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舅兄提醒

時近九月下旬,秋風已經頗爲蕭瑟,而崔家的園子裡也充滿了秋意。雖不如真定長公主別院中那般紅楓銀杏互比絢爛,卻也少不得幾棵楓樹、幾株銀杏添抹些許濃厚的秋日氣息。崔敦便讓人在銀杏樹底下襬了食案,就着飄然而落的金色銀杏葉,飲着劍南燒春、吃着現烤的全羊,也十足愜意得很。

許是方纔該說的都已經說了,如今時間地點也不合適,崔敦倒不再追問王珂那些前程之事,而是饒有興致地詢問些家事:“除了大郎之外,你膝下還有幾個孩兒?瞧着你年紀大概也只比子放、子謙略小一些。”

王珂回道:“晚輩現有二子二女,轉年省試張榜前後,便又該有一個孩兒降世了。”提到孩子,他神情微微一變,倒是完全不像方纔那般激昂,亦不似先前那般優雅出塵。“大郎年紀最長,二郎年紀最幼。一個沉着穩重,一個頑劣無比。”

崔敦呵呵笑起來,意味深長地看向崔淵:“幼子通常都是被寵壞了。”

崔淵給他們片了兩碟羊肉,只當做什麼也不曾聽見。

“家裡人丁單薄,只有大郎也支撐不起門戶。”王珂淡然接道,“往後待二郎略年長一些,也須得更嚴苛幾分了。我如今便只有一人,總有種獨木難支之感。”他很清楚,王家正處於緊要的時候,不僅兒郎們須得齊上陣,連後宅女眷們也免不了多忍受些交際往來。當然,再如何窘迫,王家也不會淪落到賣兒鬻女交換利益的地步。他願意與崔家結親,歸根究底還在於妹妹的心意與崔淵的執着。只是,如今這妹婿卻仍然不能完全令他滿意。

“此言甚是。”崔敦也憶起了往昔,“只有兄弟互相扶持,家族才能日漸興盛。”

兩人說了些閒話,越發親近了幾分。不多時,便又有僕從過來稟報說有貴客至,還遞上了帖子。崔敦打開一瞧,略作沉吟,看了崔淵一眼:“是范陽郡公。”這位范陽郡公也是他平時頗爲欣賞之人,自是不能慢待。他這一次來到底是爲了何事,他心中也有些底了。一則爲公,一則爲私罷。

“阿爺且去罷,明潤兄由我來招待便是。”崔淵道,臉上仍是一派輕鬆。

王珂卻是垂下雙目,思索起來。他早便聽聞盧家有與崔家接續姻親的意願,范陽郡公雖並非同一房,應該也不願意放過博陵崔氏這等顯赫的親家罷。若不是今日他來得早,也來得巧,這樁婚事說不準還會有一番波折。

“也好。”崔敦道,親切地囑咐,“七郎,下旬休沐時,早些過來!”

“晚輩明白,世父慢走。”王珂起身相送,待崔敦走得遠了,才與崔淵一同坐下,繼續拿烤羊肉就酒喝。

范陽郡公乃是開國郡公爵位,位列正二品。若只論品階,猶在中書令等宰相之上。但若論職官實權,范陽郡公如今卻是遠不如崔敦的兵部尚書。不過,即使如此,這亦是不能怠慢的貴客。鄭夫人聽聞郡公夫人也到了,換了身衣裳便親自迎了出去。她心裡知道,四郎續絃之事鬧得紛紛揚揚,盧家想必也是坐不住了,所以才請了郡公夫人前來探消息。然而,崔敦見了王七郎後是否下定了什麼決心,她目前卻仍然毫不知曉。

“阿郎如今在何處?”於是,她一邊往外走,一邊問侍婢。

“郎主方纔正在園子裡宴客,眼下應該也往書房去了。”侍婢答道。

鄭夫人腳步微頓,心裡又一嘆,便不停歇地走向了內院的月洞門邊。她如今倒是有些好奇了,那王珂王七郎竟能讓自家阿郎如此滿意,以長輩之尊親自宴客,又該是怎樣出色的一個後輩?而他的妹妹王九娘,又是否真如洛陽傳回的消息所說的那般軟弱,完全無法轄制內宅,也不通什麼人情世故?光是看着那些消息,也並不符合這回賞菊宴上王九娘留給她的印象。看來,她還須得讓人再去打聽打聽才行。畢竟是未來的兒媳婦,熟悉一些也好相處。

月洞門邊,一位貴婦攜着盧十一娘慢步行近,淺笑着與鄭夫人見了禮。她們輕聲寒暄着,誰也不曾注意到,盧十一娘一雙烏眸深處透出的些許無奈。長輩們只顧着家族、只顧着兒郎們的前程,又有誰曾注意過,被他們安排操縱婚姻的晚輩是否願意呢?

