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藥箱

“殿下可知今日之舉意味着什麼?”岑文本擔心李恪年幼,不知自己所作所爲的意義,於是提醒道。

李恪自然知道岑文本的意思,親王不比太子,親王雖可以學從多人,但業師卻只能有一人,今日李恪若是拜了岑文本爲師,改日便不能再拜旁人了。

當然李恪拜岑文本爲師,絕不會是心血來潮,反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世上,哪怕是岑文本自己在內,也沒有任何人比李恪更瞭解岑文本的才幹。

岑文本雖大器晚成,卻有王佐之才,善摩帝王心思,可比漢之子房、陳平。

而且李恪若是貿然拜房杜那般權貴爲師,反倒會引起李世民的疑心,與他不利。

李恪毫不猶豫地回道:“李恪雖幼,卻也知尊師之禮,李恪拜師後自當執弟子禮,侍奉師長,三十年如一日。”

岑文本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閃過一絲不解,他甚至有點懷疑自己先前對李恪的判斷了。

莫非李恪當真並無野心?他若有帝王之志,爲何要與官卑職微的自己綁在一起?自己又能給他什麼?

岑文本直白地問道:“未問殿下之志?”

李恪頓了頓,看了看四周,見四周並無旁人,於是在腦海中思慮了片刻,回道:“李恪身懷兩朝帝血,自當循父皇之志,治國平天下。”

治國平天下!

岑文本聽了李恪的話,心中一陣震動。

曾幾何時,岑文本年少時也曾如李恪這般逸興遄飛,但隨着他出仕蕭銑,卻爲蕭家宗親所不容,接着又隨蕭銑一同降唐,幾經波折,如今不過一個秘書郎,他的性格已經漸漸內斂、低調,不復少年時那般張揚。

今日李恪所言,倒也叫他想起了自己往昔的模樣。

岑文本對李恪道:“前路坎坷,荊棘難行,殿下所選之路並不好走,殿下可曾想清楚了?”

李恪斷然道:“雖千萬人吾往矣。”

岑文本看着面容雖稚嫩,面色卻堅定如山的李恪,沉默了片刻,方纔問道:“朝中權貴無數,殿下爲何偏偏選我?”

岑文本那日雖未身臨光天殿,但也知道,那日光天殿中盡是朝中重臣,裡面隨便挑出一人,都比岑文本官職要高,人脈要廣,李恪爲何偏偏選了與他只有數面之緣,而且官卑職微的岑文本?

李恪回道:“李恪隨與岑師只有數面之緣,但對岑師才學、人品卻極爲推崇。在李恪眼中,岑師一生所學不在房杜之下。望岑師不以李恪愚鈍,收錄門牆,每日得聆教誨。”

