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吞併靈武

張須陀的連勝連捷還是沒有能阻止隋帝楊廣的南巡步伐,任何人都無法阻止他南下的決心,右候衛大將軍趙才懇求他取消南巡,被下獄治罪,建節尉任宗上書勸阻,被當廷杖斃,奉信郎崔民象跪求楊廣留京被處死,奉信郎王愛仁上書勸阻南巡被處死,樑郡有人上書勸阻依然被處死。

隋帝楊廣南下之意已決,沒有任何人能勸阻他,此時樊子蓋已病故,他下旨命內史令獨孤震、光祿大夫段達、校檢民部尚書韋津、右武衛將軍皇甫無逸、右司郎盧楚等人輔佐越王楊侗坐鎮京城。

楊廣對洛陽已沒有任何留戀,他給宮人留下離別詩:‘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

大業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楊廣以巡視南方諸郡爲藉口,趕在黃河冰凍前南巡江都,二十萬大軍護衛着楊廣的數百艘大船,浩浩蕩蕩向江都而去。

楊廣南巡江都,像一顆火星點燃了已經沸騰的油鍋,天下造反之勢愈加迅烈,而隋朝的各大勢力皆已蠢蠢欲動,此時就儼如暴風雨來臨前夜,天下爭霸一觸即發。

就在楊廣乘船東去的第十天,十一月初,楊元慶也開始了行動,靈武郡,兩萬騎兵正疾速南下,塵土飛揚,旌旗招展,豐州總管楊元慶親自率軍前往靈武郡。

早在兩年前,楊元慶便和關北六郡簽訂了聯防協議,將靈武郡納入了他的勢力範圍,但畢竟那只是一種軍事的控制,靈武郡人財物依然掌握在朝廷手中。

儘管楊元慶對靈武郡早已虎視眈眈,但時機未成熟,他只能耐心等待,當楊廣離開京城的消息傳來,楊元慶便知道,時機成熟了,他毫不猶豫率軍南下,他要全面吞併這片他已等待多年的塞上江南。這裡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秦渠、漢渠數百里,沒有受到草原胡人破壞,灌溉十分便利,使這裡的糧食高產穩產,一年兩熟。還有河套平原沒有的水稻。物產十分富饒。

靈武郡,楊元慶思之已久,在漫天風沙中。楊元慶一馬當先,身後是數百杆大纛,豐州隋軍的赤鷹大旗獵獵飛揚。

楊元慶頭戴金盔。身着明光鎧甲,胯下赤雲駒,目光嚴峻,威風凜凜,在他身後緊跟着百名戰將和親衛,長槊鋒利,戰刀光閃,向回樂縣殺氣騰騰而去。

靈武郡此時的駐兵並不多,約八千餘人。其中三千郡兵和五千豐州軍,軍隊完全已被豐州掌握,太守丘和手下只有數百衙役,靈武郡的防務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好在靈武郡有二萬餘戶居民,人口衆多,也讓他每天忙碌,略略減輕了他心中的鬱悶。

上午。丘和與往常一樣,在郡衙寫述職報告,時間已經到十一月,又要到述職的時刻,今年聖上雖然去了江都。人可以不用去京城,但述職報告卻要寫。

丘和已經寫了洋洋灑灑一萬餘字。再寫千餘字便可收尾,就在這時,他手下兵曹參軍事樑師都匆匆跑來,樑師都是靈武郡本地豪強,武藝高超,曾經擔任過齊王楊暕的侍衛,後被齊王推薦出任靈武郡鷹揚郎將,因齊王案而被貶黜,,一直隱居在家中。

丘和上任後,爲和當地豪強建立關係,他便任命樑師都爲靈武郡兵曹參軍事,統領五百衙役,這五百衙役的裝備和普通郡兵沒有什麼區別,實際上就是丘和變相建立自己的郡兵,因爲人數不多,所以豐州並沒有干涉。

樑師都跑進房間道:“使君,楊元慶率領大軍來了,已到城外。”

丘和‘啊!’地一聲站了起來,表情異常緊張,從他上任以來,楊元慶便從來沒有來過靈武郡,此時到來,未必是好事,丘和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但片刻,丘和的心便平靜下來,既然楊元慶來了,他就要應對,他對樑師都道:“立刻召集衙役,隨時等待我的命令。”

樑師都猶豫一下道:“使君,卑職能否不見楊元慶,我從前在齊王那裡和他有過私仇。”

丘和點點頭,“可以,你迴避吧!”

