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得意而驕

兩儀殿內,聖人難得露出幾分笑模樣,靜靜地看着李泰提起銅壺一挑一放地泡茶。他生得像舅舅長孫無忌,體胖如麪糰。若說李治煎茶泡茶時顯得尤爲玉樹臨風,他便有幾分憨態可掬之狀。然而,看在聖人眼中,卻是同樣的惹人心疼。

“幾日不見阿爺,便似消瘦了些。”李泰低聲道,目光中透着幾分真切的擔憂,“方纔去見阿孃,她的精神也不像以前那般健旺了。孩兒覺得,很該將那些佛醫、道醫再叫進宮來,給阿爺阿孃診治一番,細心調養纔是。”

聖人輕輕頷首:“確實該如此,還是你有孝心……”他又想到了李承乾與李祐,胸口便一陣發悶。短短一個月內,便先後有兩個兒子謀逆,還都勾結了他信賴已久的功臣。李祐與陰弘智,李承乾與侯君集,這四重背叛簡直一度令他心念俱灰。時不時地,他便會想到:難不成是自己看走了眼?信錯了人?或者多年來舉止失誤?做了許多對不起他們的事?所以,好好的愛子與功臣纔會輕而易舉地背叛他?

“阿爺心寬些罷。”李泰寬慰道,“許是以前孩兒有些太隨意了,才教大兄生了誤會,以爲孩兒不尊敬他。往後,孩兒一定好生孝順阿爺阿孃,愛護兄弟姊妹,不教他們受委屈。”說着,他便半是頑笑半是試探道:“這幾日,孩兒聽說有人上摺子提議立太子之事。阿爺很不必理會他們,孩兒的修養尚不夠,哪裡能當得了太子之位?”

聖人一向對愛子沒有任何防備,也並未往別處想,便道:“眼下除了你,還有誰能入主東宮?你也是朕與觀音婢的孩子,說到出身、才華,樣樣都無可挑剔。”說到此,他突然沉默下來,想起了嫡長子當年出生時自己的興奮與激動。誰又能料想到,父子之間竟會落到如今的地步?他教養的時候到底出了什麼差錯?才教出這麼一個不孝不悌的混賬東西?

李泰喜出望外,雙眼之中瞬間便騰起了野心的火焰,趁熱打鐵道:“那阿爺儘管放心就是了。我絕不會像大兄那樣,爲權勢所迷,懷疑自家兄弟。九郎與我年紀相差將近十歲,身體弱,性情也溫和,我疼愛他還來不及呢。若是我底下那些孽障待他不尊敬,他日我百年之後,必將那些孽障都除去,讓他繼承大位。我們都是阿爺阿孃的兒子,沒有我享足了富貴榮華,卻讓他看晚輩的眼色行事的道理!!”

他說得十分動情,到極致處,甚至連自己都生出了幾分感慨。聖人更是聽得眼圈都紅了,猛地將圓滾滾的兒子摟進懷中:“青雀啊青雀,有你這番話,阿爺也能放心了。雉奴往後就交給你照顧了……”

殿外,李治面無表情地轉過身,加快腳步離開了。他走得越來越快,崔淵不得不小跑了幾步,才得以跟上他。待周圍再也沒有宮人時,李治終於停了下來,將手中的幾幅字撕成了碎片,宛如困獸一般低聲吼道:“這種話虧他也能說得出口!!當人人都是傻子不成!!”殺盡兒子讓阿弟繼位?!這種虛僞至極的話,換了誰都不可能信!“偏偏阿爺居然會信他!居然傻得相信他!”

這一瞬間,他忽然體會到了長兄李承乾的痛苦。分明他們都是嫡出之子,看似同樣得到疼愛,但偏偏李泰巧言令色,比他們更能討得爺孃的歡心。如方纔那般的滿口謊言,人人聽來都知道是假,但平日英明無比的阿爺卻偏偏信以爲真!

