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宴飲中事

初五、初六兩天,崔家分別宴請了親眷與同僚世交,笙歌樂舞徹夜不休,給這年節時分更增添了幾分熱鬧歡樂。到得初七之時,則由真定長公主出面,宴請仍在京中的諸皇室子弟與公主們。雖說是公主府宴客,但崔敦、鄭夫人也早早地將晚輩們都帶過去幫着待客。畢竟李十三娘如今身子重,只真定長公主招待客人恐怕也忙不過來。外院中光是崔斂、崔滔父子倆也不像樣,哪一位親王郡王都不能怠慢。

行進的牛車中,因睡得遲又起得太早,王玫睏倦地半睜着雙眸,螓首微微一點又一點,而後實在有些支撐不住了,倒在旁邊的崔淵懷裡。崔淵微微一笑,將她頭上簪着的新剪的綵勝挪了挪,不教壓壞了。那綵勝既有紅花綠葉又有枝蔓,做得逼真之極。一簇顫巍巍的花朵堆在烏髮邊,綠色枝蔓纏繞在單螺髻上,再點綴着幾個蝴蝶釵朵,彷彿能隨風而動,委實意趣盎然。

崔府與公主府離得並不遠,很快便到了。牛車順次停下之後,王玫便清醒了許多。丹娘、青娘替她略整了整衣衫,看起來就像往日那般精神了。“若是實在疲倦,便去陪着堂嫂罷。”崔淵道,“有兩位阿嫂在,什麼事都能理得井井有條。丹陽長公主、衡陽長公主也會幫着叔母待客,何況還有晉陽公主、衡山公主。”

“叔母早便安排好了,我自有差使要忙,哪裡能在大家都忙的時候偷閒?”王玫有些微惱,“若不是你……”雖說丹娘、青娘裝作什麼都不知道,但她飛快地掃了她們一眼,仍是收了後邊的半句。

崔淵挑了挑眉:“不必過於勉強自己。”

“你下去罷。”王玫臉微微一熱,“別教長輩們等着。”

夫婦二人一前一後下了牛車,崔淵跟着父兄往外院行去,王玫則牽着崔簡往內院走。崔篤待要叫上崔希,誰知他很果斷地拉着崔芙娘,一邊低聲警告她不得失禮,一邊緊緊隨在王玫與崔簡身後。看着他們走遠,崔篤望了望崔敏與崔慎:“四郎才十歲,留在內院中也無妨。”七歲不同席的古禮什麼的,也不必太過刻板了。且看崔希瘦弱的模樣,說是七八歲都有人信呢。

見過真定長公主之後,小鄭氏、清平郡主與王玫便都忙碌起來。王玫得的差使是覈對女眷宴客名單,確定坐席安排無疏漏之處,以及敦促廚下按照擬定好的食單輪換菜餚。

宴飲邀請的帖子在年前便發出去了,賓客們來與不來也早已經定了下來。當然,亦有中途改了主意的,或者實在是突如其來雜事纏身無暇他顧的。不過,無論如何,在宴請的正日子之前也應該給主人家一個準信。王玫便領着丹娘、青娘與真定長公主的貼身侍婢一起確認會前來赴宴的貴客,再根據情況調整她們的坐席。平日裡親近的妯娌姊妹自然須得安排在一處,素來不和者則離得遠遠的。

當然,太子妃蘇氏與魏王妃閻氏卻是無論如何也必須坐在一起,以顯示出太子與魏王之間的和樂融融。這兩位的性情都較爲溫和,表面上的關係也甚是不錯,應當不會出什麼差錯。只是須得注意旁的什麼人藉機生事,打破妯娌敬愛的假象不說,還給真定長公主惹上麻煩。

將坐席都調整完之後,陸陸續續已經有賓客上門了。正陪着丹陽長公主、衡陽長公主說話的真定長公主忽然遣了侍婢將王玫喚了過去:“九娘別忙了,閻氏身子不適,今天不會過來。如此也好,除了姑母之外,其他人倒都自在一些。”同安大長公主如今是妥妥的魏王派,因旗幟太過鮮明,反而惹惱了聖人,連年節的賞賜都比往年薄了三分。察覺到自己似乎觸了聖人的逆鱗,她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四處給崔家、王方翼找麻煩。連這回宴飲,也頗給了真定長公主幾分面子,答應前來赴宴。不過,真定長公主卻寧願她不來,省得又須得忍受她的冷嘲暗諷、陰陽怪氣。

“魏王妃懷着身孕,正是反應劇烈的時候,也確實不宜四處走動。”王玫便道,“兒原本還想着給她單獨做些吃食,如今卻是不必了。”閻氏腹中的“嫡子”,揹負着魏王李泰的希望,自然容不得任何閃失。雖說真定長公主一向不偏不倚,但宴飲之中什麼事都可能發生。李泰與閻氏也無法承受任何意外,只能乾脆閉門不出了。