樑師都行一禮退下,丘和整理衣冠,快步走了出去。

豐州隋軍已經進駐縣城外的軍營,楊元慶率領千餘親衛和將領騎馬向回樂縣而來,在城門口,正好遇到丘和帶着郡衙官員,以及回樂縣令、縣丞出來迎接。

“靈武郡太守丘和歡迎楊總管到來!”

丘和躬身施一禮,如果從散官職位上看他和楊元慶平級,但楊元慶的爵位卻比他高,而且總管要比太守高一級,更重要是,靈武郡實際控制在楊元慶手中,人在屋檐下,丘和不得不低頭。

楊元慶笑呵呵道:“丘總管,當年我們見過,一別多少年了。”

楊元慶指的是當年楊昭被賀若弼刺殺案,就是丘和率軍來解決,丘和微微嘆息:“是啊!一晃十一年過去,楊總管已成爲國之棟樑,而我已經老了。”

“丘老將軍已經六十餘歲,應該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在靈武出任太守,確實委屈老將軍了。”

楊元慶話中有話,令丘和心頭一跳,他向楊元慶望去,只見他眯縫的眼睛裡閃爍着冷冷殺機,丘和的心開始向下沉,他知道楊元慶果然是來者不善。

這時,他忽然發現楊元慶隊伍旁邊站着一羣文官,很是眼熟,再細看,竟然是靈武、懷遠、弘靜三縣的縣令、縣丞、縣尉和主簿,他們也來了。

靈武郡地域是長條型,向北向南八百里範圍內分佈着靈武、懷遠、弘靜、回樂、豐安、鳴沙六座縣城,現在四縣縣官都已到齊,丘和便隱隱猜到了楊元慶的用意,雖然猜到,他卻無計可施,也無可奈何。

“楊總管,請進城吧!”

“請!”

千餘騎兵簇擁着楊元慶向城內走去,楊元慶等人剛進城,南方又奔來一隊騎兵,護衛追七八名官員。這是豐安縣和鳴沙縣的官員到了,至此,靈武郡所有地方官都已到齊。

楊元慶騎馬在城內大街上緩緩而行,兩邊是密集的商鋪和民舍,回樂縣是靈武郡治所在,城池頗爲宏偉,周長近三十餘里,是關北六郡中少見的大城。城內河流縱橫。大樹茂密,雖已入冬,萬木凋零。但依然可以想象春夏時的勝景。

城內人口並不多,只有四千餘戶,大部分土地都空着。或闢爲農田,或雜草叢生,楊元慶點點頭,這是一個可以有大發展的城池,這時,他忽然想起一人,樑師都,此人隋末時就是在靈武郡起事,成爲爭霸諸侯之一。以前在京城見過他,現在他應該在靈武郡纔對。

“丘太守,你可認識一個叫樑師都的人?”楊元慶含笑問道。

丘和心中一驚,他不敢說謊,便道:“當然知道,他就是本郡兵曹參軍事。”

“他現在可在,我倒想見見這個故人。”

丘和不想出賣樑師都。便淡淡道:“真是不巧,他奉命帶領衙役去沿河查看冰凍情況了,正好不在縣裡。”

“哦!真是有點遺憾。”

楊元慶回頭對身邊親衛道:“替我留意一下,等此人回來,帶他來見我。”

丘和暗叫一聲僥倖。看來楊元慶對樑師都確實不懷好意,幸虧自己留了一個心眼。他迅速向一名隨從使了個眼色,隨從會意,放慢了腳步,趁人沒有留意他,不知不覺便消失了。

衆人來到郡衙,楊元慶吩咐縣官和郡官都去議事堂稍坐,他則和丘和來到隔壁房間。

兩人坐下,楊元慶沉吟一下,便坦率道:“丘使君,我這次前來,是準備正式擴大豐州總管府的管轄範圍,將靈武郡也納入豐州總管府管轄範圍。”

這就是**裸的吞併,丘和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盯着楊元慶道:“你這樣做聖上同意嗎?朝廷同意嗎?”

楊元慶淡淡道:“丘太守說這些話有意義嗎?”

丘和一下子泄了氣,楊元慶敢這樣做,就不會在意聖上和朝廷的想法了,半晌,他問道:“那我怎麼辦?”

