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彈冠相慶

名家真跡摹本楷書分冊的售賣之日,就定在明經科省試張榜的頭一天。

在書肆一側早早便張貼出來的“廣而告之”榜文下,文人士子們已經排起了長隊。他們或仔細看那“廣而告之”的內容,或熱烈地議論分冊裡頭都會有什麼真跡,或臨時向好友借些錢財打算多買幾冊。

先前行書分冊發售時,許多人都有些猶豫。蓋因摹本一冊便須得五千錢,作價並不低的緣故。不過,當行書分冊在文人士子當中流傳開之後,這些人便捶胸頓足、懊悔之極——這般風骨肖似的名家真跡摹本,便是拿成百上千金去換也值得。有那喝酒吃肉的錢,倒不如買上一冊,說不得還能供在家中當作傳家寶呢!於是乎,楷書分冊甫傳出售賣的消息,聞風而動者便不知凡幾。

離書肆不遠處的街頭,正是風雅茶肆。此時二樓的幾間茶室裡已經坐滿了人,其中兩間皆是窗口大開。左邊一間,崔簡、王旼和崔希都趴在窗頭,遠遠看着書肆前烏壓壓的數百人。

“比上一回人多,好像還有不少人正往這裡趕。”這是替自家阿爺感到驕傲的崔簡。

“祖父說了,早就備好了五十貫,一口氣買十冊!”這是家有女婿腦殘粉的王旼。

“我們家恐怕十冊還不夠分。聽阿兄們說,他們湊足了錢買二十冊。不光咱們自家人都人手一冊,還可拿去國子學送友人。”這是期待得已經小臉通紅的崔希。

正在聽璃娘稟報西市新茶肆籌備情況的王玫聞言微微一笑:“恐怕印了八千冊仍不夠罷。光是咱們自家親戚,便是買了上百冊都覺得不足呢。”據她所知,就連鄭夫人與真定長公主都早就打算買上幾十冊,說是到時候留給下一輩的小娘子、小郎君們習字用。崔家如此,其他高門世家自然也不會錯過。說不得還須得出限購令,先滿足外地舉子們的購買需求再說,或者臨時再加印。畢竟這些人在長安城待的時間也不會太長,總不能讓他們雙手空空、失望而歸罷。

“什麼時候,若咱們家的茶也能引起這般轟動便好了。”崔蕙娘不由得道。

王玫笑道:“已經很不錯了。自從外地的舉子們入京,茶肆的生意便好了不少。蕙娘,你仔細看看這賬上的流水。若是茶樓建起來,文人雅士們也有了聚會的好去處,想必茶肆的生意便會更好。我還想着,是不是再買個三進的宅院,專門用作開文會。”茶樓走的是中低端路線,而私宅面向的是高端市場。前者只提供茶水、抹茶點心及菜餚飯食,後者則提供烹茶、煮茶的場地,友人小酌的美酒佳餚,大文會所需的宴席等——當然,恕不提供家伎之類的服務。

“我的嫁妝中倒是有座宅子,但畢竟不太合適……我想在曲江池附近幾個裡坊中再購一座新宅。”曲江池附近向來是人流來往的勝地,士子們也很喜歡在附近吟詩作賦、互相唱和。若有個舉行文會的好去處,相信那些出身尚可的文人也不會吝嗇,省得他們只能去寺觀或者自家宅邸,吃食、景緻都無法選擇。

璃娘聽了,心中立即盤算起來,笑意越發濃了:“還是娘子的主意多,此事十分可行。儘管交給奴便是了,過幾日保管尋個好宅子來。只可惜,也不知趕不趕得上郎君得狀頭之後的風光。不然,只消讓郎君去茶樓、私宅與友人聚幾回,名氣就傳出去了。”

“手腳儘量快些,趕在曲江芙蓉宴前後也是好的。”王玫便道,“今歲省試考得遲,曲江宴須得三月中下旬呢。”若是能有個合適的宅邸,只需將裡頭佈局改動一二便可了,其實比茶樓還不費功夫。

崔蕙娘眨眨眼:“叔母,咱們能不能再建個小娘子們玩樂的宅邸?以前只能去彼此家中做客,時刻都須得顧及着長輩,說話頑耍遊戲都很是拘謹。若有個陌生而又可信的去處,大家也都能鬆快一些。”

王玫十分讚許,心裡更是驚喜,不禁含笑頷首:“蕙孃的想法很是不錯。璃娘一併再找一找,能遠眺曲江池美景者最佳。不過,這宅邸可不能輕易開張,還須得再仔細想一想都做些什麼營生才能盈餘。既然是蕙娘靈機一動,不如便交給你繼續完善如何?往後經營也都歸你管着。”侄女突然開了竅,往後大概便能生活無憂了。既有博陵崔氏培養出的大家風度與政治嗅覺,又精通經濟庶務,足以支撐一個家族。假以時日積累了經驗,作爲冢婦亦是綽綽有餘。

