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

“蜀椒五分,石脂七分,方風、細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陳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可治風。”

馬車之上,孫思邈看着李恪親手交到他手中的藥方,反覆地看了幾遍,臉上的笑意越發的重了。

孫思邈一生立志修書,爲後世彙編一部藥籍大典,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這個上面。

孫思邈看到一個好的方子,便彷彿一個孩童看到了一個精美的玩偶,對於孫思邈而言,沒有什麼比一個好的藥方更能叫他欣喜萬分的了。

“蜀椒入藥,以石脂中和,此方實在妙哉,老道活了近九十載,還是第一次見到已蜀椒入藥的!”這個方子孫思邈越看越是喜歡,不禁撫掌笑道。

李恪看着孫思邈的模樣,臉上也露出了笑意。

這方子孫思邈自然從未見過,這道方子起自先秦,乃神醫扁鵲所創,而待扁鵲死後,這道方子也隨着扁鵲一同長埋地下,還是在千餘年之後纔在成都被出土發掘。

李恪對醫理之道的興致不大,所以他能夠記得的也很是有限,也就只有這一個方子了,否則他還能幫上更多的忙。

李恪道:“可惜本王所看之書對扁鵲神醫的記載實在太過簡略,否則興許還能多爲後世留下些好方子。”

孫思邈道:“這些方子豈是易得的,有此一道老道便足矣。杜相的性命三五年內已經保住,待今日幫完殿下最後一個忙後,老道便要請辭回山了,回去之後自當好生鑽研此方。”

李恪聞言,忙道:“真人何必急着離開,長安城中醫館甚多,傷患也甚多,真人慾試方,這天下還有比長安城更好的去處嗎?真人何不在長安城試了方子再行離去?”

李恪的話,倒是叫孫思邈有些意動,孫思邈若想試這新得的方子,自然要尋來身患痛風的病人,而終南山中人跡罕至,想要尋人試方豈是易事。

孫思邈想着李恪的話,着實有些道理,於是道:“殿下所言極是,如此老道便再多叨擾幾日。”

李恪見孫思邈應下了自己的話,笑道:“真人願多留幾日,是本王之幸,何來的叨擾一說。”

李恪此次專程請孫思邈來京,除了救杜如晦外,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爲秦叔寶診病。

秦叔寶的病是由外傷而引起的內疾,比起杜如晦的還要更爲複雜,孫思邈願意多留幾日對李恪來說自然是好事。

李恪心中正在盤算着此事,李恪的馬車也已經到了秦叔寶的翼國公府。

長安城權貴人家無數,華宅美屋也隨處可見,翼國公府在其中算不得華美,但對旁人而言卻極是好認,因爲翼國公府門外立着的十二杆大戟實在是太過顯眼了。

李唐以武立國,長安城勳貴無數,身懷功勳的武臣更是無數,但敢在勳門前立戟十二的卻只有秦叔寶的翼國公府。

這是李世民給予秦叔寶的殊榮,長安上下只此一家。

李恪帶着孫思邈來府上爲秦叔寶診病,楚王府的護衛早就來府上知會過了,翼國公府的大門早已洞開,秦叔寶也早在正廳等候。

“秦叔寶參見殿下,見過孫真人。”李恪同孫思邈一入內,秦叔寶便上前拱手拜道。

李恪扶起請秦叔寶道:“大將軍快快起身,本王與孫真人此來便是爲大將軍診病而來。”

秦叔寶道:“末將身子抱恙,叫殿下掛懷了。”

李恪道:“大將軍的病乃是爲我大唐而來,本王身爲皇子自當上心,大將軍還是快讓孫真人診治吧。”

秦叔寶聞言,對孫思邈道:“有勞真人了。”

孫思邈久居深山,甚少與人交道,性子一向淡泊慣了,秦叔寶說話,孫思邈也知道淡淡道:“大將軍客氣,大將軍且先伸出手來,老道且先爲大將軍診脈。”

