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情勢判斷

待回到宣平坊,崔淵便立即遣人去城陽公主別院詢問買馬之事。而後,他將阿玄牽回馬廄裡,親自給它餵食、刷洗。許是覺得主人有些見異思遷,阿玄高傲地扭過腦袋,鼻子裡不屑地噴着氣,就是不吃他喂的豆料。

王玫看得有趣,禁不住笑了起來:“瞧瞧,連阿玄都吃醋了。你當真相中了那匹馬?”

“確實是匹不可多得的好馬。”崔淵撫摸着阿玄脖頸上的鬃毛,“既然是我心愛之物,自是應該不計代價問一問。否則若是錯過了,日後一定會後悔。”說着,他桃花眼微眯,笑道:“而且,白得一匹寶馬的好事,又如何能放過?”杜荷挑撥房遺愛找上崔滔尋釁鬧上這麼一場,不就是想與真定長公主府、崔家論交情?迫使他們保持中立或者靠攏太子?他若直說想要那匹馬,一定正合他意罷。

“不錯。莫說是一匹馬了,便是十匹八匹,杜駙馬也會高高興興地送過來。”王玫道,“不過,送了你這份大禮,便讓貴主承了這份情,合適麼?”

“九娘覺得呢?”崔淵不答反問,拍了拍阿玄的腦袋,嘆道,“給你娶個媳婦,你居然還敢嫌棄。也罷,它若看得上你才奇怪。”阿玄猛地扭身看着他,疑惑地眨了眨眼睛,忽然張嘴咬住他的袖子不放。

王玫不禁心中感嘆這匹馬的靈性,見崔淵慢條斯理地撕開袖子,施施然地走過來,而阿玄悶不吭聲地啃起了豆料,不由得彎了彎脣角。在人來人往的外院裡,顯然不適合討論這種問題,因而她並未出聲回答。

直到兩人去正院內堂拜見過王奇與李氏,而後相攜回到薰風閣洗浴乾淨,對坐晾乾頭髮的時候,才繼續低聲議論起來。

“你覺得,今日擊鞠之後太子那一番話,已經離間了咱們崔家與魏王。所以,倒不如干脆當成尋常親戚往來?順其自然?”王玫道,“如此一來,貴主便不需承什麼情,權當是侄兒、侄女婿給姑母的孝敬便是了。”

“叔母不偏不倚,兩邊都疏遠,他們反倒是疑神疑鬼不安心。倒不如收太子幾匹馬,再收魏王幾幅畫,兩邊便安生了。”崔淵回道,挑起眉,“嘖,也不知魏王會送什麼書畫,說不準真有對胃口的。想來,他身邊的幕僚應當會打聽打聽我的喜好罷。這幾日不如就讓人散播些消息,不拘是顧陸張(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的畫,或是王右軍(王羲之)的書帖,都是我所好也。”

王玫失笑,嗔道:“若是他真得了這幾位大家的書畫,恐怕送給聖人還來不及呢。聖人癡迷王右軍的書帖,早已是天下皆知了,哪裡還輪得到你?”

“那便給我閻公(閻立本)的畫,歐陽公(歐陽詢)、虞公(虞世南)、褚公(褚遂良)的書帖。”崔淵只得退而求其次,面上露出一付甚爲可惜之狀。仔細想想,倘若他是朝中重臣,魏王真心想拉攏於他,又何至於捨不得顧陸張的畫?身居高位所得的好處,確實是數不勝數。

王玫道:“若是這些當世大家之作,那便容易多了。”略停了停,她又嘆道:“這一天,可真夠驚心動魄。我從未想過,不過是一場擊鞠,居然也能見到晉王與太子。皇后殿下嫡出的三子,就只差魏王不曾見過了。”

“想見魏王也不難。四月是叔母的生辰,他定會前來慶賀。”崔淵道,勾脣笑起來,又問,“今日見到太子殿下,你覺得如何?元十九能入得他青眼麼?”

王玫仔細地想了想,搖首道:“太子殿下確實不喜文士。狀頭出身的元十九,對他並無吸引力。不過——”

“不過?”

