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

如果說在此前,李承乾的東宮還相對嚴實的話,那麼自打稱心進了東宮後,在李恪的眼前東宮便就徹底漏成了篩子。

就在稱心進了東宮的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蕭月仙的擷玉樓很快地就靠上了東宮這杆大旗,又以各種名義給東宮送了許多樂姬舞女,不知不覺蕭月仙的眼線已經在東宮緩緩紮根。

而隨着稱心進了東宮,太子李承乾和太子妃蘇瀟之間的關係已經在有意無意間悄然惡化。

不過蘇瀟畢竟是世家女,識得大體,李承乾心裡對武功蘇家也有些忌憚,並不曾做得太過難看,故而兩人的關係雖然失和,但到底沒有撕破臉,但就在今日,突如其來的一件事情,卻打破了東宮表面上的寧靜,也將太子家事推向了朝堂。

貞觀十一年,隆冬,臘月。

一歲將盡,漠北和西北的大敵已除,短暫地看來,至少在數載間,大唐的邊境線都將再無戰事,大唐也到了修養生息的時候。

但李世民是閒不住的人,邊境無事,李世民的心思便放在了朝堂之上,恰逢歲末,各州都督、刺史進京歲末述職。

大唐立國雖已二十載,但李淵在位的武德年間,各方几乎戰事不停,李唐真正得國也不過十載出頭的時間。

十載的時間不短,但也不算長,大唐各州,北州常經戰事,州部官員多是幹臣,但內州和南部邊州承平已久,各州刺史、縣令魚龍混雜,難免良莠不齊。

於是李世民便動了一個心思,竟下旨三省,着此後各州刺史新晉選任均由吏部舉薦,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和太子李承乾初審,李世民親自過眼方可,不得擅斷。

此消息震動極大,一經傳出很快就遍及整個大唐官場,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

東宮,宜春北苑,也是李承乾安置稱心的所在。

宜春北苑屬東宮外苑,挨着射場,和長安城東北的光宅坊相接,隔着靠東的一堵牆便能聽到宮外的人聲,也算是整個東宮難得有些煙火氣的地方了。

在宜春北苑的園子裡,李承乾和稱心正在一方石桌前相對而坐。

“稱心恭喜太子,得掌州部首官栓選之權,臨駕吏部之上。”稱心端起酒杯,對李承乾恭賀道。

李世民下旨,命李承乾參與州刺史栓選,多少確有些放權的意思,而論排次,李承乾也確在吏部之上,故而稱心有此一言。

李承乾擺了擺手,笑道:“何來的栓選之權,不過是要本宮跟着房玄齡身後多學着些,選官上的大主意必然還是房玄齡拿着的。”

李承乾之言說着是謙虛,但心中的得意早已洋溢於話外,以往他只掌刑訴之事,確實對李世民心存不滿,但如今他和吏部還有尚書省共掌州部刺史栓選,確是與以往大不相同了。

稱心道:“世人皆贊楚王武功,魏王文德,但太子畢竟還是太子,豈是諸王能夠比得的。今日陛下命太子和房相選官,說不得這便是對太子的考驗,再有些時日便該下令太子分掌吏部了。到了那時,朝廷內外,州部各縣,豈不都是太子的門人了。”

“哈哈哈...”

李承乾聞言,不禁開懷地笑了出來,正如稱心所言,李承乾畢竟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太子就是太子,栓選州官干係重大,除了他,就算是李恪也插手不得。

李承乾道:“借你吉言,有朝一日本宮若能執掌吏部的話,本宮便封你爲東宮少詹事。”

吏部對四品及以下官員有任免之權,而太子少詹事恰是正四品,李承乾這麼說,倒也是將稱心放在心上了。

稱心想了想,似是關心地對李承乾道:“此事萬萬不可,我才幹尋常,所能不過愉悅君上,能爲錄事,伴於太子左右已是極限,豈能再圖其他。更何況如此太子還是儲君,未登帝位,行事更當小心,切莫因徇私授人以柄,遭人攻訐。”

李承乾聽着稱心的話,心裡大爲感動,李承乾感慨道:“稱心你纔是本宮心尖兒上的人,若是東宮人人如你這般,那該是多好。”

稱心笑道:“太子說的哪裡話,凡事咱們東宮的人,哪有不盼着太子好,凡事都幫着太子的。”

李承乾輕哼了一聲,道:“這可未必。”

稱心故作不解地問道:“太子此言何意?”

