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校場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大婚之夜,良宵苦短,當武媚娘躺在楚王府的牀榻之上夢醒之時,已是辰時初刻,天色大亮。

“小娘醒了。”楚王府內院臥房中,錦兒正端了清水進門,正看武媚娘在牀榻上緩緩坐起,對武媚娘道。

武媚娘扭了扭頭,見得昨夜在她身旁同睡的李恪已經沒了蹤影,於是問道:“殿下呢,殿下可是已經起身了?”

錦兒回道:“阿郎起的早,現在校場習練,已經有些時候了。”

武媚娘聞言,才知自己貪睡起的遲了,李恪早就起身,對錦兒嬌怨道:“你這小妮子,既知殿下起了,怎的不叫醒我,讓我睡到此時。”

錦兒將手中盛着清水的銀盆放下,走到了牀前,笑着對武媚娘回道:“這是阿郎特意吩咐了的,阿郎早間早有交代,只說王妃昨夜累着了,要婢子萬萬不得攪擾王妃歇息。王爺心疼王妃,婢子怎敢違拗上意。”

武媚娘聽了錦兒的話,臉上頓時露出了些許羞紅,李恪所言昨夜勞累,其中之意她豈會不知,媚娘不覺羞怯纔是怪事。

武媚娘既感羞怯,又喜李恪疼惜,佯怒着對錦兒道:“你隨我嫁來王府還不到一日,便只顧着聽殿下的吩咐,若是再有幾日,只怕我都叫不動你了。”

錦兒知道武媚娘是在同她玩笑,但還是忙道:“小娘說的哪裡話,錦兒是隨小娘嫁入王府的孃家人,小娘在,錦兒在王府纔有一席之地,錦兒自然最聽小娘的吩咐了。”

正如武媚娘所言,錦兒初到王府,與楚王府本也無甚淵源,她能在楚王府立足全憑武媚娘這個王妃,可錦兒離不開武媚娘,武媚娘又何嘗能離得開錦兒。

隨武媚娘嫁入王府的人中,唯錦兒一人是武媚孃的貼身侍女,最得武媚娘信任。媚娘初入王府,錦兒之於媚娘,便如瓶兒之於楊妃,自然片刻難離。

武媚娘起身,輕輕捏了捏錦兒的臉蛋,笑道:“如此纔好。”

錦兒手中拿着衣裳,也對武媚娘道:“婢子先伺候小娘洗漱更衣。”

武媚娘點了點頭道:“也好,你先與我更衣,隨後同我去一趟校場。”

“諾。”錦兒回了一聲,應下了。

————————————————

武媚娘更衣洗漱後,便往楚王府校場而去,。

武媚娘一向知道楚王府華美,佔地極廣,可當武媚娘到了校場外,看到了眼前的一幕,還是被驚住了。

武媚娘一眼望去。楚王府的校場佔地近兩頃,只這一個校場,便比武家的整個應國公府還要大地多,校場之上李恪率十餘人在校場中策馬馳騁,亦顯得頗爲寬敞。

武媚娘哪知,當初興建這座府邸的楚國公楊素本就是武臣出身,初建之時這校場便就佔地極大,李恪得了此處爲楚王府後,更推了南北兩處角院擴建,纔有了今日的規模。

武媚娘看着李恪正在校場中,便要進去,可當武媚娘到了門外,還不等她先開口,門外守衛的士卒當先拜道:“我等拜見王妃。”

武媚娘雖是年少,但也緩緩地擡了擡手着士卒起身,而後拿出了一副楚王正妃該有氣度,對士卒問道:“這位軍士,殿下可在校場?”

士卒回道:“殿下正在校場演練。”

武媚娘問道:“我可能進去?”

