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毒心李淵

霍邑縣位於臨汾郡以北,是上黨郡、西河郡、龍泉郡三郡交界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尤其霍邑縣以北是高壁嶺,山勢起伏陡峭,像一座巨大的屏障阻斷了北上道路,而霍邑縣以東也同樣是山脈連綿,介山、霍山、烏嶺山三座大山脈延綿千里,將河東道南部一隔爲二。

當年楊素大軍東征漢王楊諒,就是在霍邑縣與楊諒軍最後決戰,張須陀在高壁嶺上一把火燒死十餘萬人,斬殺蕭摩訶,大敗楊諒。

時間一晃過去了十一年,霍邑縣因爲它極爲重要的戰略位置而變得又不安靜起來,河津賊帥毋端兒率八萬大軍進佔霍邑縣爲老巢,分兵掠奪上黨、西河、龍泉各郡縣,姦淫燒殺,所過之處,赤野遍地。

此時,河東道討捕大使、太原留守李淵率兩萬大軍南下,與賊軍對陣,在轟隆隆的鼓聲中,兩軍在汾水西岸展開慘烈廝殺,李淵率中軍一萬步兵結成步兵大陣,用強弓硬弩頂住敵軍主力攻擊,而次子李世民率五千騎兵攻擊賊軍左翼,侄子李孝恭也率五千騎兵攻擊賊軍右翼。

“咚!咚!咚!”激盪的鼓聲響徹汾水西岸,喊殺聲震天,精良的裝備使隋軍雖然以少戰多,卻絲毫不處下風,李世民率軍一次又一次地衝擊,漸漸地,毋端兒的中軍越來越稀薄,已經可以看見中軍帥旗。

李世民見機會來臨,立刻高聲大喊:“傳我的命令,斬斷賊軍帥旗者,賞銀千兩,官升三級!”

隋軍士氣大振,攻勢如潮地向敵軍帥旗衝去,李玄霸揮舞大錘,在敵軍羣中橫衝直撞,所過之處屍橫累累,在他錘下要麼腦漿迸裂。要麼骨斷筋裂,死亡之態令人觸目驚心,他殺開一條血路,向大旗衝去,一路所向披靡。

帥旗插在一輛馬車上,旗杆如手腕粗細,高約兩丈是一面綠色大旗,上面寫了一個斗大的‘毋’字。

眼看殺到大旗前。李玄霸大吼一聲。揮錘向旗杆砸去,就在這時,一條鋼鞭卻比他快一拍。沉重的鋼鞭擊打在旗杆上,旗杆‘喀嚓!’斷裂,轟然倒下。

李玄霸大怒。回身望去,只見旅帥尉遲恭從另一邊衝出,速度快如奔雷,一把奪走了帥旗,奔跑着大喊:“帥旗倒了!帥旗倒了!”

李玄霸滿腔怒火無處發泄,他揮錘向運載帥旗的馬匹砸去,只聽一聲長嘶,馬匹被砸得頭骨碎裂,慘死倒地。

他用錘指着尉遲恭大罵:“鮮卑奴。敢搶我的功勞!”

帥旗被奪,賊軍士氣動搖,開始全線崩潰,數萬賊兵四散奔逃,李淵見勝局已定,下達了投降不殺的命令。

隋軍騎兵用長蛇陣包圍,賊軍士兵逃遁無門。無數士兵跪地投降,這一戰,賊帥毋端兒全軍覆沒,八萬大軍被斬殺近兩萬,逃走者僅千餘人。其餘近六萬人全部投降,賊帥毋端兒則被亂箭射殺。

李淵見降卒極多。他心中大爲得意,這時,次子李世民上前施禮道:“父親,此戰首功是孩兒手下旅帥尉遲恭奪得,孩兒事先明言,奪下帥旗者賞銀千兩,官升三級,懇請父親升爲他鷹揚郎將,賞賜銀兩,以明軍功!”

李淵看了一眼身邊衆將,見許多人眼中皆有不服之色,便呵呵笑道:“二郎不用着急,所立軍功者甚多,待統計完畢,一併封賞。”

李淵不露聲色地虛晃一招,將李世民的請求推了回去,諸將眼中皆有不服之色,必有其緣故,他若不弄清原委,怎麼能草率封賞。

李世民聽出父親語氣中推脫之意,他心中黯然,躬身行一禮,退了下去。

李淵望着兒子的背影,不由暗暗點頭,兒子才十六歲,便能鼓舞士氣,率軍獨擋一面,不亞於當年的楊元慶,他回頭對行軍司馬武士彠低聲問道:“爲何諸將對重獎奪帥旗者不滿?”