“好。”崔蕙娘脆生生地應了,又拉着崔芝娘一同商量起來。

這廂說得越發高興,另一廂晉王李治、崔淵、崔渲等人遙遙望着書肆前的盛況,也難掩喜悅之情。如此人頭攢動的熱鬧情形,已經可堪比省試發榜的時候了。在這間茶室中的每一個人的名字也傳得越來越廣,儼然已經是書法之道中難得的才子。而隨着這羣文士自長安回到故鄉,他們將更廣爲人知——甚至這些摹本冊子流傳下去,他們還將青史留名。

或許最初,他們聚在一起滿懷熱情地耗費精力與時間只是爲了興趣,只是爲了一睹名家真跡,只是爲了磨練自己的書法技藝。但事到如今,他們所學到的、所獲得的,比他們預想中的更多。

晉王李治亦不例外,因爲他也是其中一員。他的書法在這羣才子中或許不顯,但也並未被淹沒其中。以他的年紀而言,這已經是十分難得之事了,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摹本之事或許並不如魏王李泰主持編寫《括地誌》那般引人矚目,但所得的名望卻絲毫不下於他。而且,這種名望的積累並不是一朝一夕澎湃洶涌而來,而是長年累月不斷累積、不斷髮酵,也不至於會引起兩位兄長的注意。同時,他也獲得了一羣對他忠心耿耿的臣屬。野心逐漸在他心底膨脹,隱忍的性情也正在不斷地打磨着他的智慧。

“下一冊何時開始?草書、秦篆還是漢隸?”

“之前還覺着每日都累得幾乎不想再參與了,如今卻迫不及待想早些繼續下去。”

衆人皆是雙目炯然發亮,時不時開懷大笑。成功讓他們幾乎忘卻了勞累,李治、崔淵和崔渲卻並未忘記。於是,崔淵笑道:“且歇息幾日罷。或者你們儘可繼續,讓我家去休息一段時日便可。”崔渲也道:“我已經有十來天不曾見過兒子了。再不回去瞧瞧他,恐怕都要將我當成外人了。”

李治便接道:“子竟和伯染說得是,大家回去養足了精神,再議論下一冊的事罷。至於到底做什麼分冊,待我問一問阿爺再說。”

晉王既然已經決定了,其他人自然無話可說。於是衆人便又讓崔淵煮茶與他們喝,說說笑笑,議論起了明經科與進士科考試。在場諸人除了崔渲這位進士、崔泓這位明經之外,其餘人都尚未入仕途。不少人目前對官場並不感興趣,但才華卻毫不遜色,說起今歲的貢舉試題時也是頭頭是道。

李治只含笑靜聽,暗自給每人的評價都增添幾筆。崔淵正指導崔渲煮茶,袍袖翻飛宛如仙人。然而,此刻在他心中盤旋的,卻並非什麼歲月靜好的念頭,反而因覺得最近的日子太過平靜而頗有些遺憾。也許是科舉之試事關選士,無論是太子一派或是魏王一派都不想在此時掀起浪潮,觸怒聖人。但有些事若不能儘快催發而出,便將錯過最佳的時機,或者醞釀出更危險的陰謀詭計。

進士科張榜那一日,朱雀門前自是人山人海。數千人翹首以盼,幾乎每一張臉孔上都帶着急切、激動以及患得患失等複雜情緒。而早便得知此次省試結果的崔家上下更是喜氣洋洋,家中內外皆裝飾一新,只等着慶賀的客人們上門了。若不是崔敦、崔斂認爲尚未張榜,自家必須低調些,鄭夫人與真定長公主早就將泥金帖子廣發親友了。雖說這些天不能大張旗鼓地宴飲慶祝讓兩人都有些鬱郁不歡,但到了這正日子,便自然而然精神起來。

點睛堂內,一家三口用完朝食後,便不慌不忙地收拾着打算出門去看榜。這是崔簡的主意,他一直比自家阿爺和母親更爲關注此事,也最爲積極熱切,根本不願意只等在家中聽僕從傳信。

小傢伙說服父母的理由也十分頭頭是道:“阿爺可是甲第狀頭,這樣的喜信自然該咱們頭一個瞧見、頭一個知曉。而且,我以後也會是甲第狀頭,就當今日提前去看張榜了。阿兄們也早就說好了,今天必須去沾一沾阿爺的文氣。”

這一段話說得信心十足,多少繼承了他阿爺的狂士之性。王玫心中感嘆不愧是父子,自是答應了。崔淵雖說對此事毫無興趣,但當一大一小皆滿懷期望地看向他的時候,他自然而然便頷首贊同了。

不過,待他們來到內院院門前時,崔家小郎君們都已經騎着馬等在那裡了。幾個小郎君都挺直背脊,雄赳赳氣昂昂,彷彿即將出徵的將士一般氣勢十足。崔簡又想跟着兄長們騎馬,又想隨着父母坐牛車,心中頗有些糾結。

王玫卻道:“眼下朱雀門前的人很是不少,極有可能驚馬,你們都小心些。”

崔篤猶豫片刻,便揮手讓阿弟們都下馬,又讓管事準備了一輛牛車。雖說崔家人騎着高頭大馬去看省試發榜確實很風光,但安全顯然更重要。何況,連正經的甲第狀頭都坐着牛車呢,他們又何必刻意作態?