“你倒是想得周到。”真定長公主微微笑道,“待會兒兕子、幼娘來了,你便與她們作伴就是了,不需理會別的事。帶着她們四處走一走,也正好散散心。”

王玫自是滿口答應了。崔淵尚未入仕,又是嫡幼子。她沒有誥命在身,以她的身份,確實也不適合招待其他金枝玉葉們。倒不如與兩位小公主閒遊片刻,略作休憩,還可鬆快地聊聊天。

不多時,晉陽公主與衡山公主便到了。自從進入臘月之後,她們便再未相見過,自然有許多話想說。衡山公主便把着王玫的手臂,嘰嘰喳喳地說起了她們的近況。晉陽公主在一旁含笑聽着,時不時補充一兩句話。

“也不知九阿兄到底在想些什麼,堅持要搬到晉王府住。阿爺阿孃商量之後,竟然也準了。離得近些也就罷了,那保寧坊離大內那麼遠,每日見面都不容易!——也不知當初到底是誰營建的晉王府,居然選在了南邊的保寧坊!武德殿這些天已經斷斷續續地搬了好些東西,聽說上元節之後,便要正式遷居。”衡山公主頗有些失落,咬着嘴脣,“九阿兄自從大婚之後,便不疼我們了。”

“幼娘,你又胡說了。”晉陽公主搖首道,“九阿兄雖然一直忙着摹本之事,卻也從來不忘給我們捎帶禮物,哪裡不疼我們了?便是再忙,每日晨昏定省他也不會錯過,陪着阿孃說些新鮮事——也不知是誰,每回都聽得津津有味,居然心裡還抱怨。”

衡山公主撅起嘴,嗔道:“眼下自然天天早晚都能見着,往後可就不容易了。”

晉陽公主垂眸,輕輕一嘆:“九阿兄都已經成家立業了,自然不可能如以前那般。”

王玫想起已經匆匆趕回任上的兄長,也頗有幾分惆悵:“我阿兄如今離開長安赴任,分別大半年,才只能在年節時見一面。我還羨慕兩位貴主呢。至少兄弟姊妹都身在長安,還能相約一同出遊、一起圍在爺孃身邊歡笑。”略頓了頓,她又接道:“其實,兩位貴主的心情,我都能理解。不過,仔細想想,兄長成家之後,分出心神關愛阿嫂、侄兒侄女亦是理所應當。只需兄妹之情始終未曾變過,便足夠了。而且,我還能從阿嫂、侄兒侄女處得到關愛,家人反倒是更多了,能孝順阿爺阿孃的人也更多了。眼下與阿兄只能信件往來,心裡也時常掛念他在外過得好不好。不過,只要情誼如舊、人心如舊,離得近些遠些又有何妨礙呢?”

聞言,衡山公主有些悵然:“不錯,至少九阿兄還留在京中,沒有去封地上。九嫂待我們也親切,與我們閒話家常也很耐心。不似長嫂(太子妃蘇氏)、四嫂(魏王妃閻氏)那般,總忙着處置東宮、魏王府的內務,一天到晚都見不着人影。”

晉陽公主頷首道:“不如趁着九阿兄如今與我們同在長安城裡,來往也算便利,多走動走動。何況,九阿兄一直住在大內,其實也很是不妥。先前還能以爲阿孃侍疾爲藉口,如今阿孃逐漸痊癒,他也成家立業了,便更不合禮儀了。幼娘,你也須得替他多想一想纔是。”

“說是不合禮儀,其實只是有人嫉妒九阿兄得阿爺、阿孃疼愛罷。”衡山公主衝口而出。

幸而她們如今走到了偏僻處,旁邊沒有什麼人。王玫鬆了口氣,苦笑着道:“貴主還請慎言。這話若是教有心人聽見了,恐怕晉王也更受人忌憚了。”

衡山公主露出些許悔意,晉陽公主卻又是一嘆:“幼娘,你這脾性須得改一改了。我們自個兒且不說,莫給九阿兄惹事纔好。”

“我改……我改就是了……”衡山公主低聲道。

“也罷,不說這些了。”王玫輕輕擊了擊掌,“兩位貴主可想去見一見堂嫂?她身子重,今天不能出來待客,恐怕聽着樂舞之聲也覺得寂寞呢!”李十三娘一向是個喜歡熱鬧的,獨自待在院子裡恐怕也甚是無趣。

“確實很有些日子不曾見表嫂了。”晉陽公主道。

“表嫂不如將阿實也喚上?剛剛彷彿還瞧見他來着。”衡山公主笑道,“看他忙忙碌碌,也不知在作甚,我實在好奇得很。”

