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初次交鋒

王玫帶着三個小傢伙步入院子後,便聽見陣陣銀鈴般動聽的嬌笑聲。一眼望去,她毫不意外地瞧見了葡萄架下那羣風姿各異的少女們。或嬌俏可愛,或溫柔雅緻,或優雅動人,這二十來位十五六歲的少女每一個都是足以令人禁不住停下腳步欣賞的美人。這尚是挑揀過後的那些親近世家帶來的呢,整座長安城裡不知還有多少世家因爲沒得到來真定長公主別院的機會而捶胸頓足。她在心裡暗歎着某人的行情實在太好,淡定地移開目光,便要走向院落中間的廳堂。

不想,還未走出兩步,葡萄架下便行出一位膚白如脂嬌豔無比的少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她穿了一身火紅的石榴裙,搭配着藤黃色的對襟長袖小衫,便像是將無邊秋色都凝縮在身上一般,燦爛卻並不炫目。少女一眼瞟過來,視線在王玫身上微微一停,便掠了過去,彎腰笑着對崔簡道:“阿實怎麼過來了?”

“四表姨。”崔簡有些冷淡地行禮,答道,“我帶着大郎、王二郎來見叔祖母和祖母。”

於是那少女又望向他身側的兩個小傢伙,親暱地道:“原來是公主府的大郎阿韌麼?”因崔韌生得與崔簡很相像,她很輕易地便認了出來,從袖中取出一枚白玉金魚,塞進崔韌手裡:“我是鄭家的四表姨,阿韌還不曾見過我罷。”至於王旼,也得了她另一塊玉佩,只是成色雕刻皆很是尋常。王旼也道了謝,隨手就給了王玫。

發覺崔簡毫不掩飾地擰起了眉,王玫有些意外像他這樣貼心溫和的孩子也會流露出不悅之色,輕輕在他肩上拍了拍。崔簡轉過首,有些委屈地看了她一眼。她朝着他淺淺一笑以示安撫,對那少女道:“多謝鄭娘子。”

少女發覺她與崔簡的互動實在不同尋常了些,終於又瞧向了她,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似笑非笑道:“我還須多謝道長送他們到此處纔是。既然阿實、阿韌想去見貴主與姑母,便由我帶過去便是。道長若需引見,還請在外頭稍候片刻。”

王玫眨了眨眼睛,心裡禁不住一哂。這位小娘子果然太年輕了些,過於急切反倒是起了反效果而不自知。她並非誠心實意喜愛阿實,而是存着接近他和阿韌討得貴主、鄭夫人歡心的心思,敏感的阿實才會對她反感罷。

“鄭娘子與貧道皆是客人,哪有客人招待客人的道理。”她微微一笑,垂目道,“有阿實、阿韌小郎君招待我便夠了。”她這樣說多少有些不客氣,但這位鄭娘子方纔語中的輕視卻很難讓人客氣得起來。何況她又是方外之人,不卑不亢很正常。論起來,她與她都是客人,也沒什麼孰高孰低的道理,委婉拒絕的理由也很正當。

鄭四娘雪白的臉頰上涌起了紅暈,她還想再說什麼,崔簡卻接道:“清淨道長是叔祖母的客人,不勞表姨費心了。”他說罷,便凝着一張小臉看向旁邊的僕婢:“還不去廳堂裡通報?”

其實,早便已經有僕婢進廳堂通報了,李十三娘笑着迎了出來,掃了鄭四娘一眼,又看向正從葡萄架下走出來的鄭三娘:“清淨道長可算是來了。吾家阿實、阿韌如今也能替長輩們待客了,真是令人驚喜得很!來,都趕緊過來!”她挽着王玫的手臂,朝着鄭氏姊妹點了點頭,便緩步走向了廳堂,壓低聲音道:“旁支就是旁支,這對小姊妹也實在是太心急了。”身爲隴西李氏嫡支嫡女,她本來便能用出身來藐視這對姊妹。

王玫笑而不語。也許因爲不像預想中那般順利,她們才心急了罷,將今天來的每一位客人都當成了潛在的敵人。葡萄架下還不知是怎樣的場景呢,你諷我刺、風雲詭譎、沒有硝煙的戰場什麼的,想起來就替這些少女們累得慌。

廳堂裡,五六位貴婦正簇擁着真定長公主與鄭夫人立在一架屏風前細細欣賞。那屏風以紫檀爲骨架,共十二扇,上頭很應景地繪着金秋時節的曲江池。只有赭色與水墨相間的淺絳山水,明顯便是崔淵近期所作。

王玫只能瞧見最外頭的兩扇,以赭色作爲秋葉之色卻並不顯得過沉,勾勒出的線條不輕不重,美感十分獨特。她不禁多瞧了幾眼,李十三娘低笑着在她手臂上捏了幾下,愉快地使了個眼色。

“不愧是崔子竟的畫,淡泊明遠,繁盛下見蕭瑟,很有秋意。”

“若不是知道這是崔子竟獻給貴主的節禮,真恨不得自己搬回家去纔好。”

“李夫人說笑了,這十二扇屏風便是你我幾人想擡也擡不起來呢!”

