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雙喜一怒

第二日,王珂與崔氏便攜着些小郎君常用的筆墨紙硯以及穿戴之物,趕去了大興善寺,打算正式向崔簡致謝。然而,兩人遣僕從仔細地四下打聽了一番,卻並未找見崔氏父子。又問了經常來往於寮舍院落中的小沙彌,這才知道,崔氏父子前兩日便已經離開了。

“離開了?”想起那個早熟懂事又勇敢的小傢伙,王玫略有些遺憾。不過,不知爲何,她總覺得自己與崔簡很有緣分,說不得什麼時候便會再次相遇了。“若下回遇見他,我再好生致謝罷。那鍾十四郎呢?阿兄想如何謝他?”

王珂似笑非笑地瞥着她:“你說當如何謝他?”

見他這般神態,王玫自是知道他尚未放棄讓她再嫁的念頭,便當作什麼都未發覺,一臉認真地提議:“去東市買些筆墨紙硯?或者阿兄將自己鍾愛的書畫割捨出一些來?”既然兄長能認得出崔子竟的畫作,連一匹印着畫的夾纈也愛不釋手,想必平日也喜歡品鑑書畫。而太原王氏延綿數百年,書畫藏品當然自是少不了的。

“嘖,竟然將主意打到阿兄身上了,哪有你這樣的妹妹?”王珂不由得失笑了。委婉探聽之下,發覺妹妹仍然並未動心,他心裡多少有些惋惜。“安心罷,改日我將他邀到家中作客,再送他幾方上好的陶硯便是。他前兩日剛去赴了明經科縣試,若是通過了,也正好一同慶祝一番。”

此時科舉考試種類衆多,通常分爲常科與制科兩類。常科便是每年皆有考試的科目,制科則是聖人臨時下詔舉行各類特招的考試科目。常科內又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諸科。秀才等科不常開,貢舉上來的人才也很少,明法、明字、明算多偏技藝,世人不屑爲之。因此,常科之中,明經科與進士科被視爲重中之重。由於進士科考試更艱難,取中人數更少,在官場中也更爲清貴。不過,對於尋常人家的士子而言,明經科已是相當難得的貢舉之途了。

王玫自然不懷疑兄長的眼光與見識。若鍾十四郎果然通過了縣試,她自是替這位恩人感到欣喜。但除此以外,卻是什麼也沒有了。既然打定了主意不再嫁,不論是鍾十四郎或是其他人過了縣試也罷,成功出仕也罷,都與她毫無干系。

幾天之後,萬年縣廨外頭陸續貼出了明經科與進士科縣試入第的榜文。早就等着縣試結果的貧寒士子、世家僕從都一擁而上,個個伸長了脖子,在那白麻紙上尋找着自己或自家主人的名字。有一眼便瞧見的,立即欣喜若狂起來;有仔仔細細看了兩三遍尚未有所得的,頓時失魂落魄;也有不慌不忙待人羣漸漸散了纔去瞧的,自是各有所得。在進士科入第榜文上,一個名字引起了衆人的注意。“太原王氏王珂”——雖然並不是頭名,只列了第三,也沒聽說過他有什麼太出彩的文名,但光是他的出身郡望,就已經足夠令人矚目了。傳聞中的五姓七家這樣的世家子弟,在貢舉考試之中可是並不多見的。

此時,宣平坊王宅自然也已經得了這個好消息,裡裡外外都透着濃濃的喜意。

李氏毫不吝嗇地賞了家中僕婢每人一百錢,部曲每人二百錢,轉瞬間便撒出了上萬錢也毫不心疼。崔氏則連連吩咐廚下加緊備宴席,招待前頭紛至沓來的賓客,又讓奴婢們將花園裡臨水的一處水榭收拾出來,正好晚上再舉辦一場小家宴。

王奇喜得一雙眼睛都笑得眯了起來,口中卻道:“只是過了縣試而已,你們便是如此做派。不知道的,還以爲七郎得了府試的解頭呢!”縣試不過是初試牛刀,只有府試及第才能得雍州的解送資格,再與天下才俊一同角逐省試。

撒完錢之後越發精神的李氏橫了他一眼,嗔道:“也不知是誰,連着幾天夜裡都翻來覆去地吵得人睡不着,就連做夢都念着七郎入第了。我迷迷糊糊地還當是真的呢,仔細一想,榜文都未張貼出來,他又如何能知道?”