若是李泰成了太子,若是李泰繼承了大位——他絕對不可能活得太久!他的皇太弟之言論已經放出去了,又怎能容得下他?說不得便會栽贓他謀逆,將他這一脈全部剪除!或者,乾脆使些見不得人的手段,教他無法擁有自己的血脈!皇位兜兜轉轉,都仍只能在他的後代手中!

此時此刻,李治前所未有地清醒——他猛然發覺,自己已經被李泰推入了絕境。

“子竟……子竟……他是我嫡親的兄長,爲何卻待我如此狠心?!”十五歲的少年郎有些茫然地問道。他先前只想在兩位兄長相爭之時漁翁得利,適當地推波助瀾,卻從未生出真正下手傷害他們的心思。到了如今,他卻忽然回過神來:長兄倒下了,他便是李泰最大的敵人。李泰定會將曾經在李承乾身上用過的手段,都盡數用在他身上。不,說不得他連這些手段都不屑於用,只待爺孃百年之後便徹底將他拔除。

“大王不必驚慌。”同樣聽了那一番話的崔淵卻比他冷靜多了,微微勾起嘴角,“魏王太過心急了。大王想想,連咱們都能聽得出他的虛僞,朝中諸臣又何嘗聽不出?皇后殿下又如何能信任他?陛下也是一時受了他矇蔽,待回過神來,便會發覺其中的蹊蹺了。”

過猶不及。魏王李泰盯着東宮之位實在太久了,眼見着太子被廢之後,便再也按捺不住,只想早些將這個位置攬入懷中。然而,他這般急切卻落了痕跡,說出“殺子傳弟”的話,則更是一着再明顯不過的敗筆。

嘖,成也孝悌之念,敗也孝悌之念。李泰心太急了,急得將滿腹聰敏都丟得一乾二淨,滿以爲糊弄住爺孃便能成功。

做完該做的那些事之後,他們一羣人都在等着屬於晉王的時機,卻想不到,魏王會親自將這個時機送上門來。

聞言,李治也略微平靜下來:“你說得是。”他尚未走到絕境。阿爺阿孃是李泰的憑仗,又何嘗不是他的憑仗呢?只要他們尚在,他便有翻身的機會。李泰做得越多,失誤越多,便越會讓爺孃失望。那時候,他們心心念唸的一切,便都將屬於他了。

“大王以不變應萬變,便足矣。”崔淵道,“不過,此事還須儘早讓皇后殿下知道。”長孫皇后如今正是自責的時候,聽了李泰這一番作態,很難不多想。只需她想明白了,爲了保住自己所出的三子,她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咱們這就去見阿孃。”李治道,“就當做什麼都不知道便是了。”

崔淵看向被他撕碎的幾幅字,搖首道:“只是可惜了那些字。不如,大王習字讓皇后殿下點評罷。”長孫皇后對聖人的影響遠勝過其他人,作爲幼子的李治若得到她的憐惜與信任,便會立於不敗之地了。

沒過兩日,李泰“殺子傳弟”的言論便傳得沸沸揚揚。魏王一派自然罔顧事實大讚他的孝悌之心,只恨不得將他捧成“堯舜”那般的仁德聖君。雖然他並未登基,這般吹捧已經是逾越了,但聖人聽得這些,比臣下讚賞自個兒還要高興——誰能看不出聖心所屬呢?其餘諸臣見狀,依舊是各懷心思。有繼續爲聖人教養子女的方法擔心的,有替魏王的情商感到絕望的,也有仍心懷一線希望想要從中窺得真相的。

身爲嫡親國舅的長孫無忌思考了許久,終於決定去魏王府見一見這個外甥。誰都不知他在魏王府究竟遇到了什麼事,與魏王說了些什麼話。總而言之,他只坐了一個時辰便離開了,而後立即趕到宮中求見長孫皇后。他與長孫皇后兄妹感情極深,彼此也相互關切,實在不忍心妹妹再受一回打擊。但若是此事不告知於她,恐怕日後她便需要承受更可怕的後果了。

