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悠閒度日

清晨的日光透過支起的窗櫺,映在如水般柔滑的碧色牀帳上,隨着清風飄過而在衾被上盪漾起漣漪般的光華。彷彿被這勤快無比的初升陽光喚醒一般,原本好夢正酣的人抖了抖眼睫,睡眼惺忪地張開一雙烏黑的眸子。

習慣性地往身邊靠了靠,卻並未尋到那寬闊的胸膛,甚至衾被中都沒有熟悉的味道。一時之間,剛醒之人有些迷茫地眨了眨眼。蝶夢莊公?又或,莊公夢蝶?她方纔是做了一個穿越千年之前得遇心愛男子的夢,或是做了一個穿越千年之後與父母團圓的夢?

直到睡意漸消,理智逐步回來,王玫翻了個身,有些悵然地嘆了口氣。這尚是大婚之後,她第一回與崔淵分離。原以爲,她很快便會適應這種生活,就像她很快適應了成婚後的生活一般。卻沒想到,多一個人與少一個人的感覺,竟是如此不同。

因昨日得了長輩許可,她其實很想睡個懶覺,像許久之前那樣一直睡到日上三竿,餓得睡不下去了,纔不急不緩地起身洗漱。只是,重生在大唐之後,她的作息便調整得十分健康。夜裡睡得早,清晨自然醒得也早,生物鐘反倒比時鐘還精準些。如今便是再想睡回籠覺,翻來覆去也毫無睡意,倒不如干脆起身得好。

洗漱過後,最後一絲睡意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王玫坐在銅鏡旁,隨意地選了一朵玉簪花插在髮鬢邊,問道:“阿實、晗娘、昐娘可都起來了?”昨夜她將小傢伙們都帶回了樓中住下,崔簡睡在一樓,晗娘、昐娘都跟着她住在二樓。此舉自然也有避嫌之意——雖說如今世道並不過於強求遵從禮儀,她心裡也不太看重“男女七歲不同席”這一類的規矩,但身處世家之中,確實應該注意一些細節。

“小六郎半個時辰前就起了,正在下頭練武呢。”丹娘回道,語中含笑,“兩位小娘子也已經起身了,都倚在欄杆邊看小六郎習武,看得很是高興。”

王玫又念及被崔沛留在身邊看顧的王旼,搖首道:“也不知二郎昨夜休息得如何。”自從被崔淵帶出去頑了一天之後,王家小二郎便遲遲收不迴心來,不但讀書練字時三心二意,還舉一反三地提出了背《詩》十篇就出去頑一天的要求。從未遇到過如此不省心的學生,頭一次當先生的崔沛自然十分重視。這回出來避暑,他便將王旼緊緊拘在身邊,想磨一磨他的性子。王玫自然十分心疼,但也知道該嚴格的時候必須嚴格,否則自家侄兒若是寵成了個熊孩子,她也沒有辦法向阿兄阿嫂交代。

“以小二郎的性子,不論到哪裡都不會認生罷。”丹娘抿嘴笑起來。

王玫眉頭舒展,也彎起了嘴角。她走出門,緩步來到二樓的欄杆前。晗娘、昐娘都穿着一身白紅相間的條紋及胸襦裙,披着芽綠色薄紗半臂,雙丫髻上垂着金鑲玉的花苞狀釵朵,瞧起來鮮嫩可愛至極。姊妹倆垂首看着小樓前正在一招一式練習拳法的崔簡,如墨般的眼睛撲閃着,透出濃濃的笑意。

王玫一左一右將兩個可愛的侄女攬進懷中,也望向底下的崔簡。小傢伙反覆練着十幾招基本的拳法,從頭到尾一絲不苟,便是滿頭大汗也並未分出心神擦一擦。也不知練了多少遍,他才緩緩收勢,擡首粲然一笑:“母親,晗娘阿姊、昐娘妹妹。”

“趕緊去衝一衝身上的汗,換身衣衫。”王玫道。話音未落,就見盧傅母從屋檐下站了出來:“老身已經備好水和新衣了,小六郎回寢房便可。”“勞煩盧傅母了。”崔簡便道,朝着樓上時,卻又不自覺地流露出幾分親暱來,“母親,我突然很想吃抹茶餅。”

“朝食怕是來不及做了。待會兒我便給你做,正好午食的時候吃。”王玫應道。

“好。”崔簡笑得十分滿足,小跑着奔進了樓中。盧傅母雙目中涌動着複雜之色,望向王玫的時候,卻只剩下悵然與安寧。王玫坦然朝她笑了笑,牽着兩個小侄女轉身朝樓梯口而去:“先前你們不是也想學着做抹茶餅麼?待會兒便隨我去一趟廚下如何?”

