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初定江東取戶籍

江東衆人聞言大驚,尤其是少年身旁的孫靜,他沒想到侄子孫匡,竟會在此時突然出言責罵劉琮。雖然之前孫匡一直都對劉琮非常敵視,但在張昭等人的威壓之下,一直沉默不語。至於今日至城外迎接劉琮一行,也是被張昭等人所要求,孫靜纔會帶着不情不願的孫匡前來。畢竟既然選擇了投降,就必須表現出相應的態度。而孫匡做爲孫策僅存的嫡子,顯然更有代表性。

正因爲孫匡代表孫氏,所以站的比較靠前,劉琮循聲望去,就見一個青蔥少年正對自己怒目而視。今日前來請降迎接的有哪些人早有報備,所以劉琮只一眼,便知道這個比自己矮一頭的少年應是孫匡。

對於孫匡的憤怒,劉琮並不以爲意,如果孫匡表現的毫無恨意甚至奴顏婢膝,他反倒會產生警覺,而孫匡現在的表現,才符合一個少年在這種境況下的心態。

“汝就是孫匡?”劉琮並沒有如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勃然大怒,甚至拔劍斬之血濺五步,而是略帶一絲欣賞的眼神,含笑向孫匡問道。

孫匡其實性格並不像乃父孫堅,和長兄孫策的剛毅果決也不同,本來頗爲靦腆。但是此時此刻,念及父兄轉鬥千里,拼殺一生才得來的基業今朝毀於一旦,那枚小小的印信即將奉於他人之手,怎能壓抑住心中的悲憤之情?見劉琮故作姿態拉攏人心,他便於激憤之下厲聲責罵,可罵完之後肩頭被叔父孫靜重重一按,他才猛然醒悟過來。自己很可能給已經敗落的家族帶來極大的禍事,頓時心中惶恐,方纔因一腔怒火而滾燙的胸膛彷彿被冰水兜頭淋下似的,頓時涼了半截。

於是面對劉琮並不嚴厲的眼神,孫匡也不自覺的微微低頭,垂下眼簾,然而當他瞥見周圍那些人或不屑,或譏諷的眼神時,心中不知怎地,又被激出了怒氣,擡起頭盯着劉琮,認真說道:“匡來日必會奪回今日所失去的一切!”

其實他這話,只是因少年人特有的敏感,覺得被人輕視侮辱,才脫口而出。

“哦?”劉琮饒有興趣的看着孫匡,點頭道:“那好!琮便等着你長大成人。不過你這志向,可不怎麼大啊。”

此言一出,不止是孫匡,江東衆人都爲之愕然。如果說劉琮饒其性命是出於初定江東,安定人心的現實需要,他們也都能夠理解,可是說孫匡此志不大,難道還能比這更大嗎?

劉琮索性走到孫匡面前,環視衆人一眼,微微低頭對孫匡說道:“當今天下大亂,百姓苦於戰亂久矣!漢室衰微,以至天子蒙塵,梟雄並立,虎視四方,彼此征伐無有一日之寧!汝之父兄本亦漢臣,既有討伐董卓之烈,又兼相助袁術爲虐,江東實非汝孫氏之私有,又何來奪回之說?且大丈夫生逢亂世,難道不該蕩平奸惡,保皇擁漢,以建不世之功,留萬載英名嗎?”

這番話隱含指責,但最後卻慷慨激昂,對於久於世故的江東衆人而言也還罷了,但孫匡聽了卻愣怔當場。少年總是很容易爲這種話激動的,但說這話的人,卻又是他認爲的仇人,所以不免心中茫然不知所措,頭腦中一片混亂了。

當然這僅僅是今日迎接劉琮入城前的一段小小插曲,在顧徽的引薦之下,劉琮與江東衆人相見後,一同入城。

王粲收好印信、降表、戶籍等物之後,策馬與賈詡並轡而行,望着被江東衆人簇擁而行的劉琮背影,笑道:“主公人主之風漸成矣!”他性格急躁,又是個直脾氣,向來想到什麼說什麼,對此賈詡只能無奈地報以苦笑,對王粲低聲說道:“今日入城,並不意味着江東便已無事,接下來只怕還有一番爭鬥。”

“軍師此言何意?”王粲的政治敏感度遠不如賈詡,他所擅長的是文采,而非政略,所以聽了賈詡這話,不由暗自心驚。在他看來,如今孫氏無首,爪牙盡去,江東文武都主動請降,哪兒還有敵人?

賈詡按着鞍橋,目光已投向遠處的城頭:“主公志在天下,而江東大族卻有偏安一隅之望,南轅北轍,豈能相安無事?”

