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誤會

權萬紀帶着人氣勢洶洶地直奔蘭陵坊的東宮別苑而去,可在別苑的裡屋卻發現了兩灘血跡,而不見半個人影,便驚覺不妙,欲回東宮。

而與此同時,李承乾也不是聾啞之人,權萬紀帶着人出宮不過大半個時辰的功夫,負責東宮守衛,掌管門防的東宮衛率趙節便得到了權萬紀率衆出宮的消息。

東宮,內院,太子李承乾正領着二十餘突厥人正在宮中後院做戲,就在此時,趙節匆匆忙忙地進了院中。

“末將趙節拜見太子,有要事稟奏。”趙節快步入內,對正在做戲的李承乾拜道。

李承乾正在興頭上,突然趙節進來攪擾,壞了氣氛,李承乾頓時不悅,皺着眉頭對趙節問道:“何事如此緊急,非得在此時稟告。”

趙節道:“宮中守衛的將士彙報,家令府家令權萬紀領府中僕從十餘人出宮,似是往城南去了。”

“什麼?他是城南作甚!”李承乾帶着驚訝和不安,對趙節道。

趙節回道:“看權萬紀的去向,怕不是往蘭陵坊去了。”

一大早的,權萬紀方纔上值,也是一天最是忙碌的時候,他不在宮中治事,偏生帶着人氣勢洶洶地去了城南,爲的是何事自不難猜測。稱心就在城南,權萬紀這一去多半是奔着稱心去了。

此前東宮失和,一度鬧進了宮中,李世民欲捕來稱心處死,但卻叫稱心逃了,故而作罷,但若是叫權萬紀在城南別苑拿到了稱心,那還了得。

權萬紀一旦拿了稱心,必定帶着稱心進宮,向李世民彈劾李承乾,若是叫李世民知道李承乾非但不做悔改,甚至藉着爲長孫皇后禮佛的理由私會稱心,他的太子之位還保得住嗎?

李承乾問道:“權萬紀去了多久了?”

趙節如實回道:“約莫大半個時辰的功夫,怕是已經到了地方了。”

李承乾想了想當即道:“蠢貨,居然現在才通知本宮,權萬紀恐怕已經拿到人了,本宮親自待人去圍堵權萬紀,你即刻去一趟蘭陵坊,查探情況,而後向本宮稟告此事。”

“諾。”趙節應了一聲,連忙出門去了。

而就在趙節出門後,李承乾匆忙至極,甚至來不及,也沒有想起要換去身上的突厥衣服,便帶着宮中衛率並在院中的突厥人便也連忙出了宮。

蘭陵坊中,權萬紀起初的動作不算快,當他搜完整個院子,卻發現空無一人的時候,連忙自院中撤離,想要趕回東宮,但他的腳程又怎比得上李承乾。

東宮以南,蘭陵坊以北,在兩地東西來往必經的光福坊和靖安坊之間的主坊道上,南去的李承乾和北歸的權萬紀撞了個正着。

“權家令止步,這是欲往何處?”李承乾遠遠地瞧見權萬紀帶人上前,於是命人堵住了整個坊道,自己上前對於權萬紀問道。

權萬紀看着李承乾急吼吼的樣子,也知道必是自己的行蹤叫他探知了,權萬紀早有準備,見得李承乾上前,倒也不懼,回道:“臣領人外出公幹,如今事情辦完了,自然是回宮去了。”

李承乾問道:“你去了哪裡?”

權萬紀回道:“蘭陵坊,東宮別苑。”

李承乾聞言,知道權萬紀果然是去了蘭陵坊,於是冷聲道:“你是太子家令,當在東宮,那裡不是你該去的地方。”

權萬紀倒也有幾分諍諫之臣的模樣,不卑不亢地回道:“蘭陵坊東宮別苑在東宮名下,臣身爲太子家令,掌管宮中諸務,自然是去得的。”

李承乾眉頭緊皺,也不知權萬紀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藏了稱心在那兒,於是盯着權萬紀,試探着問道:“你去那裡作甚?”

