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夫婦同心

整整一日,崔淵、王玫二人就在真定長公主府中陪着長輩安然度過。直到日頭西斜,臨近夕食時分,思及孤零零待在家中的崔簡,真定長公主才依依不捨地將他們放回去。李十三娘將他們送出去時,又提到拜望青光觀一事,王玫自是答應家去後便請鄭夫人定奪。

坐上馬車後,王玫便收了笑容,垂目靜思起來。她心裡始終盤旋着崔淵之事,又擔憂又無奈又心焦。她一直不願成爲家人的負累,希望自己能經營出一條可進可退之路途。先前藉由李十三娘得到真定長公主喜歡,或許算是踏出了一小步。她的婚事也多少給了兄長些許助力。但如今成爲崔家婦之後,她的力量卻變得更加微薄了——兵部尚書、公主、駙馬都尉,崔家身居朝堂與宮廷的風雲中,所經歷的風霜雨雪、刀光劍影,是她以前根本無法想象到的。史書上區區的幾十字甚至十幾字,化爲現實之後,卻像是盤踞在天空中如山般的烏雲,彷彿隨時都能掀起電閃雷鳴、傾盆暴雨。

在這般煊赫的門第中,在長袖善舞的內眷們裡,她又能做些什麼?需要她做些什麼?

事實上,連區區元十九,她尚且不能親手報復,還須藉助別人爲她復仇。難不成,她一直都是這般無力麼?她想做的事,她能做的事,竟然不能保護自己,更不能保護家人?

想到此,她握緊了雙拳,修長的指節因太過用力的緣故顯得有些蒼白,指尖也深深地陷進了掌心當中。

“九娘……”丹娘目露擔憂之色,剛想出言勸解,車廂突然被敲了幾下。

外頭傳來崔淵的聲音,一如既往地灑脫自若:“九娘,前頭有個小食肆,做的古樓子口味很是不錯,可想嘗一嘗?”

王玫回過神,平靜地回道:“哪有咱們在外頭享用美食,卻將阿實單撇下的道理?不若買些帶回去,也奉給阿家、阿翁、兄長、嫂嫂們都嘗一嘗。除了古樓子之外,可有甜的吃食?單買幾樣,帶給阿實罷。”

“也好。”崔淵道,停了停,又道,“你大約有些疑惑想問,待回去再說罷。”

聞言,王玫微蹙的眉徐徐散開,低低地應了一聲。

待回到崔府,兩人便去內堂見了鄭夫人。行禮之後,崔淵保持沉默,王玫瞥了他一眼,將今日在公主府的事挑着說了幾件。她說這些事時,平淡中帶着趣味,絲毫不誇張造作,鄭夫人聽得十分舒服,微笑道:“近來也是事情纏身,貴主心情不豫,你們多去陪陪她也是應該的。”

她點到即止,王玫卻浮想聯翩,又道:“貴主欲往青光觀一行,拜望觀主,特地囑咐兒問問阿家何時有空閒。”

鄭夫人略作沉吟,頷首道:“我且看看這些天的帖子,到時候帶着你們一起去。”

“兒也有一陣不曾見觀主她老人家了。”王玫笑着接道,“說起來,阿家,方纔回來時,路過一個四郎覺得不錯的食肆,順道買了些古樓子。也不知合不合阿翁、阿家、兄長、嫂嫂們的口味。”她說罷,丹娘、青娘便分別將食盒奉了過去。

鄭夫人溫和一笑:“你們有心了。”坐在他們對面的小鄭氏、清平郡主也皆道謝不提。

略說了幾句之後,崔淵、王玫便帶着崔簡告退,回了點睛堂。稍稍收拾了一番,一家三口就在正房中坐下了。趁着知會廚下上夕食的工夫,王玫將崔簡攬在懷裡,問他今天都做了些什麼。

崔簡一一答了,又有些悶悶不樂地道:“我本來想散學之後就去公主府頑,祖母卻說今天不方便去。”他暫時無法理解,爲什麼父親母親去了公主府拜見長輩,他就不能去。這其中又有什麼禮節與避諱之處。

王玫揉揉他的小腦袋,笑道:“今日可將你悶壞了罷。不過,替我們給祖母盡孝,不也是應該的麼?”

