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化險爲夷

聽了陶應這番話,袁熙再一次沉默了。生前袁紹對他們兄弟的三令五申,一遍遍的迴響在他的耳邊。陶應接着說道:“幽州是我大漢與外族人接壤的地方,你父親生前不脫其他的兄弟,獨獨委託與你。都說知子莫若父,你父親也是看中了你心裡這份漢人的尊嚴。但是現在你的所作所爲,難道不怕你的父親死不瞑目嗎?”

袁熙的心理在陶應短短几句話之間,幾乎快要奔潰了。良久他才非常機械化的答道:“不瞞陶公,我其實也是非常反對引外族人入中土的。不過現在烏桓人已經在我大哥的指引下,進了這青幽之地,現在你和我說這些,又有何用?”

陶應笑着道:“就是因爲我知道這守城的是二公子你,所以纔不惜冒着危險來和二公子交談一番。我相信二公子心裡還保持着我們漢人應有的尊嚴,如果二公子願意,現在還可以和我一起打擊烏桓人,把他們趕出我們的領土。”

袁熙聞言有點意動的看了陶應一眼,道:“現在烏桓人已經來了,阻止他們還來的及嗎?”

陶應伸出手友好的拍了拍袁熙的肩膀,道:“豈不聞亡羊補牢,爲時未晚。既然錯誤已經發生了,現在我們要做的就要把錯誤降到最低。你說是嗎?”

袁熙聞言點了點頭,但是還是沒有說話。陶應繼續笑道:“你大哥一意孤行要和烏桓人合作,到時候無異於與虎謀皮。二公子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唯有和我陶應合作,才能把烏桓人趕出中原。你說對嗎?”

袁熙聞言頗爲意動,但依舊還是一句話也沒說。陶應擡頭看了看天上,他覺得今晚的談判到此爲止就合適了。道:“二公子,也許我說的這些你一時難以接受,今天夜色已晚,二公子回去好好想想。明日一早,陶某必會再來拜訪二公子,希望二公子到時候可以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

“二公子,咱們明日再見。”陶應說罷掉轉馬頭,帶着一千人緩緩向後方大營退去。袁熙看着消失在夜色中的陶應,雙目平靜如水,誰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路上,徐庶問道:“主公,怎麼樣,袁熙答應和我軍合作了嗎?”

陶應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這種事看運氣吧。現在回去好好休息,一切事情明日再來計較。”

**第二日一大早,陶應再次帶着大軍來到了幽州城下。不過此時的幽州城和往日有點不一樣了,城樓上沒有看到袁熙的身影,只是站着幾個副將。陶應徐庶一見這幅光景,兩人對視一笑,從對方眼裡都看出來了熾熱與不安。此時太史慈來到兩人邊上問道:“主公,長史,下令攻城啊,還在等什麼啊?”

徐庶笑道:“子義將軍,現在攻城中午之前能夠拿下幽州嗎?”

太史慈聞言沒有說話,不置可否。陶應在一旁笑道:“不打了,今天我們就在這城外等着。”

太史慈聞言疑惑的道:“等?又等什麼?”

陶應淡淡一笑,道:“等着對方的援軍前來,保存體力有利於跑路。”

太史慈聞言有點摸不着頭腦,陶應笑道:“子義,一會兒就明白了。現在去傳令士卒,所有人都做好攻城的準備,但是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能輕舉妄動。”

太史慈聞言下去了,徐庶問道:“主公,袁熙真的會選擇和我們合作嗎?”

陶應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看天意吧。只要從青州回軍而來的是塌頓不是袁譚,我覺得有九成把握袁熙會和我們合作。”

一個時辰過去了,閆行來到陶應身邊道:“主公,要撤就趕緊撤吧,斥候來報,從青州回防的大軍離此地不足三十里了,而遼東那邊的公孫康大軍也離此地不到五十里了。”

陶應此時內心也是十分恐懼和擔心的,雙手緊握着無塵鐵槍,不過面上還是一副無所謂的狀態,道:“再等等,隨時觀察這兩路兵馬的動向,去吧。”

閆行還想說些什麼,不過看到陶應那副鎮定的神色,突然豪氣頓生。主公一個文人都沒有一絲恐懼,我在擔心什麼啊。拱了拱手退了下去。……時間又過去了半個時辰,從青州來的援軍離此地還有數裡,陶應相信,在城樓上的袁熙也可以看見這支兵馬的到來了。不過現在陶應心裡有了一點底氣,那就是領兵前來的是塌頓而不是袁譚。

就在陶應胡思亂想的時候,城樓上袁熙大喊道:“陶公,你還不撤退嗎?我大哥的軍隊快來了,到時候想走也走不了了。”

陶應聞言笑道:“二公子,你看清楚了嗎?來的真的是你大哥嗎?我怎麼看來的是塌頓啊。二公子不用擔心,我陶應留在這裡就是爲了要打擊外族人,撤退是不可能的。”

袁熙聞言再次語塞,看着遠處漸漸逼近的塌頓大軍,袁熙這心裡竟然比陶應還着急。陶應此時老神定定的站在城樓下,打眼往着遠處越來越近的敵軍。陶應身體算不得單薄,但也並不是高大。但此時的陶應,落在袁熙眼裡,卻是顯得那麼巍峨。

