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

車隊穿過春明門,偌大的長安城便如畫卷一般徐徐在眼前展露開來。十幾輛馬車組成的車隊,在長安城中並不鮮見,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很快便匯入了來來往往的車馬人流之中。崔菀娘生性好奇心強,伸手勾起車窗竹簾的一角,悄悄向外看去。高大的裡坊牆壁,川流不息的人羣,比她去過的任何地方都更熱鬧。黑髮黑眼的行人中,時不時還會出現幾個高鼻深目的胡人,或穿着圓領袍或身着胡服,怎麼瞧都很是有趣新奇。長安城果然與衆不同,猶如海納百川一般,也不知藏着多少趣事等待着她去挖掘。

見她彎起嘴角,王玫順着她的視線看了幾眼,便轉開了目光,低聲囑咐丹娘待會兒回府之後,就直接去點睛堂收拾一番。雖說家中一定早已經安排妥當,但畢竟不知他們一家的喜好,可能仍有些細節之處需要調整。

馬車之外,因崔思年紀幼小,崔簡擔心他驚馬,便將他拎到跟前坐着。乍一看去,他們倆生得極爲相像,兩雙十分相似的桃花眼自有風流,卻都極其淡定。王旼忍不住逗弄道:“阿茗這是頭一次回長安城,居然目不斜視,難不成不喜歡長安?”

崔思搖搖首,言簡意賅道:“喜歡。”但眼下週圍只有延綿不斷的高牆與衆多人流,有什麼值得他多看幾眼的呢?

“若有什麼想去的地方,儘管告訴我,我一定帶你去。”王旼又道,順便抹黑崔簡、崔希,“你阿兄和堂兄成天都趕赴各種文會,大約沒有空閒陪着你。”

不料,聽得此話,崔思卻並未流露出歡喜之色,反倒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原來表兄這麼閒……”阿兄阿姊一向都很忙碌,要赴不少邀約,但他們都會盡量抽出時間陪他,誘惑他出門頑耍,崔思早便已經習慣了。只是沒想到,二表兄居然時時刻刻都有空閒——連他每天都忙着讀書、種藥草、炮製藥材呢。難不成,他就是傳聞中的紈絝子弟?

王旼徹底噎住了,他總不能說自己最近確實有些不務正業罷。眼見着前方就到了勝業坊,他便撥馬回到馬車邊:“姑姑,我先回宣平坊,告知祖父祖母這個好消息。”

“將我準備的禮物都帶回去罷。明日正逢休沐之日,我會帶着阿實、寶娘和阿茗拜見阿爺阿孃。”王玫道,兩輛馬車隨即單獨駛了過去。王旼拱手行禮,又向崔簡等人告辭,揉了揉崔思的小腦袋,這才家去了。

不多時,馬車隊便駛入了勝業坊崔府,在內院門前停了下來。

王玫與崔菀娘下了車,擡首便見小鄭氏帶着三個各有風姿的少婦迎了過來。她微笑着上前把住小鄭氏的手臂:“怎好讓大嫂來接我們?”崔菀娘則眨眨眼,輕聲喚道:“兒見過大世母,三位嫂嫂。”那三位少婦也忙與王玫見禮,又親熱地叫着妹妹。

小鄭氏打量着這母女兩個,讚道:“十年過去,你的形容彷彿從未變過。寶娘也生得如此玉雪可愛,讓人見着就喜歡得緊。”

“大嫂纔是一直都那麼年輕呢,絲毫看不出早便是已經做了祖母的人。”王玫笑道,喚崔思過來,“阿茗,來見過大世母。”

崔思規規矩矩地上前行禮,小鄭氏忍不住捏了捏他的臉頰:“阿茗生得和阿實太像了,一時間我還以爲回到了十年之前呢!”