被老妻揭破之後,王奇清咳了兩聲,訕訕地轉過身去逗弄小孫子了。

目睹全過程的王玫不由得捂着嘴笑了:“阿爺,就是縣試才辦家宴呢!若是阿兄過了府試,必是要請親戚朋友一同慶祝的。待阿兄過了省試,更是得廣發帖子,邀那些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家都來宴飲,也好教大家知道咱們王家出了個新進士王七郎。”見嫂嫂崔氏終於忙完了,她又及時地送上一杯酪漿:“阿嫂好生歇一歇。說不得這兩日還有不少阿兄的朋友來慶賀,須得阿嫂張羅呢!”

崔氏接過酪漿,抿了一口:“你那驚悸之症不如就治癒了罷,也好出來幫我的忙。”

王玫眨了眨眼睛,笑容中帶了些許狡黠:“哪裡能這麼快治癒?不過,身體略好一些便幫襯幫襯阿嫂也是應該的。忙了這一陣後,定是又得臥牀幾日方可了。”

“你這病症可真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崔氏指着她失笑道,“我若是哪天倦怠了,也試試這法子。”說着,她突然眉頭微蹙,撫了撫胸口,將那杯酪漿放下了:“難不成說病便真的病了?忽然覺着有些胸悶。”

“阿嫂?”王玫忙坐到她身側,輕輕撫了撫她的後背,“莫非真是累得狠了?叫醫者來瞧一瞧?”

“前幾日還好好的。”崔氏作勢欲嘔,卻只是乾嘔而已,臉色也變得越來越蒼白。

“快去叫醫者!”李氏趕緊走了過來,握住她的手,又探了探她的額頭,漸漸露出了笑意,“好孩子,這些時日你也辛苦了,眼見着又苦夏瘦了一圈,可得好生養一養纔是。不管是你,還是肚子裡這個,如今可都比七郎更金貴,絕不能虧了去。”

“阿孃?阿嫂這是有身孕了?”王玫恍然大悟。她雖然從未有過生育的經驗,但大抵也知道懷孕的症狀,只是方纔並沒有往那方面想而已。如今對照一番,可不正是如此?“這麼說,兒又要有小侄兒或小侄女了?”

“是啊,十五娘爭氣,家中又要添丁了。”李氏滿面喜色。

崔氏低聲道:“阿家,醫者尚未診斷過,還不能確定呢。”口中雖是這樣說,但她臉上卻浮出了喜悅的紅暈,顯然也已經自己推算過了。

“恭喜娘子,恭喜郎主,恭喜七郎娘子!”貼身侍婢們紛紛拜下行禮,說了好些吉祥話。

“阿孃!”晗娘和昐娘也圍了過來,又是高興又是好奇地往崔氏的腹部瞧。

“這可真是雙喜臨門!”王奇喜得哈哈大笑,抱着二郎王旼站了起來,“這孩兒來得真是時候,正趕上他阿爺過了縣試,必定是個有福運的!”

“可不是麼?”李氏接道。

許是內堂中的人都圍了過來,氣味實在太雜亂,崔氏越發難受起來,嘔吐反應也更劇烈了。李氏忙把人都遣散了,讓琉娘去催人趕緊把醫者請到家裡來,又支使婢女們去取了壓舌的酸梅過來,再讓僕從去準備檐子,好擡了崔氏回三進的院落裡歇息。

她忙忙碌碌,那邊祖孫三代卻是被擠出了內堂外,面面相覷。

“在這裡也是添亂,我帶二郎去園子裡走一走,你們可要一同去?”王奇道。

王玫想到尚在前院裡招待朋友的王珂,便道:“兒和晗娘、昐娘去告訴阿兄這個好消息,也好教他嚐嚐雙喜臨門的滋味。”說罷,她便牽着晗娘、昐娘走了出去。

今日一早,坊門甫開,王珂結交的友人便陸陸續續前來拜訪,陪着他一同等縣試的結果。本是在一起小酌,待及第的好消息傳來之後,衆人皆情緒激動,紛紛祝賀起來。於是,王珂便命僕婢在正堂中備下酒宴,與衆位好友一同歡慶。

王玫帶着晗娘、昐娘走出二進內門,繞過一段封閉的甬道,便折進了外院當中。外院是個比二進內院更寬敞的回字形院落。除了中間宴客待客的正堂之外,正房是王奇的書房,左廂房做了王珂的書房,右廂房則是王昉讀書之處。待王旼再長大些,也必是要過來與兄長一同唸書的。

遠遠便聽見正堂中的呼喝歡笑聲,從打開的門內望去,隱約還能瞧見有人正在中間手舞足蹈。王玫在右廂房邊停下了腳步,遣丹娘去將王珂叫出來。

王珂見了丹娘,自是知道妹妹來了,與正興致勃勃要下場跳舞的友人們道了聲見諒,便快步走了出來:“九娘?晗娘、昐娘?怎麼了?”