當長孫無忌求見的時候,真定長公主正帶着王玫、崔蕙娘、崔芝娘陪長孫皇后說話。聽說司徒來了,她們便退到旁邊的側殿去了。晉王妃杜氏對近來風靡京中的天香園很感興趣,晉陽公主、衡山公主雖然已經去過了,但也想聽一聽這園子的逸事。於是,王玫便讓主持此事的崔蕙娘與她們說一說,她只在適當的時候補充一二。

長孫無忌並未逗留太久,很快便告退了。長孫皇后幾乎是即刻遣宮人將魏王李泰叫進宮來說話。側殿中的人都多少聽聞過“殺子傳弟”之說,心中鄙夷,面上卻半點不漏。此時推測長孫無忌已經將此事都告知了皇后,心裡都覺得快慰之極。有長孫無忌之話在前,想必皇后絕不會輕易被魏王李泰的花言巧語矇蔽了。

“他只要輕輕巧巧地說一句話,就佔盡了名望與好處。九阿兄好端端的,便莫名其妙成了白白撈得好處的。都說是九阿兄佔盡了便宜,我看他才佔便宜呢!若是真有孝悌之念,爲什麼不乾脆直接將太子之位讓給九阿兄?還鬧什麼‘殺子傳弟’這一出?當誰都是傻子麼?”衡山公主壓低了聲音抱怨,完全不掩飾憤慨。

“幼娘……”晉陽公主無奈地橫了她一眼,“在姑母面前,不得無禮。”總說什麼“傻子”——對四阿兄那些話深信不疑的阿爺又算是什麼?

“真定姑母也覺得我說得對罷?”衡山公主撲到真定長公主懷裡,撒嬌地問。

真定長公主輕輕拍了拍她的背脊,環視着晚輩們:“兕子、幼娘,此事你們絕不能牽涉其中。無論是青雀還是雉奴,都是你們的兄長,偏袒誰都不合適。阿杜如今更是尷尬,還是早些回武德殿去罷。”她也不該摻和在這件事中,早些離宮也安全些。

衆人便紛紛起身,準備去向長孫皇后問安告退。然而,未等她們出得偏殿,長孫皇后的貼身宮婢便趕了過來,請真定長公主去寢殿說話。留下來的晚輩們想了想,只能坐下來繼續低聲議論。不過,她們都避開了魏王李泰相關的話題,只說了茶樓、茶肆、私宅以及女醫院、女醫學等事。

李治與崔淵最近也頻繁來往於立政殿。原本兩人該在武德殿習字作畫,而後帶着字畫來立政殿請長孫皇后評點。但聽說長孫無忌求見皇后,皇后又喚人去叫了李泰之後,兩人便很默契地提前結束了習字,趕來了立政殿。

他們想知道長孫無忌到底說了些什麼,無法自長孫皇后處旁敲側擊,只能靠自己的觀察來判斷了。對於李治而言,這種察言觀色之舉並不稀奇。他雖然從未刻意查探過阿爺阿孃的想法,但多年與嫡長兄李承乾、嫡次兄李泰相處,一個陰晴不定一個虛僞,不知不覺便促使他養成了辨別他人情緒的技巧。

兩人有說有笑地穿過大吉殿,來到立政殿前,卻正巧遇見了李泰及魏王孺子王氏。

李泰這兩天春風得意,連舉止都似乎比尋常多了兩分傲慢之態。李治與崔淵過來與他見禮,他也只是敷衍地點了點頭,便舉步欲走。不過,見李治乖巧地退在旁邊,他突然想起自己在阿爺面前許下的諾言,不禁覺得他有些礙眼。轉眼又看到他身邊的崔淵,更覺得胸口有些發堵:這可真是奇怪得很,他連太子都未當上,李治也遠遠不是皇太弟,卻仍有崔淵這般的人才緊跟在他身邊。若他日當真讓李治當上了皇太弟,恐怕他的皇位與子孫都危矣。