妯娌二人敘着離別之情,往正院內堂而去。王玫也認識了三個侄媳婦:大郎崔篤之妻鄭氏,是鄭夫人與小鄭氏隔房的族侄女。崔家與鄭家一直維繫着親密的姻親關係,看來是不打算斷絕了。血緣近了便找遠些的,一樣是美滿的婚姻。二郎崔敏之妻是河東裴氏女,倒並非出自尚了臨海大長公主的西眷裴,而是洗馬裴氏,族中也呈漸起之勢。三郎崔慎之妻是蘭陵蕭氏女,乃宋國公蕭瑀的族曾孫女,正經的前朝宗室嫡支女。因着崔家人的喜好差不多一致,這幾個媳婦性子雖不盡相同,卻都是落落大方之人,也已經都給崔家增添了兒女。

幾個侄女的婚事,她也早在書信中便知道了。

崔蕙娘嫁入河東柳氏——雖說同爲河東三著姓的柳氏、薛氏並不如裴氏那般蒸蒸日上,但也是一等一的世家名門。且百餘年後的唐宋八大家柳宗元便是河東柳氏子。崔家人千挑萬選,相中了柳氏東房的嫡支嫡長子。崔蕙娘與那柳氏子見了幾面,雙方都有意,這才點頭答應了這樁婚事。兩人如今琴瑟和鳴,很是恩愛,目前已經育有一子一女。

崔芝娘則成了王家的媳婦,嫁給了王昉。因兩家是親上加親,兩個孩子幼時也曾見過,彼此都很有好感,小日子過得更是十分甜蜜。最近,他們也剛剛得了長子——這也是王家的嫡長曾孫。王奇與李氏終於做了曾祖父曾祖母,自是歡喜無比。

崔英娘剛到了及笄的年紀,正在相看之中。因崔蕙娘、崔芝孃的前例,清平郡主也有意讓她低嫁。畢竟,如今崔家完全不必靠着聯姻來鞏固自家的權勢,也很不必因姻親關係太過錯綜複雜,反倒讓旁人多想。

說話間,她們便來到了內堂。王玫遂一手牽着崔菀娘一手牽着崔思,快步走進去,給坐在長榻上的鄭夫人、真定大長公主行禮:“兒見過阿家、叔母。”“兒(孩兒)見過祖母、叔祖母。”

時光冉冉,也不過是讓鄭夫人與真定大長公主臉上多了些許歲月的痕跡罷了。她們的氣度反倒更加雍容且平淡,笑容也因驚喜之故顯得格外令人動容。“趕緊些上前來,讓我們好好瞧一瞧!”“這便是寶娘和阿茗麼?好孩子,祖母還不曾見過你們呢!”

鄭夫人與真定大長公主一人攬着一個,慈愛地摩挲着兩個小傢伙的臉龐。王玫笑嗔道:“有了寶娘與阿茗,阿家、叔母就將兒忘了個乾淨。看來,兒果然是離開得太久了,竟然失寵了。”

聞言,鄭夫人笑道:“你也過來讓我好好瞧瞧!”

真定大長公主則斜了她一眼:“都多大的人了?還吃孩子們的醋呢。”

王玫便依言過去,依偎在她們身邊,說起了一路旅途上的趣事。帶着兩個孩子上路,走了兩千多裡,自然是充滿了故事。鄭夫人與真定大長公主都被她逗得笑了,又追問了好些她曾在信中說過的事。崔菀娘、崔思聽得這些趣事都與自己相關,時而漲紅了臉,時而又彼此對視暗自互相開嘲諷。

因到得長安時已經是下午,夜幕很快便降臨了。趕在用夕食之前,王玫見過了侄孫、侄孫女們,都一一給了豐厚的見面禮。年紀最長的侄孫,竟比崔思都大了兩歲,喚叔父時臉都紅了。崔思倒很是淡定,也似模似樣地給了見面禮,看得鄭夫人、真定大長公主、小鄭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等都忍俊不禁。

用過了夕食之後,鄭夫人與真定大長公主也仍然捨不得將她們母子幾個放走。

“九娘你回點睛堂去。”鄭夫人道,“我將寶娘、阿茗留下來陪我住幾天。”

真定大長公主也道:“兩個小傢伙陪完阿嫂,便過來陪我。我那邊可是寂寞得很呢,許久都沒有阿茗這般大的小孩兒了。”

王玫無法,只能叮囑崔菀娘與崔思幾句,便回了點睛堂。一路上,她又與清平郡主、李十三娘訴了些離別之意,並邀請李十三娘明日一同去王家。李十三娘也很是想念女兒與外孫,自是欣然答應了。她的嫡次女崔茉娘生得十分嫺靜,年紀只比崔菀娘大半歲,也要求跟着一起去。

回到點睛堂後,王玫又詢問崔簡最近在他身邊發生的事,以及他的打算。崔簡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一答了:“原本想着縣試時下場試一試,但回憶起阿爺之前的評斷,便不想妄動了。我還欠缺了閱歷,待合適的時候,再約着四阿兄、王二郎出門遊歷罷。阿韌似乎也想跟着一同去。”

“出去也好。”王玫道,“阿兄在杭州,八郎去了洪州,你們都儘可去見識一番。甚至於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也該走個遍纔是。回頭你便給你阿爺去信,讓他提點些旅途之事。說來,阿希已經將近及冠了罷,也很該娶親了。不知他方不方便與你們同去?”