李承乾回道:“還不是太子妃蘇家的事情。”

稱心接着問道:“太子妃家乃隴右豪族,人人景仰,能有何事?”

李承乾道:“此事你應還不知,台州刺史簡仲致仕去職,依吏部的意思本欲調太子妃生父,秘書丞蘇亶轉任台州刺史,而蘇亶也確是合適人選,本子已經送到了省臺了。”

稱心笑道:“這是好事呀,秘書丞官不過從五品,而台州刺史官拜正四品,蘇大人此去台州可是升遷了。”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你不懂朝中事,把這些世家出身的官員的心思想的簡單了。這些世家子向來挑剔地很,台州地處閩中,位置偏僻,哪比得上長安來的快活,他又是隴右人,自然不願遠離長安,前往南越之地了。就爲此事,太子妃昨日還同本宮置氣呢。”

稱心體貼道:“太子妃不在朝堂,又沒有太子這般高瞻遠矚,有些事情難免是看不清的,有時同太子置氣也是正常。不過內宮之中,琴瑟和諧最是緊要,太子妃雖然抱怨了兩句,太子讓着些便是了。”

稱心越是如此體貼,李承乾對蘇瀟便越是不滿,李承乾道:“若只是置氣也就罷了,她一直在提蘇亶身子畏溼,不宜南行,是想要本宮出面,直接駁回吏部的文書,將蘇亶留在長安。”

稱心聞言,彷彿聽到了什麼極不可理解之事,訝異道:“太子奉聖意,初掌州官栓選之權,蘇家作爲太子妃的孃家,不是應該顧及着太子的顏面的聲望,主動順應此事嗎?怎可還叫太子爲難?”

李承乾本就對蘇瀟已有不滿,稱心的話一下子將李承乾的脾氣點着了,李承乾一拍桌案道:“正是如此,身爲太子妃,竟如此不顧大局,叫本宮難做,要本宮徇私駁回吏部的文書。此事若是經由房玄齡之口傳進父皇的耳中,父皇又該如何看待本宮。”

稱心道:“太子息怒,太子難做是必然的,不過太子妃畢竟武功蘇家人,在朝中聲望極重,太子輕易還是不要開罪地好。未免蘇家人動怒,太子還是先放下身段和太子妃好生商議,興許太子妃也能聽進太子的話呢。”

稱心的話聽着是處處在爲李承乾考慮,但字裡行間卻無一不是在挑唆着李承乾動怒,李承乾身爲太子,國之儲君,難不成還要看他蘇家的臉色做事不成。

稱心之言可謂字字誅心,稱心越是這麼說,李承乾越是不願爲人所擺佈,李承乾道:“此事我自當秉公辦事,豈能因徇私叫人指摘,讓父皇失望。”

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十五章 定親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章 考較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二十章 敲打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章 請辭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五章 侯君集第十三章 誤會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十八章 聘禮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四章 面聖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十六章 殺機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七章 反常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九章 飲酒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二十章 尋人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十六章 質子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
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十五章 定親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章 考較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二十章 敲打第六十一章 還京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章 請辭第八十四章 賭約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五章 侯君集第十三章 誤會第八章 祿東贊見駕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十六章 質子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五十二章 洛陽船行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二十章 賢內助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六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六十九章 捧殺第一章 玄武門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八十章 和親之議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十八章 聘禮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二章 上元燈會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四章 面聖第二十八章 定汗庭第十章 遊說蕭瑀第三十三章 定北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十六章 殺機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七章 反常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十六章 媚娘抵京第八十九章 胭脂湖第二十一章 搏殺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九章 飲酒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十章 收局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二十章 尋人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十六章 質子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七十四章 草原春獵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