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徹底交託

元十九之事傳到長安時,李氏、王奇、崔氏均呼大快人心。王奇還趁着休沐的時候大醉了一場,老淚縱橫,唸叨着爲父不振,以至於兒女生活不易,受小人牽連。李氏在旁邊照顧他,亦是心酸不已。卻不料轉天他酒醒之後,便興致勃勃地一邊拎着王旼王二郎,一邊提着美酒去見女婿了。

自從過了縣試,崔淵再一次揚名,給他投書帖和畫的腦殘粉、死忠粉也越來越多。崔沛作爲崔簡、崔會的先生,這些時日的固定教學內容便是“鑑賞書畫”。他們篩了頭一遍,就已經去掉□□成。剩下的由崔淵來選,一邊看一邊評論,以他的眼光自然絕大多數都取不中。接連十幾日下來,也只有寥寥數人得他一聲贊,剩下的評語便是既毒辣又老道了。他的評論,崔簡、崔會聽得懵懵懂懂,崔沛則受益匪淺,暗暗記在心中不提。

這天,心情異常不錯的崔淵剛將新投來的書畫評得一文不值,又親自修帖子定下日子請那些他覺得不錯的士子赴宴飲。思及晉王素來好此道,自然也不能落下他,便也請自家二兄崔澹入宮傳話相邀。當然,這種時候必須不能忘記崔泌、崔泳兩兄弟,便又遣人送了帖子與他們。至於崔泌會不會因在場之人都是他的擁躉而大受刺激,崔泳又會不會無意間繼續給自家兄長添堵,就與他無關了。

聽到岳父上門的消息,他立即起身親自去迎。

待領着老岳父在別院裡轉了轉,回到書房,王奇便道出了來意:“子竟,七郎帶着大郎赴任,二郎眼見着也將滿五週歲,不能再教他成日在內院中頑耍了。”他昨日雖醉酒,但心裡卻無比清醒。眼見着他這做父親、祖父的是不中用了,但他還有兒孫呢。貢舉確實是一條相對公平通達的進身之階,王珂已經攀上去了,家中處境爲之一變,孫兒們卻也不能太差。好不容易崔氏生了三個孫子,須得個個都有出息,太原王氏三房嫡支才能徹底立起來。

“岳父的意思是?”崔淵待老岳父比自家阿爺還更恭謹幾分,狂放之氣也收得妥妥當當。

王奇老臉一紅,將王旼拎到他跟前:“聽聞阿實正在進學,想讓二郎也跟着學一學,束脩自是不會少。”他是崔淵的腦殘粉,一向十分坦白:“族內倒也並非尋不出蒙師,只是我更信得過你的眼光。”他早便聽說崔沛是崔淵找來的,也絲毫不懷疑他年少才學不夠。如今崔沛因博陵崔氏大房壽宴之故也小有名氣,他自是不願錯過這樣一位好先生。

崔淵微微一笑:“十二郎正在隔壁教阿實、小五郎讀書,不妨讓他見一見二郎再說。”岳父親自託付,他當然願意立即答應下來。只是,師生的緣分卻是極爲難得,何況王旼又是外姓之子。若崔沛不喜,他也不能勉強。若崔沛大喜,自然是皆大歡喜之事。

王奇也能理解,崔沛是崔淵的族弟,又是有才學的少年郎,自然不能視同尋常蒙師。

於是,兩人便攜着王旼去了隔壁。推門便見崔會正在背《詩》,崔簡則靜靜地在窗下臨摹自家阿爺的書帖。崔沛一心二用,一面指正崔會背錯之處,一面翻着崔淵這回縣試所作的那篇時務策。

王旼眼睛一亮,本想出聲喚崔簡,又想起自家兄長的叮囑,便強忍住了。他和崔簡隨着王昉也讀過一陣書,知道書房是不可大聲喧譁的地方。又見崔沛與崔會正一問一答,心中便知道祖父帶他過來的用意了。能與崔簡一道讀書進學,他自是再願意不過,便將背挺得筆直,力圖給未來先生留下好印象。

待崔沛給崔會佈置了新的課業,崔淵便將他引見給王奇,又告知王奇之來意。崔沛低頭見王旼雙目靈動有神,小小年紀禮數絲毫不錯,便笑道:“王小郎在家中可開蒙了?識得多少字?”