“說起來,這屏風只得我們這幾個婦人欣賞也太暴殄天物了。外頭那羣小娘子不是說想畫菊麼?不若也讓她們瞧瞧崔子竟的畫作,多少沾染些書畫才華之氣也好。”

真定長公主聞言,望了那位笑得溫婉的貴婦一眼,勾了勾嘴角:“也好。橫豎她們也已經畫了一段時間,乾脆便將畫作也一同拿來,讓我們品評一番。”她笑着看向身側的鄭夫人:“阿嫂以爲如何?”

鄭夫人淺笑道:“貴主說得是。”她想了想,又道:“說起來,子由與子竟今日也都在別院裡罷。他們還不曾來見過各位長輩,也將他們喚過來罷,免得失禮。”按理說,在長輩們到齊的時候,作爲男子的崔滔、崔淵就應該過來見禮。待到如今纔過來,多少也有些其他的意思在裡頭。不過,在場的幾位貴婦哪裡會挑剔這種細節,曖昧地笑了笑之後,便十分配合地點頭答應了。

又是賞畫又是繪畫又是評畫,接下來莫非要藉着互相評畫來“選妻”?王玫心裡感嘆:她果然小瞧了這個時代的豁達,連相親也能如此光明正大,真不愧是盛世大唐。轉念又想到王十七娘說的“鰥夫選妻”,她的嘴角便禁不住挑了起來。

“阿家,清淨道長來了。”李十三娘適時地出聲道。

真定長公主望過來,臉色柔軟了許多,嗔道:“怎麼這時候纔來?”

王玫躬身行禮,笑道:“貧道帶着侄兒侄女一同來的,心裡好奇貴主給他們準備了什麼玩樂,便跟着去瞧了瞧。見小郎君、小娘子們皆頑得很開心,這纔過來了——路上還偶遇了崔家的小郎君們。”因鄭夫人在,她便沒有喚崔簡和崔韌的小名。崔簡聽了,擡頭悄悄看了她一眼,抿了抿嘴脣。

“清淨道長和阿實總是很有緣。”真定長公主笑道,“阿嫂說是不是?”

鄭夫人以近乎審視的目光望着眼前這位面容秀美的年輕女冠,略頷了頷首:“許是道君保佑罷。”這是她第二次見這位王家的歸宗女,與記憶中那個沉默內向的形象也並沒有太大的出入。若說顏色,外頭那羣小娘子裡容貌上乘令人見而難忘的便有好幾位,她頂多只能算中上而已。若說氣質,比她更清冷出塵、優雅雍容的小娘子也並不是不曾見過。然而,這年輕女子卻有着獨到的吸引力,淡然中隱見執着,平靜中隱見熱烈,自持中隱見隨性。一雙清澈平靜的烏眸裡透着善意,光是瞧着,便讓人滿心的焦躁都不由得漸漸緩和下來。由經歷而沉澱下來的性情,確實是那些未曾出閣的年輕小娘子所無法企及的。

“卻不知這位是哪個道觀中的道長?瞧起來很是仙氣飄飄,看着便令人覺得舒服呢。”一位貴婦問道,看向王玫的時候目光十分柔和,“總覺得很是面善,就似在哪裡瞧過一樣。”

王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貴婦們的記性通常需要人“提醒”才能“徹底”好轉。而像她這樣的尋常之人,當然記得很清楚。這位夫人正是王十七娘的舅母,鴻臚寺卿崔家的夫人。幾日之前,她帶着王十七娘等幾位小娘子走出公主府的寢殿之後,曾經與她錯身而過。

李十三娘掩口笑道:“蕭夫人莫不是忘了?前幾日在公主府便曾見過一面。”

那位大概出身於蘭陵蕭氏的蕭夫人作恍然大悟之狀,又微蹙着眉打量了王玫一番,道:“瞧我這個記性,可不是麼?那日回去後,十七娘說這位道長應該是她隔房的族姊,我還讓阿韋陪着她去了一趟王家。聽說你們族姊妹關係很是不錯?臉龐兒看起來也有些相像呢!”

“是。”王玫向她行禮,微笑道,“與十七娘已有些日子不見,能在長安再遇,貧道也是驚喜得很。”

“原來還有這一層麼?”真定長公主笑盈盈地接過話,顯然心情很不錯,“我一直覺得與清淨很有眼緣,也不知她這族妹又是什麼樣的?阿蕭,還不趕緊讓你們家的小娘子都進來讓我再瞧瞧?”喚王十七娘一人進來顯然不合適,因此她便讓蕭夫人帶來的小娘子們都進廳堂。

不過,鄭夫人瞧了瞧王玫與蕭夫人,笑道:“還是都喚進來罷,也好問問她們畫得如何了。”她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眼睜睜看着鄭三娘、鄭四娘失去了優勢,也只能委婉地請真定長公主給她一個面子了。

真定長公主遂頷首道:“阿嫂說得是。”

李十三娘脆聲笑道:“阿家也不妨猜一猜,哪一位纔是清淨道長的族妹。”

這話卻是接得很巧妙,真定長公主興致勃勃地點頭讚了自家媳婦一句,又將崔簡、崔韌和王旼都招到身邊,慈和地笑道:“阿實帶着大郎、王二郎來見我們麼?聽說你也沒讓人指路?也虧你能找着地方。莫不是誰和你提過,要在這個院子裡飲宴?”