於是,兩輛十分低調的牛車一前一後地離開了崔府,出了勝業坊,越過旁邊的崇仁坊,很快便到了皇城朱雀門前。崔篤帶着幾個弟弟下了牛車,又過來招呼崔簡:“阿實,一起擠到前頭去如何?咱們頭一個瞧見叔父的名字,文氣才沾得最多呢!”

“好!”崔簡撲閃着亮亮的眼睛。

崔淵與王玫皆勾起嘴角望着他們,不忍心打擊這羣少年郎的熱情。堂堂甲第狀頭就坐在這裡,他們去哪裡沾文氣也遠不如本人身畔罷。更何況,那些他用過的文房四寶、進考場穿過的衣衫,豈不是更加有運道?放在後世,那些可都是妥妥的幸運物了。

於是,崔家的兒郎們便以崔希領頭、崔篤斷後,行動敏捷地擠進了人羣裡。他們年紀小,又有禮有節,不多時便過三關斬六將來到了朱雀門前。正巧,吏部的書吏踏出側門,動作十分迅速地將榜文貼上了。幾個年長些的少年郎立即感覺到身後的羣情激動,人們都恨不得涌上前來一睹爲快,便護着年紀小的崔希、崔簡,趕緊到榜文左方去看狀頭的名字。

那龍飛鳳舞的幾個字,讓他們都情不自禁地咧開嘴露出笑容,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博陵崔淵崔子竟!”

“甲第狀頭!居然是甲第狀頭!”

“已經有三年沒出過甲第者了罷!”

“就是那個許久之前便放話說自己府試必爲解頭、省試必爲狀頭的崔子竟?!”

“書畫詩賦策論四絕的崔子竟!!”

“不錯!不錯!我買了名家真跡摹本,行書分冊裡頭多半都是他臨摹的!那一手字,簡直便是絕了!假以時日,恐怕他的行書真跡比之那些名家也毫不遜色!!”

“今年不過二十六歲!也年輕着呢!”

正當文士們紛紛議論起這位新晉的甲第狀頭的時候,另一輛博陵崔氏的牛車前,崔泳神色黯然地垂下首:“其實,我早就知道,自己不如子竟阿兄,得不到狀頭……我全心全意準備省試,他忙着摹本之事,卻仍然入了甲第……”

他只顧着失落,並未發現身側的崔泌此刻已經面無表情,雙拳緊緊地攥起來,低低冷笑:“呵,想不到咱們兄弟,一直都只能在他的陰影之下活着。”

“子竟阿兄才華橫溢,你我確實不如他。”崔泳並未注意到他話中的寒意,接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泱泱大唐,也不知還有多少風流人物。是我着相了,我可是少年進士呢!”

崔泌眼中沁着刺骨的寒意,心中默然道:這般風流人物,素來便是英年早逝。早早地送他去投個好胎,纔是順應了天命。這樣的人,不過是天空中一瞬而過的流星,而他——纔是那個手握權柄、青史留名的宰相。

崔淵彷彿察覺到這轉瞬即逝的殺意,似笑非笑地遙遙望過去。嘖,崔泌近來許是過得太順利了,竟然在人羣之中便不加掩飾地流露出惡意,絲毫不顧往日平易近人的面具。也是時候給他找些不自在了,免得那雙含着毒液的眼睛只盯着他不放,再好的心情也會平白增添幾分不快。

第65章 吹皺池水第83章 納吉之禮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24章 宴飲之樂第48章 來是他第46章 宴飲邀請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4章 王家七郎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39章 七夕之日第2章 放妻之後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章 大唐棄婦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章 大唐棄婦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93章 七郎省試第82章 遣媒提親第78章 曲踏秋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96章 親迎之禮第9章 洛陽坊市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30章 雙喜一怒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21章 受邀宴飲第68章 告知親人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26章 遇到惡人第4章 王家七郎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1章 受邀宴飲第92章 夜色後續第76章 相見恨晚第87章 崔郎報復第79章 天命不違第25章 寺廟進香第24章 宴飲之樂第66章 坦誠溝通第34章 心生抉擇第96章 親迎之禮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50章 重新相識第92章 夜色後續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4章 親人相見
第65章 吹皺池水第83章 納吉之禮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24章 宴飲之樂第48章 來是他第46章 宴飲邀請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4章 王家七郎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39章 七夕之日第2章 放妻之後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章 大唐棄婦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章 大唐棄婦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93章 七郎省試第82章 遣媒提親第78章 曲踏秋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96章 親迎之禮第9章 洛陽坊市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30章 雙喜一怒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21章 受邀宴飲第68章 告知親人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26章 遇到惡人第4章 王家七郎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1章 受邀宴飲第92章 夜色後續第76章 相見恨晚第87章 崔郎報復第79章 天命不違第25章 寺廟進香第24章 宴飲之樂第66章 坦誠溝通第34章 心生抉擇第96章 親迎之禮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50章 重新相識第92章 夜色後續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4章 親人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