王旼答道:“能背《千字文》,認得裡頭的一些字。阿實還教我寫大字,天天在家練習。”

崔沛也並不當場考察他,微微頷首,道:“教兩個也是教,三個也是教,便讓他過來罷。”

當下,王奇便讓王旼行了簡單的拜師禮,又說改日再正式在家中設宴行禮。崔沛應下了,送走崔淵、王奇之後,轉身便見崔簡牽着王旼的手來到他的書案邊,一板一眼教他臨摹書帖。他不禁啞然失笑——到底誰是先生來着?

而王奇解決了心中之事,大爲鬆快,便與女婿又痛飲了一回。王玫聞訊過來見他時,他已經半醉了。見着女兒之後,又忍不住揪着她的袖子哭了起來。幸而他還有理智,以爲女婿什麼都不知道,便只重複着說“阿爺護不住你,是阿爺無能”之類的話。王玫又感動又酸澀,陪着他哭了一場,就讓崔淵送他家去了。

待崔淵送完老岳父回來,王玫已經回了他們住的院子裡,正跽坐在書案前揮墨勾勒着圖案。元十九之事,她比自家阿爺阿孃大概還知道得早些,一哂之後,去了一趟青光觀,爲前身與鄭氏娘子做了道場。惡人得了應有的下場,再不須她時牽時掛、憂心不安,心境便徹底寧靜了下來。往後,除去崔家、王家之事還須掛念之外,她就只需全心全意地思考自己的事業了。

崔淵悄悄來到她身後,俯首看着她勾勒出的線條,不由得有些驚詫:“這是……輿圖?”輿圖這般緊要之物,正是屬於兵部下的職方曹管轄。崔敦這位兵部尚書,當然藏有最新、最細緻的大唐疆域輿圖。崔淵不但見過自家所藏的輿圖,還以自己的豐富見聞及精準記憶校正了部分輿圖。因此,他一眼便能看出她所繪的山川河流。

他並未糾結愛妻爲何能繪出輿圖,而是以充滿讚歎的目光,看她將那些名山大川的位置都描了出來——王玫並不知道此時大唐的疆域,也不能順手就將後世的雄雞圖和各省都繪出來,只能畫出山川的方位以確定自己要找的地方。

“九娘遍讀雜記,竟能就文字而繪出山川方位?”崔淵也提起筆,蘸滿墨,替她補充完整。他發現,這隨手所繪的輿圖雖然簡潔,但並無任何錯漏之處。且個別山川位置,彷彿也更準確了一些。

“若說是老君託夢所得,四郎信不信?”王玫似笑非笑問道,“不然,天下分十道,每一道又領數州,我若見過輿圖又怎會不知?”道、州、府、縣,是大唐的行政區域劃分。因須學習官制的緣故,她也將這些常識記得清清楚楚。

“只要是你說的,我便信。”崔淵毫不猶豫地回道。

王玫擡眼,望着他毫無瑕疵的側臉,輕輕地擱下筆,垂目思索起來。自後世穿越而來的身份,是她最大的秘密。剛過來的時候,她寧可裝作對外界一無所知、毫無反應,暗地裡搜尋信息,學習雅言切韻,也不願作失憶之態,急切行事,免得出了紕漏,反遭丹娘、青娘等懷疑身份。待到言語有所積累之後,她才藉着兄長前來的契機,順水推舟地“活”過來,繼而慢慢移了心性,變成原本的自己。

她繼承了前身的身份、禍患,也獲得了前身擁有的家庭與親情。她濡慕王奇、李氏如同親生父母,敬愛王珂、崔氏如同嫡親兄嫂,愛護侄兒侄女,內心的秘密反倒不能與他們透露半分。那些超出身份所知的見識,也不能在他們面前顯露出來。

而崔淵卻正相反。他不因她是王玫而娶她,只認她這個人——或者說,這個靈魂。而且,他們已經許諾相互坦誠,很多事情她亦無意在他面前隱瞞——以他的智慧,她也很難隱瞞得住。若是此刻她用這個謊言掩飾過去了,往後呢?繼續用託夢這種一聽便知虛假的謊言繼續欺騙下去?就算是有再多的苦衷,夫妻之間的信任也經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欺瞞。

想了好半晌,她才收回注意力。再低頭看時,崔淵已經將他所知的大唐疆域都勾畫得清清楚楚,十道底下的州、府也寫得明明白白。縣委實太多,他雖將名字都記住了,卻也很難一一標明它們的位置。

