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崔郎報復

翌日,一張措辭有些隨意的帖子被送到了元府,指名給元十九郎。且不說見到這張帖子之後,躺了三個來月就爲了養好腿傷的元十九是如何又驚又喜地一躍而起,跳下了臥榻。也不提送去帖子的僕從又是如何深藏功與名,從熱情好客的元家又吃又喝又拿地離開。平康坊中那個二進的小宅院裡,衆人也都正忙着熱火朝天地“磨刀霍霍”,教訓元氏獠奴的行動正式開始。

十幾個餓得臉色青白的漢子咬牙切齒,在風度翩然的王珂王七郎的教導下,一遍又一遍地練習着士人禮節。崔淵崔四郎將他們的努力看在眼中,十分大度地肯定了他們的勤奮,終於准許他們每日喝一回粥。大漢們對着一人一大碗幾乎找不見幾粒粟米的清湯粥,也只能感激涕零。與此同時,欲讓自己變得更厚實一些的崔淵卻不得不加大食量,淨用些大魚大肉,一頓吃上幾個蒸餅。一日四五頓還嫌不夠,再加兩回宵夜,看得那些個餓着肚子的大漢們眼紅不已。爲了更好地消食,他也必須從早到晚舞刀弄槍,增加活動量,眼見着便更威風了。

幾日之後,該瘦下去的便生生餓得連腰都細了幾圈,走起路來腳步虛浮,彷彿宿醉一般;而該壯實起來的也已經不必靠着多穿幾層衣服來撐門面,氣質更凌冽彪悍了不少,行動之間虎虎生風,軍漢之威盡顯。

“明日,大興善寺見。”王珂一臉微妙地打量着面前這個大漢,仍然很難適應此人便是崔子竟的現實。

崔淵向着他行了個叉手禮:“這幾日,也讓明潤兄費心了。幸而有明潤兄的教導,他們纔多少有了些文人士子的模樣。”頓了頓,他又道:“明天雖有文會,但大興善寺一向人來人往,隱在衆人中也不會引人注意。明潤兄不妨多帶些人去瞧瞧,便當作是看百戲取樂了。”

多帶些人?王珂一怔。他自然很清楚,他言語間指的是誰。真不愧是崔子竟,報復的同時卻也不忘記讓玫娘一雪心頭之恨,實在很是體貼細心。眼下還有什麼比旁觀元十九受教訓更讓人暢快的事呢?毫無疑問,此舉也意味着他對玫孃的用心,已經超乎他這位兄長的想象。先前的擔憂不安,多少也算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於是,王珂微微一笑:“你放心罷,該帶去的人,我自然會帶着。只是——”他的目光意味深長地在某人身上轉了一圈:“你這模樣,又有多少人認得?便是再勇猛,也英姿颯爽不起來。”

聞言,崔淵笑道:“該認得的人,自是認得。”改日他還可再問一問九娘,是否懷念他這般形容模樣。

王珂自是不知某人的形象在自家妹妹那裡是從負值刷到了正值,如今便可以再也不計形象了。因天色已晚,也沒時間再與他多說些什麼,他便只是一哂,轉身離開了。崔淵示意何老六跟上去帶路。這宅子位置隱秘,若只靠着王珂一人,恐怕也不那麼容易找着方向,能趕在坊門關閉前回到不遠處的宣平坊。

王珂歸家後,便徑直去了正院內堂中。他一連幾天在外留宿,爲了不泄露行蹤,也只遣人通知趙九等部曲回家報了一次平安。王奇、李氏、崔氏、王玫都以爲他去了朋友家中借宿,也並未察覺什麼。如今見他回來了,李氏便吩咐廚下加了些吃食菜餚,也僅是如此而已。

稍晚時,王珂讓崔氏先回了院子,隨着王玫去了薰風閣。

“阿兄,可是發生了什麼事?”因王十七娘在信中提到了元十九那人渣,王玫這幾天的心情都不怎麼愉快。就算是將自己藏在箱籠裡的那兩幅情書一般的桃花圖、秋景圖取出來日日欣賞,心中也始終存了些陰影。她成了博陵崔氏婦,既是擺脫元十九的契機,同時也伴隨着一定的風險。元十九畏懼崔家權勢打壓,她又何嘗不擔心他執拗瘋狂起來抹黑她的名聲?越是高門世家,便越不能容這種緋聞。崔淵早便得知內情,自然不會在意。但崔尚書呢?鄭夫人呢?他們心念一動,她與王家縱是無辜,也必定難逃牽累。

必須想個妥當的法子,早些將元十九人道毀滅掉。她是後世之人,受教育與道德感所限,也從未想過做什麼殺人放火的惡事。然而,若是面對元十九,卻實在生不出任何憐憫仁慈之心。

“明日,你換身‘丈夫衣’,隨我去大興善寺聽聽經、散散心。”王珂道,敏銳地發覺了妹妹的焦躁情緒,“怎麼?我不在這幾天,出了什麼事?”

