天哭喊。聲似嘯叫,如啼血之杜鵑,哀痛之情,無法言表。

在周瑜身後的孫權也是哭的渾身顫抖,淚眼滂沱。然而他偶爾擡起頭時,目光卻頻頻落在大喬嬌俏的身影之上……

“周郎!還請節哀!”張昭見衆人痛哭不止,長嘆一聲,對周瑜說道。孫權也起身相勸:“公瑾一路辛苦,還當愛惜身體。”

“伯符到底是如何遇害的?”周瑜止住悲聲擡眼望向張昭和孫權,咬牙說道。他想不明白以孫策的勇武,加上護衛跟隨,怎能輕易被刺客所殺?再說那些刺客到底是何人指使,他要找出元兇,爲孫策報仇!

孫權聞言,臉色變的有些不自然,吶吶低頭道:“那日兄長出城狩獵,因縱馬疾馳,孤身一人遭遇刺客,猝不及防,被冷箭所傷。護衛趕到後見情勢危急,便將三名刺客全都當場格殺。據說……”他擡起頭快速的看了眼周瑜的表情,復又低頭拭淚,接着說道:“據衛士所言,那三名賊子俱是前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想來他們早有預謀,得知兄長駐軍丹徙便前去行刺。可恨蒼天無眼,竟然使得賊子得手!”

周瑜聽了將信將疑,遂問道:“那些護衛何在?刺客的屍體,可曾讓人認過?”

“這……”孫權擡起頭求救似的看向張昭,張昭見狀只得對周瑜說道:“這些事我早已盤問過。周郎遠來,還是先回府休息吧。如今劉琮領兵欲東進侵犯,大敵當前,還請周郎顧全大局啊。”

這和顧全大局又有何干系?周瑜心中愈發驚疑不定,扭頭看向大喬,欲言又止。他此刻心情非常複雜,一時竟然不知該說些什麼。

“還不扶周郎回府休憩?”張昭以目示意,對周瑜的親衛說道。

如今局勢危急,張昭等人雖在孫策臨死前舉薦過孫翊接任,但被孫策所拒絕,選擇了孫權爲繼任,對此張昭、程普等人只能以遺命爲重。

待衆人出了烏程侯府,天色已晚,加上週瑜奔喪心切,日夜兼程勞累過度,方纔又痛哭一場,到底體力不支,只得先回府中休息。然而回到府中之後,周瑜便得知好友魯肅也來到了吳縣,第二天一早,本欲將魯肅請入府中,卻被孫權派人招到太守府。

經過一夜思索之後,周瑜也接受了眼下這個事實,既然孫權是孫策所選擇的繼承人,那就只能忠誠輔佐,以全孫策之誼,盡職效忠。孫權今日相請,便是將周瑜升爲中護軍,待遇之厚,比之孫策有過之而無不及。周瑜雖然並不看重權位,但對於孫權能如此厚待,還是頗有些感動。

“今劉琮領兵東進,欲圖江東,以護軍所見,該如何抵擋?”孫權憂心忡忡的對周瑜說道。

周瑜略一思忖,答道:“當此時,應內修軍伍,廣拔人才,然後審機察變,決於戰陣之間。至於臨陣鬥將,縱橫湖海,則有諸將領兵,各逞其能。劉琮雖勇而有謀,卻於倉促之間舉兵相侵,以無名之師伐喪亂之國,大不義也,天必譴之!”

這話讓孫權心中稍安,沉吟片刻後,對周瑜說道:“既如此,還請護軍不辭辛勞,領諸將相拒。”

周瑜沉聲道:“瑜敢不效死力!”

正如張昭所言,如今大敵當前,唯有先力保江東不失,再論及其他吧!

回到府中,周瑜尚未派人去請魯肅,魯肅已得知周瑜回到吳郡,早就在府裡等候多時了。

魯肅之前因祖母去世而回東城料理喪事,事情辦妥之後卻接到了另一位友人劉子揚的來信,信中規勸魯肅去投奔巢湖的宗帥鄭寶,魯肅思慮再三,還是決定聽從劉子揚的建議。不過魯肅之母早些時候被周瑜接到吳縣,他這次來,便是要接上母親一同去巢湖的。

聽了魯肅的決定之後,周瑜眉頭一挑,對魯肅說道:“昔日馬援曾對光武帝說過,‘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如今江東之主親近賢人智士,接納奇才異能,況且我聽說古代哲人的秘論,接承天命替代劉氏者,必定起於東南,推算曆數觀察形勢,最終會造建起帝王基業,與天命相符合,也正在東南。現在正是有識有志之士歸附英傑的時代,子敬不必把劉子揚的話當作一回事。”

之所以要勸說魯肅留下來幫助孫權,周瑜並不是一時之念。當初周瑜與魯肅相識,成爲好友之後,便早已知道魯肅的志向,去年向孫策舉薦,剛剛受到任用,卻因魯肅祖母之喪而暫時分別。眼下孫權接掌江東,正是用人之際,周瑜如何能讓魯肅輕易離開,北上去投什麼鄭寶?