這是王玫首次得見大唐貞觀時期的地圖——這是一塊比她想象中更加廣闊的疆域。因破□□厥的緣故,北部設下定襄都督府與雲中都督府,並逐年繼續向北推進,與薛延陀時戰時和,實際控制了後世蒙古國南部地區。西北部滅高昌,設安西都護府,實際控制着後世新疆天山南北附近地區,且正在與西突厥拉鋸當中。西部便是強盛的吐蕃,佔據後世西藏、青海及四川、雲南部分地區;西南則有六詔等族羣,據云南大部分地區;東北有契丹、室韋及高句麗等,據後世東北三省與內蒙東部地區。

說實話,大唐實際控制版圖比那隻雄雞要小些,讓王玫頗有幾分不習慣。她細細地看着各道、州、府,在自己中意的地方畫下幾個圈,而後道:“這輿圖,確實並非老君託夢所得。而是我自己夢見的。”

崔淵伸出食指輕輕點着她畫下的圈,神色認真地聽着她的話。

“去歲之初,我一時愚蠢撞入圈套,被張五郎送到洛陽郊外尼寺中軟禁。後又因憂思過度小產,傷了身子,於是想不開投繯自盡了。雖被靈和法師救了回來,但那時卻昏迷了一陣,迷迷糊糊間做了一個夢。在夢裡,我去了千餘年之後,經歷了另一次人生。以至於回來時,不知是莊公夢蝶,亦或是蝶夢莊公了。”

王玫覺得,只能用彼此能夠理解的話來闡述穿越之事,才能將這件事合情合理地說明白。不過,其實有時候連她自己也覺得有些迷糊——她到底是王玫王九娘,還是後世來的一抹孤魂?是她的記憶真實,還是眼下的生活更真實?

歷史並不是她記憶中的歷史,那她還是記憶中的她麼?

莊公夢蝶,蝶夢莊公,何其虛無飄渺,又何其寓意深刻。

“這輿圖,便是那一次人生中記得的。這大唐盛世,千年之後也有信史記載。聖人、皇后殿下、太子、魏王、晉王……無不青史留名。”王玫接着道。崔淵緩緩擡起首,輕輕將她攬進懷裡:“蝶夢莊公又如何?莊公夢蝶又如何?你只需記得,你是令我心動之人,而今成了我的妻,便足夠了。”

王玫擡手反抱住他,垂首埋進他懷中,悶悶道:“我所知的史書中,有朝堂上諸公,卻沒有你。”以他書畫雙絕之名,竟然未能留名青史,確實也有些奇怪。

“誰又能管得千百年之後的史書中寫了些什麼?”崔淵禁不住笑了起來,“我正活生生地立在你面前呢。我倒不在意後世留名,不過,阿爺或許會有些難過罷。當然,生前便不比得房相、杜相,死後又如何能趕得上?”

“……生死之事,怎好渾說?”若教崔敦知道,恐怕又恨不得在演武場上狠揍一頓這個口無遮攔的幼子了。

“事實如此。”崔淵卻回道。

於是,王玫又道:“……其他事,與我所知也略有偏差。”

“便是略有偏差,想必也不會差得太多。晉王登位了罷?”崔淵瞭然。從她一貫的態度中,便知道她並不看好太子與魏王。既然選擇了不顯山不露水的晉王,那麼想必便是應了漁翁得利罷。

“詳細之事,我慢慢說給你聽便是。”

“也好。我對千百年後之事,也有興趣得很。”

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22章 芙蓉之宴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61章 盧十一娘第37章 道觀生活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48章 來是他第91章 相約上元第48章 來是他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64章 心中糾結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47章 王家宴會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72章 王大婚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88章 下聘納徵第36章 高人支招第55章 中秋之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60章 盧家拜訪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29章 兄長貢舉第43章 崔氏一門第3章 長秋尼寺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83章 納吉之禮第90章 共度元日第91章 相約上元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38章 訪客探望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75章 談話了悟第72章 初次交鋒第24章 宴飲之樂第5章 和離之因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2章 芙蓉之宴第57章 久仰大名
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22章 芙蓉之宴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61章 盧十一娘第37章 道觀生活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48章 來是他第91章 相約上元第48章 來是他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64章 心中糾結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47章 王家宴會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72章 王大婚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88章 下聘納徵第36章 高人支招第55章 中秋之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60章 盧家拜訪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29章 兄長貢舉第43章 崔氏一門第3章 長秋尼寺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83章 納吉之禮第90章 共度元日第91章 相約上元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38章 訪客探望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75章 談話了悟第72章 初次交鋒第24章 宴飲之樂第5章 和離之因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2章 芙蓉之宴第57章 久仰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