“阿兄,十七娘給我送了信,提到鴻臚寺卿家的蕭夫人正欲將她說給元家。”王玫素來無條件信賴自家兄長,自是和盤托出,“我知道,元家想娶的當然是家中有權有勢的小娘子,怎麼也輪不上十七娘。只是,若真讓他們攀上這樣一門好親事,報復他便會變得更難了。”

王珂聞言,展顏一笑:“呵,你便安心罷。不用再想這些,明日只管高高興興的便是。”難不成崔子竟居然還能掐會算?怎會料到九娘這些天情緒低落?也罷,不論如何難受,看過明日那齣戲後,保管便神清氣爽了。

王玫頷首,將兄長送出去之後,轉而吩咐丹娘、青娘給她找出件合適的男子袍服來。許久不曾做男兒裝扮,她也有些想念了。至於明天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橫豎不會是壞事,她便安心隨着兄長走一趟大興善寺便是。

時至初冬,長安城中卻仍是到處熱熱鬧鬧,連文會都比往常多了不少,作士子打扮的青年人、中年人幾乎隨處可見。蓋因十月正是各州府解送的舉子齊聚京城的時候,需在尚書省列名報到備案並審覈資格後,方能參加轉年正月或二月的省試。而這樣的景象,長安城的百姓們都已經習慣了,依然淡定地過着自己的日子。科舉考試,此時仍是世族與富裕地主寒族專享的權利,距離他們實在是太遙遠了。

舉子們趕到長安後,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給達官貴人府上投文卷,或是在各類文會上博取聲名。因此,各類文會活動的邀請帖子便格外受人關注。尤其是魏王幕僚出面辦的文會,別說那些個不得門而入的外州府解送的舉子了,就是國子學出身的眼高於頂的高門子弟,爲了一張帖子也能擠破了頭。每一回不請而至的人,都比拿着帖子過來的人多了好些。

這一回,在大興善寺舉行的文會也不例外。消息傳開之後,未等拿帖子的客人們到齊,圍觀的舉子們就已經來了一大羣。他們也不在意是否有席位,而是自帶了席子與茵褥,就地坐下了。料峭寒風之中,這些舉子們哆哆嗦嗦地論起了詩詞歌賦,只求得到貴人青睞——這樣的精神,也足以讓人感慨不已了。

元十九算好了時間,趕到了大興善寺。魏王幕僚主持的文會,他自然不敢託大,但也不能如普通舉子那般急切。於是,他做足了準備後,帶上十來個精幹的部曲,不早不晚地騎馬而至。

中元節時摔斷的腿,如今也早已經好全了。本以爲今年運道格外差,不料禍福相依,眼下卻得了這樣一個好機會,他自是毫不猶豫地緊緊抓住了。魏王不是太子又如何?這位大王在文人當中的聲望,別說太子——說句大不敬的話,便是聖人可能也及不上。他只是想借一借力而已,也並沒有投入其門下的心思。這幾日與元父一同仔細盤算了一番,覺得應該也沒有多少風險,他這才自信滿滿地來了。

至於崔家與王家,拿到畫之後,當然也並不是毫無反應。聽聞崔淵徑直住進了平康坊,王珂找過去,兩人也不知談了些什麼,最終不歡而散。雖然崔家並未如他所期待的那般退婚,但能讓兩家生了間隙也算是達到目的了。至於王珂想找他的麻煩,且不說他周圍部曲衆多,尋不着時機。便是他當真下了狠心,得不到崔家相助,元家又如何會懼區區王家?

想到此,元十九勾了勾嘴脣。

九娘啊九娘,若知有今日,必定悔不當初罷。呵,嫁給他有什麼不好?事事聽他的,往後自然能過上蜜裡調油的好日子。幾十年後,他元十九又何嘗不能封妻廕子?如今,嫁了那個性情狂放、眼裡容不得沙子的崔淵崔子竟,守着活寡且不說,又到哪裡去享浩命夫人的榮光?不,不,她本是他的女人,他若是不能得到她,任何人都休想得到!如果張五郎那頭能起作用,流言從洛陽傳到了長安,崔家顧惜名聲,便一定會退婚!!

正有些心不在焉地算起了幾日前派出的部曲何時能到達洛陽,又是否能趕在納徵之前毀掉這樁婚事,元十九並未注意到,本來與他們同路的一些文士已經轉向了另一頭。而十幾個高談闊論的青衫士子吸引了他身邊那些部曲的注意,絲毫未曾懷疑他們趕去的方向是否有誤。只因他們並不知道,元十九接到的帖子與旁人不同,地點當然也不同——雖然文會確實是在湖畔樹林中舉行,但一東一西,隔得已經足夠遠了。

一行人正穿過一個有些偏僻的院落,那些個青衫士子突然吵嚷爭執起來。元十九皺起眉,欲讓部曲離他們遠些,卻不料那羣人竟急吼吼地動起了手。也不知怎地,場面瞬間便混亂起來。士子們摔打在一起,將部曲們也衝開了不少。有些人甚至沒看清楚對手是誰,揮着拳頭便砸了下來。雖然那些拳頭就和沒吃飽飯似的軟綿綿的,但元家的部曲也不是耐得住這等委屈的漢子,索性便回了更狠的反擊。

“你們這羣莽漢,竟然敢趁機對我們動手?!”