酒足飯飽之後,崔淵得知自家阿爺仍然在招待范陽郡公,而郡公夫人帶着盧十一娘來做客,自家阿孃也暫時不方便見王珂這位後輩。他索性也不往外院去了,領着王珂便回了點睛堂。崔簡今天並不在家中,去了公主府找崔韌頑耍。據說李十三娘還遣了馬車,專程去接了晗娘、昐娘與王旼。至於清淨道長王玫,重陽節後便回了青光觀繼續修行,已經有些時日不曾在公主府出現了。他最近不斷地在自家阿爺與未來舅兄之間周旋,也能忙中偷閒去看望她。

兩人立在院子裡,觀賞着角落中的一叢細竹。因崔淵喜靜,隨身服侍的僕婢也少,偌大的院落裡也並沒有旁人,很是幽靜。兩人言談舉止也便更爲自在了不少。

“聽說,你的畫風似是起了變化。”王珂道,“這一從細竹,可能入畫?”他不似自家父親那般遲鈍,一見母親與妹妹捂着幾幅畫不肯讓人瞧,心裡便疑竇叢生。當時見過這幾幅畫的,還有二郎王旼。他年紀雖小,但對色彩鮮豔的繪畫卻是一直不曾忘記。隨便問幾句便套出了實情。若不是變了畫風,崔淵崔子竟什麼時候又作過五彩斑斕的畫?

崔淵勾了勾嘴角:“自然能入畫。只是我如今想繪的實在太多,而它們暫時不能入我的眼罷了。”他繪畫當然須得挑那些有眼緣之物。並不是所有眼中所見之物,皆能引起他繪畫的興致。

“可否讓我瞧瞧你的新作?”王珂又問。他一向也很欣賞崔子竟的畫作,對他轉變畫風也十分好奇。

崔淵略作沉吟,便引着他來到他的書房。書房裡正好掛着他最近繪製的紅楓銀杏圖,一半炙熱如火,一半穠豔似金,絢麗的色澤彷彿能灼傷人的眼睛,而那澎湃的秋色之美又似乎能從畫中涌出來,將所有觀賞者都淹沒。

王珂一怔,竟是看得呆住了。崔淵不動聲色地悄悄將隨意放置的顏料等物都收拾了一番,又將他最新繪製的白描仕女圖輕輕壓在空白的紙張下頭。待未來舅兄清醒過來之後,這些有可能會惹得他不悅之物自是不會再露痕跡。嘖,討好未來舅兄,比起示愛、得心儀之人青睞之類的事,可真是累多了。不過,若能抱得佳人歸,再累一些又何妨。

好不容易王珂纔回過神,又瞥見那紅楓銀杏圖角落裡的一行草書小字“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不禁雙目微眯,似笑非笑地看向將雜亂無章的書房收拾得稍可見人的崔淵:“你的草書,可遠不如你的行書。”

崔淵淡定地看了一眼那幅畫:他怎麼將上頭的字給忘了?本便是要送給九孃的,卻正好讓未來舅兄抓着了把柄。“草書尚在練習之中,臨摹的是先祖崔瑗的帖子。”

“原來是崔草聖,他的筆墨在外頭也難得一見。不過,細想起來,草書才合你的性情。”王珂道。他對草書的興趣並不是很濃厚,也並未想着看看崔瑗留下的墨寶真跡之類。“說起來,以前曾認爲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很合你的性情,既有名士之風,也雅緻得很。但如今見了這幅畫,又覺得顏色亦能凝聚情感,引得人幾乎要陷進去。如此飽滿的色澤,我也從未見過,仍很是與衆不同。你不論是繪山水還是花鳥,於繪畫一道,確實許多人都難以企及。”

“我以前追求所謂文士風雅,倒是拘泥了自己。還是九娘說,想看看我眼中的世界,才使我從自己圈起的牢籠中走了出來。”崔淵回道,似是想起了什麼,眼角眉梢都帶着淺淺的笑意。

“原來如此。”王珂瞥了瞥他,想了想,突然問:“你爲何對出仕毫無興趣?”