權萬紀道:“蘭陵坊別苑並無人居,但近來臣得到消息,那處別苑中常有人進出,頗爲怪異,故而前去查視。”

李承乾接着試探問道:“區區一個別苑,也值當你一個家令親自前往嗎?”

權萬紀道:“事必躬親,職責所在而已。”

權萬紀態度強硬,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根本就沒有向李承乾低頭的意思,李承乾自知叫權萬紀妥協是不能了

李承乾看了看權萬紀帶着的一羣人,其中並無稱心的身影,於是問道:“家令想必是進了別苑了,人呢?”

權萬紀反問道:“不知太子說的是什麼人?”

李承乾急了,問道:“自然是別苑中的人。”

權萬紀如實道:“太子也瞧見了,臣並未拿到任何人。”

權萬紀所言確是實情,他在蘭陵坊別苑並未拿到任何人,但李承乾哪裡會聽信權萬紀的話,說不得權萬紀是早知自己會在此圍堵他,已經另外命人帶着稱心進宮問罪去了。

權萬紀越是如此淡然的模樣,越是叫李承乾覺着他必有所恃,覺着他必定是已經拿了稱心。

李承乾早已沒了耐心,指着權萬紀怒道:“權萬紀,你好大的膽子,你揹着本宮拿人,還在此胡言,難道正當本宮治不得你的罪嗎?”

李承乾脾氣暴躁,再加上稱心被拿,早已失了分寸,可權萬紀也不是善茬,他費了這般多的心力捉拿稱心,親自跑了一趟,卻叫稱心走了,權萬紀的耐心也早已所剩無幾。

權萬紀看着方纔屋中的佈置,顯然是早有謀劃的,而如今再看着李承乾的模樣,一口咬死了是他拿了稱心,大有要將此事推在權萬紀身上的意思。

權萬紀的心裡頓時有了些自己被李承乾戲耍了的感覺,權萬紀道:“太子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清楚,現在在這裡說的什麼話,太子只管問罪便是,此事就是鬧到陛下那邊,臣也不懼。”

權萬紀口中所說的李承乾自己做的事情指的是他通知稱心逃離,戲耍於他的事情,但李承乾根本不知稱心已經逃了,在他看來,權萬紀說的他自己做的事情卻是他私藏稱心之事,而且聽着權萬紀的話,大有要鬧到李世民那邊的意思,這不就是要在聖前彈劾他嗎?

權萬紀的話叫李承乾越發地篤定了自己的猜測,稱心必是被權萬紀所拿,只是眼下被藏了起來,或者已經送去宮中了。

李承乾頓時心中大急,而就在此時,兩方人馬相持不下的時候,前往蘭陵坊別苑探查的趙節終於趕到了。

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七章 持節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十四章 藥箱第十七章 安置第五章 汗庭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十七章 仙娘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十三章 誤會第十七章 仙娘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四章 陰山下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十九章 狼谷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十三章 盛會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六十七章 東宮亂起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十九章 尋機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八章 惡陽嶺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十七章 急招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
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五章 夜襲第六十七章 流放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七章 持節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十四章 藥箱第十七章 安置第五章 汗庭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六十章 東市巧遇第十七章 仙娘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十三章 誤會第十七章 仙娘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三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四十八章 請君暫上凌煙閣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八十六章 終見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四章 陰山下第三十章 爭執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五十章 長孫心憂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十九章 狼谷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十三章 盛會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六十七章 東宮亂起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九章 司空府第九章 蕭家姊弟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六十二章 東宮始亂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十一章 薛延陀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十九章 尋機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四十六章 議定位次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六十六章 殊遇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四十八章 魏王李泰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八章 惡陽嶺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五十章 方季長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十七章 急招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第五十三章 月仙回揚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