武士彠小聲稟報道:“奪帥旗者叫尉遲恭,是二郎手下的旅帥,招募時間不長,沒有什麼資歷,加上他又是鮮卑人,衆將對他都有點成見,關鍵是此人性格火烈,言語上從不讓人,因此得罪人極多,大家背後都罵他‘鮮卑奴’,現在又要賞銀千兩,官升三級,故衆人不服。”

李淵點點頭,原來是這樣,這倒有點麻煩,不過該升該賞卻不能含糊,否則賞罰不明,三軍將來不肯效命。

這時,幾名從太原趕來的送信騎兵從遠處疾奔而至,遠遠便大喊, “李使君!”聲音頗爲焦急。

李淵臉一沉,待幾人奔近,他不悅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爲首士兵躬身道:“稟報使君,洛陽傳來緊急消息,楊玄感再次造反,攻佔了關中!”

李淵‘啊!’地喊一聲,如五雷轟頂,他驚呆了。

..........

太原城李府,李建成和李世民穿過一條走廊,憂心忡忡地來到父親的書房前,他們已經記不清楚.這是第幾次來找父親了,父親從霍邑回來,便將自己關在書房內,已經整整三天,茶飯不思,任何人也不見,所有人都爲李淵擔心到了極點.

兄弟二人當然知道父親爲什麼痛苦,長安被楊玄感搶先佔領,使父親多年的計劃變成水中之月,極度失望沉重地打擊了父親,但兄弟二人認爲,事情還沒有到那麼糟糕的程度。

兩人站在書房外彷徨,不知該怎麼勸父親,這時,劉文靜匆匆趕來,他剛從外地回來,也知道了長安被楊玄感攻佔之事。

他走上前笑道:“怎麼,你們父親還想不通嗎?”

李建成搖搖頭嘆道:“不知道,沒有一點消息。”

劉文靜拉開嗓子喊道:“叔德兄,我是來給你報喜,要不要聽?”

半晌,房間裡傳來李淵沉重的聲音,“進來吧!”

片刻,李淵又道:“建成和世民一起進來!”

李建成和李世民對望一眼,還是劉叔父厲害,一句話便說動父親了,李世民小聲問道:“世叔又什麼喜事?”

劉文靜神秘一笑。“馬上就會知道了?”

三人走進李淵的書房,李建成兄弟二人有些愣住了,他們原以爲三天無人收拾,書房一定又髒又亂,父親也一定精神萎靡,容顏憔悴,可是眼前卻和他們想的大不相同,房間裡依舊整潔。只是桌上擺滿了地圖。父親雖然容顏有點憔悴,但神采奕奕,精神非常好。

兄弟二人同時明白過來。父親並不是因爲受到打擊而關在書房裡,而是積極思考對策,桌上幾張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

李淵微微一笑。對劉文靜道:“先聲明,不是因爲你有什麼喜事,而是我已經想好了,所以你不要居功。”

劉文靜呵呵笑道:“那最好不過,三天不去衙門,估計你的政務都堆積如山了。”

李淵請劉文靜坐下,李建成和李世民不敢坐,都站在一旁,李淵瞥了他們一眼。“你們也坐下吧!”

李建成和李世民只得在一旁恭敬坐下,李淵先問李建成,“竇信走了嗎?”

竇信是竇威長孫,在三天前給李淵送來一封急信,這封信就放在桌上,李建成連忙道:“回稟父親,竇信還未走。在等父親的回信。”

李淵點點頭,這纔對劉文靜笑道:“先說說你的喜事吧!我是要聽一聽。”

劉文靜不慌不忙道:“我聽說楊玄感奇襲長安得手,所以我特來恭喜明公,楊玄感替明公剷平了通往長安之路,明公取長安必將事半功倍。”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眼睛同時一亮。劉文靜果然目光獨到,別人看來都是災難。他卻看出來是機會。

李淵眯着眼睛笑了,他也想通這個問題,劉文靜和他是不謀而合。

劉文靜又笑道:“楊玄感佔領關中,關中各大世家對明公的到來,必然是嬰兒盼父母,明公奪取關中也更加容易順暢。”

“我也是這樣考慮,不過先等楊廣之軍去和楊玄感血拼一場,等他們打得兩敗俱傷,我再出兵關中,收拾殘局。”

說到這,李淵的目光裡露出一絲憂慮,“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楊元慶,我認爲以楊玄感的才能居然能奇襲關中得手,有點不可思議,這背後必然有楊元慶的策劃,如果我們進攻關中,楊元慶會不會出兵幫助楊玄感,或者等我們擊敗了楊玄感,他以平叛的藉口來對付我們,會不會有這種可能?”