想到此,李泰不由得有些煩躁,眼角瞥見身側的王氏悄悄擡起眼,自以爲不着痕跡地看向李治,心裡立即升起了一股無名之火,熊熊燃起幾乎要將他的理智皆燃燒殆盡。

“雉奴。”他緩步走到李治面前,雙目中透着蔑視與寒意,“想必,你最近也聽說了一些閒話罷?若是你聽話,這些倒也不是不能成真。”

李治擡起眼,有些不安:“我……我從來沒有想過那些,阿兄放心罷。”

“誰知道呢?”李泰道,“不過,你要是起了什麼不該有的小心思,可別怨我心狠。呵,先前你與漢王走得那麼近,誰知道你與謀逆之事會不會有什麼干係呢?”

他的話中充滿了毫無顧忌的威脅之意,令李治心口都有些發冷了。他雙目微微紅了起來,淚水在眼中轉了轉,終究還是沒有落下來:“我與漢王叔只是討論書畫而已,也不知道他會挑撥大兄去謀逆……”

“總之,你好自爲之。”李泰打斷了他的辯解,冷笑一聲,帶着王氏揚長而去。

李治望着他的背影,輕輕地哽咽起來。崔淵瞥了旁邊的假山石一眼,十分配合地低聲安慰着他:“大王儘管放心。謀逆之事若無實據,必定不可能栽贓。且與漢王來往之人多得很,難不成人人都有異心?魏王也不過是……藉此警告大王而已。”

未等他的話音落下,衡山公主便氣沖沖地從假山後跳了出來,怒道:“他以爲自己是誰?!還沒當成太子呢!就敢這麼威脅九阿兄!若是日後成了太子,甚至成了皇帝,恐怕轉眼就恨不得栽贓九阿兄了!!我絕不能讓他如意!”說着,她便衝去了立政殿。

李治在後頭喊道:“幼娘!別衝動!”

但衡山公主卻並未停下,已然跑得遠了。

“原以爲假山之後有人爲我們作證便夠了,卻不想竟然是幼娘。”李治皺起眉,眼圈依然微紅,神色卻十分從容,“我並不想讓她牽涉其中。”

“事已至此,大王只能順勢而爲。”崔淵道,“魏王已無兄弟之情,便是沒有今日這一出,恐怕也不會多照拂兩位小公主。大王往後更疼愛她們一些,讓她們都能過得安寧幸福,便足夠了。”

李治頷首,低聲道:“我沒能得到一位好兄長……一定會做一個好兄長……”

崔淵沉默不語:在皇權之下,所謂的好兄長又能持續多久呢?恐怕誰都不能確定罷。

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94章 添妝鋪房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1章 路過潼關第47章 王家宴會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34章 心生抉擇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92章 夜色後續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7章 久仰大名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9章 端陽來臨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50章 重新相識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6章 再見前夫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73章 落花流水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23章 提攜還恩第45章 道門歸家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72章 王大婚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48章 來是他第6章 再見前夫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6章 再見前夫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0章 啓程歸家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75章 談話了悟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5章 回家首夜第22章 芙蓉之宴第36章 高人支招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51章 有來有往第8章 東都洛陽第83章 納吉之禮第84章 終成密友
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94章 添妝鋪房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1章 路過潼關第47章 王家宴會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34章 心生抉擇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92章 夜色後續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7章 久仰大名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9章 端陽來臨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50章 重新相識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6章 再見前夫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73章 落花流水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23章 提攜還恩第45章 道門歸家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72章 王大婚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48章 來是他第6章 再見前夫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6章 再見前夫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0章 啓程歸家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75章 談話了悟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5章 回家首夜第22章 芙蓉之宴第36章 高人支招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51章 有來有往第8章 東都洛陽第83章 納吉之禮第84章 終成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