士卒忙回道:“王妃玩笑了,楚王府何處是王妃進不得的,王妃要進自然可以,只是校場馬亂,王妃還需仔細些纔好。”

武媚娘笑着應道:“有勞提醒,我多加仔細便是。”

武媚娘今日雖已貴爲王妃,但對府中的這些親衛卻還很是客氣,因爲武媚娘知道,府中的親衛許多都是當初隨李恪北上爲質的士卒,他們對李恪忠心耿耿,是能夠爲了李恪拋開性命的忠勇之士,若有危難,他們將會是擋在李恪和她身前的最後一道屏障,武媚娘知道輕重,自然不會怠慢。

武媚娘說着,便自顧地進了校場。

此時的校場中正是府中親衛演練,戰馬馳騁,煙塵飛揚,李恪一身銀甲白袍,腰跨神駿定北宛若雲飛,武媚娘看着李恪於馬上張弓搭箭,隨着一聲銳耳的弓弦聲,利箭離弦而出,正中百步之外的箭靶。

“好!”唐人尚武,武媚娘也是將門之女,便更是如此,武媚娘於場邊看着愛郎少年意氣,英姿勃發,也不禁撫掌一聲高嘆。

雖然校場馬蹄之聲嘈雜,李恪聽不清武媚孃的讚歎,但校場之中向來鮮有女子至此,武媚娘和錦兒身着彩裙站在此處顯得很是扎眼,李恪想不注意都是難事。

李恪騎在馬上,看着愛妻俏生生地站在場邊,也無心再練,擺了擺手,示意場中衆人停下,散開,而後將手中的馬繮交給了場邊候着的馬奴,自己徑直走向了場邊等着的武媚娘。

“此處煙塵重地很,媚娘不在屋中帶着,怎的來了此處?”李恪上前,笑着對武媚娘問道。

武媚娘從袖中取了一方香帕,擡手爲李恪擦了擦額角的汗珠,回道:“媚娘在屋裡左右無事,便想着來看看三郎。”

李恪握着武媚孃的手,疼惜道:“此處雜亂,有時也難免會有射箭走偏的,萬一傷者了可就不好了,日後你若閒暇,可往書房看書,也可出府轉轉,左右不涉險地便是。”

武媚娘知道李恪是擔心她被誤傷,心頭一陣暖意,應了一聲,回道:“三郎說的是,日後若無三郎在側,媚娘便不往這校場來了。”

李恪知道,武媚娘此來是專程來看他,他也生怕自己的話太過直白,會傷了她,於是補充道:“媚娘若是喜歡看些熱鬧,待來日京中十六衛禁軍演武,本王領你上承天門看去,那時旌旗蔽日,可比此處熱鬧多了。”

李恪的話果然叫武媚娘來了興趣,武媚娘問道:“禁軍演武,女子也能去得嗎?”

李恪回道:“若是別家女子自然不行,你是本王正妃,自然去得,到時你只管同本王站在一處便是。”

武媚娘笑道:“既如此,那媚娘便不耽誤三郎正事了,三郎先去演武吧,媚娘自行回去便是。”

李恪聞言,擡頭看了看天色,回道:“這倒也不必,時候不早了,父皇昨日便有交代,要咱們午前入宮見駕,待本王稍稍收拾一番,你便隨雖本王入宮,給父皇和母妃奉茶。”

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八章 演練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十一章 擇師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二十章 初定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十七章 朝議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章 射花燈第六章 拜府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
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三十四章 瓊華殿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二章 執失思力第九章 “忠勇”趙德言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六十八章 拒親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三十八章 三英聚涼州第三十八章 下聘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八章 演練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二十六章 苦肉戲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五十一章 緩緩歸矣第四十九章 家書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七十章 風雲突變第二十六章 再遇仙娘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十三章 召見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十一章 擇師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二十章 初定第八章 不讓寸步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四十三章 晉陽城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一章 高陽護兄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三十四章 以身赴險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八十六章 大漠遇襲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二十八章 彈壓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十七章 朝議第十九章 風暴將起第六十六章 朔方易主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五章 射花燈第六章 拜府第五章 囚於陰山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