王玫便吩咐青娘去尋崔簡:“這些天阿實剛學會扎燈籠,卯足了勁要扎個好的,教他阿爺畫畫題字。天天都忙着這個,如今院子裡已經堆了好些燈籠。阿翁阿家還笑說,上元節那日,將他們小兄弟幾個扎的燈籠拿出去做燈山恐怕也夠了呢。”

衡山公主越發感興趣:“他既然紮了燈籠,怎麼能忘了我們呢?若是不送一盞與我,我可是不會罷休的。”

“若是貴主不嫌棄,只管挑就是了。”王玫瞭解崔簡的性情,便先替他答應下來。

同一時刻,外院當中,崔淵也正陪着晉王李治低聲說話。大庭廣衆之下,兩人自然不可能說什麼緊要之事,也只挑揀着說了些別的。“你的舅兄王七郎那一手飛白也甚爲難得,只可惜他不在長安,不然咱們還可做飛白書分冊。”提到書道,李治便難掩笑意,“飛白雖非平日書寫之體,但字體清癯、神意非凡,便是自娛自樂也使得。”

“喜好飛白書者也並不少。雖說並非平常書體,但飛白之字如畫,亦頗有禪意,也值得另印分冊。只是,飛白書所餘真跡並不多見。”崔淵道,“聽聞聖人喜愛且擅長飛白,也只能請聖人暫時割愛那些收藏了。”

“《蘭亭序》阿爺都捨得借,其餘法帖真跡應當也不會吝惜。”李治笑道,“改日我們便去問一問就是。說起來,你舅兄外任也有一年了,再過三年回到長安,或許便正趕上製作飛白書雕版。”

“若真能趕上,他定會大喜罷。先前與他提到摹本之事,他便很是惋惜自己不能參與。不說別的,光是看一看衆多名家法帖真跡也值得了。”

“確實,他並不是那等喜好名利之人。否則,單憑他進士出身,又何必外放爲縣丞?我先前參加文會時,也聽那些文士說過,人人都想成爲正字、校書郎,搏個清貴之名。而你們兩個,卻都心心念念地往外跑。”

“許多士子都是寒門出身,自然願意留在京中,因京官再困苦也苦不過外官。我與舅兄無家財之憂,反倒不容易爲外物所擾,能全心全意學些民生之事。”

李治微微頷首:“王七郎外放之地離得近,改日我們不如去瞧一瞧?他與我說了許多稼穡之事,我想親眼見一見。”

“如今天寒,不便出行。待到三四月如何?省試出榜後,我也空閒得很。”崔淵回道,“順便還可去狩獵。”

李治雙目微微一亮:“武氏……幼娘也常說想去狩獵,便帶着她們一同去也好。”

崔淵自是聽得很清楚,他頭一個說的並非衡山公主,卻只作不曾聽見:“到時候定下日子,再安排罷。”

兩人正說得高興,忽見漢王李元昌匆匆地走進來,掃了一眼便喚道:“雉奴可在?趕緊些出來罷!太子與魏王的車駕在門前撞上了,眼看着要吵起來!你且去勸一勸他們,可不能因爲這種小事壞了兄弟情誼。”

李治怔了怔,驚訝道:“怎會如此?兩位阿兄不曾受傷罷?”說着,他便要往外走。

崔淵隨在他身後,低聲道:“大王且慢,我已經命人去請叔父了。待叔父出來後,再一同去瞧一瞧也不遲。”李治畢竟是弟弟,又並非主家,此時出面難免成爲太子、魏王撒氣的對象。還是讓作爲諸皇子姑父的崔斂前去主持調停更妥當些。不過,發生了這件事,想必真定長公主給這兩人斡旋和好的嘗試也不可能生效了。

想到此,崔淵隱晦地看了李元昌一眼。不知此事與這位漢王是否有干係,畢竟,以前太子與魏王從未當着衆人的面產生如此明顯的衝突。

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49章 崔家四郎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69章 表妹來襲第32章 尚無對策第4章 王家七郎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36章 高人支招第64章 心中糾結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48章 來是他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章 大唐棄婦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8章 母女交心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55章 中秋之節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章 大唐棄婦第8章 東都洛陽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章 大唐棄婦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84章 終成密友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34章 心生抉擇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0章 啓程歸家第2章 放妻之後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72章 初次交鋒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3章 長秋尼寺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34章 心生抉擇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79章 天命不違第6章 再見前夫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24章 宴飲之樂
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49章 崔家四郎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69章 表妹來襲第32章 尚無對策第4章 王家七郎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36章 高人支招第64章 心中糾結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48章 來是他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章 大唐棄婦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8章 母女交心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55章 中秋之節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章 大唐棄婦第8章 東都洛陽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章 大唐棄婦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84章 終成密友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34章 心生抉擇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0章 啓程歸家第2章 放妻之後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72章 初次交鋒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3章 長秋尼寺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34章 心生抉擇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79章 天命不違第6章 再見前夫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24章 宴飲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