秦叔寶聞言,坐了下來,擼起袍袖,伸出了自己的左手。

孫思邈也在秦叔寶身旁坐下,伸手搭在了秦叔寶的手腕之上。

“大將軍的底子當真是了得,竟如是鐵鑄的一般。大將軍的這身內外傷若是換在旁人身上,早不知死了幾遍,可大將軍竟能撐到現在。”孫思邈把了秦叔寶的脈,嘖嘖嘆道。

秦叔寶少年從軍,歷經兩百餘陣,一身的傷病多達十數處,甚至有些當初就險些要了他的命。這也就是秦叔寶身強體壯,異於常人,這身傷若是旁人捱了,恐怕早就丟掉了性命。

秦叔寶問道:“不知秦某可還有救?”

孫思邈凝眉想了想,過了片刻對秦叔寶道:“大將軍的傷由外而內,波及五臟六腑,大將軍要想要恢復如初自不可能,不過若是保住性命,多活些年歲,倒是不難。”

秦叔寶聽着孫思邈的話,臉上閃過一絲失落。

作爲將軍,尤其是秦叔寶這樣曾經威震天下的將軍,若是不能再徵沙場,與死了何異?與其這樣,還不如叫他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還,尚不失爲將者的尊嚴與榮耀。

秦叔寶抱着一絲希望問道:“若是秦某調理得當,將來可還有重回沙場的可能?”

孫思邈斷然地搖了搖頭道:“大將軍內腑已傷,若是調理得當保命不難,但若是用力過度,恐怕傷勢更重,會斷送了性命,大將軍此後自行練武倒是不拘,但還是少與人動手爲好。”

秦叔寶聽了孫思邈的話,自也知道了孫思邈的意思。

秦叔寶嘆了口氣,無奈道:“秦某壯年時征戰沙場,陣前斬將莫有能敵者,可沒想到到了如今,竟連同人動手都是奢望,這算是上天對我雙手染血無數的懲罰吧。”

李恪看着眼前秦叔寶的樣子,心中也難免悽然,秦叔寶的性命雖能保住,但至此他上不得戰場,這與要了他的命又有何異?

李恪雖不爲將,但對這種感覺也能感同身受。

可當李恪想要開口安慰秦叔寶時,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麼,又把到了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

就在孫思邈正給秦叔寶診病,囑咐該如何配方熬藥之時,原本守在門外的王府護衛竟突然走了進來。

護衛入內對李恪道:“啓稟陛下,王府傳來消息,現正有數百百姓圍堵於王府正門,鳴怨求見,請殿下爲他們做主?”

李恪聞言,皺了皺眉,不解地問道:“本王在京並無官職在身,到底是何事,竟尋到了本王這邊?”

護衛回道:“據王府傳來的消息,似是突厥降將欲谷設在青樓殺了人。”

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五章 夜襲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八章 演練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六章 加註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五章 引薦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十三章 盛會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十八章 聘禮第十七章 朝議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二十章 初定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八章 山路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十三章 歸寧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十九章 夏乏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十三章 誤會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十三章 拜師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五章 侯君集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章 佯攻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五十章 隨行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九章 飲酒第三十章 圈套第九章 飲酒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二十三章 改觀
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五章 夜襲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八章 演練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六章 加註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五章 引薦第二十八章 開府之議第十三章 盛會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三十八章 伏殺第七十二章 做戲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十八章 聘禮第十七章 朝議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二十章 初定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五十六章 金山禍起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二十五章 密謀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八章 山路第八章 新皇登基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十三章 歸寧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十九章 夏乏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十三章 誤會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十六章 北地亂起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二十八章 媚娘善道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十三章 拜師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五章 侯君集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六章 佯攻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六十一章 以假換假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五十章 隨行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九章 飲酒第三十章 圈套第九章 飲酒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二十七章 認人的兕子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二十三章 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