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護駕

侯君集是河北人,近來又犯了事,這些操着河北口音的士卒是誰的麾下,自然就不必多言了,就在李世民猜到侯君集的時候,侯君集也率衆自光天殿中衝了出來。

侯君集會反,李世民雖然訝異,但倒也並非不能接受,畢竟侯君集終究是個外臣,又有大罪在身,但隨侯君集一同出現的一個人卻幾乎當場擊潰了李世民的心理防線,因爲那個人正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

在李承乾臨街殺人之前,他一直是李世民最是倚重的愛子,哪怕李恪有蓋世功勳在身,李世民都不曾動過易儲的念頭,但現在,他的嫡長子竟和侯君集站在了一起,這其中意味着什麼,自然就不必說了。

“承乾,這是何意?”李世民看着身前倍於己方的叛軍,沒有絲毫的畏懼和慌張,反倒指着李承乾,喝問道。

李承乾起兵逼宮李世民,如果說他面對李世民時全然不懼,那是不可能的,李世民可不是什麼太平皇帝,他是身經百戰纔有天下的雄主。

李承乾面對李世民,哪怕己方人多,但在氣勢和心態這一關就已經被李世民穩穩地壓制了,李承乾看着李世民雙腿不打顫已是盡了力了,又怎還敢跟李世民對質。

李世民問話,李承乾竟有些不敢回話,哪怕是同爲叛逆的侯君集看着一旁李承乾的表現也頗爲失望,不禁生出一種“豎子不可與謀”的感覺。

但事已至此,侯君集早無退路,侯君集見李承乾不敢回話,未免弱了聲勢,只得自己開口道:“陛下昏庸,信重楚王,至朝治混亂,社稷堪憂,今日太子特奉天命,持天道勤王,奉正去邪,還望陛下...”

“給朕閉嘴,朕問你的話了嗎?”李世民居帝位已久,養威尤重,在他登基之前,他也是天下有數的名帥,手下的人命豈止十萬,又怎是侯君集之輩比得的。侯君集剛一開口,還沒說上幾句,李世民突然一聲怒喝,打斷了侯君集的話,把侯君集也給震在了當場。

接着,李世民又對李承乾道:“承乾,你給朕一個答案。”

李世民雖身處逆勢,但氣勢尤壯,彷彿不是在面臨逼宮,而是在審問李承乾一般。

面對他最是敬畏的父皇,李承乾的膽魄早已被李世民的一聲怒喝嚇去了七八分,但事已至此,已經容不得李承乾退卻了。

李承乾硬着頭皮,畏畏縮縮,似是在揹着課業一般,回道:“父皇信重楚王,而輕嫡長,是爲顛倒綱常,爲取亂之道,爲免我大唐萌生大難,請父皇退位,另讓賢良。”

李承乾的聲音不大,顯然李承乾和李恪兩人,孰高孰低,朝野內外早有定論,說着這些話,就連李承乾自己的底氣都不足。

李承乾聲音微弱,李世民不過勉強能夠聽清而已,但就是如此,李世民已經差點被李承乾氣的昏厥了過去。

李世民的胸口上下起伏,雙眼盯着李承乾,失望、氣憤、難過,許多情緒在李世民的心口交錯,又豈是一個“怒”字可以概括的。

侯君集見狀,自知李世民積威甚重,李承乾難成大任,絕不能再這樣拖延下去了,侯君集當即下令道:“給我殺,不留活口!”

