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再會兄長

翌日正是大年初二,因這一天崔府沒有安排宴席,王玫便與崔淵、崔簡回宣平坊王宅拜年。臨出門的時候,崔希不聲不響地牽着馬跟了出來,他身後還有一個睜圓雙目眼巴巴瞧着的崔韌。崔簡自是心裡不忍,便央着王玫帶他們一同去。王玫只得讓僕婢去與李十三娘、鄭夫人稟報一聲,將這兩條小尾巴都一併領回家去。

到得王宅,崔氏帶着晗娘、昐娘在內院門前相迎:“原以爲你年節時都忙得很,必是很難抽出時間家來。七郎接到崔府宴請的帖子後,還說趁赴宴的時候去見一見你。卻不想,你竟今天就回來了。”

“按理說今日是安平房宴請的正日子,但那一房如今與我們一家很是過不去,阿家便只讓大兄大嫂去露一露臉。我偷得這一日閒,心裡念着爺孃兄嫂,便乾脆回來一趟。”王玫道。博陵崔氏諸房之間的關係素來很微妙。崔相尚在的時候,安平房與大房、二房、三房皆交好。只大房與二房之間稍有些不對付,卻並非明面上的矛盾。今天之後,二房與安平房徹底撕破臉的消息大概就傳遍長安了。再過兩日,全家人都去大房赴宴,也昭示着往日的那些微末齟齬亦將隨風而去。

姑嫂兩個一路笑着到了正院內堂,王玫一眼就望見斜倚在憑几上的王珂。他看起來與以往並無任何變化,依舊是那般儀態風雅。斜睨過來的時候,他脣角微微一勾,閒適中帶着隨性:“終於來了。”

王玫、崔淵帶着崔簡給王奇、李氏行稽首大禮拜年,又讓崔希、崔韌也行禮拜年,這才又轉向王珂與崔氏:“給阿兄阿嫂拜年,願兄嫂年年歲歲如今日。”王珂仔細打量着她,見她氣色不錯,這才幾乎微不可見地點點頭:“你們二人這段時日倒是做下了不少事。不過,信中所聞到底欠缺一些。子竟,與我去書房說一說罷。”

“正想與舅兄細說一番。”崔淵笑道。王珂無論是說話或是行事,都更像是一位舅兄。他在面對他的時候,也從不敢有小覷或輕視之心。不得不說,這一位與盧家那位舅兄相比,實在相差太遠了。

臨出去時,他似是想到了什麼,又叫上了正與王昉說話的崔希:“四郎也來罷。”

王珂瞥了他一眼:“既是如此,大郎也很不小了,過來一起聽聽。”

他們離開之後,王奇便迫不及待地去欣賞女婿新送來的畫,甚是自得其樂。崔簡帶着崔韌教王旼做燈籠,昐娘、晗娘也在一旁好奇地瞧着,幫他們遞白麻紙與米糊。崔簡大約繼承了崔淵的動手能力,掰彎竹篾、編燈籠架子、糊白麻紙、繪幾筆一氣呵成。崔韌、王旼氣力不足,光是掰彎竹篾便很是費力,險些刺破了手,教兩位小姊姊好一陣擔心。

王玫、李氏與崔氏則在旁邊長榻上逗弄王家小三郎王昭。已經八個多月的王昭爬得飛快,聽見他喜歡的銅鈴聲後,手腳並用就湊到了王玫跟前。一雙清亮的眼睛定定地望着鈴鐺,伸出手抓了又抓。王玫刻意逗着他,手忽而離得近些,忽而離得遠些,小傢伙努力了好幾回之後都失敗了,竟然猛地站了起來,直撲鈴鐺而去。

王玫趕緊將他抱了個滿懷:“小傢伙簡直是不達目的不罷休!阿孃、阿嫂,先前他可曾站得起來?”她依稀記得,孩子獨自站立的時間不該這麼早纔是。不過,每個孩子都不同,早些晚些亦沒什麼太大的妨礙。或許,這小傢伙格外適合習武呢。

“以前只能扶着站起來。”崔氏笑道,“這回許是被你逗得有些急了。”

“三郎胳膊腿兒都結實得很。”李氏也道,揉了揉小三郎藕節似的肉胳膊。

“那我這做姑姑的得多來幾回,說不得哪天三郎就能追着我跑起來呢。”王玫摟着小傢伙,用力地親了親他肉肉的臉頰。小三郎的注意力終於離開了鈴鐺,認真地望着她,小爪子又伸向她頭上簪的蟲草雙釵。簪釵尾部都頗爲尖利,王玫可不敢讓他得手,忙往後仰:“簪釵可都不能給你。小三郎乖,姑姑插戴的梅花與你頑可好?”