Www¤ ttκд n¤ ¢O

崔簡搖搖首,答道:“阿爺說,重陽有三件事要做,插茱萸、登高、賞菊。別院裡最高的山坡就在這裡,我想招待客人的院落應該也離得不遠。來到這裡之後,院子外面又擺滿了菊花,裡頭還有笑聲。有客人在,祖母和叔祖母一定在這個院子裡。”

“可真是聰慧得緊。”

“像足了他阿爺呢。”

“再過些年,可不是又一位博陵崔氏的好兒郎。”

貴夫人們都露出了和藹的笑容,紛紛出言讚賞。

鄭夫人與真定長公主聽了,心裡自然是妥帖得很。因鄭夫人第一回見王旼,便取了個流光溢彩的雙魚玉佩與他,又細細端詳了他一番。即使一向覺得家中孫兒們都個個頂尖,她也不得不承認,這位脣紅齒白眼睛靈動的小郎君確實非常不錯。太原王氏三房嫡支不論在宦途上如何,家中兒孫的教養卻當真是半點不差的。

“多謝世祖母。”王旼露齒一笑。他這小模樣讓其他幾位夫人也愛得緊,紛紛解囊給他見面禮。收了一圈下來,他手裡拿了一堆禮物,統統都塞給王玫保管。崔簡也是第一次見這些夫人,也得了各式各樣的玉佩玉飾,都交給了鄭夫人。崔韌年紀小,看着有些眼紅,也伸出小手,望向鄭夫人。

鄭夫人失笑,給了他一個紫葡萄玉佩。他還不滿足,真定長公主將他牽到一旁,笑着數落道:“真是寵壞你了,這些世祖母你都見過多少回了?哪能回回都想着見面禮?兩位兄長都可都是頭一回見面呢。何況,你還缺這些東西麼?”崔韌是她唯一的孫子,公主府所有的珍寶奇玩都是留給他的,自小也都見慣了這些,當然並非眼皮子淺的孩子。

然而,崔韌纔不過三歲,哪裡懂得這些。小夥伴們有,他沒有,心裡就是覺得不高興,仍然攥着紫葡萄玉佩不放。崔簡想了想,從他得的一堆禮物裡挑了一枚團在一起的玉貓飾送給他。他頓時笑得眯起了眼睛:“阿兄真好。”

王旼看了,也蹬蹬蹬跑回王玫身邊。王玫給他拿的卻是李氏另外準備的禮物,一枚雕琢成小白兔的鑲紅寶石玉飾。又得了禮物的崔韌也毫不吝嗇地對他綻放出笑容:“二郎也好。”

真定長公主忍俊不禁,揉了揉崔簡和王旼的小腦袋。

“真是心善的孩子。”這番舉動又引來了貴夫人們的稱讚。她們瞧着崔簡的時候,目光也越發溫柔。王玫看向崔簡,果然發現這孩子垂下臉,轉身依在了鄭夫人旁邊。他實在是太敏感了,但凡投向他的視線裡有些什麼別的算計,便能感覺出來。而這些正在心裡盤算着這位原配嫡子性情極佳、容易相處的貴夫人,大概只是以爲他害羞了罷。

上午的完成了……下午睡一覺再戰~~~。.。

wWW▪ttκǎ n▪C○

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57章 久仰大名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26章 遇到惡人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48章 來是他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49章 崔家四郎第89章 除夕之夜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2章 崔氏父子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6章 相見恨晚第60章 盧家拜訪第27章 解困之恩第7章 兄妹深談第9章 洛陽坊市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31章 惡人求親第43章 崔氏一門第72章 初次交鋒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78章 曲踏秋第73章 落花流水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1章 路過潼關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9章 端陽來臨第6章 再見前夫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22章 芙蓉之宴第70章 王十七娘第51章 有來有往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51章 又到中元
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章 王家夜談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57章 久仰大名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26章 遇到惡人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48章 來是他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49章 崔家四郎第89章 除夕之夜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2章 崔氏父子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6章 相見恨晚第60章 盧家拜訪第27章 解困之恩第7章 兄妹深談第9章 洛陽坊市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31章 惡人求親第43章 崔氏一門第72章 初次交鋒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78章 曲踏秋第73章 落花流水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1章 路過潼關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9章 端陽來臨第6章 再見前夫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22章 芙蓉之宴第70章 王十七娘第51章 有來有往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51章 又到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