侯君集的私衛死士得令,光天殿中的三百餘人並自麗正殿中繞襲而來的一百餘人前後包夾,直奔李世民一衆而來。

侯君集麾下近五百私衛,俱是百戰老卒,而李世民並李恪所帶的合計不過百來人,大部分還被擋在了前宮,真正在李世民身邊的不過三十餘人而已。

人數相差過大,就算李世民親隨的衛率都是自昔年玄甲軍選拔,俱是以一當十的悍勇之士,正面硬碰恐也不會是他們的對手。

“仁貴,護駕!”李恪見得叛軍上前,一聲高喝,對薛仁貴吩咐道。

“諾。”薛仁貴應了一聲,抽出了腰間的佩刀,如山嶽般便站在了李恪和李世民的面前。

一旁的張世貴見狀,也一面命人護住李世民和李恪,一面冷靜地自自己的腰間取下了隨聲帶着的哨笛,放在口中,長吸了口氣,將哨笛吹響了。哨笛之聲細長悠遠,頓時便響徹東宮內外。

張世貴不止是北衙禁軍的統帥,更奉命節制舊玄甲軍,這支哨笛便是自玄甲軍傳下來的東西,用以聚兵之用,哨笛一響,凡玄甲軍之士,無論面對的是什麼,都需向傳笛之處靠攏,不惜一切代價。

隨着張世貴的哨笛聲響起,也就意味着原本留在前宮等候的餘下的玄甲軍和楚王府衛率意識到了李世民和李恪的危險,開始強攻內宮大門了。

侯君集也曾是李世民的天策府舊將,跟隨李世民多年,自然也知道這聲哨笛聲意味着什麼,只得連忙命人加緊攻勢,要在玄甲軍破門前殺了李世民和李恪,否則待玄甲軍破門,他們必敗無疑。

但侯君集想地雖好,可實際上今日的局勢在一開始就已經超出了侯君集和李承乾預期,因爲原本在侯君集想來,今日當是李世民率衆來此,他們要對付的最多就是一個張世貴和部分玄甲兵,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李恪竟也會在此。

李恪大部分的楚王府衛率雖然都被留在了前宮,但李恪和薛仁貴卻進來了,論武藝,李恪師從秦叔寶,又和席君買、薛仁貴這樣的蓋世猛將每日習練,一身武藝早已躋身禁軍諸將前列。

至於薛仁貴,便更就不必說了,薛仁貴雖然最是趁手的方天畫戟不在,但他一身無雙勇力,放眼天下能敵者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李恪的手中接過自衛率手中遞過來的長槍,背靠着李世民,一邊退敵,對李世民道:“父皇站在兒臣身後,兒臣縱是身死也必保父皇無恙。”

“哈哈哈...”

方纔李承乾所爲叫李世民失望已極,但眼下李恪所言又叫李世民高聲笑了出來,李世民笑道:“怎麼?在恪兒看來朕已經老邁,提不動刀了嗎?恪兒不必護着朕,只管和朕並肩便是,你我父子今日便一同退敵,誅殺叛逆。”

李世民之言一出,抽出腰間的佩劍,和李恪並肩而戰,彷彿一瞬間又回到了十八年前的虎牢關。

一將之勇,若在兩軍對壘,千軍萬馬前興許效用不大,但如今兩方人馬合計不過數百人,匹夫之勇便顯地尤爲緊要,薛仁貴勇猛無雙,一人立於李恪身側,竟能叫方圓數米之內無人能入,不過片刻的功夫侯君集的死士已經有十餘人死於薛仁貴的刀下。

而就在此時,又一個對侯君集和李承乾不利的消息傳來了,左武衛大將軍秦叔寶正率衆強攻東宮西側景鳳門,景鳳門怕是守不了多久了。

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十七章 急招第一章 定帥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一章 接風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五章 夜襲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三章 奏對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三十章 破陣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四十章 墜馬第三章 結好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二章 端午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十六章 質子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
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十七章 急招第一章 定帥第六十章 秦府習武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十六章 席君買入府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一章 接風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五章 夜襲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八章 東宮失和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二十四章 轉醒第三章 奏對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三十章 破陣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四十三章 仙娘入府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三十章 圈套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四十章 墜馬第三章 結好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二章 端午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十六章 質子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二十二章 汗庭之危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七十五章 回揚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三十七章 蕭月仙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