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行至昌黎

陶應駕馬來到已經倒在地上的公孫恭前,低頭看着死不瞑目的公孫恭,一支利箭正正的插在他的肩膀上,臉上露出痛苦的神色。陶應回頭看了一眼身邊駕馬而來的太史慈,笑道:“子義將軍箭術很不錯啊,可以和我岳父一較高下了。”

太史慈聞言尷尬的笑了笑,道:“主公誇讚了,末將的箭術如何敢和溫侯相比。”

陶應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用謙虛了,現在公孫恭已死,還是回去好好準備準備,明日趁公孫康還沒回過神來,繼續前進往昌黎而去。”

太史慈聞言點了點頭,說罷提起公孫恭的屍體,駕馬回了襄平城。到了晚上,陶應在主位上安排接下來的事。陶應問道:“諸位,現在襄平已經在我們手裡了,估計明日公孫康也就知道消息了。現在我軍要做的就是兵分兩路,爭取早日解決遼東之事。”

下面諸將聞言,皆是齊聲答道:“願聽主公吩咐。”

陶應見到這羣人士氣高昂的樣子點了點頭,道:“今日我軍損失大約在二萬人左右,現在可戰之兵還有十三萬人左右,現在我命令,由司馬懿張遼高順三人率領五萬大軍留守襄平,並趁機奪下水門。”

司馬懿張遼聞言急忙出班應諾。陶應接着道:“剩下八萬大軍,隨我繼續前進,直取昌黎,打下公孫康老巢。”

剩餘衆人也是急忙應諾。安排已定,陶應留下徐庶問道:“元直,其實我一直在想,你說我們可不可以用當初孫臏圍魏救趙的方法,進而殺死公孫康?”

徐庶聞言一愣,接着道:“主公的意思是,我軍只是大張旗鼓地要去攻擊昌黎,實際上卻將兵馬安排在柳城到昌黎的路上,打公孫康措手不及?”

陶應點了點頭,道:“今天公孫恭也被子義殺了,只要在殺了公孫康,遼東再沒有主事之人,昌黎就算是有百萬之衆,也會土崩瓦解了。”

徐庶笑道:“這些在下也有想過,不過一來我軍對於地理並不熟悉,而來萬一昌黎城裡還有其他可以主事之人,到時候出城夾擊我軍就糟糕了。”

“但是隻要我軍短時間內無法打下昌黎,公孫康回軍昌黎,我軍還是腹背受敵之困啊。”

徐庶低頭仔細琢磨了一會兒,擡起頭來說道:“主公,爲今之計,只有誘敵出戰了。如我所料不差,昌黎城裡還有六萬士兵左右,依照我軍軍力與士氣,只要能夠將他們引出昌黎城,一戰就可擊破這支敵軍。到時候我軍就在昌黎守株待兔,等着公孫康自投羅網。”

陶應無奈的擺了擺手,道:“說的這麼容易,要想引誘他們出城是不是太難了?”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陶應聞言雙目一亮,問道:“什麼辦法?”

徐庶聞言沒來由的暗笑起來,笑過之後幽幽的道:“辦法倒是有,只不過我並不是這麼喜歡這個辦法的。要是放在以前,我根本就不會想到這個辦法。只不過這些年和主公還有仲達他們一起,腦子裡纔有了這些陰損的想法。”

陶應聞言無奈的一笑,“有辦法自管說就是了,就算是我們玷污了你這個水鏡學子吧。”

“辦法很簡單,公孫度執掌遼東多年,如果說一點民心也沒有,那我是不信的。現在昌黎城裡,應該還有不少公孫度身前的心腹。只要我們把公孫恭的腦袋割下來,掛在我軍大營營寨前面,然後把屍首送進城去。此時公孫度屍骨未寒,我就不信沒有人不出來搶公孫恭的首級。到時候就是我軍大破敵軍的時候。”

陶應倒是沒有去注意這個辦法是否陰損,只是有點質疑這個辦法的可行性,問道:“這樣真的有用嗎?”

徐庶堅定的點了點頭,陶應無奈的聳了聳肩,“好吧,等明日趕到昌黎再說。只要你覺得的這個辦法可行,那你去做就是了。”

徐庶拱手答道:“主公放心,在下心裡有數。主公好好休息,在下下去點齊兵馬準備明日出發。”

陶應揮了揮手,道:“去吧,你也早點休息。”

徐庶聞言轉身下去了,陶應看着徐庶離去的背影,長嘆了一口氣。看來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現在就連徐元直這般當初自負正義之士的水鏡學子,現在腦子裡也盡是這些損招。不過這樣也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呵呵……

第二日清晨,陶應帶着剩下的八萬士兵殺奔昌黎而去,經過一天的急行軍,當天傍晚,陶應的大軍就來到了昌黎城外。安營紮寨完畢之後,陶應這方面做了幾件事,一是派人送進城去一封勸降信,二是派人將公孫恭的屍首掛在了營門外,三是在營寨裡做好十足的守衛,等着城裡的敵軍出來襲營。

陶應這邊一切事項都在他的控制當中,有條不紊的進行着。不過這邊的佔了柳城正在得意洋洋地公孫康收到陶應已經打破襄平,派軍繼續前往昌黎的消息後,臉色瞬間變得有點煞白。沉默半響,公孫康惡狠狠地道:“陶應小兒,你殺了我二弟,我一定要你血債血償。”

公孫康發怒了好一會兒,面色陰沉的問道:“現在守護水門的是誰,爲什麼還不掘開水門,淹死這些可惡的徐州狗?”