“元十九如今亦是不良於行,太子若是起了同病相憐之心……”

聽得此話,崔淵望着神色認真的愛妻,忍不住朗聲大笑起來:“你說得倒是不無道理。且看看罷,就算元十九真能入太子的眼,想來也不至於因他得罪叔母。爲了獲得叔母不偏不倚的態度,太子、杜荷已經頗費了些心思,元十九又能算什麼?”

“我只是擔心阿兄。”王玫道,“阿兄職官位卑,又離開了長安,便是受到打壓,我們也不可能立刻知曉,更難做出什麼應對。不過,細細一想,以阿兄的才智,不論是陰謀陽謀,還是那些污糟的手段,應該都有對策。”

“不錯。舅兄可不是易受欺負的性子。”崔淵頷首道。

王玫沉吟了一會兒,拖着仍帶着溼氣的頭髮,依偎在他身邊,近乎耳語般道:“四郎,說實話,我覺得太子殿下若是登基爲帝,未必是國朝之福。沉迷遊畋擊鞠玩樂,不喜讀書,性情又有幾分陰晴不定,實在不是明君之相……”太子李承乾、晉王李治的脾性,目前看來與她印象中相差無幾。這位太子殿下,或許正在朝徹底作死的結局一路狂奔而去。

崔淵輕輕地攬住她的腰:“你覺得魏王更好些?那也未必。待過些日子見到魏王,你就明白了。”說到此,他俯身親了親她柔軟的嘴脣,結束了這個話題。奪嫡之事,如今已經愈演愈烈,滿堂朝臣卻都故作不知,唯恐進言之後令聖人震怒,以爲他們挑撥天家父子兄弟之情。且皇后殿下身子不好,若聽聞此事後有什麼萬一,進諫之人便更是萬劫不復了。因而,所有人都陪着皇室一家人裝聾作啞——直到事情再也蓋不住,徹底暴露爲止。到了那時候,孰勝孰敗,又有何人能斷言?

脣齒交纏的溫情過後,王玫繼續思考着歷史的走向問題。她其實也並不能篤定太子、魏王一定都會失敗,讓晉王得了漁翁之利。因爲她完全不知道那些相關的事件什麼時候發生,又會像多米諾骨牌似的引起什麼效應。所以,今後只能一面密切關注太子、魏王、晉王的動向,一面旁敲側擊讓崔淵接受她的想法了。導致太子行爲悖逆的關鍵人物,就是那位傳說中的擅長歌舞的美少年“稱心”。李世民處死稱心之後,太子的性情更加極端,那時候或許就能斷定這場奪嫡的結果是否如她所知了。可是,晉王李治當上皇帝,當真就合適麼?

“你還在煩惱這些事?”崔淵見她若有所思,笑道,“一時也分辨不清楚,便由得他們去罷。我們不需要倒向任何人,只需忠於聖人便足夠了。不論誰登上大位,都是如此。”

“即使,那人不堪配爲九五之尊?”王玫緊跟着追問。李治,於世家於天下百姓,是最佳的選擇麼?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但李世民會讓庶子登上皇位麼?畢竟,那可能意味着長孫皇后所出的三位嫡子都活不長久。更重要的是,那些庶子會比李治做得更好麼?

“九娘,你想得太長遠了。眼下,那並非我們需要考慮之事,也並非我們能夠考慮之事。”崔淵道,垂首與她額頭相抵、呼吸相交,“我從未想過,九娘你竟然在奪嫡之事上耗費了這麼多心神。暫且放下罷,總有人會比我們更心焦,也比我們更能影響此事的結果。我們若能推上一把,便無須吝嗇;若不能輕舉妄動,便換個法子使勁就是。阿爺並非愚忠之人,定會以崔氏一族爲重。那些個重臣亦是如此,必會以天下萬民福祉爲重。”

“你說得是。”王玫輕聲道。想得太多,卻無能爲力,反倒只能焦躁不安。倒不如靜待事態發展,做些能做的、該做的事便是。“我自有我該做的事。眼下便想到一樁。”

“什麼事?”