“我又爲何須得對出仕感興趣?”崔淵挑眉問,“人各有所志,志向亦無高低之分,無大小之別,亦不可奪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王珂注視着他,“從你的言談舉止之中,我覺得你並不全然是那些心無外物的魏晉狂士。不論心中的志向爲何,也總存有一二抱負、一二牽掛。不然,你只會離世俗更遠、離官場更遠,而不會觀察思索朝廷官場之事。”

崔淵怔了怔,心緒一時越發複雜難辨。

王珂尋了個空地,盤腿趺坐下來:“既然多少有些興趣,你又爲何拒絕聖人徵辟,也不願門蔭出仕?我來猜一猜罷。一則,你那時太過年少,不願受官場束縛,也未曾多想什麼便推拒了;二則,你不願因‘畫’而入仕,不願因家族蔭護而入仕,覺得有辱尊嚴。可是如此?”

崔淵望着他,勾起嘴角笑了笑,坦然承認了:“你猜得倒是很相近,莫非年少時也曾有此念?”少時他確實驕傲得很,執拗得認定了不想做什麼便不願去做,而不曾細想過其中緣由。後來想通了,又得過且過,不願再更改。這種執拗與膽怯,與他的畫風又何其相似?

“不,我與你不同。我一直都希望能夠振興家族、支撐門戶,若遇上你那種機會,絕對不會等到如今才以進士出仕。”王珂淡淡地回道,“能得聖人徵辟,便是因‘畫’入仕又如何?閻公(閻立本)不也已經官居刑部侍郎?再往上遷轉,日後得任宰相也並非不可能。倒是考進士的變數,實在是太大了。只有做足了準備,我才能踏出這一步。”

“若早些年明經出仕,明潤兄也不必等到如今了。”崔淵接道。

“不錯。我也確實是想得岔了——偶爾,也會犯你當初那種拗性,覺得明經遠不如進士來得清貴。但如今想想,入仕便踏入了官途,便能保護家人。至少不會任元十九那獠奴欺上門來,自己竟一時間束手無策。”王珂道,“雖入仕並不全爲了家族,而是爲了濟世利民。但若無權無勢,卻連保護家人也做不到,只能任人欺凌。”

WWW ¸т tκa n ¸CO

崔淵擡了擡眉,已經能想到他接下來要說什麼。

果然,王珂的視線轉而變得無比冷淡,似是在審視着他,透着銳利的光芒:“子竟,若你不靠着博陵崔氏二房之勢,不靠着世父,可能保護得住九娘?”

明知道他會說什麼,但崔淵此時卻做不出任何保證。他能讓九娘衣食無憂,能讓九娘始終快樂。但,他確實無法僅憑自己之力,護住九娘、護住阿實。

“我同你說過,身爲五姓子,我們比起那些寒族子弟,境況已經好了不少。如你出身博陵崔氏二房嫡支,自幼衣食無憂,享盡家族榮光,卻無人逼迫你承擔家族的責任。如我出身太原王氏三房嫡支,雖無家族蔭護,但仍能讀書識字、衣食住行皆不必擔憂。比之於你,我自然不如;但比之於我,又有多少人更加不如?”王珂緩聲道,“這些都是家族、父母所帶給我們的,並不是我們生而與他人不同。思及養育恩情,我也只想爲家、爲族、爲國、爲天下,做得更多一些,再多一些。而你,可曾想過如何回饋父母、如何回饋家族?若是隻想着隨心所欲,未免也太自私了些。世事無常,誰也不知博陵崔氏、太原王氏是否會同陳郡謝氏一般徹底敗落,我實在信不過眼下的你。”

崔淵定定地望着他,無言以對。

“既然想成家,便拿出立業的氣魄罷。”王珂說罷,翩然起身,“或許終有一日,不入官場亦能守護家人。但是,如今,你我別無選擇。”

舅兄真的很懷疑某人的能力╮(╯_╰)╭

ps.謝謝底下的親投的地雷,我會繼續努力噠

遊手好閒妞扔了一個地雷投擲時間:2014-11-11?20:24:44

第20章 曲競渡第4章 王家七郎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98章 喜結青廬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31章 惡人求親第86章 準備雪恥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23章 提攜還恩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64章 心中糾結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4章 親人相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9章 七夕之日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48章 來是他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72章 王大婚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52章 敏銳察覺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7章 兄妹深談第15章 回家首夜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28章 首次相見第85章 波折再起
第20章 曲競渡第4章 王家七郎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98章 喜結青廬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31章 惡人求親第86章 準備雪恥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23章 提攜還恩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64章 心中糾結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4章 親人相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9章 七夕之日第29章 兄長貢舉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48章 來是他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72章 王大婚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52章 敏銳察覺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7章 兄妹深談第15章 回家首夜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28章 首次相見第85章 波折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