“這倒也是。”王粲聽了恍然大悟,皺眉道:“既如此,主公何不將這些大族一網打盡,反倒留着他們?且看這樣子,還要用其治理江東呢。”

“江東初定,一切以穩爲重。何況不用這些大族來治理江東,又哪裡有許多人才憑空而至呢?不過這方面主公已與老夫商議過,且平穩渡過這段時間,再逐一鋪展開來,那時即便有些爭執,也當無礙於大局了。”賈詡捋了捋稀疏鬍鬚,對王粲說道。

王粲這才稍感放心,點頭道:“如此說來,對於這些江東大族,就要既用且防了?”

見賈詡笑而不語,王粲也覺得這種事不好宣之於口,不過他性子急,想起方纔收下的戶籍竹簡僅有一牛車,便又對賈詡說道:“方纔所收戶籍只有一車之數,難道揚州五郡之地,竟然才這麼點民戶人口麼?會不會是這些大族隱匿太多,以至於此?”

他本身就是世家子弟,對於世家吞併土地,隱匿人口之事可謂司空見慣,當下便將自己的疑問說與賈詡。

賈詡望向前面江東衆人的目光中,微露嘲諷:“江東本就人口稀少,若非這幾年大量流民南渡,只怕這一車之數都很難湊齊。至於詳情如何,再過幾日便可見分曉,仲宣又何必急於一時。”

王粲蹙眉思忖,對於如何治理江東,劉琮和他說的不多,倒不是信不過王粲,而是知道王粲的長處不在於此,但做爲鎮南將軍主簿,王粲還是很主動的關注着各方面的事務。

此時和賈詡就此事議論起來,王粲愈發覺得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於是虛心向賈詡請教,而賈詡也不藏私,兩人一路相談,話題便逐漸深入到各個方面。

說話間,兩人已隨着大隊人馬出城,只見城內百姓都立於道路兩側,擠擠攘攘的瞧熱鬧,看樣子並不懼怕荊州軍。

許多人見劉琮年輕,卻並不覺得有何不妥,說起來孫權今年才十九歲,劉琮比他還大好幾歲呢。而劉琮這幾年久在軍中,又執掌荊州大權,自然錘鍊出沉穩剛毅的氣度,加之身材高大,騎在戰馬上一身明晃晃的明光鎧,看着頗爲英武峻拔。對於那些見過孫策的百姓而言,不覺便生出幾分好感。

至於敵意,普通百姓纔沒有這種情緒呢。只要大軍入城不燒殺搶掠便已喜出望外了,現在見荊州兵軍容齊整、並無兇惡之相,百姓心中自然大定。

今日江東文武出城請降只是走個過場,無非是向世人表明,從今天起俺們換主人啦,江東以後姓劉了!實際上對於劉琮會如何治理江東,而自己乃至整個家族將從中獲取怎樣的利益,纔是衆人最爲關注的問題。對此衆人又因身爲地位不同,而心思各異,如世家大族如張、顧、虞、等的想法,就與軍中諸將想法頗有些不同。

入城之前孫氏族人便從討逆將軍府中遷出,暫住於城南故居之中,劉琮率領近衛進駐將軍府,同來的一千五百餘明光騎,便就近駐紮於城內。江東衆人再次進入討逆將軍官署,已是換了主人,有那多愁善感之輩,免不了暗自唏噓。

然而沒等衆人從這種微妙的情緒中回過神,劉琮便吩咐王粲,將戶籍竹簡呈上。江東衆人不明所以,目光中便帶了幾分疑惑。

就劉琮後世所知的資料來看,孫吳立國五十餘年,竟然有三十年的時間未曾整理過戶籍,內中緣由他自然深知,此時初定江東,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理戶籍。

如果不能切實掌握江東人口數量,那麼接下來的各項事宜都是難以進行的,治理江東也就無從談起。戶籍的重要性,比起倉儲糧秣、軍械甲仗而言更爲要緊。

人口多寡不但決定着生產力,更關乎江東的整體實力,如今江右地區還很不發達,人口數量遠不如北方,耕作水平等也相對落後。正因爲人口的缺乏才限制了江東的發展,雖然自從黃巾之亂以來,有許多北方大族攜家帶口南渡,但就江東廣大的地域而言,還是顯得很不足夠。而在如今這樣戰亂頻仍,戰火紛飛的亂世,那些世家大族自然就成爲衆多流民依附的對象,又或者大族本身便擁有相當的實力,足以在江東立足自保。