又過了半刻鐘,塌頓大軍離陶應他們不足三裡了,陶應不敢再賭了,正要下令全軍往朔方郡撤退時,樓上突然傳來袁熙的命令:“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城門士兵聞言雖然有點不解,但還是果斷執行袁熙的命令,打開了幽州城門。看着下面依舊還是一副淡定模樣的陶應,袁熙笑道:“陶公,還在等什麼,快進來吧。”

陶應聞言回過神來,急忙指揮手下士卒進城。遠處的塌頓大軍自然也是看到了這一幕,紛紛嚎叫起來。片刻之後,所有陶軍都退入了幽州城裡。不過雖然進城了,隨着城門緩緩的關上,陶應這心裡卻反而升起了一絲不安。

爲什麼呢,因爲幽州的大門雖然打開了,但裡面的甕城門還關着。也就是說,陶應他們這六萬人就擠在這小小的甕城裡。陶應暗自定了定心神,來到甕城城下問道:“二公子,你這是什麼意思?”

“陶公,昨日我袁顯思想了一夜,現在父親已死,河北之地已不再我袁氏統領之下,我並無大才,固守這孤城也無甚意義。而且在我心裡,的確是不願意和外族人聯合。”

陶應聞言點了點頭,袁熙接着道:“但是,要我歸順於你,還有三個個條件。”

陶應淡然一笑,道:“二公子請講。”

“一,以前我袁氏和你之間的恩仇一筆勾銷。二,你要允許我爲我父親開宗立廟,讓後人都記住他。”

袁熙說道這裡閉口不說了,陶應答道:“沒問題,袁氏和我之間並無多大仇恨,日後這些事自當隨風而逝。還有我已經說過本初公乃是我漢族英雄,就算你不說,我也自會命人給他開宗立廟。這兩件事我都同意了,第三件事呢?”

袁熙搖了搖嘴脣,道:“日後陶公果能平定外族之亂,還請你放過我大哥。”

陶應聞言眉毛一挑,問道:“二公子,據我所知,袁譚好像並不太喜歡你和你三弟啊?”

袁熙聞言長嘆一聲,道:“父親在世,河北袁氏何等雄壯,這纔不到兩年,袁氏已經凋零至此。不管如何,他也是我大哥,現在三弟和表哥高幹都死了。如果大哥也死了,我就算是活下去日後也沒臉去見父親。袁熙心中所想,還望陶公能夠諒解。”

袁熙說罷對着陶應施了一禮,陶應低頭沉默不語。袁譚和陶應,彼此之間都是苦大仇深,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不過現在袁熙提出這個要求,陶應一時半會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想了良久,陶應還是決定同意袁熙的要求,道:“好我答應你,日後留下袁譚。”

袁熙聞言高興的舉起右手,道:“多謝陶公,現在你我當着三軍之面,擊掌爲誓。”

陶應聞言笑了,舉起右手,和袁熙虛空擊掌三下。袁熙叫道:“打開城門。”

甕城的城門緩緩地打開了,陶應指揮兵馬進入城裡。袁熙過來跪下道:“袁熙恭迎衛陶公入城。袁熙以前和外族人聯合,實乃是罪莫大焉。”

陶應急忙扶起袁熙,笑道:“你剛纔不是說了這些都一筆勾銷了嗎,怎麼你現在又提,以後不可以在提了。”

說罷又看了一眼袁熙,道:“還有,你以後也別叫我陶公了,聽着還以爲我年紀有多大了。你我年紀相若,你就叫我伯明就好了,我叫你顯思便可。”

袁熙急忙道:“衛將軍叫在下顯思便是,在下豈敢和衛將軍表字相稱。”

陶應拉着袁熙,道:“算了,不說這個了,今早和你對峙了一早,弄來有點累了,先去幽州刺史府,你在和我說說塌頓的兵力部署,在商量下一步的問題。”

袁熙點點頭,帶着陶應往刺史府走去。陶應看了看灰濛的天空,又伸手擦了擦臉上的汗水,長吁了一口氣……

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19章 拜師史阿第35章 妙法破敵第47章 陶氏兄弟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9章 離別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261 南鄭議事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96章 定計朔方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82章 閆行歸心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7章 援兵來到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157章 想太多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61 南鄭議事第99章 司馬出招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63章 燒營破敵第86章 大破李通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61章 對峙琅玡第46章 賢妻悍婦第84章 襲擾壽春第16章 陶謙殞命第4章 血戰廣陵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146章 放還人質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55章 泰山平叛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7章 援兵來到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9章 離別第92章 北上青州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80章 徐州瑣事第101章 離間計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09章 合作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61 南鄭議事斷更通知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9章 戰後諸事第44章 實力大增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34章 徐庶點兵斷更通知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146章 放還人質
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43章 視野南移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19章 拜師史阿第35章 妙法破敵第47章 陶氏兄弟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9章 離別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261 南鄭議事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96章 定計朔方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82章 閆行歸心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7章 援兵來到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157章 想太多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61 南鄭議事第99章 司馬出招第11章 赴宴陳家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63章 燒營破敵第86章 大破李通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61章 對峙琅玡第46章 賢妻悍婦第84章 襲擾壽春第16章 陶謙殞命第4章 血戰廣陵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146章 放還人質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55章 泰山平叛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74章 許昌瑣事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74章 甘當人質第7章 援兵來到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9章 離別第92章 北上青州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80章 徐州瑣事第101章 離間計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09章 合作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18章 西北鉅變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61 南鄭議事斷更通知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9章 戰後諸事第44章 實力大增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34章 徐庶點兵斷更通知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146章 放還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