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應又安撫了孫尚香幾句,隨即傳令衆人下去。而他自己則和徐庶司馬懿二人一起,商討下一步的具體事項。三人商量了好一陣子,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他們所做的一切,讓劉備恨東吳是肯定的,而東吳卻不一定會恨劉備。陶應若有所思的問道:“那我們要是全力攻打東吳,諸葛亮會來幫助東吳嗎?”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絕對不會,就算諸葛亮想,劉備也不會同意。而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諸葛亮就算想襲擊我軍後方,劉備也不會同意。”
陶應聞言不解的問道:“這是爲何?”“因爲劉備現在巴不得孫權身死,我們出兵江東,對他來說反而是在替關羽報仇。他內心裡絕對希望我們徹徹底底的擊敗東吳軍,甚至不希望諸葛亮來拖我們的後腿。至於我們擊敗東吳之後的事,劉備現在是無暇顧忌那麼多了。”陶應聞言點了點頭,說道:“那你們的意思是,先不打劉備,先收拾掉東吳?”司馬懿徐庶兩人對視一笑,同時說道:“就是這樣,而且現在東吳英傑魯肅等人皆在荊州,江東本土只有孫權本人和程普等一干老將。”
陶應低頭不語,其實他內心裡還是想先滅西蜀,在滅東吳。不過司馬懿兩人都這麼說,難免不動搖他心裡的想法。而且太史慈在遼東練兵已有好些日子,陶應也確實想看看這水軍是否能夠和東吳水軍爭雄。在心裡平衡了許久之後,陶應終於決定先滅掉東吳。然後三人商量具體部署,徐庶司馬懿兩人領着龐德徐晃高順留在荊州,繼續和魯肅呂蒙等人對抗。而陶應則帶着馬超張遼,並從徐州調來魏延,回合遼東的太史慈王雙等人的水軍,由海上偷入吳地,企圖一戰定乾坤。
陶應由於決定要出兵東吳,整個大後方就如同一臺巨大的戰爭機器,快速的轉動起來。大約過了兩個月時間,太史慈率領的水軍終於從遼東駛到了徐州,陶應也在不猶豫,帶着衆人上了戰船,浩浩蕩蕩的殺向東吳。而這當中最奇怪的是,孫尚香居然要求和陶應一起前去吳地。本來陶應心裡還有點疑惑,不過一想她畢竟是孫家的人,帶上去說不定還有點用處。於是也就帶上了孫尚香。。陶應何計水陸大軍二十萬,全部乘坐戰船殺向吳地,天下統一的戰爭就此打響。
大約經過了一週的航行,陶應的船隊來到了長江入海口處。此處荊棘遍地,任誰也不會想到這裡再過幾千年之後,會是整個東方世界的經濟中心上海。而陶應的船隊接二連三的登上大陸,也就進入了吳郡的地區。所謂的江東六郡,就是吳郡,會稽郡,豫章郡,廬陵郡,廬江郡,丹陽郡。而爲首的吳郡,可以說是整個東吳經濟的支撐點,一旦此地被攻陷,那整個東吳的運轉也就將陷入癱瘓。而且吳郡地處建業的大後方,控制了海上的退路。所以對於陶應來說,只要打下了吳郡,也就遏制住了整個江東。
陶應在岸邊稍稍整頓隊伍,來時的二十萬人,在海上大約就損失了一千餘人。不過到了這個地步,他們也不可能再回頭了。陶應第一個帶頭衝入了身後茂密的樹林,身後的勇士們大受鼓舞,也是紛紛揮動手裡的武器,轉入叢林披荊斬棘。依靠羅盤的指引,陶應大軍終於走過了這片樹林。而在他們面前的,就是吳郡東面的屏障,婁縣。由於婁縣乃是吳郡下轄最東面的一個縣,茂盛的叢林之外,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所以婁縣的防衛可謂鬆懈之極,陶應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打下了婁縣。
陶軍成功佔領婁縣,作爲繼續進軍吳郡的跳板。而這自然瞞不過孫權的耳朵,當天就有一份八百里加急電報放在了孫權的案上。孫權一看之下,幾乎臉色都氣紫。不過他本來就是碧眼紫髯,這樣一來,他的臉色和頭髮倒是有點像。在稍微的憤怒之後,孫權當機立斷,立刻任命程普爲江東陸戰大都督,率領江東本地二十萬生力軍,前赴吳郡與陶應作戰。同時傳令魯肅即刻從荊州率軍回吳,荊州可以不要,不過陶應都打到自家的後院來了,無論如何這口氣孫權也咽不下。拼着荊州會受到蜀軍和陶軍兩路夾擊的危險,孫權也執意要和陶應決一雌雄。
程普當天便領着二十萬大軍奔赴吳郡,此次東吳才俊盡皆奔赴荊州,荊州本土將領也就只有這些老將了。爲首的程普自不必說,做爲副將的黃蓋韓當,那也是威風凜凜。畢竟是當年跟隨過孫堅的老將,氣勢上自然也是不輸與人的。只不過古話說得好,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些人都是昔年叱吒風雲的人物,不過和他們同臺競技之人,確實曹操劉備之流。而現在時過境遷,天下的主導已經變成了陶應這頭新生的猛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還能書寫出往日的輝煌嗎?