“可知道我們是誰?!堂堂大唐舉子,豈是你們這等人能侮辱的?!”

部曲說起來也只比奴僕好聽些,並不是良民,舉子卻是半個身子都已經跨入官場之人了。以低賤之身犯上,那可是不敬之罪。元父如今是糾察百官言行的殿中侍御史,若教人抓了縱容下僕犯上的把柄,別說往上遷轉了,說不定辯駁不了幾句便會貶斥出京了。

元十九自然知道其中利害,立即叫住那些部曲。誰知他的聲音卻淹沒在衆人的喊叫之中,打得越來越歡的一羣人根本無暇理會他。他心中焦急,連忙喚旁邊那部曲小頭目趕緊去將手下召回來。那小頭目猶豫片刻,便離開他身邊,放聲大喊起來。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旁的院牆上倏然翻過來一個人影,如入無人之境般,直接便闖到了元十九身側,一腳將他踢翻在地。

“救我!!”元十九腹部痛極,疾呼道。

沒等他身邊那些部曲反應過來,那突然出現的虯髯大漢便又一腳踩在了他的右邊小腿上,用力一碾。不僅是他,連周圍的人似乎都能聽見那清脆的一聲“啪嚓”,元十九目眥欲裂,疼得幾乎要昏迷過去。

但那虯髯大漢並未就此放過他,而是拎起他的衣領,一拳印上了他的眼睛。這一拳的力道奇大,元十九的腦子裡竟嗡嗡作響起來,一時懵住了,毫無反應。大漢嘿然大笑:“世家紈絝子耳!竟縱容部曲毆打士子,某實在是看不過眼!!”

“多謝義士相助!!”那些個被揍得鼻青臉腫的青衫士子立即感動得哭號起來,引得旁邊趕來圍觀的羣衆們一陣唏噓。

“某行不改姓,坐不更名,幽州陳三是也!嘿!想報仇便衝着某來就是!莫找那些個無辜士子的麻煩!!”說罷,自稱“陳三”的大漢便似大雕一般縱身而起,又翻過了院牆,不見了蹤影。圍觀百姓們自然大爲震動,紛紛議論起了這陳三到底是不是幽州有名的人物,聽口音倒確實不假。而此人從頭到尾也不過踢了一腳、踩了一下、揍了一拳而已,毫無私仇之意,確實像是傳聞中那些行俠仗義的遊俠兒。只是,他們並不知道——踢的那一腳便傷了某人的臟腑,踩的那一下已經碾碎了某人的小腿骨,揍的那一拳也能教某人在牀上足足躺上半個月。

而早就藏在院落的空廂房裡,目睹了這一出好戲的王玫眨了眨眼睛,愉快地笑了起來:“阿兄這幾天便是與四郎在一起,商量如何教訓元十九?”她烏黑的雙眸靈動地轉了轉,輕聲抱怨道:“怎麼也不事先與我說一說?”她也很想幫着出出主意——便是出不了什麼合適的主意,能從頭到尾參與策劃也是好的,多少能解些心中的惡氣。

“……你怎麼認得出那是崔子竟?”王珂的重點卻已經完全偏移了。

王玫抿着嘴脣笑着回道:“如何會不認得?阿兄忘了,我第一回見他,他便是這般模樣啊。”

“……”王珂見妹妹笑容妍妍的模樣,突然覺得自家妹妹的審美觀似乎也有些偏離常人了。不過,倒也正好與崔子竟湊成天生一對。

作者有話要說:不止是教訓,順便還坑了一把

崔尚書看人一向很準,崔四郎就是應該進入官場的材料→?→

大家放心,元十九蹦躂不了多久,四郎會慢慢地、好好地收拾他的。

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57章 久仰大名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72章 王大婚第11章 路過潼關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72章 初次交鋒第82章 遣媒提親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1章 路過潼關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89章 除夕之夜第47章 王家宴會第72章 初次交鋒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66章 坦誠溝通第84章 終成密友第70章 王十七娘第59章 續絃之意第70章 王十七娘第95章 婚禮前日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3章 長秋尼寺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章 大唐棄婦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5章 和離之因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21章 受邀宴飲第93章 七郎省試第78章 曲踏秋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55章 中秋之節第9章 洛陽坊市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72章 王大婚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91章 相約上元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80章 還俗歸家第3章 長秋尼寺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65章 吹皺池水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22章 芙蓉之宴
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57章 久仰大名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84章 終成密友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72章 王大婚第11章 路過潼關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72章 初次交鋒第82章 遣媒提親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1章 路過潼關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89章 除夕之夜第47章 王家宴會第72章 初次交鋒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66章 坦誠溝通第84章 終成密友第70章 王十七娘第59章 續絃之意第70章 王十七娘第95章 婚禮前日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3章 長秋尼寺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章 大唐棄婦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5章 和離之因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21章 受邀宴飲第93章 七郎省試第78章 曲踏秋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55章 中秋之節第9章 洛陽坊市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72章 王大婚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91章 相約上元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80章 還俗歸家第3章 長秋尼寺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65章 吹皺池水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22章 芙蓉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