“關於丘使君的去留可以有三個選擇,第一是接受現實,丘使君調離靈武郡,我們另有安排,其次是我禮送丘使君回家養老,豐州自有一筆離職費,最後一個就是丘使君選擇了對抗,而我們不得不做出強硬姿態,這個三個選擇,丘使君可以任選其一。”

丘和低頭不語,楊元慶站起身道:“丘使君考慮吧!我去和縣官們開會。”

楊元慶走到門口,只聽身後傳來丘和長長的嘆息聲,“好吧!我選第二個。”

楊元慶會心一笑,這是明智之舉。

議事堂內坐滿了六縣二十餘名縣官,有的沉默不語,有的在竊竊私語,但不管是擔憂還是期盼,有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靈武郡從此以後恐怕就不會再屬於朝廷,而是屬於楊元慶管轄,換而言之,靈武郡已經被楊元慶吞併了。

這時門開了,楊元慶和豐州高官張庭走了進來,議事堂內頓時安靜下來,楊元慶坐下來對衆人笑道:“先給大家介紹一下。”

他的手指向張庭,“這位原是豐州總管府張司馬,從現在開始,他正式出任靈武郡太守,由我楊元慶任命。”

他望着一個個目光復雜的縣官道:“若各位縣使君願意留下來繼續治理地方,我非常歡迎,會一如既往厚待,如果不願留下,我也不勉強,我會贈以厚幣禮送出靈武郡。”

楊元慶取出一疊文書,又緩緩道:“如果願意留下,可以在這份效忠書上簽字,需要說明的是,大家依然是隋官,我楊元慶也是隋臣,只不過,你們不再直接和朝廷聯繫,凡事須向太守彙報,僅此而已。”

.........

第86章 最後通牒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章 一路追殺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9章 邙山遇故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1章 合縱遇挫第7章 世情冷暖第50章 鴻門酒宴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8章 時機成熟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2章 壯士斷腕第9章 我想學武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6章 千里改錯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0章 絕戶之計第67章 慷人之慨第94章 紫河鬼谷第14章 引而不發第4章 威逼利誘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3章 兩猛相鬥第10章 除夕意外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6章 玄感起事第13章 收復齊郡第32章 秀才造反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章 帝王失信第18章 追根究底第9章 攻心爲上第2章 一言九鼎第46章 王庭之變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9章 泄露天機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章 練武第49章 唐軍西撤第5章 公主請客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3章 南華梟雄第79章 退讓一步第67章 慷人之慨第8章 太原募兵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1章 宇文新計第22章 井陘遇警第15章 安撫江都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5章 悲情男人第51章 連夜清洗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7章 監察御史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0章 善度聖意第77章 楊氏希望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8章 爾虞我詐第9章 玄感之憂第25章 秦王心計第53章 臣的要求第29章 側翼佈局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2章 烽火狼煙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9章 恆山之亂第5章 上兵伐謀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4章 草原天鵝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章 突厥異變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3章 逃兵危機
第86章 最後通牒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0章 一路追殺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9章 邙山遇故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1章 合縱遇挫第7章 世情冷暖第50章 鴻門酒宴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8章 時機成熟第38章 東路使者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2章 壯士斷腕第9章 我想學武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6章 千里改錯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0章 絕戶之計第67章 慷人之慨第94章 紫河鬼谷第14章 引而不發第4章 威逼利誘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3章 兩猛相鬥第10章 除夕意外第92章 李靖初戰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6章 玄感起事第13章 收復齊郡第32章 秀才造反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章 帝王失信第18章 追根究底第9章 攻心爲上第2章 一言九鼎第46章 王庭之變第35章 弓如霹靂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9章 泄露天機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章 練武第49章 唐軍西撤第5章 公主請客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3章 南華梟雄第79章 退讓一步第67章 慷人之慨第8章 太原募兵第26章 初戰王薄第22章 心理毒箭第11章 宇文新計第22章 井陘遇警第15章 安撫江都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6章 三股勢力第25章 悲情男人第51章 連夜清洗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7章 監察御史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0章 善度聖意第77章 楊氏希望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8章 爾虞我詐第9章 玄感之憂第25章 秦王心計第53章 臣的要求第29章 側翼佈局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垂死掙扎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3章 跨境剿匪第22章 烽火狼煙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9章 恆山之亂第5章 上兵伐謀第15章 吞併靈武第24章 草原天鵝第29章 引蛇出洞第4章 突厥異變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3章 逃兵危機