崔簡想了想,有些慚愧地點頭:“母親說得是。我只顧着自己,沒考慮祖母的心情,確實不對。”他一向是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小臉上滿是嚴肅地保證道:“往後我一定會好好地陪伴祖母。”

許是近來經常與年紀相近的崔會、崔韌、王旼頑耍的緣故,王玫覺得小傢伙好不容易纔恢復了些許稚童的模樣,越發可愛了。她更喜歡如今的他,不像剛遇見時那般懂事得讓人心疼,懇求與撒嬌也都恰到好處。“像你這般年紀的小兒郎,想來祖母也期望你多結交些玩伴,而不是困守在家中。只是,她也難免想念你,你便在每日晨昏定省時,多陪她說些頑耍的趣事就是。”

崔簡聽得連連點頭,想了想,又道:“母親,祖父、世父、阿兄們都能休沐,爲何我沒有休沐?”已經連着上了一個多月的學,小傢伙一直很是疑惑,十分羨慕長輩、兄長們時不時便能休沐。

崔淵聽得,挑眉笑了:“每日上午進學,下午便不是休沐麼?”

崔簡扁了扁嘴,堅持道:“那倒不如上一日學,休沐一日呢!”他可仔細地想過了,若是一直只能休半日,他就不能去宣平坊找王旼頑耍了。而且,父親、母親出門時,也不會再帶上他。

王玫倒是覺得,小傢伙提出的疑問確實很有道理,於是接道:“阿實說得很是。連大郎、二郎他們在國子監,每旬都能休沐一日呢。他和五郎兩個偶爾歇一日也無妨。”小傢伙們何必逼得太緊?也不差那半天的工夫。

崔淵瞥了她一眼,輕嘆道:“真是慈母……”不過,細細一想,將小傢伙拘得太狠也不合適,便道:“我會同你們先生說。”崔沛應該也不會反對纔是。

崔簡遂高興地笑起來,越發依偎在王玫身邊,眼睛亮晶晶的。他如今心裡可是清楚得很,只要母親替他說話,父親便會退讓——什麼事都問母親,就一定不會錯了。

崔淵又問了兩句今天都學了什麼,聽他背了一段論語,滿意地將買的甜點心給他作爲獎賞。王玫叮囑他不能多吃,他乖乖地嚐了一個,便讓身後的小丫頭收了起來。

接着,春娘、夏娘領着僕婢陸陸續續擡上食案。崔淵見了,卻道:“將食案並在一起。往後只管擡個大食案來便是,我們坐在一處吃。”他總覺得三人分別坐着,或者兩兩坐着都不夠親密。即便是分食,也不必離得太遠,顯得生疏。

親親熱熱地用完了夕食,一家三口又來到院子裡散步消食。聞着桃杏的香氣閒談一會,興致一起,父子倆又背起了《詩》。崔簡背得認認真真,崔淵卻是一句三嘆,或纏綿或激昂或肅穆,便像詠唱一般格外動聽。崔簡、王玫都跟着學了一段,因學得不像又笑成了一團。

隨後,崔簡便回到東廂房裡去練字,崔淵也牽着王玫回了正房,將婢女們都遣了出去。

兩人在臥房的矮榻上緊挨着坐下,崔淵緩聲道:“九娘,非是我刻意隱瞞於你,只是不想讓你憂心而已。”

王玫輕輕地側首,靠在他肩頭,低低一嘆:“我有什麼事都不瞞着你,你在做什麼事我卻全然不知。我不想永遠懵懵懂懂地被你護在懷裡——就算眼下只能是你的負累,也想遲早有一天能與你並肩爲戰。”

並肩爲戰……麼?崔淵心中一動,垂下眸,望着她被燈光映得晶瑩剔透的側顏,勾起嘴角:“去年潼關時的事,你可記得?我們宿在同一家邸店裡。”她本便是與衆不同的,他確實顧慮得岔了。無論瞞着誰,也不該瞞着全心信任的她纔是。

王玫想了想,突然擡首坐直了,蹙眉道:“我記得,青娘那時說過,曾聽見刀劍之聲。莫非,你們當時遇險了?”他刻意提起潼關邸店,自然不是爲了回憶她與阿實的初遇,而是說明那便是如今之事的開端。

“不錯。”崔淵道,“我認出了襲擊我們的人,懷疑指使者是同族的一位族兄。只是,他將此事的蛛絲馬跡抹平了,一時尋不出證據,也不好請族中耆老處置他。不過,他既然想殺我,一回不成,必有第二回。”

“阿翁、阿家,叔父、叔母與兄嫂們都知道此事麼?”王玫回想着今日崔斂、真定長公主的態度,“你不想借用家中之勢,想自己動手?”她並非不理解他的堅持。如他這般驕傲瀟灑的人,自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才覺快意。只是,難免仍然有些擔心罷了。

“只阿孃、兩位嫂嫂不知曉。”崔淵道,“也不必教她們知曉,平白讓她們擔心罷了。阿爺與兄長們也已經暫且答應由我自己行事了。只是,叔父叔母不放心,所以今日又詢問了一回而已。”

“那人到底是誰?”王玫又問。

崔淵眯了眯眼:“安平房,崔泌。”