公孫康下面一位作文士打扮的年經人聞言急忙出來奏道:“刺史,在下有一句話要講。”

公孫康聞言看了那人一眼,正是不久前才被自己提拔爲主簿的柳輔,“現在這個情況,有事就說。”

柳輔聞言甩了甩衣袖,道:“主公,襄平大軍本就不多,被陶應攻破也是正常。不過現在老主公新喪,襄平乃是我遼東重鎮,不管如何,也不能掘開水門啊。到時候我軍民心盡失,那可就正中了陶應的下懷了。”

公孫康聞言無奈道:“那你說怎麼辦?”

“爲今之計,只有我軍原路返回,聯合昌黎守軍,兩路夾擊陶應。如果勝了,我軍還有翻盤的希望,如若敗了,我軍就進退維谷了。”

公孫康聞言一咬牙,站起來道:“傳我命令,全軍連夜出發,今晚一定要走出柳城背後的山區,明日傍晚就要達到昌黎城。兩路夾擊,滅掉陶應小兒。”

公孫康這邊火急火燎的準備着回軍事宜,陶應他們這邊倒是遇到了不少的麻煩。不是因爲昌黎城裡的守軍有多厲害,而是陶應把他們想的太複雜了,戰事反而膠着不下了。本來按照陶應徐庶的猜想,就算對方要襲營,也會選擇一個子時過後的時辰到來。

沒想到城裡的守軍在接到公孫恭的屍體之後,還沒要到半個時辰,就有人領着大軍出營來了。此時陶軍人馬都還在營裡設伏,誰也沒有想到此時會有人襲營,這微微的錯愕,倒是的確給陶軍帶來了一些損失。

陶應在中軍看着這些好似打翻了雞血的遼東士卒,心裡暗歎一口氣。現在的軍隊都是認定了一個這主公,就把生命都交給了他。還好現在公孫康剛剛上臺不久,不然日後等這些人全部服了他,這遼東之事還真是不太好辦。

徐庶此時也來到陶應身邊,看了一眼這些遼東士卒,“士氣還可以,不過想必士氣也堅持不了多久。”

陶應聞言笑道:“如此看來,守護昌黎的人必然是有勇無謀之輩,看來以後行事要方便多了。”

徐庶也是點頭道:“不錯,現在公孫康多半也已經收到消息,率領軍隊往這裡過來了。如果明日我軍可以打破昌黎,到時候就給這位遼東刺史收屍就好了。”

陶應聞言笑了,“還是不和你廢話了,今晚還是要保住公孫恭的人頭纔是。至於破敵之計,就交個你來想了。現在我親自上陣,去會一會這些士兵。”

徐庶聞言一驚,道:“主公小心。”

陶應笑了笑,緊了緊手裡的無塵鐵槍,帶領士兵上馬前去攔截那一衆遼東士兵。遼東士卒雖然血氣方剛,且此時也算是失卻了理智。但陶軍卻是實打實的精銳之師,剛開始兩方雖然膠着不下,打到後來,左右兩邊的張燕魏延等人也率軍來到了中軍,遼東士卒漸漸抵擋不住開始呈現潰敗之勢。

又過了一會兒,有人掉頭往昌黎城裡跑去。張燕打馬來到陶應身邊問道:“主公,敵軍已經後撤,要不要末將帶人追擊,說不定此時就可以進昌黎。”

陶應打眼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昌黎城,搖了搖頭,道:“不必了,現在入城太危險了,還是等到明日再來理會好了。雖然我軍勝了,但是窮寇莫追,現在回營整頓軍馬吧。”

張燕聞言,雖然不解,還是應諾下去了。陶應站在原地觀望了一會,也是帶着軍馬回營了。公孫康啊公孫康,不管你是不是真是這遼東之地的土皇帝,不過這一次,你我真是沒有共存之理了……

(前幾天有點感冒今天爭取一天兩到三章

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123章 青州平亂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57章 想太多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2章 封爲主簿第99章 司馬出招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92章 北上青州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46章 賢妻悍婦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56章 風雲將起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27章 孤立呂布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46章 放還人質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31章 商賈身份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156章 聯姻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52章 宛城戰後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38章 兵進汝南第87章 劉備南逃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54章 魏延來了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75章 定計烏巢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89章 閒談劉備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73章 黑山到了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9章 離別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72章 司馬定計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71章 文鬥武鬥第157章 想太多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1章 戰亂再起第98章 會盟九原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5章 聯合世家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42章 又是離別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153章 塞外趣事
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123章 青州平亂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57章 想太多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2章 封爲主簿第99章 司馬出招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88章 故人相見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92章 北上青州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46章 賢妻悍婦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56章 風雲將起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27章 孤立呂布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46章 放還人質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31章 商賈身份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156章 聯姻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52章 宛城戰後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38章 兵進汝南第87章 劉備南逃第38章 兵進汝南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54章 魏延來了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75章 定計烏巢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89章 閒談劉備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73章 黑山到了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9章 離別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72章 司馬定計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71章 文鬥武鬥第157章 想太多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1章 戰亂再起第98章 會盟九原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5章 聯合世家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42章 又是離別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153章 塞外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