崔簡想了想,道:“大概過一陣便會有聖旨降下了罷。”

“聖旨?”

“衡山長公主……”崔簡說得有些模糊。

王玫怔了怔,卻笑了:“這位貴主的性情一向如此率直。且不說輩分,她與阿希應該很是投緣纔是。”她相信,衡山長公主絕不是那種會虧待自己,嫁一個未曾兩心相悅的郎君的人。說到輩分,世家大族之間的婚姻許多都是錯了輩分的,皇室更是毫不在意,應該無妨纔是。

崔簡回想起這些時日崔希的表現,也覺得他待貴主並非無意,便徹底放心了:“母親這次帶着寶娘、阿茗都回了長安,還會離開麼?”

王玫想了想,道:“可能待上一兩年再走,總不能將你阿爺一人留在外頭。”

崔淵已經是幽州刺史,上州刺史爲從三品,再往上只能是執掌都督府或者都護府了。以如今的情勢,聖人對他的信任,說不得他會文武皆把持,去往北方徹底擊潰薛延陀與突厥,穩定安北都護府。由大都護再轉回長安,大抵不是尚書僕射、中書令便是侍中了——換而言之,他地方官做到了極致之後,回長安便是宰相,可謂是位極人臣了。當然,這些年他的政績也完全稱得起聖人的信賴。

崔簡微微一笑:“那我便陪着母親多待一些時日,再出門遊歷。”

王玫仍像他年幼時那樣,輕輕拍了拍他的腦袋,道:“阿實,你也十七八歲了,該考慮婚事了。等到及冠,依照政令便必須婚配,我可不想等着官媒上門隨便給你說個小娘子。你自己多留意,若是喜歡上什麼人,便儘管與我說。”

冷不防聽得她說這些,崔簡的臉有些發紅:“母親放心,我……我會仔細想想。”

王玫略作思索,又道:“盧家那一頭你不必理會。我知道,在幽州時,你外祖父很有將孫女嫁給你的意思,但你阿爺和我都不覺得他家的小娘子適合你。你若看不上,不管誰來說,我都會拒絕。”她理解盧家親上做親的心思,但孩子若是不願意,誰都不能勉強。

崔簡頷首:“母親放心,我省得。”

“去罷。”王玫目送他起身離開,那挺拔的背影不禁讓她心生感嘆:果然長大了。

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98章 喜結青廬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2章 崔氏父子第34章 心生抉擇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8章 東都洛陽第9章 洛陽坊市第5章 和離之因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31章 惡人求親第38章 訪客探望第76章 相見恨晚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29章 兄長貢舉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60章 盧家拜訪第5章 和離之因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60章 盧家拜訪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章 王家夜談第20章 曲競渡第16章 王家夜談第74章 登高相會第25章 寺廟進香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46章 宴飲邀請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8章 曲踏秋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76章 相見恨晚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21章 受邀宴飲第9章 洛陽坊市第52章 敏銳察覺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90章 共度元日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68章 告知親人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20章 曲競渡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77章 舅兄提醒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47章 王家宴會
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98章 喜結青廬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2章 崔氏父子第34章 心生抉擇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8章 東都洛陽第9章 洛陽坊市第5章 和離之因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31章 惡人求親第38章 訪客探望第76章 相見恨晚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29章 兄長貢舉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60章 盧家拜訪第5章 和離之因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60章 盧家拜訪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6章 王家夜談第20章 曲競渡第16章 王家夜談第74章 登高相會第25章 寺廟進香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46章 宴飲邀請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8章 曲踏秋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76章 相見恨晚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21章 受邀宴飲第9章 洛陽坊市第52章 敏銳察覺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90章 共度元日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68章 告知親人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20章 曲競渡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77章 舅兄提醒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47章 王家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