房玄齡、杜如晦,一個是中書令,一個是兵部尚書,在時人眼中,這兩人才略猶在長孫無忌之上,李恪拿房杜與岑文本相較,自然是極高的讚譽了。

岑文本聽了李恪的話,心頭竟也不禁一動。

岑文本出自南陽岑氏江陵房,南陽岑氏爲山南門閥,起於東漢初,其祖乃漢光武雲臺二十八將之一,舞陰侯岑彭,其祖父乃西樑吏部尚書岑善方。

岑文本可謂家學淵源,自幼便聰慧敏捷,在南陽一代頗有賢名,以文才顯於州郡。

他少年出仕,曾事樑帝蕭銑,而後又隨蕭銑降唐,官拜荊州別駕,助李孝恭安定山南。區區數年,山南道能有如此局面,離不得岑文本之功。

論文名和地方政績,岑文本均爲上上之選,可岑文本的仕途卻不順利,此番入京,也只是官拜一個並無實權的秘書郎。

原因無他,只因岑文本是江南世家子弟,在長安又毫無半點根基,爲關隴門閥所不容。

文人向來有傲骨,岑文本自然也不例外,岑文本自覺文才政略不輸於人,又豈會甘願與秘書省的那些枯燥的藏書度過餘生。

可如今長安政局六成握於關隴貴族手中,三成在山東門閥,而江南世家子弟在朝中爲官者少之又少,岑文本作爲江南世家子弟想要出頭,何其難也。

自百年前侯景之亂後,江南世家子弟被屠戮殆盡,而後一蹶不振,到了今日都未緩過氣來,江南文人想在朝中立足更是難上加難。

再照這種局勢下去,恐怕要不了百年,包括岑氏在內的江南世家便該如昔年的王謝兩家一般泯然衆人了。

不過今日的李恪的出現,卻突然給了岑文本解決這種困局的希望,不止是爲他自己,更是爲了整個江南世家。

太微星易主,應的未必便是李恪,可岑文本相信事在人爲。若是岑文本當真能助李恪登上皇位,將來岑文本以帝師之名輔政,江南世家興許就再興有望了。

“承蒙殿下不棄,岑文本願爲殿下輔弼,助殿下一償所願。”岑文本沒有絲毫拖拉和做作,還禮拜道。

————————

拜禮、授幣、奉酒...

一連串的拜師流程之後,李恪便算是正是拜了岑文本爲師。

拜師之後,岑文本詢問了李恪的課業進度,交代了幾句於他,便讓李恪先行回宮了。

李恪回到了東宮宜秋殿,李恪剛到宜秋殿,還未及坐下好生歇息,便被楊妃命人傳了過去。

“恪兒拜見阿孃。”李恪來到宜秋殿的內殿,對在錦塌上坐着的楊妃拜道。

楊妃招了招手,將李恪攬入懷中,柔聲問道:“虎頭今日拜師可還順利?”

李恪如實回道:“還算順利,岑師已錄李恪入門牆,以爲弟子。”

楊妃聽了李恪的話,點了點頭道:“岑先生雖官職不顯,但他能得河間王推崇,想必還是很有些本事的,拜了岑先生爲師也好,免得旁人惦記着你。”

李恪看着楊妃樣子,似有所知,於是問道:“阿孃的意思是?”

楊妃擺了擺手,讓貼身侍女瓶兒拿來了一個六寸見方的木箱,放在面前的案上,對李恪道:“你不在時長孫無忌命人送來了一箱藥材,說是你大病初癒,還需仔細調理。”

“藥材?”

李恪聽到楊妃提到了長孫無忌的名字,不禁想起了光天殿中那個看似敦儒,實則暗藏心機的老狐狸。

李恪打開藥箱看了看,人蔘、肉桂、茯苓、白芍...俱是些常見的中藥,並無什麼不妥,於是對楊妃問道:“長孫無忌與咱們甚少往來,今日怎麼突然這麼好心送來了藥材?”

楊妃對李恪道:“除了這藥材外,長孫無忌派來的人還留下了一句話。”

李恪問道:“什麼話?”

楊妃回道:“藥材煎煮亦是要事,非但需掌握火候,更需把握藥材入水的順序,先後有序,有主有次,切莫壞了規矩,亂了順序,反倒傷了身子便得不償失了。”

李恪安靜地聽着楊妃的話,看着眼前的這箱藥,彷彿能看到長孫無忌當真他的面在與自己說這些話。

果然,光天殿內發生的事情已經叫長孫無忌覺出了不尋常的味道,這是接熬藥爲引子,敲打他了。

李恪沒說什麼,只是從塌上起身,將藥箱合上,自己抱着藥箱便欲出門。

楊妃見狀,生怕李恪衝動,忙問道:“虎頭何去?”

李恪停下腳步,衝着楊妃一笑,道:“恪兒將這藥箱帶回臥房,置於牀頭的桌案上,每日以此自警,此後行事與千萬仔細,不得大意。”

第十九章 鹽行第十章 收局第八章 婚成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十二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十二章 敲打第二十章 初定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十七章 急招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十五章 議取汗庭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八章 逼反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十章 拉攏第十章 校場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三章 奏對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二十章 回京第五章 射花燈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一章 定帥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十三章 拜師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八章 惡陽嶺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
第十九章 鹽行第十章 收局第八章 婚成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十二章 夜襲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六十章 左遊仙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十二章 敲打第二十章 初定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十七章 急招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十五章 議取汗庭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八章 逼反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四十一章 凱旋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十章 拉攏第十章 校場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三十五章 兵議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三章 奏對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二十章 回京第五章 射花燈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第七章 和親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一章 定帥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十三章 拜師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八章 惡陽嶺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