丹娘、青娘上前,將她髮鬢上的兩簇紅梅取了下來,放在小三郎的手掌中。小傢伙低頭看了看,攥起小拳頭便將花朵都摧殘成了花泥。他再張開手掌時,彷彿難以置信一般又瞧了瞧,便哇地大哭起來。

王玫從未哄過孩子,自是有些手忙腳亂,只得將小傢伙塞進崔氏懷裡。崔氏笑着輕聲哼起來,李氏又將旁邊的小鈴鐺晃了晃,小三郎這纔不哭了。那雙眼睛睜開後,更如浸潤的烏珍珠般,看得三位長輩心疼不已。

李氏瞧着王玫繼續逗弄小傢伙,略有些遺憾地看了看她的腹部,低聲道:“九娘,你這身子到底調養得如何?觀主怎麼說?雖說親家很清楚你往後子嗣不利,但到底留有遺憾。若是能有一次喜信,哪怕生個小娘子呢,家裡人也都歡喜。”

“觀主又給兒換了藥方。”王玫道,“阿孃,身子能調養好,兒便滿足了。至於子嗣,端看緣分。如今有阿實陪伴在身邊,兒也覺得沒有遺憾了。只不過,他總想要弟弟妹妹,說不得便會讓他失望。”

聽了此話,李氏忍不住一嘆:“到底是我貪心了。你剛家來的時候,我只想着你能養好身子便足夠了。便是沒有兒女緣分,侄兒侄女也一樣孝順。如今聽得事有轉機,又恨不得你能儘快有好消息纔好。”

“阿孃也是爲兒憂心。”王玫回道,依偎在她懷中,“說起來,大郎隨着阿兄在外頭待了這麼些時日,看着也似長大了不少。本便像個小大人樣了,如今越發成熟。阿兄倒是什麼都不避諱他了?他年紀也還小呢。”

“也不小了,都十三歲了。”崔氏說的自然是虛歲。

“崔家小三郎也十三歲了,如今還當他是孩子呢。阿翁、叔父叫議事的時候,也只讓小大郎和小二郎去旁邊聽一聽。”王玫道,“阿兄待大郎真是越發嚴厲了,看着大郎越懂事,便越是心疼呢。阿兄倒像是如魚得水,瞧着比貢舉那會兒還年輕些。”

“可不是麼?”崔氏接道,“他在信裡從來報喜不報憂,阿翁阿家都替他擔心着。本以爲這回見他,說不得便會忙得清瘦了幾分,一看才知,他在任上果然不曾遇着什麼事,心寬着呢。”

“心寬不好麼?”李氏輕嗔道,捏了兒媳和愛女一把,“像阿郎似的任着閒差也不得安寧,誰都替他覺得累。我這回見了他們父子倆,才覺得懸着的心徹底放下來了。七郎果真是適合走仕途,理起一縣之事來遊刃有餘。再歷練些時日,一州之事、一府之事、一道之事,必也難不住他。”

她們時而說着親人,時而又提起年節宴席,自在且隨意。崔簡幫着崔韌、王旼都紮了燈籠,這才一起捧着過來給她們瞧。李氏、崔氏看得很是稀罕:“這個燈籠瞧着便比另兩個漂亮些,一定是阿實做的罷。”

受到讚揚的崔簡自然高興,卻也爲小夥伴辯解道:“二郎是頭一回做,阿韌年紀又小些,所以才做成了這樣。待會兒我們再去做幾個,讓阿爺在上頭畫兔子題字。”

王旼、崔韌聽得連連點頭:“再做幾個,做得熟了,自然比這個燈籠好。我們也要提着自己做的燈籠去逛上元節的夜市!”

不待李氏、崔氏和王玫迴應,王奇便翹着鬍子道:“這樣的燈籠便讓子竟畫畫題字,豈不是暴殄天物!來!來!都到祖父這裡來!咱們要做,便做個讓人見着眼前一亮的燈籠,再填上子竟的畫與字,就是收藏都使得了!!”

“……”瞧他興致勃勃地挽起袖子,王玫一時間無言以對。不愧是死忠腦殘粉,什麼都能想到收藏。若是她家阿爺進了崔淵的書房,豈不是連那些廢紙都恨不得整理成冊?

李氏輕哼了一聲,只擡了擡眼皮:“由得他去罷。這半輩子就沒見過他做什麼東西。他做出來的燈籠……呵呵。”

她話音方落,便聽晗娘、昐娘忍不住擔憂道:“祖父的手都扎出血了!別做燈籠了,先止血再說罷!”崔簡也連忙道:“外祖父的手傷得有些重了,只管在旁邊指點就好。我們三個來動手。”

李氏遂吩咐侍婢:“趕緊去找些藥來!都這把年紀了,天天習武還能教竹篾扎傷了。”

王奇老臉一紅,當作什麼也沒聽見:“只是一時大意,你們且慢着,等我止了血再來!”