“阿兄,恭喜恭喜,阿嫂有身子了,你又要當阿爺了!”王玫特意行了個禮,笑道。

“阿爺!我們又要有弟弟妹妹了!”晗娘、昐娘則圍了上去,笑嘻嘻地道。

王珂雙眉微微一揚,眼中流露出些許喜意:“當真?實在是太好了,我又要當阿爺了。”雖是又驚又喜,但他性子本便優雅沉穩,情緒素來收斂在內,此時也不過是笑容越發溫和真切了一些而已。

這般淡定的反應,也在王玫的意料之中。她這位兄長也不知是像誰,情緒從來不會大起大落。不過,這樣反倒是讓人更覺得穩重可靠。

“十五孃的身子如何?”

“阿嫂有些孕吐症狀,正在休息呢!”王玫笑盈盈道,“我和晗娘、昐娘來給你報喜信,你如何犒勞我們?”

王珂挑眉道:“你們想要什麼?晚上我差人給你們送去。”

“阿兄既然如此慷慨,那我可得好好想上一想才行。”王玫道,又揉了揉晗娘、昐孃的小腦袋,“你們也彆着急,想清楚了再說。”

“聽姑姑的。”兩個小姑娘很聰明地選擇了姑姑這一邊。

“那我們便不擾阿兄了,你繼續招待客人罷。對了,鍾十四郎過了明經科縣試麼?替我向他道個喜罷。”只提了這麼一句,王玫便不待兄長再說出什麼暗示之類的話,轉身就要走。

王珂本想讓她自己去向鍾十四郎道喜,但見她顯是想刻意迴避,便熄了叫住她的心思。

這時候,家中的大管事王榮匆匆地趕了過來。見兄妹倆都在,他略作猶豫,低聲道:“七郎,又有訪客到了。”

“請進來。”王珂隨口道,發覺王榮臉上神色有些奇怪,又問:“是何人?”

“……元……元十九郎。”王榮在王家待了幾十年,自是知道九娘子與這元家郎君間的糾葛,連回話都沒有往常利落了。

王珂臉上的笑容剎那間褪得乾乾淨淨,王玫也鎖緊了眉頭:“他來做什麼?我們家與他素無交情,阿兄又不曾下帖子邀他,平白無故上門做什麼?”

“他說是來祝賀七郎過了縣試。”

“是麼?”王珂突地又笑了起來,“既然是上門祝賀的客人,那便請他進來罷。”

他的笑容看起來甚至比往常還要粲然一些,王玫卻不知爲何,感覺到了他周身籠罩着的森森寒意:“阿兄……莫理會此人,將他趕出去便是。”

“堂堂九品校書郎上門慶賀,我哪有那麼大臉面將他趕出去?這可是貴、客,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王珂瞥了自家妹妹一眼,笑得越發溫和,“九娘,你身子不好,早些回內院休息罷。前院之事,交給阿兄便是。”

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88章 下聘納徵第75章 談話了悟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4章 親人相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章 大唐棄婦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章 東都洛陽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3章 長秋尼寺第31章 惡人求親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72章 王大婚第30章 雙喜一怒第65章 吹皺池水第2章 放妻之後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章 大唐棄婦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57章 久仰大名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80章 還俗歸家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98章 喜結青廬第31章 惡人求親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章 大唐棄婦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39章 形形□□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98章 喜結青廬第7章 兄妹深談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33章 再次對峙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52章 敏銳察覺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04章 壽宴之中
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88章 下聘納徵第75章 談話了悟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4章 親人相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章 大唐棄婦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章 東都洛陽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3章 長秋尼寺第31章 惡人求親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72章 王大婚第30章 雙喜一怒第65章 吹皺池水第2章 放妻之後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章 大唐棄婦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57章 久仰大名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80章 還俗歸家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98章 喜結青廬第31章 惡人求親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章 大唐棄婦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39章 形形□□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98章 喜結青廬第7章 兄妹深談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33章 再次對峙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52章 敏銳察覺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04章 壽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