魯肅聽了之後,沉吟片刻。他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本來與孫策一見如故,正要效力於麾下施展胸中抱負,卻不料孫策遇刺身亡,他因對孫權沒有多少了解,只聽說孫權年少,加上孫策遇刺之事坊間多有流言,所以他纔會因爲劉子揚的書信而有了北上之心。

不過周瑜既然這麼說,魯肅便立即打消了北上的念頭,同時對於孫權更多了一些好奇之心。

周瑜見魯肅回心轉意要留下來,便立即向孫權舉薦魯肅。孫權正要收攬人才,當下便請魯肅相見。

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412章 鐵槍寒光鎮四方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349章 臨戰變陣擒敵將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26章 芳魂漸遠歸何處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378章 不覺衝殺陷重圍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553章 可進可退先移營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190章 銜命出征視死歸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25章 鐵馬冰河驚入夢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41章 吉兆解夢匿忠言第340章 益州降卒何處用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159章 廝殺至今爲何故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561章 另想辦法謀出路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311章 親率虎賁蜀中行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2章 天下何處不可去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412章 鐵槍寒光鎮四方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493章 再棄盱眙守淮陰第369章 循序漸進緩圖之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464章 或可將功贖此罪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437章 元龍豪氣今何在第253章 初定江東取戶籍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367章 忽有急報荊州來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509章 大勢已去自剄之第45章 嬉笑怒罵斥漢賊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42章 後路已斷當如何第423章 暫不稱王期大業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501章 明日復來怎打發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429章 春日盛宴論時機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21章 顧此失彼且退兵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0章 據守孤城戰未休第408章 勢如破竹如火龍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400章 大戰將臨關城塌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507章 誘敵之計已成空第54章 暴雨突陣旌旗展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430章 展閱密報思對比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第13章 雪夜倉皇走葉城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
第160章 強敵將至各思量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412章 鐵槍寒光鎮四方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123章 街頭邂逅解君惑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349章 臨戰變陣擒敵將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47章 君以此始必此終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391章 白馬渡口論荊州第26章 芳魂漸遠歸何處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388章 橫衝直撞破敵陣第378章 不覺衝殺陷重圍第39章 能屈能伸爲梟雄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553章 可進可退先移營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190章 銜命出征視死歸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25章 鐵馬冰河驚入夢第446章 心生警兆遭箭襲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41章 吉兆解夢匿忠言第340章 益州降卒何處用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159章 廝殺至今爲何故第362章 亂軍紛擾出城難第561章 另想辦法謀出路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311章 親率虎賁蜀中行第485章 士氣高漲效死力第479章 誤被嚮導引歧途第252章 息止干戈收印信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2章 天下何處不可去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412章 鐵槍寒光鎮四方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155章 密室相商爭論起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493章 再棄盱眙守淮陰第369章 循序漸進緩圖之第11章 初露鋒芒斬敵酋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464章 或可將功贖此罪第548章 飽食餐飯躍城頭第24章 情深何必覓佳人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232章 另闢蹊徑脫穎出第437章 元龍豪氣今何在第253章 初定江東取戶籍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367章 忽有急報荊州來第14章 重甲鐵騎陌刀行第509章 大勢已去自剄之第45章 嬉笑怒罵斥漢賊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132章 欲借外力謀虎皮第42章 後路已斷當如何第423章 暫不稱王期大業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501章 明日復來怎打發第535章 率領殘部出城去第429章 春日盛宴論時機第242章 退守根基任相疑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21章 顧此失彼且退兵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0章 據守孤城戰未休第408章 勢如破竹如火龍第288章 藏富於民最可悲第508章 既擒張喜拔後營第400章 大戰將臨關城塌第386章 殘城屹立至黎明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624章 漏夜候敵久不至第507章 誘敵之計已成空第54章 暴雨突陣旌旗展第4章 座中英豪應期許第55章 鋒銳狂濤誰可擋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430章 展閱密報思對比第33章 豈容狼子成大器第13章 雪夜倉皇走葉城第328章 速戰速決勿遲疑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