崔氏與王玫互相瞧了瞧,忍不住垂首微微笑了起來。

此時在書房裡,崔淵也正將分別這大半年所經歷的波瀾皆一一道來。王珂聽得認真,神情卻依舊自若。倒是崔希和王昉,因年紀到底還小些,隨着他的敘述臉色變化萬端,十分精彩。他們心底也生出了許多疑問,卻不敢亦不能隨意插言,只能按捺在心中。

“崔泌倒是想得容易——便是將你家的夾纈工坊毀了,工匠都還在呢,雕版再做就是了。他從何處來的信心,能說動魏王頂了晉王的差使?換了一羣人來做此事,說不得比你們重新做還更慢一些。”王珂道。

“所以,他在燒工坊前,便派人去收買那些工匠。我雖然已有防備,但到底抵不過重利相許,有兩三個工匠已經暗地裡投了他。其餘人我都派人保護起來,又給晉王也送了信。”崔淵道,“至於那些文人士子,爲晉王做事也是做,爲魏王做事也是做。只要聖人下了敕旨,他們自然不會違背。”

“得了聖人敕旨,恐怕連你和崔渲也不得不聽從魏王之命行事。如此,倒又離間了你與晉王,確實是一箭雙鵰的好計策。”王珂略作沉吟,“不錯,越是到眼下這種緊要的時候,他便越着急給魏王立功勞。這也說明,魏王等不及了——或者,太子更等不及了。”

崔淵皺起眉:“與太子來往甚密的人越來越多。太子看似已經比前些日子略有所好轉,但也不過是做給聖人與皇后殿下瞧的。他或許……忍不住了。”但他仍然認爲,太子不可能聽信挑撥,效仿玄武門舊事造反。畢竟,聽聞聖人在除夕夜宴的時候,還曾私下與心腹重臣說,便是太子因足疾而常失儀態,還有嫡長孫呢。聖人心意不改,太子知道此事後大概也應該安心些。至於魏王,或許該恨王妃閻氏這一胎來得有些遲了。不過,待他也有了嫡子,事態便對他更有利了。畢竟他亦是嫡子,亦有聖人之嫡孫。

“且靜觀其變罷。”王珂道。

“若是崔泌不將主意打到晉王與我身上來,我自然樂得作壁上觀。”崔淵淡淡地回道,“只是,他都欺上門想一箭雙鵰了,我們又焉能安坐?”不論如何,若給太子一派一個撒氣攻擊的藉口,他們也會很歡喜。

王珂望了他一眼,又看向崔希:“崔泌時時刻刻不忘給你使絆子,你早該習慣纔是。崔家小四郎倒是個有膽氣的好孩子。昨日你獨自去見崔泌,一點也不害怕麼?畢竟你早就知道他便是那個利誘你阿爺阿孃犯錯的罪魁禍首。”

“害怕。”崔希回道,“未見到他時,總以爲他是什麼凶神惡煞,所以覺得懼怕。但見面之後,覺得也不過如此。他說他的,我都只管低着頭聽着,一言不發,就足夠了。多說多錯,不說纔不會露出破綻。”

崔淵勾了勾嘴角:“崔泌或許只是心血來潮,想再給我添添堵。卻不想,連四郎都已經看破他的虛僞狠毒了。也不知他順手埋下這個棋子,將來究竟打算做些什麼。若是想得太長遠,也不像是他了。”

“且待往後他再有動靜,或許便可探知一二了。”王珂道,“只是,光他挑撥你們二房,你便不知回擊麼?你手裡不是留了好些他阿爺的把柄?聖人可不喜這種性好財貨之徒。且既然貪財,不妨挑動他們分家。他們家並非大房,到時候且有得爭呢。”

“把柄暫時動不得。至於分家……”崔淵一嘆,“崔相孝期未出,恐怕他們寧可先忍着,也不想被安上不孝的罪名。不過,守孝二十七個月,說來也就在四月左右罷。那時候這些事一併猛地鬧將起來,時機倒也合適。”

王珂想了想:“我在京中畢竟待不得幾日,你若得空,不妨將我引見給晉王。”

崔淵雙目微微一動:“舅兄……”

王珂端起茶盞飲了一口,微微一笑:“我既然是你的舅兄,又好書畫,字跡也頗過得去,你豈有不加以引薦之理?”

“是我有些着相了。”崔淵回道,“我先給晉王去個帖子問問,待得了準信再告知你。”

“靜候佳音。”

滾呀滾回帝都~~

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0章 啓程歸家第9章 洛陽坊市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79章 天命不違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39章 形形□□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98章 喜結青廬第4章 王家七郎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92章 夜色後續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6章 再見前夫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57章 久仰大名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38章 影響王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36章 高人支招第4章 王家七郎第40章 何人出手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39章 形形□□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70章 王十七娘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2章 王大婚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56章 中秋夜宴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6章 覲見帝后
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0章 啓程歸家第9章 洛陽坊市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79章 天命不違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39章 形形□□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98章 喜結青廬第4章 王家七郎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92章 夜色後續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6章 再見前夫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57章 久仰大名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38章 影響王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36章 高人支招第4章 王家七郎第40章 何人出手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39章 形形□□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70章 王十七娘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2章 王大婚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56章 中秋夜宴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6章 覲見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