不多時,這一大三小便用過了朝食,一同去附近的小樓中探望王旼。遠遠望見王旼正乖乖坐在小樓前的樹蔭下搖頭晃腦背《詩》,崔沛捧着文卷立在旁邊,他們便停下了腳步,不欲上前打擾。然而,王旼似乎發覺了他們的視線,悄悄地往這邊看了一眼。一根柳條做的鞭子毫不留情地抽在他身側的樹幹上,嚴厲的少年先生敲了敲他的額頭:“專心些。”

於是,王旼帶着幾分委屈,抽了抽鼻子,垂着眼睛繼續背下去。而被那一鞭子嚇了一跳的晗娘、昐娘不由得流露出些許擔憂之色:“崔先生該不會……”“崔先生真嚇人,郎君們進學原來這麼可怕?”

“放心。”崔簡低聲寬慰她們,“先生其實很溫和,也不過是嚇一嚇二郎。”崔沛待他和崔會一向很不錯,他也從未見過這樣扳着臉的先生。不過,仔細說起來,連他也不得不承認,獲得這般待遇的王旼確實是自作自受。

“二郎以讀書來討價還價,確實需要教訓。”王玫一嘆。學習最重要的便是態度問題。與聰敏卻耽溺於玩樂的學生相比,天下的先生們都更喜歡愚笨卻勤奮的學生。當然,如果又聰明又勤奮,兩樣都佔全了,就是先生最疼愛的學生了。王旼還小,玩心重可以原諒,但不正視學業卻需要儘早扳回來才行。不過,若是因自己犯錯而錯過如此有趣的山居生活,小傢伙恐怕會一直念念不忘罷。可能反倒對往後的學業不利呢。“過兩天,他若是表現好了,我再向先生求一求情,讓他也能出來頑一頑。”

而後,王玫便帶着孩子們去了廚下。因丹娘早便遣人過來了一趟,廚子廚娘們已經備好了做抹茶餅的材料:自家茶園產的蒸青茶葉已經碾成了細細的茶粉,上好的糯米麪加上牛乳、蔗糖、茶粉揉成了勁道的翠綠色麪糰。紅豆沙、綠豆沙、芋頭泥、栗子泥都已經加上蔗糖、花蜜、鹽調製好,精挑細選的飽滿白芝麻也炒香了。剩下的,也只有分成面劑子,裹上餡兒,或油煎或上蒸籠了。

王玫先示範做了油煎的抹茶餅、蒸出的抹茶餅。兩者的區別只是前者壓成餅狀方便過油煎,後者保持圓滾滾的形狀。而後,她又手把手地教晗娘、昐娘如何分面劑子,如何裹餡,如何小心地入油煎,而後再在裝着芝麻的藤籃裡滾一滾。崔簡雖然知道“君子遠庖廚”,但見她們似乎做得很有趣味,眼睛裡也滿是躍躍欲試。

“阿實也想試試?”王玫便遞給他一個面劑子,“多做幾個,給阿家、叔母嘗一嘗。”若是爲了孝順,想必也不會有人說這樣的行爲不妥了。

崔簡用力地點點頭,將劑子裡包滿了芋頭泥,卻怎麼合都合不上了。他皺着眉頭想了想,悄悄從旁邊的抹茶麪團上撕下一塊麪,再度裹了上去。最終,他做的每一個抹茶餅都足足比旁邊那些正常大小的圓潤了一倍。

王玫、晗娘、昐娘發現了這些圓胖的抹茶餅,禁不住笑了起來:“你這抹茶餅,吃一個恐怕就飽了罷。”

見他仍然意猶未盡地想繼續,王玫便又道:“大夏天的,這樣的甜食也進不得太多,糯米又不好克化……”發現小傢伙用烏黑的眼睛一眨不眨地望過來,她心裡軟綿綿的,於是嘆道:“罷了罷了,你想做多少都行。若是家裡人一時吃不完,便讓人快馬帶回去孝敬給你祖父、世父、阿爺,如何?”

崔簡笑眯了眼:“我想把這個抹茶麪團都做完。”

“做罷。”王玫索性洗淨了手,不再親自動手,只在旁邊看小傢伙們做,“晗娘、昐娘做的,我也會教人帶回去給阿爺、阿孃、阿嫂嘗一嘗。”

於是,小傢伙們做得更起勁了。

而廚子廚娘們又向王玫確定了午食的食單,便接着在竈間忙碌起來。夏日的廚下格外炎熱,裡頭的衆人都揮汗如雨。做完了抹茶餅後,王玫便帶着孩子們回到小樓裡洗浴更衣。而後,她讓崔簡提着自己做好的抹茶餅,去向鄭夫人、真定長公主問安。

嚐到孫兒做的抹茶餅,鄭夫人自然只有高興的,將崔簡摟在懷裡揉了又揉,疼愛至極。真定長公主贊他孝順,但也說郎君們若想孝敬吃食,大可做魚膾、炙肉,煎餅、蒸餅之類應是小娘子們更爲擅長。崔蕙娘、崔芝娘因笑道,六郎將她們該做的活計搶了過去,她們也只有在夕食時再獻上幾道親手做的美食了。崔篤、崔敏、崔慎幾人自知做魚膾的技巧尚有不足,便都說夕食時,他們要做炙肉孝敬長輩。崔滔自然便主動攬過了做魚膾的差使。崔會依然沒有任何存在感,在接過崔簡給他的抹茶餅後,眼睛也笑成了月牙狀。