“自然是目前最要緊的事。”

“需要我做什麼?”

“之前你忙着作畫,我才遲遲未動。如今有你在旁邊鎮着,便足夠了。”

於是,待收拾妥當後,王玫便讓丹娘、青娘分別去將崔簡、盧傅母喚過來。

崔淵目光微動,笑嘆道:“讓你受委屈了。”

“除了自家人,旁人的眼光與流言,與我有什麼相干?又能讓我受什麼委屈?”王玫笑吟吟地回道。見崔簡快步走了進來,張開雙臂,將他攬進了懷裡:“阿實,今天你都做了些什麼?方纔我們回來時,也不見你在房裡。”歸寧之後,她與崔淵住在薰風閣的小樓裡,崔簡便搬到正房中住下了。

“我和王二郎跟着表兄讀書。表兄答應我們,只要每日完成他佈置的課業,過些天便帶我們去郊外的莊子裡摘櫻桃。”崔簡有些興奮地答道,“母親,我還聽說表兄要跟着舅父去上任?去的地方遠不遠?到時候,我們可以騎馬去看望他們麼?”對於已經走過不少地方的他而言,出遠門充滿了各種奇妙的樂趣,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王玫答道:“當然可以去。阿兄任職之處在雍州境內,就算離得最遠的縣,也不會超過從長安到潼關的距離罷。”她從未看過輿圖,這麼說也只是推測而已,於是便暗暗瞧了一眼崔淵,怕自己說錯了。

崔淵含笑頷首,道:“若是騎馬,頂多一兩日就到了。仲秋、晚秋的時候正好得空,天氣又涼爽,我帶你們去便是。”

“嗯,我還想送禮物給王家阿兄。”崔簡又道,“母親幫我想一想。”

王玫便提示他:“大郎最喜歡什麼,你可知道?送最合他心意的禮物就是了。”

崔簡仔細想了想,直勾勾地望向自家阿爺:“我覺得,表兄最想要的肯定是阿爺的畫。外祖父、舅父都有阿爺的畫,就他沒有,實在太可憐了。”

崔淵挑眉而笑:“一幅畫確實不難。只是,你送禮物卻讓阿爺我費神,哪有這樣的好事?”

崔簡怔了怔,皺眉思索起來,脆生生道:“那我再給阿爺送禮,補償阿爺。”他一時並未注意到,自己已經將稱呼從較爲生疏的“父親”換回了“阿爺”。

王玫微微一笑,接着道:“這樣罷,我給你們父子倆出個主意。阿實用十幅畫,換你阿爺一幅畫。”

“就十幅畫?我一幅畫,換他上百幅、千幅都使得罷。”崔淵道,伸手揉了揉兒子的腦袋,“從今晚開始,用完夕食之後,你便到我書房來學畫。日後,每交一百幅畫便換我一幅畫,隨你送給誰,如何?”

崔簡燦爛地笑了起來,用力地點點頭:“一言爲定!”。.。

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3章 心有所動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82章 遣媒提親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51章 有來有往第71章 重陽之宴第86章 準備雪恥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79章 天命不違第58章 互相試探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80章 還俗歸家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章 大唐棄婦第42章 回到家中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39章 形形□□第39章 七夕之日第33章 再次對峙第57章 久仰大名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27章 解困之恩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8章 東都洛陽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63章 心悅君兮第95章 婚禮前日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20章 曲競渡第1章 大唐棄婦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75章 談話了悟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39章 形形□□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53章 心有所動第9章 洛陽坊市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68章 告知親人
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3章 心有所動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82章 遣媒提親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51章 有來有往第71章 重陽之宴第86章 準備雪恥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79章 天命不違第58章 互相試探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80章 還俗歸家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章 大唐棄婦第42章 回到家中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39章 形形□□第39章 七夕之日第33章 再次對峙第57章 久仰大名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27章 解困之恩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8章 東都洛陽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63章 心悅君兮第95章 婚禮前日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20章 曲競渡第1章 大唐棄婦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75章 談話了悟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39章 形形□□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53章 心有所動第9章 洛陽坊市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68章 告知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