劉文靜沉思片刻道:“聽說楊巍出現在楊玄感隊伍中,那就印證了明公的猜測,楊玄感起兵,背後是有楊元慶的影子,但楊元慶的目的是什麼?僅僅是讓楊玄感滿足一下關中王之夢嗎?我覺得不是,他是要自己奪取關中,我覺得他已經猜到了我們,或者是別的關隴貴族要奪取關中,所以他先借用楊玄感的手來削弱關隴貴族,引發關中大亂,同時楊玄感本身也是一個誘餌,迫使我們提前起事,一旦我們起兵進軍關中,他肯定也會藉口平亂出兵,明公,我認爲他就在等這一刻。”

這時,李建成小心地插口道:“楊元慶會有這麼絕情嗎?不管楊玄感死活,那畢竟是他父親。”

李淵冷笑一聲,“多少年前他們間的父子親情便斷了,楊玄感第一次造反的時候,考慮過楊元慶的死活嗎?”

李建成不吭聲了,這時李淵緩緩道:“我們奪取關中的真正敵人並不是楊玄感,而是楊元慶,我們必須要先壓制住楊元慶,才能出兵關中,其實楊元慶並不可怕,他的豐州有一個最大的隱患。”

李淵目光陰冷道:“我考慮了三天,我已決定,我們起兵須北聯突厥!”

..........

【第四天了,懇請大家繼續助老高爭月票榜!呼喚月票!】

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1章 蠅頭小利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9章 承天廣場第51章 范陽盧氏第9章 底線突破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緊急應對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2章 北突求援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9章 趙郡小村第47章 雨夜追擊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6章 返回太原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0章 月夜之戰第9章 兵臨洛陽第4章 客棧新友第25章 燕城大戰第8章 暗鬥不息第40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章 齊王供奉第2章 一言九鼎第30章 丹陽來客第7章 初遇敵情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8章 兵分兩路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4章 龍鳳美玉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章 初使西域第37章 南市酒樓第30章 關中應對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6章 以毒攻毒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章 出兵風波第36章 漏網之魚第31章 蠅頭小利第76章 魏鄭和談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44章 再讓一城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10章 誰是刺客?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4章 府門遭遇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5章 吞併靈武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4章 小男養家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9章 再提條件第7章 楊廣之憂第12章 仁基北歸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5章 四面皆敵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章 齊郡大戰第29章 聯合施壓第59章 兄弟分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4章 得罪小人第3章 蘇威密謀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7章 被迫決戰第2章 水火楊家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章 欺人太甚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章 狡雄尋窟第6章 玄感起事第1章 初入楊府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0章 蛇打三寸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0章 將帥交心第60章 關鍵人物第4章 威逼利誘第17章 隋胡大戰(上)
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1章 蠅頭小利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9章 承天廣場第51章 范陽盧氏第9章 底線突破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4章 緊急應對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2章 北突求援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9章 趙郡小村第47章 雨夜追擊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6章 返回太原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0章 月夜之戰第9章 兵臨洛陽第4章 客棧新友第25章 燕城大戰第8章 暗鬥不息第40章 禍水東引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章 齊王供奉第2章 一言九鼎第30章 丹陽來客第7章 初遇敵情第44章 中秋異月第38章 兵分兩路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14章 龍鳳美玉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章 初使西域第37章 南市酒樓第30章 關中應對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6章 以毒攻毒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章 出兵風波第36章 漏網之魚第31章 蠅頭小利第76章 魏鄭和談第24章 遼東反擊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44章 再讓一城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10章 誰是刺客?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4章 府門遭遇第96章 舉國兵策第15章 吞併靈武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4章 小男養家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9章 再提條件第7章 楊廣之憂第12章 仁基北歸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5章 四面皆敵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章 齊郡大戰第29章 聯合施壓第59章 兄弟分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4章 得罪小人第3章 蘇威密謀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7章 被迫決戰第2章 水火楊家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章 欺人太甚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章 狡雄尋窟第6章 玄感起事第1章 初入楊府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0章 蛇打三寸第32章 誰有骨氣第10章 將帥交心第60章 關鍵人物第4章 威逼利誘第17章 隋胡大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