經過一上午的沉寂之後,崔家衆人便又恢復了往日的和樂融融。

許是幾乎所有事都已經定下來的緣故,真定長公主與鄭夫人都顯得十分輕鬆;小鄭氏因兒女都在身邊,也笑得格外開懷;崔英孃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康健,清平郡主的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李十三娘懷了身孕,崔滔又在身畔,更是散發着幸福的氣息。便是王玫心中知道,或許很快就會生出變故,風雲突變禍起蕭牆,在這種氛圍中,也不由自主地覺得又愉悅又安寧。唯一的小遺憾,大概便是暫時與崔淵分開了。

如此,在小園林中歇息了幾日後,崔家衆人才驅車離開,繼續前往山居別莊。

循着南山山腳一路北行,繞過南山北麓後,眼前便出現了阡陌相交、雞犬相聞的田野。因冬麥早已經收割,田地裡又種上了些菜苗,望過去時便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意。許是得知主人家要過來,頂着烈日辛勤耕作的農人們都避得遠遠的,只有莊頭殷勤地過來引路。

馬車、牛車繞過農莊,順着夯實的泥路一直行到山坡腳下。而後,內眷們都換了檐子,由健壯的僕婦擡着上山。王玫下了馬車,擡首望去,見眼前不過是幾座長滿了森森古樹的幽靜山坡,徐徐沒入林中的青石臺階也休整得不錯,便笑道:“許久不曾登山賞景了,倒是正好四處走一走。”

日頭已經偏西,早過了最炎熱的時候,丹娘便捧了遮陽的帷帽過來:“奴陪着九娘一同走罷。”正要上檐子的晗娘、昐娘略作猶豫,對崔芝娘道:“姊姊先上去,我們陪着姑姑。”崔簡、王旼手牽着手,也跟了過來:“我們給母親(姑姑)領路。”

王玫戴上帷帽,興致勃勃道:“走罷。若是累了,咱們再坐檐子。”

崔篤、崔敏、崔慎三人本便打算登山,見狀便護在他們身後。一羣人有說有笑地上山,僕婦們則擡着空檐子跟在後頭。

山路並不崎嶇,在茂密的森林中穿行,時而上行、時而下坡、時而直行、時而彎曲。山路兩側,除卻蔥蘢的樹木藤蘿長草之外,更隱約傳來鳥鳴宛轉、溪水潺潺之聲。時不時有鳥獸受驚而起,或撲棱翅膀飛走,或帶着野草撲簌響動,或在樹梢間跳躍不見,野趣盎然。

行了不多時,王玫與孩子們尚未覺得疲憊,便瞧見山路盡頭矗立着一個古樸的院落。那院落依山勢而建,前頭的院子立在平整的石臺上,後面的樓閣則漸次起于山坡之上。十幾幢樓閣大小形制都不同,或伴在山石邊,或隱於林木後,彷彿捉迷藏的孩童一般,頗具趣味。直至山坡最高之處,還修了一座小佛塔。

儘管這座山居別院論大小與樊川的園林相差彷彿,但孩子們眼中都閃爍起了愉快的光芒,顯然更喜歡這裡。這時候,無論是心裡一直掛念着《蘭亭序》的少年,還是緊張興奮、期盼多時的孩童,心情大抵都是一樣的。

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24章 宴飲之樂第39章 七夕之日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2章 放妻之後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39章 形形□□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5章 回家首夜第24章 宴飲之樂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64章 心中糾結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25章 寺廟進香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39章 形形□□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0章 啓程歸家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9章 端陽來臨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82章 遣媒提親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4章 王家七郎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7章 兄妹深談第53章 心有所動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5章 回家首夜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81章 閨中之客第79章 天命不違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43章 崔氏一門第84章 終成密友第54章 嫁妝經營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5章 和離之因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8章 影響王第48章 來是他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8章 東都洛陽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章 東都洛陽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5章 和離之因第172章 王大婚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44章 心中志向
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24章 宴飲之樂第39章 七夕之日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2章 放妻之後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39章 形形□□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5章 回家首夜第24章 宴飲之樂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64章 心中糾結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25章 寺廟進香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39章 形形□□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0章 啓程歸家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9章 端陽來臨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82章 遣媒提親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4章 王家七郎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7章 兄妹深談第53章 心有所動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5章 回家首夜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81章 閨中之客第79章 天命不違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43章 崔氏一門第84章 終成密友第54章 嫁妝經營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5章 和離之因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8章 影響王第48章 來是他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8章 東都洛陽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章 東都洛陽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5章 和離之因第172章 王大婚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44章 心中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