程普率軍趕到了吳郡城下,此時陶軍還在婁縣駐紮,吳郡暫時還沒有危險。程普率軍入城,一邊加固城牆,一邊派人探聽東面的陶應的消息。而陶應在聽到程普率軍前來之後,也是召集麾下將領們一起商討對策。而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吵之後,陶軍的意見基本分成三派。以馬超爲首的主戰派主張不顧一切的強攻吳郡,只要消滅了眼前東吳最後的二十萬生力軍,那江東則完全暴露在陶軍的鐵蹄之下,再無還手之力。一派以太史慈魏延兩人爲首,主張上兵伐謀,分兵偷襲建業。
至於第三派,就是陶應自己莫名其妙的想法。他認爲程普率軍前來,關係到江東三世基業是否能夠延續的問題。所以就算自己呆在婁縣不出,程普也必然會率軍前來交戰。就在衆人爭執不下的時候,張遼站出來言道:“主公,末將以爲。吳軍佔據天時地利,而我軍雖然佔據人和,不過是我軍強大的兵心而已。而要維持兵心不退,我軍就容不得一點失敗。一但有一點失敗,軍心潰散,我軍則必敗無疑。強攻吳郡絕不可能,萬一荊州魯肅率軍回軍,我軍後無退路,則衆將死無葬身之地。”
陶應聞言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張遼繼續道:“至於分兵建業,那更是不可取。不說孫氏經營建業多年,我軍現在是深入敵後作戰,豈有分兵之理。”陶應聞言笑道:“看看吧,我說你們的方法都不靠譜吧。”張遼無奈的看了陶應一眼,繼續言道:“主公,請恕末將直言,主公所言等着程普主動進攻一類的,那更是天方夜譚。江東極爲富庶,糧草器械用之不盡。程普就算是在這裡和我軍耗上三五年都沒問題。而他真正要出兵與我軍交戰,也必然等到魯肅等人回兵之後。”
陶應聞言暗道還真是這個理,這張遼難怪前世在曹軍之中能夠後來者居上,位列五子良將之首。單憑這份清晰地眼光,比起魏延等人來說,終究還是勝了一籌。陶應想到這裡,道:“既然你說我們的辦法都不可以,那你的意見呢?”張遼緩緩地言道:“想辦法引程普軍出戰,在平野作戰,我軍天下無敵。只要一戰消滅了東吳軍主力軍,吳郡便落入我軍手裡。到時候我軍兵鋒直指建業,東吳一戰可定。”陶應點頭道:“很好很好,犧牲這二十萬人,也可換來江東數百萬子民的幸福了。”
程普軍來了吳郡的第二天,城外的陶軍終於兵臨城下。陶應完全沒給東吳軍一個喘息的機會,當然也沒給自己出氣的時間。當即下令全軍攻城,馬超等將領輪番上陣,領軍和城樓上的東吳軍殊死搏殺。城樓上的程普看着下方氣勢如虹的陶軍,眉頭不由得微微有點鄒起。好半響程普方纔對身邊的黃蓋說道:“陶應這些年掃平中原,按理說來也是用兵大家了。怎麼今天看他用兵,反而有點毛毛躁躁呢?”身邊的黃蓋也是深以爲然,聽聞程普回道:“莫不是其中有詐?”
另一邊的韓當言道:“必然有詐,我東吳主力大軍已從荊州撤回,陶應急於擊敗我軍,免遭兵敗之禍。”程普聞言嘴角一笑,道:“我想陶應應該是示敵以弱,就是爲了要誘使我軍出戰。”黃蓋聞言點點頭,道:“那我們該怎麼辦?”程普笑着摸了一把頜下灰白的鬍鬚,道:“兵不厭詐,陶應在這方面確實是一個好手了。依照我的意思,我們不如給他來個將計就計,也讓他這北地的霸主吃點苦頭纔是。”說罷低聲對兩人說了一個大致的計劃,兩人聽後都是笑而不語。
東吳三個老將,立意要讓陶應在戰爭上吃點苦頭。只不過陶應被稱爲大將軍,難道是白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