所以江東地區隱匿戶口之事實在太過尋常,加上世家大族爲增強實力而指民爲盜,四處吞併流民,收爲部曲,使得這種情況愈發嚴重。可以說江東世家不但佔有大量土地,更將應爲賦稅主體的普通民衆據爲己有,現在的情形雖然還未發展到歷史上那麼瘋狂,但勢必會嚴重影響到劉琮將要在江東推行的一系列政治、軍事等方面的政策。

“將軍莫非是要清理戶籍?”張昭見狀,心中打了個突,望向劉琮出言問道。他這一問,堂上衆人都立即看着劉琮,一時間堂上安靜無比。對於這個問題,衆人實在是太過關注了。

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34章 爾虞我詐欺人心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401章 攻其必救守殘城第272章 軍令繁雜誰受益第505章 形勢危急何用計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610章 唯有死守家鄉地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280章 不可隔岸觀戰火第141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129章 無心暗子聞鉅變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8章 初設擂臺興武戲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385章 積薪焚城迫敵退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287章 應使士民知恩威第421章 木匣傳首定漢中第344章 出手即爲撒手鐗第164章 狹路鬥將鐵騎行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601章 或有變故突發生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317章 不過片刻又變卦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1章 大戰前夜追兵急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189章 甘冒奇險破敵軍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592章 驚聞營內嘯聲起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354章 暫不攻城待何時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19章 亂中取勢惑人心第319章 不可不防食人虎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260章 拋卻虛名念蒼生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199章 兵入益州方立足第455章 夜渡滁河聞敵至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35章 連環毒計套連環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527章 趁夜鏖戰移大營第501章 明日復來怎打發第396章 兩軍相持何能久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31章 亂之所生言爲階第18章 今日請君顯身手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64章 或可將功贖此罪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250章 釜底抽薪互調兵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437章 元龍豪氣今何在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13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281章 借刀殺人名結盟第600章 受命入城豪情涌第249章 移之江東稍改動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257章 東西並進事可成第194章 風捲狂沙鐵蹄疾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641章 陣中奮刀斬夏侯第382章 暗夜騰空若流星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549章 怎可私自行毒計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
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34章 爾虞我詐欺人心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401章 攻其必救守殘城第272章 軍令繁雜誰受益第505章 形勢危急何用計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393章 預作準備待廝殺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211章 不若遠走離死地第223章 山中夜襲知是誰第42章 鎧爲明光初鍛造第610章 唯有死守家鄉地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68章 各取所需必妥協第14章 誰奉將令使敵營第280章 不可隔岸觀戰火第141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299章 以人爲本須自愛第214章 自相殘殺爲何故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565章 意料之外遭敵襲第246章 亂兵屠城去無路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129章 無心暗子聞鉅變第192章 求戰心切待軍令第478章 偷襲不成改強攻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8章 初設擂臺興武戲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385章 積薪焚城迫敵退第371章 紛亂之局唯借勢第46章 借與不借皆兩難第466章 深入敵境待雨停第287章 應使士民知恩威第421章 木匣傳首定漢中第344章 出手即爲撒手鐗第164章 狹路鬥將鐵騎行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601章 或有變故突發生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317章 不過片刻又變卦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1章 大戰前夜追兵急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189章 甘冒奇險破敵軍第436章 懷心機兄弟論策第592章 驚聞營內嘯聲起第201章 改換門庭握良機第390章 穩定益州圖全局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第512章 且觀沙盤議良策第465章 再度出擊又遇伏第354章 暫不攻城待何時第214章 鋪天蓋地烈焰起第19章 亂中取勢惑人心第319章 不可不防食人虎第21章 保甲兵戶始此行第260章 拋卻虛名念蒼生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199章 兵入益州方立足第455章 夜渡滁河聞敵至第175章 列陣鋒矢待敵騎第11章 甄家有女初長成第35章 連環毒計套連環第127章 同室操戈賜良機第527章 趁夜鏖戰移大營第501章 明日復來怎打發第396章 兩軍相持何能久第533章 以攻代守未奏效第31章 亂之所生言爲階第18章 今日請君顯身手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64章 或可將功贖此罪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375章 穩固農本開工商第250章 釜底抽薪互調兵第494章 休整疲兵待征程第49章 昔日少年今從容第368章 權衡再三難定奪第437章 元龍豪氣今何在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13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281章 借刀殺人名結盟第600章 受命入城豪情涌第249章 移之江東稍改動第166章 爲何逼其投敵去第257章 東西並進事可成第194章 風捲狂沙鐵蹄疾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133章 風雷席捲盪滌塵第641章 陣中奮刀斬夏侯第382章 暗夜騰空若流星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549章 怎可私自行毒計第197章 潛龍騰淵破敵圍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