王玫曾記過博陵崔氏各嫡支的名字,知道此人進士出身,已經出仕,有一位曾身居中書令高位的祖父,去年年初便已經過世了。不過,她記憶中的名人實在少之又少,不知此人在唐史上有何聲名,心裡不禁有些不安。想了想,她又問:“他到底爲何要對你下殺手?”舉凡思維正常之人,做下這等殺人放火之事,總須得有原因、有動機。她相信,即使崔淵再傲慢、再狂恣,也不至於得罪別人到恨之慾死的地步。

崔淵回想着當時叔父拍案而起的模樣,笑道:“我原本亦是不解。不過,以叔父推斷,只因我名頭蓋過了他,讓他在崔相面前一直難以出頭,所以才恚恨在心。”

“嫉妒?”王玫雖有些驚訝,卻並不難理解。想後世物慾橫流,因這種虛名爭奪而殺人者還少麼?崔淵自己不在意虛名,並不意味着旁人不在意。

“叔父告訴我,崔相一心想着公務,疏於教養兒孫,幾個兒子都尋不出好的來,便只能往孫輩裡去找。那麼些孫子爭寵,欲得崔相重視,也只能靠着進士出身與才名了。我性子雖狂恣,但早就闖出了少年才子之名,又得聖人青睞有加,崔相也多次稱讚,他可不是會懷恨在心麼?”

“你……擋了他的路?”

“我們博陵崔氏一門,二房顯赫,其他房支必然受限。聖人雖欣賞才華出衆者,卻也容不得一姓攬權。我多少算是受聖人喜愛,又與他年歲相當,如今還有阿爺、叔父、叔母在後頭撐腰——若是入仕,必然會將他壓制得擡不起頭來。他安平房若想接續崔相在時的榮光,自然只能先除掉我。”

王玫聞言,長長一嘆:“心性狹窄之人,真是自尋煩惱。你對入仕不感興趣,哪裡又會擋住他們安平房的青雲之路?”

崔淵笑了起來,在她臉頰上輕輕啄了啄:“九娘怎知我不會入仕?他又怎知我不會改主意?不過是未雨綢繆而已。”停了停,他又笑盈盈地道:“他既然不願我入仕途奪了他的風光,我便偏奪給他瞧瞧,也不枉他嫉恨一遭。” 他本性雖是乾脆利落、不拘小節,但若是惹惱了他,也定會睚眥必報。崔泌想取他的性命,他偏活得好好的,且在名聲、仕途上均壓制着他,將他翻弄於股掌之中,再除掉不遲。

王玫怔住了:“你想入仕?”他分明只對書畫之道感興趣……卻不得不以此自保?

崔淵頷首:“不錯……我必須入仕。”

他握住她的雙手,凝視着她閃動的雙眸:“九娘,我並非被逼無奈,而是主動爲之。崔泌必須除掉,唯有入仕才能親手解決他。且……民生多艱,濟世與書畫之道也並不違背。”

王玫抿了抿脣,摟住他,在他耳畔道:“不論你做什麼,我都隨着你。”踏入官場也罷,遨遊天下也罷,只要他想去何處,她便隨着去。她也相信,不論在何處,都有她能做之事。只是,還須細細打算一番才行。她記憶中那些少得可憐的歷史知識,又是否能帶來些許先機呢?

作者有話要說:卡卡卡卡文了……淚牛滿面……。.。

第99章 崔家認親第20章 曲競渡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0章 還俗歸家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81章 閨中之客第60章 盧家拜訪第79章 天命不違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72章 王大婚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39章 形形□□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2章 放妻之後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3章 長秋尼寺第63章 心悅君兮第172章 王大婚第17章 家中生活第77章 舅兄提醒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7章 兄妹深談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9章 兄長貢舉第24章 宴飲之樂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50章 重新相識第47章 王家宴會第81章 閨中之客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8章 母女交心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62章 堅持己見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5章 回家首夜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8章 東都洛陽第8章 東都洛陽第52章 敏銳察覺第65章 吹皺池水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24章 宴飲之樂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17章 反敗爲勝
第99章 崔家認親第20章 曲競渡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0章 還俗歸家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81章 閨中之客第60章 盧家拜訪第79章 天命不違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72章 王大婚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39章 形形□□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2章 放妻之後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3章 長秋尼寺第63章 心悅君兮第172章 王大婚第17章 家中生活第77章 舅兄提醒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7章 兄妹深談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9章 兄長貢舉第24章 宴飲之樂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50章 重新相識第47章 王家宴會第81章 閨中之客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8章 母女交心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62章 堅持己見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5章 回家首夜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8章 東都洛陽第8章 東都洛陽第52章 敏銳察覺第65章 吹皺池水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24章 宴飲之樂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17章 反敗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